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686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包括煎煮部分和降温部分,煎煮部分设有一带盖的中药锅和加热圈,降温部分为一个装满水的腔体,中药锅底部有一输送管,输送管的输入端与中药锅通过阀门相连接,输送管贯穿于腔体,输出端置于降温部分的外表面,输送管于腔体内部呈“弓”字形,煎煮部分外表面设有一控制阀门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中药煎煮完毕之后能快速降温,达到适合服用的温度,为人们节省不少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煎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不管是为了治病,还是为了调理身体,现在的都市人越来越多青睐于使用中药。中药需要煎煮才能服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宝贵,而中药需要温服,煎好之后通常无法立刻服用,需要浪费许多时间等药水冷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包括煎煮部分和降温部分,煎煮部分设有一带盖的中药锅和加热圈,降温部分为一个装满水的腔体,中药锅底部有一输送管,输送管的输入端与中药锅通过阀门相连接,输送管贯穿于腔体,输出端置于降温部分的外表面;输送管于腔体内部呈“弓”字形;煎煮部分外表面设有一控制阀门的开关。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药煎煮完毕之后能快速降温,达到适合服用的温度,为人们节省不少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包括煎煮部分I和降温部分2,煎煮部分I设有一带盖的中药锅3和加热圈4,降温部分2为一个装满水的腔体5,中药锅3底部有一输送管6,输送管6的输入端7与中药锅3通过阀门8相连接,输送管6贯穿于腔体5,输出端9置于降温部分2的外表面;输送管6于腔体5内部呈“弓”字形;煎煮部分I外表面设有一控制阀门8的开关10。
[0010]使用中药锅3将中药煎好后,按下开关10控制阀门8打开,锅内煎好的中药液便会通过输入端7流入输送管6,并顺着输送管6流动,经过装满水的腔体5,实现迅速降温的功能,输送管6于腔体5内部呈“弓”字形,能扩大中药液在水中输送的表面积,增加降温速度。经过降温之后的中药液通过输出端9流出,达到适合服用的温度,装在容器中便可马上服用,能为人们节省不少等待的时间,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煎煮部分(I)和降温部分(2),煎煮部分(I)设有一带盖的中药锅(3)和加热圈(4),降温部分(2)为一个装满水的腔体(5),中药锅(3)底部有一输送管(6),输送管(6)的输入端(7)与中药锅(3)通过阀门(8)相连接,输送管(6)贯穿于腔体(5),输出端(9)置于降温部分(2)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管(6)于腔体(5)内部呈“弓”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降温的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煎煮部分(I)外表面设有一控制阀门(8 )的开关(10 )。
【文档编号】A61J3/00GK203564548SQ20132073421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王松林 申请人:王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