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58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其结构包括加热水箱、加热水囊、三腔导管、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和控制器等部分。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向所述加热水囊中注入加热后的治疗液体,并同时将降温后的等体积的治疗液体从所述加热水囊中抽回,在所述加热水箱中进行循环加热,使所述加热水囊在体积不变的状态下对食管腔中的瘤变区域进行热疗。本实用新型既可有效地避免加热水囊的体积膨胀和爆裂情况的发生,还因没有电极在人体食管腔中的使用而避免了心脏骤停情况的发生,由此保证了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适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癌症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
【背景技术】 [0002]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八位。食管癌致死率较高,据最新统计,2008年全世界新发食管癌患者482300例,同期死亡406800例。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其年新发病例约占世界一半以上,其死亡率已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及化疗。早期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其五年生存率达90-100%,但大约80%的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是已属中晚期,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不甚理想,五年生存率仅7~15%,局部复发或未控是其主要原因。化疗仅作为食管癌的姑息性治疗,放化结合治疗食管癌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可见,单打一的治疗方式都不能提闻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多学科综合治疗才有可能提闻生存率。近年来研究证实,热疗与放疗具有互补作用,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
[0003]当前,食管癌热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0004]1、体外加热:优点是安全,操作方便,但很难达到临床要求的治疗温度。
[0005]2、腔内加热:优点是可贴近癌灶加热,局部肿瘤可获得满意的热覆盖,周边正常组织热量衰减快,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增益比。使用的加热源包括微波及射频两大类。其缺点是:(1)腔内辐射器的有效长度仅5cm,不能根据实际肿瘤的长短而调整;(2)辐射器的有效热分布在长轴垂直方向上迅速衰减,有效加热深度不超过0.5cm ;(3)患者顺应性较差,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温度。
[0006]3、LRZ-1I型食管腔内射频加热机,采用一种带水囊的电极导管,在囊中注入生理盐水作为电解质,产生热电离、热辐射与热传导。可对肌束周围3cm瘤变区域进行均匀加热,电极内放置测温电偶,通过水囊的外垫直接接触在肿瘤的溜早部位,在加热治疗的全过程中可以监测和记录水囊垫处的温度。缺点是:操作复杂,患者顺应性较差,另外,由于该装置是靠插入食管腔内的电极进行加热的,因此,通电时有导致心跳骤停的可能性,治疗风险大。这也是该装置发明十余年来,临床上一直未见使用的原因。
[0007]CN200420010090.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管腔内热疗仪”,该装置包括:球囊、导
管、加热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的面板上设置有水温表、时间表、流速表、水压表、温度控制旋钮、时间控制旋钮、电源开关、水泵开关、流速控制旋钮、水压控制旋钮等,在加热控制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水泵及各种控制传感器件,在球囊的远、近端设置有远端标志和近端标志,导管连接到加热控制装置上,导管由进水管、导丝管、出水管构成并连接形成一体,导丝管位于导管的中间,在导管的端头并围绕导管固定设置有球囊,进水管通过进水孔与球囊连通,出水管通过出水孔与球囊连通。
[0008]该专利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使球囊的体积保持不变,而是随着治疗的延续,在泵送治疗热水的过程中,球囊的体积会越来越大,并最终导致球囊爆裂,伤及患者的身体。这是由于球囊是用柔性材料制成,缺少刚性,而用水泵向球囊中进行治疗热水的循环抽注的过程,看似是一种等体积的循环抽注的过程,但实则不然,这是由于水泵是通过叶轮的高速离心作用所产生的真空负压进行液体的抽吸并在泵中加压后送出液体,而这种负压真空态的抽吸过程,会将所抽吸的治疗热水中所含有的气体成分析出,这样在循环泵送的过程中,被析出的气体就会越来越多,并且也都参与到治疗热水的循环过程中,而这些气体在被注入到球囊之后,由于球囊是柔性结构体,气体的进入首先就会使得球囊的体积膨大,而容积的改变,自然就会产生气体的滞留,而不易被循环抽出,这样,球囊内的气体就会越聚越多,球囊的体积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导致爆裂情况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这也是该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实际应用的原因。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以解决食管癌的腔内加热治疗由于电极干扰或球囊体积不可控等安全原因而无法在临床上得到实际应用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包括有:
[0011 ] 加热水箱,在其箱体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盛装加热液体,以将通过箱体的治疗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
[0012]加热水囊,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球状体,在灌注加热后的所述治疗液体后,撑顶在患者食管内的瘤变区域处,对瘤变区域进行加热治疗;
[0013]三腔导管,分为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导丝引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分别与所述加热水囊相连通;
