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0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10)包括:透液性正面层(11)、防漏层(12)和吸收层(13),具有长边方向(Y)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X)。物品(10)在左右两侧缘(17)具有沿着长边方向设置的一对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15、16),它们将该物品(10)沿着长边方向(Y)划分成前方部(A)、中央部(C)和后方部(B)。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并且中央部(C)的最大宽度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最大宽度窄。在比连结位于长边方向上的同一侧的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的直线更向所述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形成将正面层(11)、吸收层(13)和防漏层(12)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接合部(14)。
【专利说明】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内裤等贴身衣物的胯裆的内面,用来吸收体液的吸收性物品,更详细地来讲,涉及护垫、白带片、生理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公知有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的位置,形成有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且朝向宽度方向内方弯曲的形状的防漏槽。例如,在专利文献I和2中记载有,在用作失禁尿垫的吸收性物品中,该物品的长边边缘部具有第I突起、中间突起和第3突起这三个突起。在中间突起,在该中间突起的端部之间呈凹状延伸的方式形成有折线。吸收性芯原材料被该折线分割成中心部和一对长边侧部。
[0003]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的吸收体具有相互并行并向纵向延伸的一对侧缘部,在该吸收体的侧缘部附近,形成从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凹下的薄壁部。该薄壁部向吸收体的纵向连续地延伸,并且位于朝向将吸收体的宽度二等分的中心线凸出的假想线上。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51909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 519097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 - 16696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9]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但是,专利文献I和2所记载的失禁尿垫,其中间突起间的宽度与第I突起间的宽度和第3突起间的宽度相同,所以,在将该垫穿戴在内裤等的贴身衣物的胯裆的情况下,来自该物品的横向的力容易施加在中间突起。其结果是,该垫在其穿戴状态下容易发生变形。
[0011]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中,左右两侧缘呈直线状延伸,所以,在将该物品穿在贴身衣物的胯裆的情况下,来自该物品的横向的力容易施加于该物品的整体。其结果是,该物品在其穿戴状态下容易发生变形。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于肌肤接触面侧的透液性正面层;配置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漏层;和配置于上述正面层与上述防漏层之间的吸收层,具有长边方向和与该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述物品在左右两侧缘具有沿着上述长边方向设置的一对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该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将该物品沿着上述长边方向划分成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上述物品具有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将该物品二等分的直线呈线对称的外形形状,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并且上述中央部的最大宽度比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窄,在比连结位于同一长边方向侧部侧的上述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的直线更向上述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形成有将上述正面层、上述吸收层和上述防漏层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接合部。
[0015]实用新型效果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穿戴状态下发生歪扭或体液的侧漏。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物品的中央部的左右两侧缘呈向宽度方向外方凸出的弧状,其宽度变宽,所以,能够提供使穿戴者放心的吸收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从肌肤接触面侧所看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II —II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护垫。图2是图1中的II 一 II线截面图。图1和图2所示的护垫10具有长边方向Y和作为与其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方向X,呈在Y方向上细长的形状。护垫10通常在月经后期的经血量变少的时期至非生理期安放在内裤等贴身衣物的胯裆的内表面,用来吸收白带或经血等体液。因此,护垫很少用来吸收大量的经血,因此,通常与其他的体液吸收性物品、例如生理卫生巾等相比,其特征在于宽度窄、厚度薄。例如,护垫的最大宽度优选70_以下,更优选最大幅度为60_以下。另外,通常护垫的最大厚度优选
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这样的薄型护垫。像这样,作为宽度窄且优选厚度薄的吸收性物品的护垫适合于吸收少量的经血或白带(白带)。此外,关于上述厚度,将护垫展开形成平板状,在其上表面放置大小37mmX37mm,厚度3mm的丙烯板,使用KEYENCE公司制造的非接触式激光位移计(激光头LK - G30,位移计LK - GD500)来测定。
[0020]护垫10具有:设置于穿戴者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透液性的正面层11和设置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漏层12。正面层11是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与穿戴者的肌肤相对的部位。防漏层12是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与内裤等贴身衣物的内表面相对的部位。防漏层12是不透液性或难透液性。在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之间设置有液保持性的吸收层13。
