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固定构件系统和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29248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骨固定构件系统和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骨固定构件,其可以被配置成在压缩接近位置中将靶骨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固定在一起。骨固定构件可以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带、从带的近端延伸的锁定头部和从带的远端延伸的前端部分。锁定头部可以具有壳体和延伸穿过壳体的带接收狭槽,狭槽被配置成接收带的远端。壳体可以是渐缩的使得壳体的远端具有大于壳体的近端厚度的厚度。前端部分可以被配置成比带更加柔性的。前端部分可以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
【专利说明】骨固定构件系统和使用方法
[0001]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要求2012年3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616,555和2013年I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756,758的优先权,这两篇文献的内容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0003]为了在开放式心脏手术过程中提供进入某些内部解剖结构例如心脏的通路,通常执行中线胸骨切开术。中线胸骨切开术基本上沿胸骨的中线形成切口,从而将胸廓分成两半并且允许外科医生移动胸廓以便提供进入心脏的通路。在完成开放式心脏手术时,期望使胸骨邻近并压缩胸骨,并且将胸骨半块刚性地保持在其相对于彼此接近的位置,以便防止胸骨半块相对于彼此运动,以在外科手术后数周内促进骨融合。
[0004]在正常的解剖学机能中,例如在呼吸作用、身体运动、以及搬运物体期间,可生成作用于胸骨的力。一个常规的胸骨固定组件包括不锈钢线,该不锈钢线通过使用附加到该线的切割针而以胸骨旁路的方式(围绕胸骨)或以经胸骨的方式(穿过胸骨)放置,并且随后加捻以抵靠胸骨使该线绷紧。然而,加捻将在该线上生成张力,其趋于弱化该线,这在闭合期间或术后均可导致断裂。此外,这种类型的系统在使该线绷紧时依赖于外科医生的经验。如果该线未被充分地绷紧,则胸骨的压缩可能大打折扣。如果该线被过度绷紧,则该线可能切入或切穿胸骨和/或可能断裂。


【发明内容】

[0005]根据一个实施例,骨固定构件可以被配置成在压缩接近位置中将靶骨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固定在一起。骨固定构件可以包括带,该带沿第一方向是伸长的并限定近端和远端,该远端沿第一方向与近端间隔开。带可以至少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多个齿。骨固定构件还可以包括从带的近端延伸的锁定头部、从带的远端延伸的前端部分和从前端部分的远端延伸的针。锁定头部可以具有壳体、带接收狭槽和锁定构件,该带接收狭槽延伸穿过壳体,该锁定构件连接至壳体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互补齿,该互补齿延伸到带接收狭槽中,使得当带的远端沿横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插入穿过带接收狭槽时,锁定构件的至少一个互补齿与带的齿接合,由此防止带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平移穿过带接收狭槽。壳体沿第一方向可以是渐缩的,使得壳体的远端具有的沿第二方向测量的厚度大于壳体的近端的厚度。前端部分沿第一方向可以是伸长的,并且被配置成比带更加柔性的。前端部分至少可以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
[0006]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骨打孔器在第一和第二胸骨部分中形成孔的方法,骨打孔器包括吊杆臂和针,该吊杆臂沿打孔方向是伸长的,该针联接到吊杆臂并能够相对于吊杆臂沿打孔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骨打孔器定位成使得第一胸骨部分被接收在由吊杆臂限定的骨接收间隙中,并且打孔方向与第一胸骨部分的前表面大致垂直;使针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使得针沿打孔方向穿过第一胸骨部分从而在第一胸骨部分中形成孔;使针从第二位置平移到第一位置;以及将骨打孔器从第一胸骨部分移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上述
【发明内容】
以及以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将通过结合附图阅读而被更好地理解。为示出本公开,在附图中示出优选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仅限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和方法,为此参考权利要求书。在附图中:
[0008]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固定构件的透视图,该骨固定构件具有带、从带的近端延伸的锁定头部和从带的远端延伸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比带更加柔性的;
[0009]图2为多个图1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在前端部分和针移除以后围绕靶骨绷紧;
[0010]图3A为图1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顶部平面图;
[0011]图3B为图3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侧正视图;
[0012]图3C为图3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锁定头部的放大顶部平面图;
[0013]图3D为图3C所示的骨固定构件沿线3D-3D截取的放大横截面图;
[0014]图3E为图3C所示的骨固定构件沿线3E-3E截取的放大横截面图;
[0015]图3F为图3D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示出了带插入穿过锁定头部以将骨固定构件围绕下方的骨固定;
[0016]图3G为图3B所示的前端部分的一部分沿线3G-3G截取的横截面图;
[0017]图4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固定器械的透视图,骨固定器械被配置成绷紧并随后切割图1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带;
[0018]图5A为在前端部分和针已经从带移除之后围绕靶骨放置的骨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0019]图5B是图4中示出的骨固定器械的透视图,所述骨固定器械操作地联接到并绷紧图5A中示出的多个骨固定构件之一;
[0020]图5C为切割图5B所示的绷紧的骨固定构件之一的骨固定器械的透视图;
[0021]图6A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固定构件的透视图,该骨固定构件具有锁定头部,该锁定头部是渐缩的,以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
[0022]图6B为图6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侧正视图;
[0023]图7A为图6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透视图,示出围绕胸骨柄绷紧;
[0024]图7B为图6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该骨固定构件利用定位在胸骨柄顶部上的锁定头部围绕胸骨柄附近的胸骨横跨胸骨地放置;
[0025]图7C为图6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该骨固定构件围绕胸骨柄附近的胸骨放置在胸骨旁边;
[0026]图8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固定构件的侧正视图,该骨固定构件具有锁定头部,该锁定头部是渐缩的,以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
[0027]图9A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打孔器的透视图,该骨打孔器被配置成在诸如胸骨柄的胸骨骨骼中形成孔;
[0028]图9B为图9A所示的骨打孔器的侧横截面图;
[0029]图9C为图9A所示的骨打孔器的透视图,在胸骨柄中形成孔;
[0030]图9D为图9C所示的骨打孔器的局部侧横截面图,形成孔;
[0031]图1OA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顶盖和图1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锁定头部的底部分解透视图,该顶盖被配置成联接到锁定头部以便覆盖锁定头部并将该锁定头部转换为与图6A所示的骨固定构件的锁定头部类似的锁定头部;
