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04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加热装置,由碳纤维发热层、绑带、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粘贴带、温度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绑带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发热层,在碳纤维发热层上覆盖有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前端上,绑带外侧的两端设有固定粘贴带,绑带外侧中间设有温度控制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加热装置,属于一种医疗附属器械。
技术背景
[0002]目前,输液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寒冷季节,经常因为冬天的气温比较低引起输入的液体温度低,较低温度的药液容易使患者产生手臂冰凉、发麻、疼痛、周身寒冷等低温度液的不良反应。上述情况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严重后果。为解决上述问题,将药液进入人体时加热并保持药液不发生变性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加热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加热装置,由碳纤维发热层、绑带、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粘贴带、温度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绑带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发热层,在碳纤维发热层上覆盖有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前端上,绑带外侧的两端设有固定粘贴带,绑带外侧中间设有温度控制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远红外线能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和药液的扩散,另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截面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凹槽布置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发热层的发热线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输液加热装置,由碳纤维发热层2、绑带1、隔热层3、硅胶凹槽6、固定粘贴带4、温度控制器5组成,其特征在于:绑带I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发热层2,在碳纤维发热层2上覆盖有隔热层3,硅胶凹槽6固定连接在隔热层3的前端上,绑带I外侧的两端设有固定粘贴带4,绑带I外侧中间设有温度控制器5。
[0010]使用时,首先将绑带I缠绕在打针的胳膊上,将一段输液管固定于硅胶凹槽6中,通过温度控制器5设定好温度。碳纤维发热层2进行整体加热,对打针的手臂加热的同时也将布置在硅胶凹槽6中的输液管中的药液进行预热,使打针的患者在静脉输液时不会因为药液太冷加重患者不适的感觉,不会出现进药周围的皮肤冰冷、僵硬,甚至有的患者由于药液太冷对胃有强烈的刺激,使患者在给药同时伴着胃部强烈不适;碳纤维发热层2固定形状采用曲线形。如图3所示,此曲线形利于碳纤维发热线的热胀冷缩现象发生时膨胀与收缩,更有利于增加碳纤维发热层热量的产生。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加热装置,由碳纤维发热层、绑带、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粘贴带、温度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绑带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发热层,在碳纤维发热层上覆盖有隔热层,硅胶凹槽固定连接在隔热层的前端上,绑带外侧的两端设有固定粘贴带,绑带外侧中间设有温度控制器。
【文档编号】A61M5/44GK203663164SQ20132087639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赵玉广, 郎美娜, 孙爱国, 周伟, 曹国, 刘伟, 李忆昕, 吴春雨 申请人:吉林医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