[0021]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通常由一个片材料构成,或者将多个片材重叠而构成。在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由多个片材料重叠而构成的情况下,片材料之间既可以是接合状态,也可以是非接合状态。
[0022]作为正面层11、防漏层12和吸收层13,能够使用与至今为止在该【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正面层11,能够使用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织布、穿孔膜等。作为防漏层12,能够使用不透液性的合成树脂制膜、由两种以上的无纺布构成的难透液性的层叠体(例如纺粘无纺布与熔喷无纺布的层叠体)、不透液性的合成树脂制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等。在此情况下,不透液性的合成树脂制膜也可以具有水蒸气透过性。护垫10也可以在其防漏层12的外表面具备用于将护垫10固定在内裤等的贴身衣物的胯裆的内表面的固定部(图中未示)。固定部例如由粘接剂构成。作为吸收层13,能够使用包含纸衆纤维等吸液材料且根据需要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积纤体(fiber stacking,纤维堆积体)、包含纸浆纤维等吸液材料且根据需要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吸收纸、在两个该吸收纸之间设置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而成的吸收片等。
[0023]在俯视时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呈大致相同的形状。吸收层13呈比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小的形状。吸收层13在俯视时呈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具有长边的矩形。吸收层13遍及后述的中央部C的长边方向整个区域存在,并且也存在于后述的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一部分。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从吸收层13的全周边缘向外方延伸,它们的延伸区域彼此之间相互接合,形成遍及护垫10的全周连续的周边接合部14。周边接合部14位于比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的周边缘lla、12a靠内方的位置。因此,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如图2所示,在周边接合部14、与该正面层11和该防漏层12的周边缘lla、12a之间的部位14a成为非接合状态。因在部位14a中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成为非接合状态,故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周边接合部14就难以直接接触穿戴者的肌肤,所以,具有不易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样的优点。
[0024]此外,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基于防止液体侧漏的观点,经常在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护围(cuff),但基于薄型化等观点,本实施方式的护垫10并没有这种防漏护围。而且,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为了将该物品可靠地固定于内裤等贴身衣物上,通常形成有从左右两侧缘向侧方延伸,且在穿戴状态下向贴身衣物的胯裆的外表面侧折叠的被称作翼部的部位,但基于薄型化等观点,本实施方式的护垫10并没有这种翼部。
[0025]如图1所示,在俯视时护垫10具有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将该护垫10 二等分的直线呈线对称的外形形状。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对于护垫10的右半部分的说明同样也适用于左半部分。护垫10在长边方向的中央具有中央部C。此外,护垫10还具有从中央部C向长边方向的前后延伸的前方部A和后方部B。前方部A与中央部C通过前方收紧部15来划分它们的位置。同样,后方部B与中央部C通过后方收紧部16来划分它们的位置。像这样,护垫10在左右两侧缘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设置的一对前方和后方收紧部15、16。前方收紧部15和后方收紧部16分别是,当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从前方部A朝向后方部B观察该护垫10的宽度时,该宽度由减到增的部位。前方收紧部15和后方收紧部16也可以是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部位,或者也可以是不具有长度的特定于一点的部位。在图1所示的护垫10中,前方收紧部15和后方收紧部16的位置特定于一点。当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观察时,一方侧缘17的前方收紧部15与另一方侧缘17的前方收紧部15位于相同的位置。对于后方收紧部16也同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垫10中,在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各自的位置的该护垫10的宽度相同。在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的各自的位置的护垫10的宽度是指通过这些收紧部的直线部的护垫10的宽度。
[0026]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长度大致相同。中央部C的长度、即沿着长边方向的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之间的距离既可以与前方部A以及后方部B的长度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护垫10的中央部C的宽度、前方收紧部15的宽度、后方收紧部16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部C的长度越短,形成中央部C的侧缘端的弧线的曲率越小。其结果是,在护垫10的穿戴过程中,相对于从使用者的腿部受到的压缩力,抵抗力增加,有效地防止该护垫10的歪扭。另外,护垫10的外观形状简洁,让使用者增加好印象。基于这些观点,优选中央部C的长度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B各自的长度短。在此情况下,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长度相对中央部C的长度之比优选超过100%,更优选为110%以上。关于其上限值,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下。另外,中央部C的长度相对于护垫10的全长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关于其上限值,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例如,中央部C的长度相对于护垫10的全长优选能够为20%以上50%以下,更优选能够为25%以上35%以下。通过将中央部C的长度设定在该范围,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从宽度方向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容易在该中央部C产生阻止中央部C的变形的抵抗力,不易在该中央部C发生歪扭,所以优选。