[0032]图1OB为与锁定头部联接的图1OA所示的顶盖的底部透视图;
[0033]图1OC为与锁定头部联接的图1OB所示的顶盖的底部平面图;以及
[0034]图1OD为与锁定头部联接的图1OC所示的顶盖沿线10D-10D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列描述中所使用的某些术语仅为了方便起见且并非限制性的。所述词汇“右”、“左”、“下”、和“上”指定附图中的方向,以此作为参照。所述词汇“朝近侧”和“朝远侧”分别是指朝向和远离使用该外科器械的外科医生的方向。所述词汇“前”、“后”、“上”、“下”以及相关的词汇和/或短语指定人体中的优选位置和取向,以此作为参照并且其并非是限制性的。所述术语包括以上列举的词汇、它们的派生词以及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
[0036]参考图1和2,骨固定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14,诸如多个骨固定构件,它们被配置成将在断裂位置20处分离的诸如胸骨的靶骨18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在压缩接近位置中固定在一起。如图1所示,骨固定构件14可以被大致配置成扎线带,并且沿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水平地延伸且沿横向方向T竖直地延伸。骨固定构件包括柔性的带22,该带沿纵向方向L是伸长的,并且限定远侧带端部D和近侧带端部P,该近侧带端部沿纵向方向L与远侧带端部D间隔开。骨固定构件14还可以包括沿纵向方向L从近侧带端部P延伸的锁定头部26、沿纵向方向L从远侧带端部D延伸的柔性前端部分30、和沿纵向方向L从前端部分30的远端延伸的针34。前端部分30被配置成比带22更加柔性的,以允许更加容易地植入骨固定构件14。应当理解,虽然纵向和侧向方向描述为水平地延伸,且横向方向描述为竖直地延伸,但是在使用期间,方向延伸所处的平面可以是变化的。例如,在使用中,侧向方向可以竖直地延伸,而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可以水平地延伸。因此,应当理解,方向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并非是限制性的。
[0037]如图2所示,每个骨固定构件14可以在相邻的肋骨35之间围绕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放置在胸骨旁边或横跨胸骨放置。柔性前端部分30提供骨固定构件14的更加容易的植入。即,当骨固定构件14围绕靶骨18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放置时,柔性前端部分30提供较大的柔性和移动性。应当理解,虽然骨固定构件14示出为接近胸骨,但是骨固定构件14可以根据需要接近任何靶骨,诸如例如长骨。
[0038]如图1所示,带22可以包括带主体38,该带主体分为至少第一初始区域36和第二锁定区域37,该第一初始区域沿带22的长度的一部分(例如带22长度的大约1/3)从远侧带端部D朝向近侧带端部P延伸,该第二锁定区域在第一初始区域36和近侧带端部P之间延伸。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第二锁定区域37从第一初始区域36延伸到近侧带端部P。第一初始区域36可以包括多个小突起,这些小突起从带主体38伸出并与设置在相邻突起之间的凹入区域交替布置。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初始区域36可为基本上平滑的且无突起或齿。第二锁定区域37可包括多个锁定齿42,所述多个锁定齿从带主体38伸出大于突起的距离并由设置在相邻的锁定齿42之间的凹入区域43分开。应当理解,锁定区域37根据需要可沿任何部分延伸至多带主体38的全部。
[0039]如图3A-3E所示,齿42从主体38沿共同表面延伸并沿纵向方向L彼此间隔开。带22由诸如PEEK或PEKK的第一柔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带22被配置成具有从近侧带端部P到远侧带端部D测量的第一长度L1,该第一长度在约200mm至约300mm之间,并且优选地为约270mm。然而,应当理解,带22可以根据需要包括任何长度Q。此外,应当理解,虽然带22包括从单个表面延伸的齿42,但是带22可以被配置成使得齿42从两个或更多个表面延伸,诸如例如从两个相对的表面延伸。
[0040]如图3D所示,带主体38限定第一或骨接触表面或端部66以及沿横向方向与第一端部66间隔开的第二或外表面或端部67。带主体38还限定凹部46,该凹部沿横向方向T延伸到主体38的外骨接触表面或端部66中,以便由相对的主体38的内侧表面50和主体38的内底部表面54限定。如图3D所示,齿42从内底部表面54向上延伸并朝向外骨接触表面66在内侧表面50之间延伸。每个齿42沿侧向方向A是伸长的并沿纵向方向L与相邻的齿42间隔开。齿42限定斜面前边缘或远侧边缘60以及后边缘或近侧边缘62。前边缘60从内底部表面54以一定角度延伸,使得前边缘60被配置成在锁定头部26的互补锁定齿的斜的互补斜面前边缘上进行凸轮运动。后边缘62从内底部表面54沿横向方向延伸并与内底部表面54大致垂直,使得后边缘62被配置成接合锁定头部26的锁定齿的互补后边缘。然而,应当理解,齿42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其它构造。例如,后边缘62也可以从内底部表面54以一定角度延伸,只要后边缘62能够接合锁定头部26的锁定齿的互补后边缘。
[0041]凹部46可具有基本上等于齿42的宽度的宽度W1,和基本上等于齿42的高度的高度氏。因此,齿42可以凹入到凹部46中,以便减少靶骨18可能引起的发炎。S卩,每个齿42的外边缘64基本上不会延伸超过带主体38的外骨接触表面66。因此,可以减少可能由齿42引起的任何发炎。然而,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齿42的一部分可以延伸超过带主体38的外骨接触表面66。还应当理解,凹部46的宽度W1和高度H1可以根据需要变化。
[0042]如图3D和3E所示,带22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总体宽度W2和沿横向方向T延伸且在相邻齿42之间测量的高度H2。宽度W2和高度H2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带22的在相邻齿42之间截取的横截面具有在约4.0mm2至约8.0mm2之间的面积。然而,应当理解,根据需要带22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积,只要带22足够柔性以放置在靶骨18周围而不会断裂。带22的宽度W2还可以根据将要放置骨固定构件14的靶骨18而变化。例如,相邻肋骨之间的间距可以变化,从而限制宽度W2。即,如果相邻肋骨之间的间距窄,那么带22的宽度W2也将必须窄,使得骨固定构件14能够围绕骨骼放置。此外,通过使提供带22或至少具有较大的宽度W2的带主体,外骨接触表面66可增大以便减少当使用线时有时引起的诸如胸骨不联合或胸骨感染的并发症。因此,较大的宽度W2提供用于骨固定构件14的较大的骨接触表面66,以便进一步减少通常与骨固定相关的任何并发症。
[0043]现在参考图3C、3E和3F,锁定头部26被配置成接收带22的远侧带端部D。如图所不,锁定头部26包括壳体70,该壳体限定第一头部端部72和沿横向方向与第一头部端部72间隔开的第二头部端部71。锁定头部26还包括带接收狭槽74,该带接收狭槽沿第二方向从第二头部端部71到第一头部端部72延伸穿过壳体70。狭槽74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可以是沿横向方向T或沿具有沿横向方向T延伸的方向分量的方向。因此,狭槽74能够以相对于纵向方向L成角度地延伸穿过壳体70。带接收狭槽74被配置成用以接收带22的远侧带端部D,使得带22被配置成沿可以为第二方向的插入方向B单向地平移穿过狭槽74,以便限定围绕靶骨18的套环76。因此,带22可以沿插入方向平移穿过狭槽74,但是不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0044]锁定头部26还包括带齿锁定构件78,该带齿锁定构件连接至壳体70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诸如三个)延伸到带接收狭槽74中的互补齿82。锁定构件78被配置成当带22穿过狭槽74时弹性地挠曲,以便允许带22沿插入方向递增地穿过狭槽。锁定构件78具有宽度W3,该宽度基本上等于或小于凹部46的宽度W115因此,当带22穿过狭槽74时,锁定构件78将延伸到凹部46中,使得锁定构件78的锁定齿82能够接合带22的锁定齿42。
[0045]如图3E所示,锁定齿82限定斜面前边缘90,该斜面前边缘被配置成当带22沿插入方向平移穿过狭槽74时在锁定齿42的互补斜面前边缘60上进行凸轮运动。锁定齿82还限定后边缘94,该后边缘的倾斜程度小于斜面前边缘90,使得后边缘94接合齿42的后边缘62,以防止带22沿与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平移穿过狭槽74,以从而防止套环76增大。因此,锁定头部26被配置成允许带22沿插入方向B单向地平移穿过狭槽74,以便减小围绕靶骨18的第一和第二区段16a和16b的套环76的尺寸,但是不沿与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而增大套环76的尺寸。
