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543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管型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型吻合器,包括安装在吻合器头部的钉筒,安装在钉筒前部的抵钉座,在钉筒内部设置有环形刀,在抵钉座与钉筒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钉筒内吻合钉相对应的钉槽,与环形刀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垫刀圈,其特征在于,垫刀圈和抵钉座为螺纹连接。垫刀圈与抵钉座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二者连接牢固,在切割组织时垫刀圈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切割效果。
【专利说明】管型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型吻合器。
【背景技术】
[0002]管型吻合器是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这类吻合器大多采用轴向内装订方式,吻合时两端组织内敛,在组织内部形成圆形吻合环。管型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安装在吻合器头部的钉筒,安装在钉筒前部的抵钉座。在钉筒内部安装有吻合钉、推钉座和环形刀。抵钉座与钉筒相对的端面上,与钉筒内吻合钉相对应的位置上排列有钉槽,与环形刀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垫刀圈。击发时,吻合器在完成对组织吻合的同时,将会对组织进行切割。垫刀圈位于抵钉座中间的空腔内,切割刀切割组织时,垫刀圈起着相当于砧板的作用,并且在切割完成时,会发出清脆的提示音。现有的吻合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垫刀圈通过凸起41安装于抵钉座空腔12底部的环槽11中进行固定。这样的方式,垫刀圈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在空腔12内运动,使得切割刀不能很好的切割组织,甚至不能切断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管型吻合器的垫刀圈在切割时容易在空腔内运动,而影响手术切割效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管型吻合器,包括安装在吻合器头部的钉筒,安装在钉筒前部的抵钉座,在钉筒内部设置有环形刀,在抵钉座与钉筒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钉筒内吻合钉相对应的钉槽,与环形刀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垫刀圈,其特征在于,垫刀圈和抵钉座为螺纹连接。
[0006]所述抵钉座上的螺纹为锥型螺纹。
[0007]本实用新型管型吻合器的垫刀圈与抵钉座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优选抵钉座上的为锥型螺纹,口小底大,垫刀圈初始靠塑料变形旋进抵钉座,进入后即锁定,二者连接牢固,在切割组织时垫刀圈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切割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实用新型部分管型吻合器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现有技术抵钉座的主视图;
[0010]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1]图4为现有技术垫刀圈的主视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抵钉座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0014]图7为本实用新型垫刀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I抵钉座,2钉筒,3环形刀,4垫刀圈,11环槽,12空腔,13内螺纹,14钉槽,41凸起,4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图5、图6、图7所示,管型吻合器,包括安装在吻合器头部的钉筒2,安装在钉筒2前部的抵钉座1,在钉筒2内部设置有环形刀3,在抵钉座I在与钉筒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钉筒内吻合钉相对应的钉槽14,与环形刀3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垫刀圈4,垫刀圈和抵钉座为螺纹连接。抵钉座I空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3,垫刀圈4环形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13相配合的外螺纹42,内螺纹13与外螺纹42配合使得垫刀圈与抵钉座连接牢固,在切割组织时垫刀圈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切割效果。
【权利要求】
1.管型吻合器,包括安装在吻合器头部的钉筒,安装在钉筒前部的抵钉座,在钉筒内部设置有环形刀,在抵钉座与钉筒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钉筒内吻合钉相对应的钉槽,与环形刀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垫刀圈,其特征在于,垫刀圈和抵钉座为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型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抵钉座空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垫刀圈环形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型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座上的螺纹为锥型螺纹。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3598001SQ20132067778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翠英, 韩超, 徐晓民, 姚大强, 刘静海 申请人:山东威瑞外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