[0027]当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观察时,前方部A其宽度并不固定,有一处具有最大宽度的部位(以下将该部位称作“最大宽度部”)Al。同样,后方部B其宽度也不固定,有一处最大宽度部BI。
[0028]前方部A,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Al朝向前方收紧部15逐渐减少。另外,前方部A,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Al朝向长边方向顶端部A2逐渐减少。在最大宽度部Al至前方收紧部15之间,前方部A的侧缘17A大致呈直线。另一方面,在最大宽度部Al至长边方向顶端部A2之间,前方部A的前端缘18A朝向该顶端部A2呈凸出的平缓的弧状。并且前端缘18A与侧缘17A平滑地相连。
[0029]后方部B也与前方部A呈同样的形状,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BI朝向后方收紧部16逐渐减少。另外,后方部B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BI朝向长边方向顶端部B2逐渐减少。在从最大宽度部BI至后方收紧部16之间,后方部B的侧缘17B大致呈直线。另一方面,在从最大宽度部BI至长边方向顶端部B2之间,后方部A的后端缘18B朝向该顶端部B2呈凸出的平缓的弧状。并且后端缘18B与侧缘17B平滑地相连。
[0030]与前方部A和后方部B同样,当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观察时,中央部C其宽度也不固定,有一处最大宽度部Cl。最大宽度部Cl形成于将中央部C沿着长边方向前后二等分的位置。并且中央部C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Cl朝向前方收紧部15逐渐减少。同样,中央部C其宽度从最大宽度部Cl朝向后方收紧部16逐渐减少。在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之间,中央部C的各侧缘17C呈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当中央部C的各侧缘17C呈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时,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施加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中央部C的变形受到因该侧缘17C的形状而产生的抵抗力而被阻止,所以,具有不易在中央部C产生歪扭这样的优点。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护垫,如前所述,护垫通常是薄的物品,所以,难以利用通过增加厚度而增强刚性这一点来防止发生歪扭,但中央部C的侧缘17C采用上述的形状,即使不增加护垫的厚度,也能防止歪扭。另外,当中央部C的各侧缘17C呈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时,从视觉上看感觉中央部C的面积变宽,因此,能够使穿戴者对吸收性能具有安心的感觉。而且,实际上能够确保中央部C的面积较宽,所以,能够提高体液的吸收容量。
[0031]前方部A的最大宽度与后方部B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此处所说的“大致相同”是指,两者的宽度之差(最大宽度的较大一方减去较小一方所得的数值再除以最大宽度的较大一方的值)在5%以内,优选为3%。与此不同,中央部C的最大宽度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最大宽度小,采用这种结构,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在施加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该外力主要作用于前方部A和后方部B,所以,该外力难以作用于中央部C。其结果是,难以在中央部C产生歪扭。
[0032]护垫10的前方收紧部15的宽度与后方收紧部16的宽度相同。在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之间,比这些收紧部15、16更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即中央部C中的包含左右两侧缘17C的侧部区域如上所述,具有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接合而成的周边接合部14。换言之,在中央部C的侧部区域中,在位于比连结位于同一长边方向侧部侧的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的直线更向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遍及该部位的长边方向整个区域存在周边接合部14。周边接合部14是通过用热密封等接合方法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接合而形成的。因此,周边接合部14的刚性比非接合部高。并且,中央部C的周边接合部14呈朝向宽度方向外方凸出的弧状,所以,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施加有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中央部C的变形被作为高刚性部位的周边接合部14所阻止。而且,中央部C的变形也被因周边接合部14的形状而产生的抵抗力阻止。其结果是,更难以在中央部C中产生歪扭。在前方收紧部15和后方收紧部16各自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同样发挥作用,在该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其效果更好。
[0033]在前方部A中,最大宽度部Al优选存在于前方部A的长边方向中央点(S卩,将前方部A沿着长边方向前后二等分的位置)、与前方部A的顶端部A2之间。同样,在后方部B中,最大宽度部BI也优选存在于后方部B的长边方向中央点(即,将后方部B沿着长边方向前后二等分的位置)、与后方部B的顶端部B2之间。通过像这样来设定最大宽度部Al和BI的位置,前方部A和后方部B对穿戴者的身体的合身性好,所以优选这种方式。特别是在最大宽度部Al和B1、与顶端部A2和B2之间,前方部A和后方部B具有朝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的特性。结果是,在最大宽度部Al和B1、与顶端部A2和B2之间,前方部A和后方部B容易变成船的船头那样的形状,液体从护垫10的前后端部的漏液得以抑制。
[0034]在中央部C形成有在长边方向上连续延伸的一对第I防漏槽20。第I防漏槽20位于比中央部C的左右两侧缘17C更靠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在第I防漏槽20的形成位置不存在吸收层13。具体而言,第I防漏槽20位于比吸收层13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缘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因此,第I防漏槽20与吸收层13不重叠。第I防漏槽20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的宽度最大,且随着朝向其端部其宽度逐渐减少。第I防漏槽20是通过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同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增强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为了进行这样的压紧,例如使用配备在其周面上具有凹凸的凹凸辊和平滑辊的压花装置,在将正面层11与防漏槽12重叠的状态下使其通过两辊之间并按压时,使凹凸辊的周面与正面层11相对即可。