[0046]带22和锁定头部26 —体地形成,并且可以模制为单体结构。模制的带22被配置成是柔性的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在操作间过量弯曲或屈曲期间断裂的风险。带22和锁定头部26可以由PEEK或PEKK模制而成。为了形成带22和锁定头部26,热聚合物熔体可以注射到模具中,该模具具有限定带22和锁定头部26部件的腔体。一旦注射之后,熔体就可以随后被冷却,由此形成带22和锁定头部26部件。然而,应当理解,带22和锁定头部26可以根据需要由其它材料模制而成,只要带22是柔性的。
[0047]当带22和锁定头部26由PEEK制成时,模制方法可以被配置成防止PEEK聚合物在冷却过程期间结晶。这可以通过将PEEK聚合物熔体注射模制到冷却模具中而使热聚合物熔体骤冷来实现。例如,模制温度可以在约10°C至约120°C之间,并且优选地在约25°C至80°C之间。冷却模具可以减少PEEK聚合物的结晶,从而增大部件的强度和柔性。
[0048]当带22和锁定头部26由PEKK制成时,各部件可以在没有骤冷的情况下模制。PEKK呈现极小的结晶率,并且在注射模制期间,各部件在结晶之前冷却并固化。所得的部件可以具有增大的强度并且在过量弯曲或屈曲时不会断裂。因为带22和锁定头部26可以在没有骤冷的情况下模制,所以带22的长度和带22的宽度不会受到限制,当带22和锁定头部26在注射到模具中之后骤冷时可以是这种情况。
[0049]现在参考图3A、3B和3G,前端部分30从带22的远侧带端部D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L是伸长的。前端部分30由第二材料制成,该第二材料与模制带22的第一材料不同。例如,前端部分3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的金属制成。不锈钢前端部分30可以允许前端部分30弯曲或扭转,使其易于进行处理。然而,应当理解,前端部分30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例如非PEEK或非PEKK材料,例如缝合线材料。如图3A所示,前端部分可以限定沿第一方向测量的总体第二长度L2,该第二长度为带22的长度(即第一长度L1)的至少25%,并且优选地为第一长度L1的至少33%。例如,前端部分30可具有在约10mm至约300mm之间的长度L2。然而,应当理解,前端部分3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长度。例如,前端部分30可具有等于带22的长度L1的长度。
[0050]如图3G所示,前端部分30可以是缆线,该缆线具有横截面尺寸,诸如在约0.6mm至约1.5_之间的直径Dp前端部分30的整个长度或至少大部分长度可以具有直径Dp因此,前端部分30的整个长度或至少大部分长度可以具有在约0.5mm2至约0.Smm2之间的横截面积。因此,骨固定构件14可以具有的前端部分横截面积与带横截面积的比率在大约0.063至大约0.13之间。然而,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14可具有横截面积可以根据需要使得该比率落在所述范围之外。前端部分30的材料选择、横截面积、形状和长度与带22相比均可以提供较大的灵活性,以便允许骨固定构件14更加容易地植入。
[0051]前端部分30的近端可以在模制带22之后或期间联接到带22的远侧带端部D。例如,当带22在模具中形成时,前端部分30的近端可以包覆成型到带22的远侧带端部D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带22的远侧带端部D可以包括金属插入件,并且前端部分30的近端可以通过焊料联接到金属插入件。然而,应当理解,前端部分30可以通过诸如打结的其它连接方式联接到带22。
[0052]如图3A和3B所示,针34从前端部分30的远端延伸。针34可以由不锈钢制成。因此,针34和前端部分30可以一体地形成(即单一的),或者针34可以经由焊料、打结或其它连接方式联接到前端部分30。如图所示,针34初始沿远侧延伸,然后向上围绕弯曲,使得针34的末端100至少部分地朝向带22的近端P延伸。弯曲的针34允许针34和前端部分30更加容易地穿过靶骨18和锁定头部26的带接收狭槽74。然而,应当理解,针34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其它构造。例如,针34可以是直的,或由不同于不锈钢的材料制成。
[0053]在手术期间,带22围绕靶骨18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放置,并且针34插入穿过狭槽74且被牵拉穿过狭槽74,以便使带22随后平移穿过狭槽74。针34和前端部分30可以从带22移除,然后还可例如手动地将带22牵拉穿过狭槽74。当带22沿插入方向B平移穿过狭槽74时,带22的初始区域36的小突起可以滑动穿过狭槽74而不接合锁定头部26的锁定齿82。当带22的锁定区域37沿插入方向平移穿过锁定头部26的狭槽74时,锁定齿42和82可以接合以防止带22中所产生的张力使带22沿与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从狭槽74退出。例如,当带22沿插入方向平移穿过锁定头部26时,围绕靶骨18的套环76的尺寸减小,直到触觉反馈指示已在带22中产生张力。
[0054]现在参考图4,骨固定组件10还可以包括固定器械110,该固定器械被配置成围绕靶骨18进一步绷紧骨固定构件14。骨固定器械110可以类似于2011年2月2日提交并转让给Synthes美国有限公司的系列号为13/019,907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骨固定器械,该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如图4所示,固定器械110可以包括张紧组件114,该张紧组件被配置成将固定器械110固定到带22,并且还被配置成用以穿过锁定头部26进一步牵拉带22,从而进一步在带22中产生张力,直到带22在断裂位置处将靶骨18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牢固地压缩在一起。如图4所示,固定器械110还包括切割器组件120,该切割器组件被配置成一旦已在围绕靶骨18的第一和第二区段16a和16b的带22中产生期望的张力,则切割带22的穿过锁定头部26的自由端124。例如,期望的张力可在由下端和上端限定且介于下端和上端之间的范围内,下端可为大约50牛顿或大约80牛顿,上端可为大约150-160牛顿或200牛顿。应当理解,期望的张力可取决于骨质量和外科医生的偏好,并且根据需要可例如为牢靠地固定靶骨18而不过度绷紧带22的任何张力。还应当理解,骨固定组件10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提供骨固定构件14的绷紧的其它骨固定器械。此外,应当理解,骨固定组件10可以没有骨固定器械并且张力可以由个人手动地施加。
[0055]继续参考图4,固定器械110包括:主体126,该主体限定前端130a和相对的后端130b ;以及柄部134,其由主体126支撑,并且从主体126成一角度向下延伸。固定器械110还包括触发器138和设置在主体126的前端130a处的鼻部140,所述触发器在与柄部134向前间隔开的位置处从主体126向下延伸。柄部134、触发器138、和鼻部140可离散地附接到主体126或根据需要与主体126成一整体。主体126可包括外部外壳148,该外部外壳包括侧向相对的一对外壳构件150,该一对外壳构件限定相应的外侧152并且可经由紧固件例如螺钉接合在一起,以便支撑固定器械110的各种内部部件。
[0056]例如,壳体148可支撑张紧组件114并且还可支撑切割器组件120,该张紧组件被配置成使骨固定构件14绷紧,从而在骨固定构件14中产生张力,该切割器组件被配置成一旦张紧组件114已在骨固定组件14中产生期望水平的张力,则移除骨固定构件14的自由端124。张紧组件114包括夹持件160,该夹持件能够在脱离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运动,在脱离位置处,该夹持件160被配置成松弛地接收带22,诸如带的已经穿过锁定头部26的部分,在接合位置处,夹持件160被配置成固定到接收的带22。张紧组件114还包括滑动件168,该滑动件操作地联接至夹持件160并且从夹持件160向后延伸,使得滑动件168的向后运动使夹持件160以固定构型向后运动,从而在带22中广生张力。
[0057]张紧组件114还可以包括张力限制器172,该张力限制器连接在触发器138和滑动件168之间。张力限制器172可被配置成施加大于但对应于围绕靶骨18的套环76中的张力。因此,由张力限制器172施加的最大力可对应于套环76中的最大的期望张力。应当理解,一旦齿42和82骑压在彼此之上或彼此错置时,套环76中的张力能够在齿42和82互锁时一定程度地减小。根据一个实施例,张力限制器172能够施加期望的最大力,该最大力对应于围绕靶骨18的套环76中的期望的最大张力。因此,一旦套环76中的期望的最大张力已经围绕靶骨18产生,当触发器138完全致动时由张力限制器172施加的力不足以使齿42和82彼此错置并且进一步绷紧套环76。因此,一旦套环76中的最大张力已经围绕靶骨18产生,则由张力限制器172施加的力将不足以使滑动件168向后平移足以围绕靶骨18进一步绷紧套环76的距离。
[0058]切割器组件120被配置成在带22已经绷紧之后切割带22的自由端124。切割器组件120包括由主体126可运动地支撑的切割器臂180和由切割器臂180承载的切割器刀184。切割器臂180能够从安置的脱离位置运动到接合位置,在脱离位置,切割器刀184与接收在夹持件160中的带22的自由端124间隔开;在接合位置,切割器刀184与鼻部140的互补切割器刀188配合以便切割所述带22的自由端124。
[0059]在操作中,并且参考图4和5A-5C,骨固定构件14可以围绕相邻肋骨35之间的胸骨的骨区段16a和16b放置。对于每个骨固定构件14,针34和前端部分30可以穿过狭槽74且被牵拉穿过狭槽74,以便使带22随后平移穿过狭槽74。如图5A所示,针34和前端部分30可以从带22移除,然后还可例如手动地将带22牵拉穿过狭槽74。当带22平移穿过锁定头部26的狭槽74时,锁定齿42和82可以接合以防止带22中所产生的张力使带22从狭槽74退出。
