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5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设有引流支管,引流支管上设有引流接头,管体前端的管壁上设有侧孔,所述管体前端呈弯曲状,管体的后端头设有自闭式穿刺接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胸腔闭式穿刺引流,使用时,套管针整体进行穿刺,在到达穿刺部位并拔出穿刺针后,将引流支管与引流管连接,即可进行引流。自闭式穿刺接头在穿刺针脱出后,自动封闭插孔。利用它能够实现一针式胸腔闭式穿刺和引流,对病人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微创。
【专利说明】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腔引流穿刺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一针式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临床治疗张力性气胸或胸腔积液,一般采用穿刺闭式引流的方法。常规的方法是进行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先用尖刀在穿刺入针处的皮肤上做一切口,直至皮下;用套管针自皮肤切口徐徐刺入,直达胸腔;拔除针芯后,再迅速置入前端多孔的硅胶管,然后再退出套管;将硅胶管连接水封瓶;针孔处进行缝合,并把引流管固定于胸壁上。现有穿刺引流的方法,对病人损伤大,操作麻烦,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病人损伤小、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设有引流支管,引流支管上设有引流接头,管体前端的管壁上设有侧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管体前端呈弯曲状,管体的后端头设有自闭式穿刺接头。
[0005]优选的是所述自闭式穿刺接头包括螺纹连接的外接体和内接体,所述外接体和内接体上对应设有穿刺通道,外接体和内接体之间设有用于封闭穿刺通道的自封闭胶片。
[000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自封闭胶片为圆饼状,其两面中部呈弧面凸起,自封闭胶片两侧均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中间设有与所述弧面凸起对应的圆孔。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管体上设有引流支管和自闭式穿刺接头,穿刺针经自闭式穿刺接头插入管体,并贯穿整个管体,穿刺针与管体连成一体,管体呈弯曲状的前端在针头的支撑下呈直立状。使用时,套管针整体进行穿刺,在到达穿刺部位并拔出穿刺针后,将引流支管与引流管连接,即可进行引流。自闭式穿刺接头在穿刺针脱出后,自动封闭插孔。能够实现一针式胸腔闭式穿刺和引流,对病人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微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穿刺针连接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闭式穿刺接头剖视示意图;
[0012]图4是自闭式穿刺接头内自封闭胶片和支撑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和图2,该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包括硅胶管体1,在管体I后端设有引流支管2,引流支管2上设有能够与引流管连接的引流接头21。管体I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标志5,该刻度能够标注穿刺时进针的深度。管体I前端在自然状态下呈猪尾状弯曲。穿刺针3插入管体I后,管体I前端呈直立状态,当穿刺针3拔出后,管体的前端自然弯曲,有利于固定管体位置。在管体I前端的管壁上设有侧孔6,管体I的后端头设有自闭式芽刺接头4。
[0014]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自闭式穿刺接头4包括螺纹连接的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内接体42与管体I螺纹连接。在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上对应设有穿刺通道45 ;外接体41的穿刺通道45与穿刺针3的针托连接。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之间设有自封闭胶片44,该胶片用于封闭穿刺通道45。穿刺时,穿刺针能够穿透自封闭胶片44,穿刺针拔出后,针眼闭合,起到封闭作用。为达到良好封闭效果,自封闭胶片44为圆饼状,其两面中部呈弧面凸起,在自封闭胶片44的两侧均设有支撑片43,支撑片43中间设有圆孔,该圆孔与自封闭胶片44上的弧面凸起对应。设有圆孔的支撑片43从两侧夹持着自封闭胶片44,有利于自封闭胶片44被穿刺后的密封。
【权利要求】
1.一种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I)后端设有引流支管(2),引流支管(2)上设有引流接头(21),管体(I)前端的管壁上设有侧孔(6),其特征是所述管体(I)前端呈弯曲状,管体(I)的后端头设有自闭式穿刺接头(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自闭式穿刺接头(4)包括螺纹连接的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 ),所述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 )上对应设有穿刺通道(45),外接体(41)和内接体(42)之间设有用于封闭穿刺通道(45)的自封闭胶片(4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穿刺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自封闭胶片(44)为圆饼状,其两面中部呈弧面凸起,自封闭胶片(44)两侧均设有支撑片(43),所述支撑片(43)中间设有与所述弧面凸起对应的圆孔。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507281SQ20132068385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日
【发明者】伦俊杰, 殷好治, 徐雷刚, 滕绍玲, 吴文亮 申请人:伦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