[0035]第I防漏槽20以描绘出朝向护垫10的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的方式形成。通过形成这种形状的第I防漏槽20,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施加有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第I防漏槽20作为变形轴发挥作用,位于比第I防漏槽20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就具有朝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的特性。其结果是,形成比较宽的储液区域,所以中央部C的侧漏得以抑制。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防漏槽20的形成位置不存在吸收层13,所以刚性低,第I防漏槽20作为变形轴更容易发挥作用。其结果是,在中央部C的侧漏得到进一步抑制。另外,因中央部C的宽度比前方部A的宽度和后方部B的宽度窄,导致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的区域(储液区域)难以歪扭,因此,即使在活动状态的穿戴者穿戴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侧漏。
[0036]特别是,第I防漏槽20仅位于中央部C内,并不位于前方部A和后方部B。即,第I防漏槽20的长边方向长度比作为沿着该长边方向的两个收紧部的前方收紧部15与后方收紧部16之间的距离短。通过采用该结构,第I防漏槽20作为变形轴更容易发挥作用,位于比第I防漏槽20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更容易朝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另外,采用该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变形,对穿戴者身体的合身性不易受到第I防漏槽20的阻碍。
[0037]而且,第I防漏槽20其两个端部并未到达周边接合部14,在比该周边接合部14更靠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结束。尽管如此,位于比第I防漏槽20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也更容易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另外,还防止当向中央部C排出的体液沿着第I防漏槽20流动时而从侧缘17C漏出。
[0038]如上所述,第I防漏槽20以描绘出朝向护垫10的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的方式形成,所以,具有宽度方向上最靠内方的位置20A (以下,也将位置称作“最内方部20A”)。当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观察时,最内方部20A在一对第I防漏槽20中位于相同位置。因此,一对第I防漏槽20之间的距离在最内方部20A的位置最窄。该位置是中央部C中的护垫10的最大宽度的位置或者其附近。因此,在该位置,第I防漏槽20与护垫10的宽度方向侧端部之间的距离最大。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位于比第I防漏槽20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的程度。
[0039]如前所述,护垫10在构成其外表面的防漏层12的外表面,具备用于将护垫10固定于贴身衣物的胯裆的内表面的固定部(图中未示)。优选在该固定部中,各第I防漏槽20的最内方部20A的位置、与该固定部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缘的位置大致一致。通过采用该结构,位于比第I防漏槽20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部位更容易向肌肤接触面侧弯曲,更有效地防止体液的侧漏。此处所说的大致一致是指,除了完全一致的情况外,还包括:第I防漏槽20与固定部以在最内方部20A的第I防漏槽20的宽度的10%以内左右分别重叠的情况;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缘存在于各自以最内方部20A之间的距离的10%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
[0040]如图1所示,在护垫10,除了一对第I防漏槽20、20外,还形成有一对第2防漏槽21A、21B。第2防漏槽21A、21B设置于划分前方部A与中央部C的位置或者其附近位置,并且设置于划分后方部B与中央部C的位置或者其附近位置。第2防漏槽21A、21B沿着护垫10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第2防漏槽21A、21B其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的宽度最大,且随着朝向其端部其宽度逐渐减少。另外,第2防漏槽21A、21B描绘出朝向护垫10的长边方向外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第2防漏槽21A、21B形成于存在吸收层13的位置。第2防漏槽21A、21B是通过将正面层11与吸收层13和防漏层12—起按压,并压紧正面层11,和根据所需压紧吸收层13,增强该正面层11的刚性,和根据所需增强该吸收层13的刚性而形成的。为了进行这样的压紧,例如使用配备在其周面上具有凹凸的凹凸辊与平滑辊的压花装置,在将正面层11和吸收层13以及防漏槽12重叠的状态下使其通过两辊之间进行按压时,使凹凸辊的周面与正面层11相对即可。[0041]因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防漏槽21A、21B,故被排泄到中央部C的体液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流动时,受到第2防漏槽21A、21B的阻挡,所以,体液从护垫10的前后端的漏出得到抑制。另外,因为第2防漏槽21A、21B作为变形轴发挥作用,所以,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前方部A和后方部B容易向肌肤接触面侧变形,护垫10容易沿着穿戴者的身体的形状。另外,因该第2防漏槽21A、21B以描绘出弧状的方式形成,故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施加有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也具有护垫10的变形被因第2防漏槽21A、21B的形状而产生的抵抗力所阻止这样的优点。
[0042]对于前文所述的吸收层13,其前方部A侧的端缘13A和后方部B侧的端缘13B位于超过第2防漏槽21A、21B的位置。该端缘13A、13B并未到达周边接合部14,而是位于第2防漏槽21A、21B与周边接合部14之间。更详细地来讲,该端缘13A、13B位于第2防漏槽21A、21B与后述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后方部第2防漏槽27之间。