[0060]如图5B所示,在针34和前端部分30已经被移除之后留下的带22的自由端124可以接下来接收在固定器械110的夹持件160中。如图所示,鼻部140抵靠锁定头部26的壳体70放置,并且触发器138从第一初始位置运动至第二夹持位置,这导致夹持件160从脱离位置迭代至接合位置,并且还从第二夹持位置运动至第三张力位置,这导致滑动件168向后运动,从而当带22中的张力小于选择张力时在带22中产生张力,所述选择张力可为由张力限制器172测定的期望的最大张力。当带22中的张力达到最大张力时,张力限制器172防止滑动件168当触发器138运动至张力位置时向后运动。
[0061 ] 如图5C所示,一旦带22已经达到最大期望张力,切割器组件120就可以致动以移除骨固定构件14的自由端124。这样,切割器臂180枢转使得切割器臂180运动离开主体126。当切割器臂180枢转时,由切割器臂180承载的切割器刀片184朝向鼻部140的互补切割器刀片188运动以进行打孔,然后接下来切割带22的自由端124。然后,可以移除自由端124,使得骨固定构件14的剩余部分留在后方以将骨区段16a和16b保持在一起。如图5C所示,骨固定构件14相对于胸骨取向成使得锁定头部26定位在相邻肋骨35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可以减小锁定头部26能够伸出到软组织中的量,从而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6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炎。
[0062]现在参考图6A、6B和7A,骨固定构件214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渐缩的锁定头部226。渐缩的锁定头部226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以便进一步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26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炎。骨固定构件214可以在胸骨柄228附近围绕胸骨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16a和16b放置在胸骨旁边或横跨胸骨放置,例如如图7B和7C所示。因此,可以说是,骨固定构件214可以被配置成接近第一和第二胸骨柄部分228。然而,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214可以根据需要围绕胸骨的任何位置放置,或者根据需要围绕另一个骨放置。骨固定构件214基本上类似于骨固定构件14并且包括类似的特征,除非另外说明。因此,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214可以包括带22、前端部分30和针34,如针对图3A-3G所示的骨固定构件14所述的。
[0063]如图6A和6B所示,锁定头部226被配置成接收带22的远侧带端部。如图所示,锁定头部226包括壳体270,该壳体限定第一或上部端部271以及沿横向方向与第一端部271间隔开的第二或下部端部272。锁定头部还包括带接收狭槽274,该带接收狭槽沿第二方向从上部端部271到下部端部272延伸穿过壳体270。狭槽274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可以是沿横向方向T或沿具有沿横向方向T延伸的方向分量的方向。带接收狭槽274被配置成接收带22的远侧带端部D,使得带22被配置成沿可以为第二方向的插入方向B单向地平移穿过狭槽274,以便限定围绕靶骨18的套环。
[0064]壳体270的第一端部271限定上表面276,并且壳体270的第二端部272限定下表面277。第一壳体还限定两个相对的侧表面278,这两个侧表面合并到上表面和下表面276和277中。如图6B所示,壳体270沿纵向方向L是渐缩的并且包括远侧头部端部279和沿纵向方向L与远侧头部端部279间隔开的近侧头部端部280。壳体270可以是渐缩的使得壳体270的远侧头部端部279具有沿横向方向T测量的第一高度T1,并且近侧头部端部280具有沿横向方向T测量的第二高度T2。第一高度T1可以为约4.5mm。当壳体向近侧延伸时,壳体270的高度或厚度渐缩。因此,第二高度T2小于第一高度1\。较厚的远侧头部端部279为锁定头部226提供稳定性和刚性,同时当锁定头部226已经围绕靶骨放置时,较薄的近侧头部端部280为锁定头部226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然而,应当理解,壳体27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第一高度T1和任何第二高度T2。
[0065]上表面276沿纵向方向L是凸形的,并且下表面277沿纵向方向L是凹形的。凸形的上表面276和凹形的下表面277当它们从远侧头部端部279朝向近侧头部端部280沿纵向方向L延伸时朝向彼此会聚。凸形的上表面276为锁定头部226提供平滑的外表面以减少周围组织的发炎。当带22平移穿过带接收狭槽274时,凹形的下表面277提供用于带22的间隙。下表面277限定浅的弯曲,使得在下表面277和平面P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Cl1在约3mm至约5mm之间,该平面P由锁定头部226限定,锁定头部226穿过下表面277的远端延伸到下表面277的近端。然而,应当理解,下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具有较深或较浅的弯曲,或者甚至根据需要没有弯曲。
[0066]如图6B所示,上表面276是弯曲的,使得上表面276的倾斜度随着上表面276从远端279朝向近端280延伸而增大。下表面277也是弯曲的,使得下表面277的倾斜度增大,但是增大率显著小于上表面276的倾斜度的增大率。具体地,对于上表面276的大部分长度而言,上表面276的倾斜度的增大率大于下表面277的倾斜度的增大率。倾斜度的增大率的不同允许上表面和下表面276和277更加快速地会聚,以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
[0067]继续参考图6B,锁定头部226的上表面276会聚到带22的上表面或端部67中,使得小部分的上表面276伸出超过上表面67。例如,沿插入方向B在带22的上表面67与锁定头部226的第一端部271的最上侧部分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D4可以小于约2.4mm。此夕卜,沿第二方向在锁定头部226的第一端部271的最上侧部分与第二端部272的最下侧部分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d2不超过沿第二方向在上表面或端部67与带22的骨接触表面或端部66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或高度d3的1.5倍。因此,锁定头部226的几何形状在使用时为锁定头部226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276中没有任何部分伸出超过上表面67。
[0068]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锁定头部226被配置成单个整体式单元。然而,应当理解,锁定头部226可以包括顶盖,该顶盖放置在壳体270上,使得顶盖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端部271。因此,顶盖可以限定锁定头部226的凸形的上表面276。
[0069]重新参考图6A,侧表面278是凸形的,并且在它们沿纵向方向L从壳体270的中线朝向远侧头部端部279且朝向近侧头部端部280延伸时朝向彼此会聚。因此,从锁定头部226上方看,壳体270总体上具有椭圆形形状。弯曲的侧表面278可以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26引起的周围组织发炎。
[0070]锁定头部226还包括带齿锁定构件281,该带齿锁定构件连接至壳体270,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诸如三个)延伸到带接收狭槽274中的互补齿282。锁定构件281被配置成当带22穿过狭槽274时挠曲,以允许带22沿插入方向递增地穿过狭槽。锁定齿282限定斜面前边缘290,该斜面前边缘被配置成当带22沿插入方向B穿过狭槽274平移时在锁定齿42的互补的斜面前边缘60上进行凸轮运动。锁定齿282还限定后边缘294,该后边缘的倾斜度小于斜面前边缘290,使得后边缘294接合齿42的后边缘62,以防止带22沿与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平移穿过狭槽274,由此防止套环增大。因此,锁定头部226被配置成允许带22沿插入方向B单向地平移穿过狭槽274,以便减小套环围绕靶B骨18的第一和第二区段16a和16b的尺寸。
[0071]如图7A和7B所示,骨固定构件214被配置成在胸骨柄228附近围绕骨区段16a和16b放置。如图7B所示,骨固定构件214可以在胸骨柄附近围绕骨区段16a和16b横跨胸骨放置,使得锁定头部226定位在胸骨柄228上。即,针34可以沿第一方向横向地平移穿过第二骨区段16b,然后沿与第一方向基本上相反的方向横向地平移穿过第一骨区段16a,直到锁定头部226邻近第一骨区段16a的胸骨柄部分228。因此,可以说是,骨固定构件214被配置成接近第一和第二胸骨柄部分。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214可以首先穿过第一骨区段16a或第二骨区段16b的任一者,并且并不限于图7B所示的构造。然后,针34和前端部分30可以平移穿过锁定头部226的狭槽274,直到带22接合锁定头部226并接近骨区段16a和16b。然而,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214也可以放置在胸骨旁边,如图7C所示。薄型的锁定头部226可以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26引起的周围组织发炎量。例如,如果骨固定构件14邻近胸骨柄228放置在骨区段16a和16b周围,那么与锁定头部226相比不具有薄型而具有较尖锐边缘的锁定头部26可能从周围组织伸出而使周围组织发炎。然而,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14可以围绕胸骨柄放置。
