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02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导尿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前置单向阀、负压吸引装置及后置单向阀,所述前置单向阀连接在导尿管后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导尿管与所述前置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中;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安装在所述前置单向阀的一侧,其尾部位于负压吸引装置底部且与后置单向阀相连,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由一个可变容积的腔体和腔体容积控制机构组成,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可以是电机连接凸轮、连杆机构、齿轮齿条结构或螺杆等由转动变移动的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接近人体生理排尿特征,保持患者舒适感并且有效防止尿路感染。
【专利说明】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数到人体上的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中,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是应对膀胱功能失常的常用方法之一,现行使用的导尿管通常是需要人工按照规律机械式排尿,也有使用接入压力传感器检测膀胱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启动排尿装置进行排尿,前者费时费力,不利于护理,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监护排尿,但是无法按照正常生理过程实现排尿,也有尿路感染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此装置结构简单,接近人体生理排尿特征,保持患者舒适感并且有效防止尿路感染。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构建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导尿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前置单向阀、负压吸引装置及后置单向阀,所述前置单向阀连接在导尿管后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导尿管与所述前置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中;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安装在所述前置单向阀的一侧,其尾部位于负压吸引装置底部且与后置单向阀相连。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由一个可变容积的腔体和腔体容积控制机构组成。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为转动变移动的机构。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为电机连接凸轮、连杆机构、齿轮齿条结构或螺杆。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置单向阀为带预压力的单向阀,其预压力略大于人体膀胱最大压力。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置单向阀为带可调预压力的单向阀。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接近人体生理排尿特征,保持患者舒适感并且有效防止尿路感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数字表示:1、压力传感器,2、前置单向阀,3、负压吸引装置,4、后置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导尿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前置单向阀2、负压吸引装置3及后置单向阀4,所述前置单向阀2连接在导尿管后端,所述压力传感器I设置在导尿管与所述前置单向阀2之间的管路中;所述负压吸引装置3安装在所述前置单向阀2的一侧,其尾部位于负压吸引装置底部且与后置单向阀4相连。
[0015]如图1所示,所述负压吸引装置3由一个可变容积的腔体和腔体容积控制机构组成,利用容积与压力关系工作;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可以通过处理器控制腔体容积的变化频率和变化量,实现模拟人体排尿的效果。
[0016]如图1所示,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可以是电机连接凸轮、连杆机构、齿轮齿条结构或螺杆等由转动变移动的机构。
[0017]如图1所示,所述前置单向阀2为带预压力的单向阀,其预压力略大于人体膀胱最大压力。当两端的压差达到导通压力时,单向阀导通,尿液从压力大的一侧流向压力小的一侦牝否则,单向阀截止。
[0018]如图1所示,所述后置单向阀4为带可调预压力的单向阀,通过调节预压力,调节排尿效果。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前置单向阀、负压吸引装置及后置单向阀,所述前置单向阀连接在导尿管后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导尿管与所述前置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中;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安装在所述前置单向阀的一侧,其尾部位于负压吸引装置底部且与后置单向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由一个可变容积的腔体和腔体容积控制机构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为转动变移动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容积控制机构为电机连接凸轮、连杆机构、齿轮齿条结构或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单向阀为带预压力的单向阀,其预压力略大于人体膀胱最大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排尿调控器尾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单向阀为带可调预压力的单向阀。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525111SQ20132059591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潘雅楠, 曹勇, 刘能锋, 楚豫川, 李旭春, 欧阳侃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