[0043]在被一对第I防漏槽20、20和一对第2防漏槽21A、21B包围的区域、特别是中央部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中,如图2所示,形成有多个点状按压部19。点状按压部19是基于增强所述中央区域的刚性使形状稳定,以便稳定地吸收白带和经血等体液的观点、和提醒使用者该中央区域的吸收性高的观点而形成的。点状按压部19呈散点状设置。点状按压部19可以是有规则或者是无规则地设置。点状按压部19在俯视时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点状按压部19是通过将正面层11与吸收层13和防漏层12 —起按压,并将正面层11和吸收层13压紧,增强该正面层11和根据所需增强该吸收性层13的刚性而形成的。为了进行这样的压紧,例如使用具备在其周面上具有凹凸的凹凸辊与平滑辊的压花装置,在将正面层11和吸收层13以及防漏层12重叠的状态下使其通过两辊之间进行按压时,使凹凸辊的周面与正面层11相对即可。至少在中央部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多个点状按压部19,由此,该点状按压部19作为用于增强护垫10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的压缩部位而发挥作用。多个点状按压部19作为该压缩部位发挥作用,在护垫10的穿戴状态下施加有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中央部C的变形被因作为高刚性部位的各个点状按压部19而产生的抵抗力所阻止,所以,具有更难以在中央部C产生歪扭这样的优点。从使这些优点更加显著的观点来看,各个点状按压部19其面积优选Imm2以上,尤其优选2mm2以上。面积的上限值优选IOmm2以下,尤其优选7mm2以下。例如,各个点状按压部19的面积优选为I?IOmm2,优选为2?7_2。以面积在该范围内为条件,点状按压部19在IcmX Icm的正方形的区域内平均设置有2个以上,尤其优选设置有4个以上。个数的上限值是32个以下,尤其优选16个以下。例如,点状按压部19的个数在IcmX Icm的正方形的区域内平均2?32个,尤其优选为4?16个。
[0044]另外,在被一对第I防漏槽20、20和一对第2防漏槽21A、21B包围的区域、特别是在中央部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中,基于快速吸收白带和经血等体液的观点、和提醒使用者该中央区域的吸收性高的观点,也可以取代多个点状按压部19,而在正面层11设置多个开孔部(图中未示)。开孔部是通过从正面层11的肌肤接触面侧将多个销塞入而设置于该正面层11的肌肤接触面侧。从使白带和经血等体液迅速透过令使用者感觉干爽的观点、和保持正面层11的形状防止穿戴过程中的正面层11的破损和断裂的观点来看,开孔部的面积优选Imm2以上,尤其优选2mm2以上。面积的上限值优选IOmm2以下,尤其优选7mm2以下。例如,各个开孔部的面积优选I?10mm2,更优选2?7mm2。以面积在该范围内为条件,开孔部优选在IcmX Icm的正方形的区域内平均设置有2个以上,尤其优选设置有4个以上。个数的上限值优选32个以下,尤其优选16个以下。例如,开孔部的个数优选在IcmX Icm的正方形的区域内平均为2?32个,尤其优选为4?16个。
[0045]如前所述在护垫10形成有第I防漏槽20、20和第2防漏槽21A、21B,但还可以在该护垫10形成有其他的防漏槽。具体而言,在形成于前方部A侧的第2防漏槽21A的左右两侧部的位置,隔着该第2防漏槽21A在其左右形成有一对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其一个端部位于在长边方向上与前方收紧部15 —致的位置,或者位于比前方收紧部15更靠长边方向端部侧的位置。另一个端部位于比前方部A的最大宽度部Al更靠中央部C、且比第2防漏槽21A更靠顶端部A2的位置。前方部第I防漏槽22以描绘出向护垫10的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的方式弯曲形成。前方部第I防漏槽22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起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根据情况,在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的基础上,有时也一同压紧吸收层13。
[0046]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在前方部A的靠长边方向顶端部A2的位置,具有从该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向宽度方向内方和外方分支的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它们的长度比前方部第I防漏槽22短。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它们的一个端部与前方部第I防漏槽22连结。另一个端部是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的位置是比前方部第I防漏槽22的靠顶端部A2的端部的位置更靠中央部C。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与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同样,是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起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根据情况,在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的基础上,有时也一同压紧吸收层13。
[0047]在形成于后方部B侧的第2防漏槽21B的左右两侧部的位置,隔着该第2防漏槽21B在左右形成有一对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在后方部B的靠长边方向顶端部B2位置,具有从该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向宽度方向内方和外方分支的内方分支部23A和外方分支部23B。这些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内方分支部23A和外方分支部23B的形状和结构与前文所述的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相同。关于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内方分支部23A和外方分支部23B的形状和结构,适用对于前文所述的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内方分支部22A和外方分支部22B的说明,所以,省略其说明。
[0048]在第I防漏槽20与形成于前方部A的前方部第I防漏槽22之间,形成有第I按压部24。另一方面,在第I防漏槽20与形成于后方部B的后方部第I防漏槽23之间,形成有第2按压部25。第I按压部24和第2按压部25呈大致相同的形状。第I按压部24和第2按压部25呈多个形成为大致圆形或大致正多边形的小按压部集合而成的各向异性低的形状。第I按压部24和第2按压部25是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同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根据情况,在正面层11和防漏层12的基础上,有时也一起压紧吸收层13。第I按压部24位于第I防漏槽20与前方部第I防漏槽22之间,其形成的目的在于,使这些防漏槽成为实际上连续的状态,从而使形成这些防漏槽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其形成的目的还在于,赋予护垫10设计上的美感。对于第2按压部25也同样。[0049]在前方部A,在比前方部第I防漏槽22更靠顶端部A2的位置,形成有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形成一对。前方部第2防漏槽26以描绘出向护垫10的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平缓的弧状的方式形成。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其长度比前方部第I防漏槽22短。前方部第2防漏槽26是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同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