[0072]如图7B所示,渐缩的锁定头部226为锁定头部226提供薄型。具体地,上表面276朝向骨骼弯曲并且渐缩以便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此外,当带22延伸到狭槽274中时,弯曲的下表面277提供用于带22的间隙。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减少了可能由锁定头部226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炎量。应当理解,虽然锁定头部226定位在胸骨柄228的外表面或顶部表面上,但是头部226可以邻近骨骼的其它部分定位。例如,锁定头部226可以邻近骨18的侧表面定位,如图7C所示。还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14和骨固定构件214是可互换的。也就是,骨固定构件14可以根据需要围绕胸骨柄228放置,并且骨固定构件214可以根据需要围绕肋骨35之间的骨区段16a和16b放置。
[0073]现在参考图8,骨固定构件314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渐缩的锁定头部326,以便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从而进一步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326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炎。骨固定构件314基本上类似于骨固定构件214并且包括类似的特征,除非另外说明。因此,应当理解,骨固定构件314可以包括带22、前端部分30和针34,如针对图6A-6B所示的骨固定构件214所述的。
[0074]如图所示,锁定头部326包括壳体370,该壳体限定第一或上部端部371以及沿横向方向与第一端部371间隔开的第二或下部端部372。锁定头部还包括带接收狭槽374,该带接收狭槽沿第二方向从下部端部372到上部端部371延伸穿过壳体370。狭槽374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可以是沿横向方向T或沿具有沿横向方向T延伸的方向分量的方向。带接收狭槽374被配置成接收带22的远侧带端部D,使得带22被配置成沿可以为第二方向的插入方向B单向地平移穿过狭槽374,以便限定围绕靶骨18的套环。
[0075]壳体370的第一端部371限定上表面376,并且壳体370的第二端部372限定下表面377。第一壳体还限定两个相对的侧表面378,这两个侧表面合并到上表面和下表面376和377中。如图8所示,壳体370沿纵向方向L是渐缩的并且包括远侧头部端部379和沿纵向方向L与远侧头部端部379间隔开的近侧头部端部380。壳体370可以是渐缩的,使得壳体370的远侧头部端部379具有沿横向方向T测量的第一高度T1A,并且近侧头部端部280具有沿横向方向T测量的第二高度T2A。第一高度Tia可以为约4.5mm。当壳体向近侧延伸时,壳体270的高度或厚度渐缩。因此,第二高度T2a小于第一高度T1A。较厚的远侧头部端部379为锁定头部226提供稳定性和刚性,同时当锁定头部326已经围绕靶骨放置时,较薄的近侧头部端部380为锁定头部326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然而,应当理解,壳体37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第一高度Tia和任何第二高度T2A。
[0076]上表面376沿纵向方向L是凸形的,并且下表面377沿纵向方向L是凹形的。凸形的上表面376和凹形的下表面377当它们从远侧头部端部379朝向近侧头部端部380沿纵向方向L延伸时朝向彼此会聚。凸形的上表面376为锁定头部326提供平滑的外表面,以减少周围组织的发炎。当带22平移穿过带接收狭槽374时,凹形的下表面377提供用于带22的间隙。下表面377限定浅的弯曲,使得在下表面377和平面P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d1A在约3mm至约5mm之间,该平面P由锁定头部326限定,线性穿过或者线性切向于下表面377的远端和下表面277的近端延伸。然而,应当理解,下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具有较深弯曲,或者甚至根据需要没有弯曲。
[0077]继续参考图,锁定8头部326的上表面376会聚到带22的上表面或端部67中,使得基本上没有任何部分的上表面376伸出超过上表面67。此外,沿第二方向在锁定头部326的第一端部371的最上侧部分与第二端部372的最下侧部分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d2A不超过沿第二方向在上表面或端部67与带22的骨接触表面或端部66之间测量的最大距离或高度d3的2倍。因此,锁定头部326的几何形状在使用时为锁定头部326提供薄型和/或较平滑的过渡。
[0078]和锁定头部226 —样,锁定头部326被配置成单个整体式单元。然而,应当理解,锁定头部326可以包括顶盖,该顶盖放置在壳体370上,使得顶盖限定第一端部371。因此,顶盖可以限定锁定头部326的凸形的上表面376。
[0079]现在参考图9A-9D,骨固定组件10还可以包括骨打孔器400,该骨打孔器被配置成在骨区段16a和16b中形成孔,例如在相应的胸骨柄部分228中形成孔。骨固定构件之一,诸如骨固定构件214可以被配置成延伸穿过这些孔,使得骨固定构件214将胸骨柄部分228一起压缩到接近位置。然而,应当理解,骨打孔器400可以被配置成在胸骨部分16a和16b的任何部分中形成孔,并且还可以被配置成根据需要在任何解剖结构中形成孔。
[0080]如图9A和9B所示,骨打孔器400包括主体404和柄部408,该主体限定前端部404a和相对的后端部404b,柄部由主体404支撑,并且邻近后端部404b从主体404成一角度向下延伸。骨打孔器400还包括触发器412和打孔器416,该触发器在向前与柄部408间隔开的位置处从主体404向下延伸,打孔器可平移地安装到主体404并联接到触发器412,使得触发器412的致动引起打孔器416沿打孔方向Dp平移。
[0081]继续参考图9A和9B,主体404限定吊杆臂420,该吊杆臂沿打孔方向Dp是伸长的。吊杆臂420限定近侧打孔器壳体424以及沿打孔方向Dp与近侧打孔器壳体424间隔开的远侧打孔器壳体428,使得骨接收间隙432限定在近侧和远侧打孔器壳体424和428之间。近侧打孔器壳体42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构件440,诸如支撑打孔器416的多个支撑构件440。如图9A所示,每个支撑构件440限定孔口 444,打孔器416穿过该孔口平移。支撑构件440还被配置成保护周围组织不受运动的打孔器416影响。在例示的实施例中,近侧打孔器壳体424限定三个支撑构件440,但是应当理解,根据需要,近侧打孔器壳体424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支撑构件440或者可以是限定伸长通道的单个壳体。
[0082]相似地,远侧打孔器壳体428可以包括支撑构件450,该支撑构件限定孔口 454,当打孔器416已经穿过骨接收间隙432时,该孔口接收打孔器416。支撑构件450被配置成用以保护周围组织不受打孔器416末端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450可以被配置成限制打孔器416的平移。然而,应当理解,支撑构件45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构造。例如,支撑构件450可以限定凹部而不是如图所示的孔口。
[0083]骨接收间隙432可以限定在近侧打孔器壳体424的第一支撑构件440a与远侧打孔器壳体428的支撑构件450之间,如图所示。骨接收间隙432可以限定沿打孔方向Dp测量的足以接收靶骨的长度U。例如,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长度Le足以用于骨接收间隙432接收胸骨柄部分228。因此,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长度Le可以在约15mm至约30mm之间,并且优选地为约22.5mm。然而,应当理解,骨接收间隙432可以被配置成根据需要接收任何骨部分,并且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长度Le。
[0084]如图9A和9B所示,吊杆臂420还限定桥接部462,该桥接部将近侧打孔器壳体424联接到远侧打孔器壳体428。如图9B所示,桥接部462可以具有基本上等于长度Le的长度。桥接部462可以限定阻挡表面464,该阻挡表面被配置成当骨接收间隙432已经完全接收骨部分时邻接骨部分。如图9B所示,骨接收间隙432可以具有沿骨接收方向Db从打孔器416的中心轴线到阻挡表面464测量的深度H,该骨接收方向垂直于打孔方向DP。深度H可以在15mm至25mm之间,优选地为约20mm。然而,应当理解,骨接收间隙432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深度H。
