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曲防过敏腹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包括腹带前部、腹带背部、松紧带和连接部;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侧松紧带和第二侧松紧带,每侧松紧带有四根;所述腹带背部缝制呈小方格状;所述腹带背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松紧带的一端;第一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腹带前部的一端,腹带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第二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本腹带制作简便,科学合理,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防扭曲防过敏腹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腹带。特别用于腹部手术后对患者伤口的恢复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腹部手术后需使用腹带降低切口张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临床上大多使用的是弹力腹带或传统的多头腹带。弹力腹带用布、松紧带、黏胶带做成,使用较方便但随着患者床上翻身等活动,会致患者背部的腹带卷曲在一起而让患者感觉不舒适;当患者腹部有多根引流管时,还常使引流管无法对准松紧带之间的空隙,而被腹带的布片压迫一段后才能从空隙处穿出来,使引流管扭曲、引流效价降低;另外,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要调大腹带而造成粘胶带的凸形面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过敏。传统多头腹带全用布料制成,能有效限制腹围,但缺乏弹性,舒适性差;还因固定必须采用打结方式而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医务人员使用起来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带,制作简便,科学合理,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包括腹带前部、腹带背部、松紧带和连接部;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侧松紧带和第二侧松紧带,每侧松紧带至少有一根;所述腹带背部缝制呈方格状(方格的大小越小,其防卷曲会越好);所述腹带背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松紧带的一端;第一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腹带前部的一端,腹带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第二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0005]进一步:所述腹带前部由多根平行的横向棉布条构成,相邻两根横向棉布条之间留有引流管间隙;横向棉布条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松紧带和连接部。
[0006]进一步:所述腹带前部还包括至少一根纵向棉布条,各根横向棉布条都连接在纵向棉布条上。
[0007]进一步:所述纵向棉布条为至少两根,各根纵向棉布条之间留有间隙;纵向棉布条为一根,该根棉布条位于横向棉布条的中间位置。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部是对应的凹、凸形胶带;凸、凹形胶带分别连接在腹带前部和第二侧松紧带上。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松紧带都为相互平行的四根。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的与皮肤接触一面为防过敏棉布。
[0011]进一步:腹带背部为棉布包裹的晴纶棉。
[0012]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3]1.腹带背部棉布内层夹有晴纶棉,其手感好、舒适,对腹带起一定支撑、塑形作用,让患者感觉舒适。
[0014]2.与传统腹带不同的是,本腹带在连接部的一面连接一块棉布,当连接部只能部分对合连接时,此棉布可垫于连接部下面,避免连接部对腹部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过敏现象。
[0015]3.该腹带制作简便,科学合理,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0016]4.与传统腹带不同的是,当遇到手术后腹部放置数根引流管患者时,网格状区域的六个间隔,加上两侧弹力带构成的六个间隔,能够确保数根引流管从中穿出,可避免使用传统腹带时引流管受压扭曲一段后才能从腹带穿出,在保护手术切口的同时又保证了引流的通畅度,医护人员不需解开腹带即可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滑出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腹带形状的示意图。