[0050]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在靠顶端部A2的位置,具有从该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向宽度方向内方分支的内方分支部26A。内方分支部26A其长度比前方部第2防漏槽26短。内方分支部26A其一方端部与前方部第2防漏槽26连结。另一方端部是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的位置超过前方部第2防漏槽26的靠顶端部A2的端部的位置更靠顶端部A2。内方分支部26A与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同样,是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同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
[0051]在比形成于 后方部B侧的后方部第I防漏槽23更靠顶端部B2的位置,形成有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在后方部B的靠长边方向顶端部B2的位置,具有从该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向宽度方向内方分支的内方分支部27A。这些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和内方分支部27A的形状和结构与前文所述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和内方分支部26A同样。关于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和内方分支部27A的形状和结构,适用对于前文所述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和内方分支部26A的说明,所以,省略其说明。
[0052]在前方部A的前方部第2防漏槽26与顶端部A2之间形成有第3按压部28。另一方面,在后方部B的后方部第2防漏槽27与顶端部B2之间形成有第4按压部29。另外,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位于最大宽度部Al和BI的附近。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是大致相同的形状。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是多个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小按压部集合而成的形状。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是通过至少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 一起按压,将正面层11压紧,提高该正面层11的刚性而形成的。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因其刚性高,当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施加在最大宽度部Al和BI时,该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具有阻止在该最大宽度部Al和BI中的前方部A和后方部B的变形的作用。另外,其形成的目的在于,赋予护垫10上设计上的美感。
[0053]在第I防漏槽20的长边方向延长线上设置有--第I按压部24、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和第3按压部28以及后方部第I防漏槽23、第2按压部25、后方部第2防漏槽27和第4按压部29。从可靠地防止白带和经血等体液从护垫10的侧缘17漏出的观点来看,这些防漏槽和按压部优选沿着长边方向排列。另外,像这样在沿着长边方向设置一系列的防漏槽与按压部的情况下,从护垫10在长边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和给予使用者舒适的穿戴感的观点来看,优选彼此离开地设置。其离开的距离优选0.5mm以上,尤其优选Imm以上。另一方面,基于可靠地吸入渗透正面层11的体液,防止向护垫10的宽度方向漏出的观点,离开距离优选5mm以下,尤其优选4mm以下,更优选Imm以下。最优选所有的防漏槽和按压部之间离开,但至少第I防漏槽20、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和后方部第2防漏槽之间离开即可。
[0054]另外,沿着护垫10的长边方向配置的一系列的防漏槽和按压部还具有以下效果,即:防止护垫10的侧缘17朝向使用者的肌肤侧翘曲,护垫10的侧缘17接触皮肤,令使用者感觉疼痛或瘙痒等不适感。护垫10以沿着使用者的身体的形状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固定于贴身衣物上。因此,越向前方部A和后方部B,弯曲导致的变形越大,因此,很容易发生翘曲。从防止容易在该前方部A或后方部B发生的护垫10的侧缘17的翘曲的观点来看,一系列的防漏槽和按压部、特别是按压部优选按照朝向护垫10的前方部A或后方部B,压缩部的面积逐渐增大的方式设计。
[0055]以上,此前所说明的防漏槽和按压部中,形成于护垫10的左右两侧部的位置的防漏槽和按压部、即第I防漏槽20、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后方部第I防漏槽23、前方部第2防漏槽26、后方部第2防漏槽27、第I按压部24、第2按压部25、第3按压部28和第4按压部29相对于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延伸且将该护垫10左右二等分的纵中心线(图中未示)成对称形状,且设置于对称的位置。
[0056]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例如,前述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作为宽度窄且厚度薄的吸收性物品的护垫,但通过恰当地选择宽度和厚度,本实用新型也能适用于护垫以外的吸收性物品。
[0057]另外,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周边接合部14是通过将正面层11与防漏层12接合而形成的,但代替这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增大吸收层13,将该吸收层13与正面层11或防漏层12接合而形成周边接合部14。而且,还可以将正面层11和吸收层13以及防漏层12三者全都接合形成周边接合部。即,周边接合部14可以通过将正面层11、吸收层13和防漏层12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收紧部15的宽度与后方收紧部16的宽度大致相同,但在两个收紧部15、16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在比两个收紧部15、16中的、在通过该收紧部15、16的直线部的护垫10的宽度更小的收紧部更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形成通过将正面层11、吸收层13和防漏层12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即可。