[0085]继续参考图9A和9B,打孔器416可平移地联接到主体404,使得打孔器416能够沿打孔方向Dp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在第一位置处,打孔器416的末端邻近骨接收间隙432,在第二位置处,打孔器416的末端延伸到远侧打孔器壳体428的支撑构件450中。打孔器416可以包括打孔器主体469,该打孔器主体沿打孔方向Dp是伸长的,并且限定近端470和沿打孔方向Dp与近端470间隔开的远端472。打孔器416还可以包括与打孔器主体469的近端470联接的触发器壳体474和与打孔器主体469的远端472联接的针478。针478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打孔器主体469,使得针478可以是可置换的。
[0086]触发器壳体474限定狭槽480,该狭槽沿骨接收方向Db是伸长的。触发器壳体474可以包括销482,该销能够在狭槽480中滑动,并且被配置成将触发器412联接到触发器壳体474。如图9B所示,触发器412在枢轴P1处可旋转地联接到主体404并通过销482可枢转地联接到触发器壳体474。当触发器412被挤压或以其它方式朝向柄部408枢转时,触发器壳体474沿打孔方向Dp向前运动。当触发器壳体474向前运动时,销482在狭槽480中运动离开主体404,使得触发器412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打孔器416的平移运动。
[0087]如图9A和9B所示,针478从打孔器主体469的远端延伸并且沿打孔方向Dp是伸长的。针478在其远侧或前端部处限定骨接合末端488。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骨接合末端488是棱锥形的,但是应当理解,骨接合末端488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构造。例如,骨接合末端488可以是锥形的。另外,针478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例如,针478可以根据需要是圆形的、多边形的或长方形的。针478被配置成当打孔器416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时沿打孔方向Dp运动并穿过骨接收间隙432。如图9A所示,骨接合末端488当打孔器处于第一位置时邻近骨接收间隙432并且当打孔器处于第二位置时远离骨接收间隙432。在例示的实施例中,当打孔器416处于第二位置时,骨接合末端488延伸到支撑构件450的孔口 454中。然而,应当理解,当打孔器416根据需要处于第二位置时,骨接合末端488可以没有支撑构件450。
[0088]现在参考图9C和9D,骨打孔器400可以被配置成从前路邻近骨区段16a和16b。骨打孔器400可以运动,使得骨接收间隙432延伸到断裂位置20中。然后,骨打孔器400可以旋转,诸如旋转90度,使得骨接收间隙432接收靶骨区段。然而,应当理解,骨打孔器400可以定位在断裂位置20中,使得骨接收间隙通过使骨打孔器400朝向靶骨区段运动而接收骨区段。在任一种情况下,可以说是,骨接收间隙432沿骨接收方向Db接收骨区段。当骨接收间隙432接收骨区段时并且在骨接收间隙432已经接收骨区段之后,骨打孔器400取向成使得打孔方向Dp基本上垂直于骨区段的前表面498。即,骨打孔器400取向成使得打孔方向Dp的至少主要方向分量在骨打孔器400定位期间垂直于前表面498。因此,骨打孔器400可以定位成使得打孔方向Dp与前表面498垂直地延伸,或者与前表面498稍稍成角度地延伸。一旦骨打孔器400就位,触发器412就可以被致动,从而导致针478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并且穿过骨区段运动,从而在骨区段中形成孔499。如图9D所示,针478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没有延伸超过远侧打孔器壳体428。通过释放触发器412,针478将返回到第一位置并且骨打孔器400可以从靶骨区段移除。可以在骨区段16a和16b的另一个骨区段上执行相同的步骤,从而在另一个区段上形成孔。一旦形成孔,骨固定构件就可以穿过这些孔,随后绷紧,以便将骨区段压在接近位置中。
[0089]现在参考图10A-10D,与锁定头部分开的顶盖500可以被配置成覆盖且联接到骨固定元件14的锁定头部26,从而将锁定头部26转换为与锁定头部226类似的锁定头部。因此,顶盖500可以被配直成当联接到锁定头部26时从锁定头部26移除尖锐边缘和/或为锁定头部26提供薄型。应当理解,虽然顶盖500描述为被配置成覆盖锁定头部26,但是顶盖500的特征可以结合到限定锁定头部226和326的第一端部271和371的顶盖中。S卩,可以说是,锁定头部包括顶盖,该顶盖联接到壳体,使得顶盖限定锁定头部的第一或上表面。
[0090]如图1OA和1D所示,顶盖500包括顶盖主体504,该顶盖主体是渐缩的,以便当顶盖500联接到锁定头部26时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6引起的周围软组织发炎。顶盖主体504限定第一或上部端部508和沿横向方向与第一端部508间隔开的第二或下部端部512。顶盖500还包括延伸到下部端部512中的腔体516。如图1OB所示,腔体516被配置成接收锁定头部26的至少一部分,诸如锁定头部的主要部分。然而,应当理解,腔体516可以被配置成根据需要接收任何锁定头部或锁定头部壳体。
[0091]如图1OD所示,顶盖主体504的第一端部508限定上表面520并且顶盖主体504的第二端部512限定下表面524。顶盖主体504还限定两个相对的侧表面528,这两个侧表面合并到上表面和下表面520和524中。如图所示,顶盖主体504沿纵向方向L是弯曲的或者是渐缩的,并且包括远侧主体端部534和沿纵向方向L与远侧主体端部534间隔开的近侧主体端部538。顶盖主体504可以从远侧和近侧主体端部534和538之间的位置到近侧主体端部538渐缩。因此,上表面520沿纵向方向L是基本上凸形的。如图1OD所示,上表面520是弯曲的,使得上表面520的倾斜度随着上表面520朝向近侧主体端部538延伸而增大。
[0092]如图1OA所示,下表面524限定腔体516,使得腔体516由顶篷550和相对的侧壁554限定。顶盖主体504的远端限定延伸到腔体516中的开口 558。顶篷550和侧壁554被配置成当锁定头部26接收在腔体516中时覆盖锁定头部26,并且开口 558被配置成当锁定头部26接收在腔体516中时允许带22延伸穿过开口 558。侧壁554在它们从近侧主体端部538向远侧主体端部534向远侧延伸时朝向彼此会聚,并终止于开口 558。因此,顶篷550和侧壁554的远端限定开口 558,带22可以延伸穿过该开口。
[0093]参考图10C,侧表面528也是弯曲的或是渐缩的。此外,侧表面528是大致凸形的,并且在它们从主体504的中心线朝向远侧主体端部534和近侧主体端部538沿纵向方向L延伸时朝向彼此会聚。因此,从顶盖500上方看,主体504大体上具有椭圆形形状。弯曲的或换句话讲渐缩的侧表面528可以减少可能由锁定头部26引起的周围组织发炎。
[0094]如图10A-10D所示,顶盖主体504可以限定外壳570和设置在外壳570中的内壳574。外壳570可以限定上表面520并且内壳574可以限定腔体516。如图1OA所示,外壳570可以限定内表面582并且内壳574可以限定外表面586,该外表面面向内表面582并且沿表面582和586的至少一部分与内表面间隔开。因为外壳和内壳570和574的内表面和外表面582和586分别彼此间隔开,所以内壳574被配置成当腔体516接收锁定头部26时相对于外壳570挠曲。S卩,内壳574的侧壁554被配置成当腔体516接收锁定头部26时向外挠曲。然而,应当理解,内壳574可以被配置成是非柔性的。此外,应当理解,顶盖主体504可以没有内壳574,并且可以限定外壳,该外壳限定腔体516。
[0095]继续参考图10A-10D,顶盖5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诸如一对附接构件590,所述附接构件被配置成将顶盖500联接到锁定头部26。如图所示,每个附接构件590可以从顶盖主体504延伸,例如从内壳574延伸。每个附接构件590可以从邻近下部端部512的位置从相应的一个侧壁554向内延伸到腔体516中。附接构件590每个都可以限定邻接表面594,该邻接表面面向腔体516的顶篷550,使得当顶盖500联接到锁定头部26时,邻接表面594邻接锁定头部26的第二或下部端部71,从而将锁定头部固定在腔体516中。应当理解,附接构件可以包括其它构造。例如,附接构件590可以限定C形夹子。此外,应当理解,顶盖500可以包括与附接构件590不同的被配置成将顶盖500联接到锁定头部26的特征。例如,顶盖500可以利用摩擦配合或者利用诸如针的固定构件而联接到锁定头部26。
[0096]在操作中,骨固定构件14可以围绕相邻肋骨之间的胸骨的骨区段放置,并且带22可以被牵拉穿过狭槽74。当带22平移穿过锁定头部26的狭槽74时,锁定齿42和82可以接合以防止带22中所产生的张力使带22从狭槽74退出。一旦带22已经达到最大期望张力,骨固定构件14的自由端124就可以被切掉。在自由端124被移除之后,顶盖500可以联接到锁定头部26,从而消除锁定头部26的尖锐边缘。然而,应当理解,顶盖500可以被配置成限定狭槽,使得顶盖500在带22插入穿过锁定头部26的狭槽74之前可以联接到锁定头部26。
[0097]应当理解,可以提供骨固定套件,其包括至少一个诸如多个骨固定构件14,和/或至少一个诸如多个骨固定构件214,和/或至少一个诸如多个骨固定构件314,和/或至少一个例如多个顶盖500。骨固定套件还可以包括骨固定器械110和/或骨打孔器400,该骨固定器械被配置成绷紧并且随后剪切或换句话讲切割骨固定构件14和214和/或314,该骨打孔器被配置成在骨区段中形成孔。然而,应当理解,骨固定套件可以包括骨固定构件14、骨固定构件214、骨固定构件314、顶盖500、骨固定器械110和骨打孔器400的任何组合。例如,骨固定套件可以包括所有的骨固定构件14、所有的骨固定构件214,或者骨固定构件14和骨固定构件214的某些组合,具有或者不具有骨固定器械110,具有或者不具有骨打孔器,以及具有或者不具有顶盖500。
