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设置有底盖、前盖和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为气体不能通过而液体能够通过的阻气通液单向膜片,所述前盖设置有排气装置,所述底盖与所述前盖固定装配,所述中间层夹设固定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前盖之间,所述前盖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底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排气装置设置有气孔、阻液通气单向膜片和装配槽。通过该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输入的药液先通过第一腔体排出空气后再输入第二腔体进行输送,避免从第二腔体输出的液体中含有空气,能够提高输液的精度和输液的安全性,从本质上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输液器是医疗领域静脉注射常用的医疗用品之一,临床上常用于疾病治疗及重病抢救。
[0003]现有技术中,输液器通常由滴斗、调速器、导管及穿刺针组成,药袋中的液体进入滴斗,通过导管直接输送至静脉血管。
[0004]在输液过程中,排除药液中的气体非常关键。若处理不当万一出现空气进入滴斗下部的导管,将会发生非预期的回血现象。回血现象不仅会造成导管由于气泡栓塞而无法继续输液,甚至会造成血液凝固成血块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医源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及其带来不良后果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0005]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往往都是集中于医护人员的补救方式,如快速缠绕导管排气、拔除输液针进行排气等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些操作往往非常麻烦,不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而且容易出现拉脱意外等意外事件发生。由此,不仅浪费药液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而且即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处理,也仅仅是解决了可以重新输液的问题,对于凝血血块造成的静脉栓塞、其他血管栓塞等血栓风险、以及医源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伤害的风险问题,仍然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0006]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该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输液过程中药液中的空气,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能够避免输液过程中回血现象的发生,从本质上保障防回血现象的产生。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09]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设置有底盖、前盖和中间层;
[0010]所述中间层设置为气体不能通过而液体能够通过的阻气通液单向膜片,所述前盖设置有排气装置,所述底盖与所述前盖固定装配,所述中间层夹设固定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前盖之间,所述前盖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底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
[0011]从所述底盖输入端进入的液体被输送至所述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液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装置排出,第一腔体内的液体通过中间层进入第二腔体,并由第二腔体的排出端排出。
[0012]上述底盖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底盖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前盖设置有通液孔;[0013]所述通液孔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底盖的凹槽位置与所述前盖的通液孔位置构成的空间为导液腔;从所述底盖输入端输入的液体进入导液腔并由所述通液孔输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0014]上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气孔和不能通过而气体而能够通过液体的阻液通气单向膜片;
[0015]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前盖,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固定设置于所述气孔位置。
[0016]上述排气装置还设置有装配槽,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密封装配于所述装配槽;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前盖的与所述装配槽位置相应的位置。
[0017]上述气孔设置为两个以上。
[0018]优选的,上述气孔设置为三个。
[0019]上述装配槽设置为圆形,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设置为圆形。
[0020]上述底盖设置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设置于所述底盖的内腔并与所述底盖的输出端连通。
[0021]本实用新型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设置有底盖、前盖和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为气体不能通过而液体能够通过的阻气通液单向膜片,所述前盖设置有排气装置,所述底盖与所述前盖固定装配,所述中间层夹设固定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前盖之间,所述前盖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底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从所述底盖输入端进入的液体被输送至所述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液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装置排出,第一腔体内的液体通过中间层进入第二腔体,并由第二腔体的排出端排出。该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能够将输入的药液先通过第一腔体排出空气后再输入第二腔体进行输送,能够避免第二腔体输出的液体中含有空气,提高输液的精度和输液的安全性,避免输液过程中回血现象的发生,从本质上保障防回血现象的产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29]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
[0030]底盖100、
[0031]输入端110、凹槽120、导液槽130、排出端140、
[0032]前盖200、
[0033]气孔211、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装配槽213、
