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08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是一种涉及骨科手术的医疗器械。该导向器由垂直定位杆和导向杆组成,两者间通过连接套管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垂直定位杆的一端与连接套管成58°交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右平行杆的交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右平行杆以41°交角固定连接,导向杆为中空的导管,其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瞄准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切开暴露髋臼后柱的情况下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块,准确性高,手术创伤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经坐骨小切迹髋白后柱打钉导向器。
【背景技术】
[0002]髋白骨折比较复杂,通常需要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来复位固定骨折,手术创伤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为了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对髋白后柱横行及“T”型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治疗。由于髋臼后柱解剖结构复杂,置钉往往需要在计算机导航或C臂机透视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而且增加了患者和医务人员X线摄入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该导向器由垂直定位杆和导向杆组成,两者间通过连接套管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垂直定位杆的一端与连接套管成58°交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右平行杆的交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右平行杆以41°交角固定连接,导向杆为中空的导管,其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瞄准头。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切开暴露髋臼后柱的情况下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器的主视图。
[0006]图2为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器的左侧视图。
[0007]图3为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器的顶视图。
[0008]图中1.左平行杆,2.右平行杆,3.垂直定位杆,4.连接套管,5.导向杆,6.手柄,7.瞄准头,a.41。b.5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在图1、图2、图3中,经坐骨小切迹髋臼后柱打钉导向器,由垂直定位杆3和导向杆5组成,两者间通过连接套管4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垂直定位杆的一端与连接套管4成58°交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平行杆1、右平行杆2的交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右平行杆以41°交角固定连接,导向杆5为中空的导管,其一端为手柄6,另一端为瞄准头7。
[0011]当对髋白后柱横行及“T”型骨折采用折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时,患者俯卧位,瞄准头7置于坐骨小切迹,垂直定位杆3与身体冠状面垂直。当进行左侧髋白后柱骨折固定时,左平行杆I与身体矢状面平行;当进行右侧髋白后柱骨折固定时,右平行杆2与身体矢状面平行。最后通过导向杆5打入导针、置钉。
【权利要求】
1.一种经坐骨小切迹髋白后柱打钉导向器,其特征是:由垂直定位杆(3)和导向杆(5)组成,两者间通过连接套管(4)活动连接,垂直定位杆(3)的一端与连接套管(4)成58°交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平行杆(I)、右平行杆(2)的交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右平行杆以41°交角固定连接,导向杆(5)为中空的导管,其一端为手柄(6),另一端为瞄准头⑵。
【文档编号】A61B17/90GK203483501SQ20132059774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史增元 申请人:史增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