[0098]尽管前述说明书和附图代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加成、修改、组合和/或取代。具体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本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其它特定的形式、结构、布置、比例,并连同其它元件、材料和组件来实施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进行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和组件的多种修改,所述多种修改特别适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此外,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可单独地使用或者与其它特征组合使用。例如,结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特征一起使用和/或互换。因此,当前公开的实施例在各方面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指出,并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9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在不背离随附权利要求书的广泛范围的条件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型和更改。所述各种变型和更改中的一些已在上文中进行讨论,其他变型和更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骨固定套件,其包括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将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压缩在接近位置中并包括: 伸长的带,所述带由至少第一材料制成并具有多个齿; 锁定头部,所述锁定头部沿第一方向从所述带延伸并具有壳体、带接收狭槽和带齿的锁定构件,所述带接收狭槽延伸穿过所述壳体,所述带齿的锁定构件延伸到所述带接收狭槽中使得当所述带沿插入方向插入穿过所述带接收狭槽时,所述带齿的锁定构件接合所述齿中的至少一个以防止所述带沿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平移穿过所述带接收狭槽; 前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所述带延伸,其中所述前端部分由至少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前端部分比所述带更加柔性;和 针,所述针从所述前端部分延伸使得所述前端部分连接在所述带和所述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带限定远端和沿第一方向与所述远端间隔开的近端,所述带具有从所述近端到所述远端测量的第一长度,并且所述前端部分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测量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至少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在约10mm和约3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前端部分具有在约0.6mm和约1.5mm之间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二材料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PEEK或PEKK。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带的所述远端处的金属插入件,所述前端部分通过焊料联接到所述金属插入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锁定头部限定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末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末端间隔开,所述第一末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渐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沿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第一末端的最上侧部分到所述第二末端的最下侧部分测量的距离不超过沿所述第三方向测量的所述带的厚度的1.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锁定头部包括限定所述第一末端的顶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还包括与所述锁定头部分开的顶盖,所述顶盖限定腔体,所述腔体被配置成接收所述锁定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便覆盖所述锁定头部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包括限定远侧主体末端和近侧主体末端的顶盖主体,当所述顶盖联接到所述锁定头部时,所述近侧主体末端沿第一方向与所述远侧主体末端相对,所述顶盖主体还限定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当所述顶盖联接到所述锁定头部时,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沿插入方向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顶盖主体的所述第一末端沿从所述远侧主体末端和所述近侧主体末端之间的位置朝向所述近侧主体末端的方向是弯曲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主体的所述弯曲的第一末端是渐缩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主体还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延伸穿过所述远侧主体末端并延伸到所述腔体中,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当所述顶盖联接到所述锁定头部时接收所述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主体限定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壳,所述内壳限定所述腔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外壳限定内表面并且所述内壳限定外表面,所述外表面面向所述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表面间隔开使得所述内壳被配置成当所述腔体接收所述锁定头部时向外挠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附接构件被配置成将所述顶盖联接到所述锁定头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还包括骨打孔器,所述骨打孔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是胸骨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骨打孔器被配置成从前路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中形成相应的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打孔器包括吊杆臂,所述吊杆臂沿打孔方向是伸长的,所述吊杆臂限定近侧打孔器壳体和远侧打孔器壳体,所述远侧打孔器壳体沿所述打孔方向与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间隔开使得在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和远侧打孔器壳体之间限定骨接收间隙,所述骨打孔器还包括具有骨接合尖端的针,所述针沿打孔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尖端邻近所述骨接收间隙,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针延伸穿过所述骨接收间隙并且朝向所述远侧壳体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包括多个支撑构件,所述多个支撑构件容纳所述针使得所述针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当所述针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尖端延伸到所述远侧壳体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接收间隙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所述胸骨柄使得当所述骨接收间隙已经接收所述胸骨柄时,所述打孔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胸骨柄的前表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接合尖端是棱锥形的。