[0058]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点状按压部19形成于由一对第I防漏槽20、20与一对第2防漏槽21A、21B包围的区域内,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前方部A的第2防漏槽2IA与顶端部A2之间的区域、后方部B的第2防漏槽21B与顶端部B2之间的区域形成多个点状按压部。
[0059]另外,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第I防漏槽20和第2防漏槽21A、21B均是连续地延伸的形状,但这些防漏槽也可以由接近可视为连续的形状的程度的不连续的多个按压部的列状集合体形成。
[0060]另外,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第I防漏槽20是未与第2防漏槽21A、21B、前方部第I防漏槽22和后方部第I防漏槽23、以及第I和第2按压部连结的独立的防漏槽,但代替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将第I防漏槽20与第2防漏槽21A、21B连结,形成在护垫10的长边方向上具有长径的大致呈椭圆形状的环状防漏槽。
[0061]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0062][I]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于肌肤接触面侧的透液性正面层;配置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漏层;和配置于上述正面层与上述防漏层之间的吸收层,具有长边方向和与该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0063]上述物品在左右两侧缘具有沿着上述长边方向设置的一对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该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将该物品沿着上述长边方向划分成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上述物品具有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将该物品二等分的直线呈线对称的外形形状,
[0064]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并且上述中央部的最大宽度比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窄,
[0065]在比连结位于同一长边方向侧部侧的上述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的直线更向上述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形成有将上述正面层、上述吸收层和上述防漏层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接合部。
[0066][2]如前述[I]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67]在上述中央部,在比该中央部的上述左右两侧缘更靠上述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形成有呈向该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弧状的一对防漏槽,上述防漏槽的上述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沿着该长边方向的两个上述收紧部之间的距离短。
[0068][ 3 ]如前述[2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69]上述防漏槽的两个端部未到达上述接合部。
[0070][ 4 ]如前述[2 ]或[3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71]在上述防漏层的外表面具备用于将上述物品固定于贴身衣物的固定部,上述各防漏槽的最靠上述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与上述固定部的沿着上述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缘的位置大致一致。
[0072][5]如前述[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73]通过上述前方收紧部的直线部的上述物品的宽度、与通过上述后方收紧部的直线部的上述物品的宽度大致相同。
[0074][6]如前述[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75]沿着上述长边方向的两个上述收紧部之间的距离为上述物品的该长边方向长度的20%以上50%以下。
[0076][7]如前述[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77]在划分上述前方部与上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和在划分上述后方部与上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具备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续的一对第二防漏槽。
[0078][8]如前述[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79]在上述中央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用于提高上述物品的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的压缩部位。
[0080][9]如前述[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1]上述一对防漏槽与上述吸收层不重叠。
[0082][10]如前述[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3]在由上述一对防漏槽与上述一对第二防漏槽包围的上述吸收层上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点状按压部。
[0084][11]如前述[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5]在上述前方部和后方部,分别在左右各具备一对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后方部第一防漏槽,该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后方部第一防漏槽在与上述前方收紧部和上述后方收紧部在长边方向上一致的位置或者与其相比更靠长边方向端部侧具备一个端部。[0086][ 12 ]如前述[11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7]上述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上述后方部第一防漏槽呈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0088][13]如前述[11]或[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9]在划分上述前方部与上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和在划分上述后方部与上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具备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续的一对第二防漏槽,上述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上述后方部第一防漏槽隔着上述第二防漏槽分别位于上述第二防漏槽的左右。