[0014]热水循环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中,分别与从所述三腔导管上接引出的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相接,用于将所盛装的治疗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向所述加热水囊中交替注入和抽出,注入的所述治疗液体在所述加热水囊中进行加热治疗,降温后的所述治疗液体被抽出后通过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所述加热液体进行加热升温;所述加热水囊中的所述治疗液体是在等量状态下被交替同步注入和抽回的,以使所述加热水囊的体积保持不变;以及
[0015]控制器,与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和所述电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设定和控制所述加热水箱的加热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的注入/抽回的循环动作时间、动作间隔时间和热疗操作时间。
[0016]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包括两只内径相同的直立圆柱形缸体,分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分别装入所述治疗液体;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缸体的下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在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分别装有可下压或上抽所述治疗液体用的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在等幅升降控制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等幅的交替升降运动。
[0017]所述等幅升降控制装置是将杠杆的中心支点铰接在支架上,在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下端各自连接一个所述活塞上,用以推拉所述活塞;在所述杠杆上接有驱动所述杠杆动作的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一个凸轮机构上,所述凸轮机构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0018]在所述加热水囊的囊壁上附有测温探头,为所述控制器提供所述加热水囊的治疗
温度信号。
[0019]本实用新型是将第一缸体、第一导管、加热水囊、第二导管、第二缸体连接成一条单通管线,在此单通管线中的治疗液体,在位于管线两端的两个缸体中的活塞的交替等幅推拉作用下,进行的是两个方向的整体轮流往复运动,这样,通过加热水囊中的治疗液体就保证了等量的注入和抽出;由于在此过程中没有治疗液体的循环流动,没有高速旋转的叶轮的泵送作用,因此也就没有气体成分的析出,没有气体的积聚,结合特有的等量抽注措施的采用,从而保证了加热水囊在患者食道中的体积的常态不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对治疗液体的流速、流量的调整以及通过对加热水箱的加热温度的控制,使加热水囊的治疗温度保持恒定。
[0020]本实用新型既可有效地避免加热水囊的体积膨胀和爆裂情况的发生,还因没有电极在人体食管腔中的使用而避免了心脏骤停情况的发生,由此保证了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适于在临床采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球囊和三腔导管可通过鼻腔进入食管,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顺应性,使治疗时间得以延长,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加热水箱,2、加热水囊,3、控制器,4、第一缸体,5、第二缸体,6、第一导管,7、第二导管,8、活塞,9、杠杆,10、支架,11、拉杆,12、连杆,13、凸轮机构,14、驱动电机,15、
电加热装置,16、导丝引导管,17、三腔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在加热水箱I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5、温度检测装置(未图示)和支架10,在支架10上设置有两个接口,在每个接口的底面连接一只圆柱形缸体,两只缸体的内径相同并且在缸体的底部均开有下端口。两只缸体分为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第一缸体4的下端口连接第一导管6,第二缸体5的下端口连接第二导管7。在两个缸体中分别装有活塞8,两个活塞8在缸体中的上下运动,可下压或上抽装在缸体中的治疗液体。第一导管6和第二导管7穿出加热水箱I的箱体后,共接在一根三腔导管17上,使三腔导管17构成一段包含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导丝引导管16的组合管体,该三腔导管17穿接在一个空心球状体的加热水囊2中,三腔导管17中的第一导管开口在加热水囊2内的上端部,三腔导管17中的第二导管开口在加热水囊2内的下端部,以形成对加热水囊2中的治疗液体的往复式抽注;三腔导管17中的导丝引导管16用于穿引导丝,将加热水囊2送到食管腔内的指定部位。在三腔导管17的外侧可附着上隔热层,以避免流经的治疗液体烫伤患者的食管黏膜。
[0025]在加热水箱I中盛装有加热液体,在电加热装置15通电后,即可将箱体中的加热液体加热升温,而升温后的加热液体可对第一缸体4、第二缸体5、第一导管6和第二导管7中往复流动的治疗液体进行水浴加温,使之达到热疗所需的温度。
[0026]两个缸体中的活塞8的上端分别连接一根拉杆11,两根拉杆11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杠杆9的两端,杠杆9的中心支点铰接在支架10上;在杠杆9的一端接有驱动杠杆动作的连杆12,连杆12的另一端连接在凸轮机构13上,该凸轮机构13连接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14带动凸轮机构13缓慢转动,通过连杆12带动杠杆9的一端升降,受支架10的支撑作用,杠杆9两端的拉杆11分别带动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中的活塞8做等幅的升降运动,由于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的内径相等,因而,达到了向加热水囊2注入液体和从加热水囊2抽出液体的等量一致,实现了加热水囊2中的等量抽注,使加热水囊2的体积保持不变。