[0018]I腹带前部、2-1横向棉布条、2-2纵向棉布条、3引流管间隙、4_1第一侧松紧带、4-2第二侧松紧带、5腹带背部、6-1凸形胶带、6-2凹形胶带、7防过敏棉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20]如图1,一种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包括腹带前部、腹带背部、松紧带和连接部;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侧松紧带和第二侧松紧带,每侧松紧带至少有一根;所述腹带背部缝制呈方格状;所述腹带背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松紧带的一端;第一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腹带前部的一端,腹带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第二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腹带前部由多根平行的横向棉布条构成,相邻两根横向棉布条之间留有引流管间隙;横向棉布条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松紧带和连接部。所述腹带前部还包括至少一根纵向棉布条,各根横向棉布条都连接在纵向棉布条上。所述纵向棉布条为至少两根,各根纵向棉布条之间留有间隙;纵向棉布条为一根,该根棉布条位于横向棉布条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部是对应的凹、凸形胶带;凸、凹形胶带分别连接在腹带前部和第二侧松紧带上。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松紧带都为相互平行的四根。所述连接部的与皮肤接触一面为防过敏棉布。腹带背部为棉布包裹的晴纶棉。
[0021]本腹带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0022]对于一般患者:
[0023]第一步:根据患者的腹围选择大小合适的腹带,一般分为四种型号,分别为特大、大、中和小四种型号。具体尺寸如下:
[0024]腹带背部的长方形棉布分别为特大号(38cmX 23cm)、大号(35cmX 23cm)、中号(32cmX 23cm)和小号(25cmX 23cm);
[0025]腹部网格状区布条长度为分别特大号(4cmX30cm)、大号(4cmX26cm)、中号(4cmX 24cm)和小号(4cmX 20cm);
[0026]松紧带大小相同,统一为4cmX8cm ;
[0027]凹凸胶带大小相同,统一为IOcmX 2.5cm ;
[0028]胶带末端连接的棉布大小相同,统一为IOcmX 30cm。[0029]第二步:将腹带前部置于患者腹前壁,腹带背部置于患者背部,对合粘胶带,如胶带凹、凸面完全重叠,可将末端的棉布反折于腹带内侧;如不完全重叠,将末端的棉布拉开垫于未对合的凸形粘胶带下面,以保护皮肤,避免连接部对腹部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过敏现象。
[0030]若患者腹部伤口需要用到引流管:
[0031]第一步:根据患者的腹围选择大小合适的腹带,一般分为四种型号,分别为特大、大、中、小四种型号。具体尺寸如下:
[0032]腹带背部的长方形棉布分别为特大号(38cmX 23cm)、大号(35cmX 23cm)、中号(32cmX 23cm)和小号(25cmX 23cm)。;
[0033]腹部网格状区布条长度为分别特大号(4cm X 30cm)、大号(4cm X 26cm)、中号(4cmX 24cm)和小号(4cmX 20cm);
[0034]松紧带大小相同,统一为4cmX 8cm ;
[0035]凹、凸胶带大小相同,统一为10cmX2.5cm;
[0036]粘胶带末端连接的棉布大小相同,统一为IOcmX 30cm。
[0037]第二步:根据腹部引流管的位置和数量决定腹带的摆放方向,腹带的粘胶带位于患者无引流管或引流管较少一侧的腋前线处,带有晴纶棉的长方形腹带背部置于患者腰部。
[0038]第三步:将腹腔引流管从引流管间隙处穿出,用腹带前部包裹患者腹前壁。若棉布条发生卷曲,还可纵向增加连接棉布条,起固定作用。
[0039]第四步:对合连接部,如凹、凸胶带面完全重叠,可将末端的棉布反折于腹带内侧;如不完全重叠,将末端的防过敏棉布拉开垫于未对合的凸形粘胶带下面,以保护皮肤,避免连接部对腹部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过敏现象。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
[0041]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包括腹带前部、腹带背部、松紧带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侧松紧带和第二侧松紧带,每侧松紧带至少有一根; 所述腹带背部缝制呈方格状; 所述腹带背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松紧带的一端; 第一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腹带前部的一端,腹带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第二侧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前部由多根平行的横向棉布条构成,相邻两根横向棉布条之间留有引流管间隙;横向棉布条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松紧带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前部还包括至少一根纵向棉布条,各根横向棉布条都连接在纵向棉布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棉布条为至少两根,各根纵向棉布条之间留有间隙;纵向棉布条为一根,该根棉布条位于横向棉布条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对应的凹、凸形胶带;凸、凹形胶带分别连接在腹带前部和第二侧松紧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松紧带都为相互平行的四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与皮肤接触一面为防过敏棉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防过敏腹带,其特征在于:腹带背部为棉布包裹的晴纶棉。
【文档编号】A61F13/14GK203524858SQ20132065614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谢萍, 陈娟 申请人:谢萍, 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