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70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包括双层弹力绷带,双层弹力绷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双层弹力绷带的渐缩型侧翼,在双层弹力绷带上依次设置有可视透明窗口和支撑板,其中远离可视透明窗口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与可视透明窗口相邻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且D:d=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外观规范、美观,结构简单,克服了以往婴幼儿留置针固定不牢、观察不便、胶布乱粘影响美观等问题。并且该固定器取材方面,经济适用,可供所有医院各科的婴幼儿患者广泛使用,容易推广,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
【专利说明】—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研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合婴幼儿患者使用静脉输液穿刺的留置针固定器.【背景技术】
[0002]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穿刺后留置时间长,既保护了婴幼儿患者的静脉血管,又减轻了临床患儿被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和护士的心理压力。穿刺部位除常规选择头皮静脉外,手、足部位的静脉也常常被选用。但是患儿特别是婴幼儿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易出汗、自主控制意识弱,不能进行有效的配合,加之婴幼儿多动、恐惧、出汗、哭闹使留置针滑脱或被患儿自行拔出造成留置时间过短,难以发挥留置针的优点。在常年的临床实践中护理工作者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如:3M透明贴膜、弹力绷带、自粘绷带、丝袜、自制小夹板、固定带等等,但是现有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存在以下技术缺陷:①由于婴幼儿患者手、足小的自身特点穿刺后固定面积小,尤其在关节易活动处由于患儿好动、普通的软质固定材料难以固定其关节,患儿活动时易对静脉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自制的小夹板虽然可以扩大患儿手、足部支撑面积,但需要粘贴多条胶布才能将其固定,其存在的弊端是:当患儿出汗较多时胶布容易脱落,其次胶布粘贴过紧影响患儿末梢血运,过松则不易固定住小夹板发挥其固定支撑的作用。②现临床使用的弹力绷带固定虽然可也有效的保护留置针预防滑脱,但是通常临床在使用时是将穿刺部位包绕1- 2周,包绕过紧容易导致患儿末梢血液循环不畅,而包绕过松则会造成留置针松脱、扭曲。③传统的固定材料均为不透明材质,将穿刺部位包绕1- 2周后无法直接观察穿刺点血运情况,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渗漏等现象护士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给患儿身体上带来了痛苦,造成了患儿家属的极度不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幼儿留置针固定器,它能够有效固定留置针预防其滑脱、扭曲,减少患儿活动时对静脉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同时使患儿舒适、减少痛苦,便于临床观察,提高留置针使用质量和效率,克服现有留置针固定技术的不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婴幼儿患者留置针固定器,包括双层弹力绷带,双层弹力绷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双层弹力绷带的渐缩型侧翼,在双层弹力绷带上依次设置有可视透明窗口和支撑板,其中远离可视透明窗口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与可视透明窗口相邻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且D:d=5。
[0006]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0007]优选地,支撑板为四边形,可视透明窗口为四边形。
[0008]优选地,支撑板优选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可视透明窗口优选为矩形,矩形的长为6 - 7cm宽为3cm。
[0009]优选地,远离可视透明窗口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3cm,与可视透明窗口相邻的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15cm。
[0010]进一步地,双层弹力绷带的宽度为一般为5cm,进一步地,支撑板的表面附着有一层吸水性材料。
[0011]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留置针固定器外观规范、美观,结构简单,克服了以往婴幼儿留置针固定不牢、观察不便、胶布乱粘影响美观等问题。并且该固定器取材方面,经济适用,可供所有医院各科的婴幼儿患者广泛使用,容易推广,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以下含义;1.双层弹力绷带2.支撑板3.可视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患者留置针固定器,包括双层弹力绷带1,双层弹力绷带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双层弹力绷带I的渐缩型侧翼4,在双层弹力绷带I上依次设置有可视透明窗口 3和支撑板2,其中远离可视透明窗口 3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与可视透明窗口 3相邻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且D:d=5。
[0015]支撑板2是固定于双层弹力绷带之间不可活动的,主要起支撑患儿手掌、腕关节、脚掌、踝关节的作用,避免患儿因活动摩擦对静脉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损伤,支撑板2用于放置于患儿手心、腕关节、足心、踝关节等患儿肢体部位,发挥支撑作用。其中远离可视透明窗口 3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3cm,用于包绕患儿静脉注射部位,例如手、足1/5周长。与可视透明窗口 3相邻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15cm用于包绕患儿手、足等静脉注射部位一周,并与双层弹力绷带I另一侧翼相贴合。
[0016]可视透明窗口 3用于实时观察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点皮肤状况。
[0017]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2为四边形,优选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支撑板2的支撑面积应当与为患儿支撑部位的支撑面积相吻合,从而有效避免患儿因活动摩擦对静脉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损伤。
[0018]可视透明窗口 3为四边形,优选矩形,矩形的长为6 -7cm宽为3cm。该可视透明窗口的大小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手背的大小适当调整。
[001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层弹力绷带I选用常规医用双层弹力绷带,双层弹力绷带I的宽度为5cm,其宽度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手足的大小可适当调整。
[0020]本实用新型的涉及的支撑板2选用医用硬质并在其表面附着有一层吸水性的软质材料。透明可视窗口的透明膜宜选用透视性高、不易变形、透气的材质。
[002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将本发明涉及的各部件进行等比例缩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非常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包括双层弹力绷带(1),其特征在于:双层弹力绷带(O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双层弹力绷带(I)的渐缩型侧翼(4),在双层弹力绷带(I)上依次设置有可视透明窗口(3)和支撑板(2),其中远离可视透明窗口(3)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与可视透明窗口(3)相邻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为D,且D:d=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为四边形,可视透明窗口(3)为四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优选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可视透明窗口(3)优选为矩形,矩形的长为6-7cm宽为3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远离可视透明窗口(3)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3cm,与可视透明窗口(3)相邻的支撑板(2)的一个侧边与该侧边对应的翼尖的距离D=1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弹力绷带(I)的宽度为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的表面附着有一层吸水性材料。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3710463SQ20132061961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苏洁, 徐宝玲, 杨华, 陈静, 马蓉, 杨晶, 孙菲, 武菲菲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