[0027]在本装置中还设置有控制器3,电加热装置15、温度检测装置以及驱动电机14等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根据控制器3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应的动作。在加热水囊2的囊壁上可附设测温探头,该测温探头传出的测温信号传至控制器3中,为控制器3提供加热水囊2的治疗温度信号。利用控制器3可对治疗液体的流速、流量进行调整,还可对加热水箱I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使加热水囊2的治疗温度保持恒定。在控制器3上还可设定加热水箱I的加热温度,设定一次注入/抽回循环动作的时间、动作间隔时间和热疗操作时间等各种控制参数。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只是控制活塞8动作的等幅升降控制装置有所不同,该等幅升降控制装置是,在每个活塞8上连接一根套管,在套管的上端口焊接一个丝母,在支架10上安装两个与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上下相对的伺服电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端分别连接上下垂直的丝杠,丝杠与套管上的丝母相接。两个伺服电机在控制器3的控制下,进行同步同速旋转,通过丝杠与丝母的配合,带动活塞8进行等幅升降。
[0030]两个活塞8 —升一降动作方式的实现,一是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反向同速旋转予以实现;二是可以通过在两个丝杠设置正反向螺纹的方式予以实现。
[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首先在加热水箱I中盛装加热液体,通过控制器3控制电加热装置15加温;待温度略超过治疗液体所需的热疗温度后,即可进行热疗准备。先在导丝引导管16中插入导丝,利用导丝将加热水囊2连同三腔导管17 —起通过患者的鼻腔插入食管腔中,一直下到食管内的瘤变区域处;然后,在拔掉活塞的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中注入治疗液体,治疗液体通过第一导管6和第二导管7慢慢注入加热水囊2,使加热水囊2撑顶在患者食管内的瘤变区域处;最后在第一缸体4和第二缸体5中装入活塞8,并与等幅升降控制装置连接好。待箱体中的加热液体将缸体和导管中的治疗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启动等幅升降控制装置,使第一缸体4中的活塞8下降、而第二缸体5中的活塞8同步等幅上升,在此过程中,第一缸体4中的活塞8将治疗液体通过第一导管6向加热水囊2中注入,同时加热水囊2已有的治疗液体则通过第二导管7被第二缸体5中的活塞8抽回,抽回的治疗液体在第二缸体5中进行加热升温;间隔一定时间后,两个活塞8进行反向动作,第二缸体5中的活塞8将加温后的治疗液体通过第二导管7向加热水囊2中注入,同时加热水囊2已有的治疗液体则通过第一导管6被第一缸体4中的活塞8抽回,抽回的治疗液体在第一缸体4中进行加热升温。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在加热水囊2的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以对患者的瘤变区域进行I一2小时的加热治疗。到达治疗时间后,控制器3控制等幅升降的抽注动作停止,通过导丝从患者食道中取出三腔导管17和加热水囊2,即完成一次治疗过程,设备消毒后待用。
[0032]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其特征是,包括有: 加热水箱,在其箱体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盛装加热液体,以将通过箱体的治疗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 加热水囊,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球状体,在灌注加热后的所述治疗液体后,撑顶在患者食管内的瘤变区域处,对瘤变区域进行加热治疗; 三腔导管,分为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导丝引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分别与所述加热水囊相连通; 热水循环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水箱中,分别与从所述三腔导管上接引出的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相接,用于将所盛装的治疗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向所述加热水囊中交替注入和抽出,注入的所述治疗液体在所述加热水囊中进行加热治疗,降温后的所述治疗液体被抽出后通过所述加热水箱中的所述加热液体进行加热升温;所述加热水囊中的所述治疗液体是在等量状态下被交替同步注入和抽回的,以使所述加热水囊的体积保持不变;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和所述电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设定和控制所述加热水箱的加热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的注入/抽回的循环动作时间、动作间隔时间和热疗操作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其特征是,所述热水循环动力装置包括两只内径相同的直立圆柱形缸体,分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分别装入所述治疗液体;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缸体的下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在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分别装有可下压或上抽所述治疗液体用的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在等幅升降控制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等幅的交替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其特征是,所述等幅升降控制装置是将杠杆的中心支点铰接在支架上,在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下端各自连接一个所述活塞上,用以推拉所述活塞;在所述杠杆上接有驱动所述杠杆动作的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一个凸轮机构上,所述凸轮机构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食管癌热水循环加热治疗机,其特征是,在所述加热水囊的囊壁上附有测温探头,为所述控制器提供所述加热水囊的治疗温度信号。
【文档编号】A61F7/12GK203506964SQ20132061594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范才 申请人:范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