[0034]通液孔220、
[0035]中间层3OO、[0036]第一腔体400、
[0037]第二腔体500、
[0038]导液腔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40]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如图1至图6所示,设置有底盖100、前盖200和中间层300。
[0041]中间层300设置为气体不能通过而液体能够通过的阻气通液单向膜片,前盖200设置有排气装置,底盖100与前盖200固定装配,中间层300夹设固定于底盖100和前盖200之间,前盖200与中间层300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400,中间层300与底盖100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500。
[0042]从底盖100输入端110进入的液体被输送至第一腔体400,在第一腔体400内液体中的气体通过排气装置排出,第一腔体400内的液体通过中间层300进入第二腔体500,并由第二腔体500的排出端140排出。第二腔体500的排出端140即为底盖100的排出端140。
[0043]该防气泡精密过滤器通过将中间层300设置为阻气通液单向膜片,使得进入第一腔体400内的液体中的气体只能够通过排气装置排出而不能进入第二腔体500,第一腔体400中的液体进入第二腔体500时也会经过中间层300的过滤将使得只能液体通过,故能够有效过滤进入第二腔体500中的液体,确保第二腔体500中液体的精度,从而提高输液的精度,从本质上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
[0044]具体的,进入底盖100输入端110的液体是这样导入第一腔体400的:底盖100设置有凹槽120,凹槽120与底盖100的输入端110连通,前盖200设置有通液孔220。通液孔220与凹槽120位置相对应,底盖100的凹槽120位置与前盖200的通液孔220位置构成的空间形成导液腔600。从底盖100输入端110输入的液体进入导液腔600并由通液孔220输入至第一腔体400内。
[0045]具体的,排气装置设置有气孔211和不能通过而气体而能够通过液体的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气孔211设置于前盖200,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固定设置于气孔211位置。
[0046]为了方便装配,排气装置还设置有装配槽213,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密封装配于装配槽213,气孔211设置于前盖200的与装配槽213位置相应的位置。
[0047]本实施例中,装配槽213设置为圆形,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设置为圆形,气孔211设置为三个,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的特点。
[0048]需要说明的是,装配槽213和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的形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圆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0049]需要说明的是,气孔211的数量通常设置为两个以上,其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量。
[0050]底盖100还设置有导液槽130,导液槽130设置于底盖100的内腔并与底盖100的输出端连通。这样进入第二腔体500的液体就可以沿着导液槽130经输出端排出。[0051]本实用新型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使用时底盖100的输入端110会与输送药液的管子连接,药液输送至底盖100的输入端110进入导液腔600,经通液孔220进入第一腔体400,在第一腔体400内药液中的气体通过阻液通气单向膜片212由气孔211排出,药液则通过中间层300的过滤由第一腔体400进入第二腔体500,然后经输出端输出。该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能够确保由第二腔体500输出端输出的液体的精度,有效避免药液中的气体,从而提高输液的精度,从本质上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
[005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005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底盖、前盖和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设置为气体不能通过而液体能够通过的阻气通液单向膜片,所述前盖设置有排气装置,所述底盖与所述前盖固定装配,所述中间层夹设固定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前盖之间,所述前盖与所述中间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底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 从所述底盖输入端进入的液体被输送至所述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液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装置排出,第一腔体内的液体通过中间层进入第二腔体,并由第二腔体的排出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底盖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前盖设置有通液孔; 所述通液孔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底盖的凹槽位置与所述前盖的通液孔位置构成的空间为导液腔;从所述底盖输入端输入的液体进入导液腔并由所述通液孔输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气孔和不能通过而气体而能够通过液体的阻液通气单向膜片; 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前盖,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固定设置于所述气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还设置有装配槽,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密封装配于所述装配槽;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前盖的与所述装配槽位置相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置为两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置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设置为圆形,所述阻液通气单向膜片设置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气泡精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置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设置于所述底盖的内腔并与所述底盖的输出端连通。
【文档编号】A61M5/38GK203564612SQ20132076242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陈达锦, 张煜佳, 梁土莲 申请人:电白县康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