25.—种骨固定套件,包括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将靶骨的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一起压缩在接近位置中并包括: 带,所述带沿第一方向是伸长的并且限定近侧带末端和远侧带末端,所述远侧带末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近侧带末端间隔开,所述带具有多个齿; 锁定头部,所述锁定头部限定从所述近侧带末端延伸的远侧头部末端,和与所述远侧头部末端相对的近侧头部末端,所述锁定头部限定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相对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锁定头部的带接收狭槽,所述锁定头部还包括带齿的锁定构件,所述带齿的锁定构件延伸到所述带接收狭槽中并且被配置成当所述带沿插入方向插入穿过所述带接收狭槽时接合所述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防止所述带沿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平移穿过所述带接收狭槽,所述锁定头部沿从所述远侧头部末端朝向所述近侧头部末端的方向渐缩,以便限定在所述远侧头部末端处沿所述第二方向测量的第一厚度和在所述近侧头部末端处沿所述第二方向测量的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和 针,所述针联接到所述远侧带末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骨固定构件还包括在所述带的所述远端与所述针之间延伸的前端部分,其中所述前端部分由与所述带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带限定上表面并且所述锁定头部的所述第一末端限定上表面,并且在所述带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锁定头部的所述上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测量的最大距离小于约2.4mm。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一末端限定沿所述第一方向为凸形的上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二末端限定沿所述第一方向为凹形的下表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倾斜度以第一比率增大,并且所述下表面的倾斜度以第二比率增大,所述第二比率显著小于所述第一比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末端的最上侧部分到所述第二末端的最下侧部分测量的距离不超过沿所述第二方向测量的所述带的厚度的1.5倍。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带齿的锁定构件包括各自延伸到所述带接收狭槽中的三个互补齿。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还包括骨打孔器,所述骨打孔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孔。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第一骨区段和第二骨区段是胸骨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骨打孔器被配置成从前路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中形成相应的孔。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打孔器包括吊杆臂,所述吊杆臂沿打孔方向是伸长的,所述吊杆臂限定近侧打孔器壳体和远侧打孔器壳体,所述远侧打孔器壳体沿打孔方向与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间隔开使得在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和远侧打孔器壳体之间限定骨接收间隙,所述骨打孔器还包括具有骨接合末端的针,所述针沿打孔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末端邻近所述骨接收间隙,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针延伸穿过所述骨接收间隙并且朝向所述远侧壳体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近侧打孔器壳体包括多个支撑构件,所述多个支撑构件容纳所述针使得所述针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平移。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当所述针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末端延伸到所述远侧壳体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接收间隙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所述胸骨柄使得当所述骨接收间隙已经接收所述胸骨柄时,所述打孔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胸骨柄的前表面。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骨接合末端是棱锥形的。
4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锁定头部是单个整体式单元。
4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锁定头部包括壳体和顶盖,所述顶盖联接到所述壳体使得所述顶盖限定所述锁定头部的所述第一末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骨固定套件,其中所述顶盖限定腔体,所述腔体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以便覆盖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
43.一种利用骨打孔器在第一胸骨部分和第二胸骨部分中形成孔的方法,所述骨打孔器包括吊杆臂和针,所述吊杆臂沿打孔方向是伸长的,所述针联接到所述吊杆臂并且相对于所述吊杆臂沿所述打孔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平移,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骨打孔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胸骨部分被接收在由所述吊杆臂限定的骨接收间隙中并且所述打孔方向与所述第一胸骨部分的前表面基本上垂直; 使所述针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到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针沿所述打孔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胸骨部分,从而在所述第一胸骨部分中形成孔; 使所述针从所述第二位置平移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将所述骨打孔器从所述第一胸骨部分移除。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骨打孔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二胸骨部分被接收在所述骨接收间隙中并且所述打孔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胸骨部分的前表面; 使所述针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到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针沿所述打孔方向穿过所述第二胸骨部分,从而在所述第二胸骨部分中形成孔; 使所述针从第二位置平移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将所述骨打孔器从所述第二胸骨部分移除。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胸骨部分和第二胸骨部分是所述胸骨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位步骤包括: 将所述吊杆臂的远侧部分定位到将所述第一骨区段与所述第二骨区段分开的断裂部中;并且 旋转所述吊杆臂使得所述骨接收间隙接收所述第一骨区段。
【文档编号】A61B17/16GK104349729SQ20138001699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S.克努伊佩, R.施米特, R.科奇, A.T.马特拉 申请人: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