[0090][14]如前述[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1]上述防漏槽与上述前方部第I防漏槽和后方部第I防漏槽在长边方向上离开。
[0092][ 15 ]如前述[14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3]上述防漏槽与上述前方部第I防漏槽或上述后方部第I防漏槽的离开距离为0.5mm以上5_以下。
[0094][16]如前述[I]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5]前方部和后方部的最大宽度部分别存在于前方部和后方部的长边方向中央点与前方部和后方部的顶端部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于肌肤接触面侧的透液性正面层;配置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漏层;和配置于所述正面层与所述防漏层之间的吸收层,具有长边方向和与该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在左右两侧缘具有沿着所述长边方向设置的一对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该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将该物品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划分成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所述物品具有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将该物品二等分的直线呈线对称的外形形状, 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大致相同,并且所述中央部的最大宽度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的最大宽度窄, 在比连结位于同一长边方向侧部侧的所述前方收紧部和后方收紧部的直线更向所述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部位,形成有将所述正面层、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防漏层中的至少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部,在比该中央部的所述左右两侧缘更靠所述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形成有呈向该宽度方向内方凸出的弧状的一对防漏槽,所述防漏槽的所述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沿着该长边方向的两个所述收紧部之间的距离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的两个端部未到达所述接合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漏层的外表面具备用于将所述物品固定于贴身衣物的固定部,所述各防漏槽的最靠所述宽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与所述固定部的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缘的位置`大致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前方收紧部的直线部的所述物品的宽度、与通过所述后方收紧部的直线部的所述物品的宽度大致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两个所述收紧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物品的该长边方向长度的20%以上5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划分所述前方部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和在划分所述后方部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具备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续的一对第二防漏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用于提高所述物品的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的压缩部位。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防漏槽与所述吸收层不重叠。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一对防漏槽与所述一对第二防漏槽包围的所述吸收层上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点状按压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方部和后方部,分别在左右各具备一对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后方部第一防漏槽,该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后方部第一防漏槽在与所述前方收紧部和所述后方收紧部在长边方向上一致的位置或者与其相比更靠长边方向端部侧具备一个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所述后方部第一防漏槽呈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划分所述前方部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和在划分所述后方部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具备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续的一对第二防漏槽,所述前方部第一防漏槽和所述后方部第一防漏槽隔着所述第二防漏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防漏槽的左右。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与所述前方部第I防漏槽和后方部第I防漏槽在长边方向上离开。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与所述前方部第I防漏槽或所述后方部第I防漏槽的离开距离为0.5mm以上5mm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方部和后方部的最大宽度部分别存在于前方部和后方部的长边方向中央点与前方部和后方部的顶端部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方部和后方部的长度相对中央部的长度之比大于100%且小于等于150%。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为护垫。
【文档编号】A61F13/47GK203539552SQ20132061351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日
【发明者】真锅阳子, 加藤隆弘, 村井淳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