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在设于肌肤侧表面的透液性的顶片(2)中的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形成有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的中药材料层(5)。
【专利说明】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正在进行尝试赋予吸收性物品除吸收?保持液体(例如,穿着者的排泄物 等)的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提高其作为商品的附加价值。
[0003] 例如提案有为了赋予除臭功能、抗菌功能等功能而在顶片和底片之间配置了含有 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4] 现有抟术f献 [0005] 专利f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72269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10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09] 但是,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吸收体所含有的中药材料难以 到达穿着者的肌肤,所以难以发挥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 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透液性的顶片,其设于 肌肤侧表面;不透液性的底片;以及吸收体,其配置在所述顶片以及所述底片之间,其中, 在所述顶片中的所述吸收体的配置区域形成有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的中药材料层。
[0013]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在顶片形成有中药材料层,所以中药材料容易到 达穿着者的肌肤。因而,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 (例如,护肤功能等)。
[0014] 发明的效果
[0015] 采用本发明,提供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 的吸收性物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表示在图1的一次性尿布中解除了前面部以及后面部之间的连结的状态的 展开俯视图。
[0018] 图3是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顶片,其设于肌肤侧表面;不透液性的底片; 以及吸收体,其配置于所述顶片以及所述底片之间,在所述顶片中的所述吸收体的配置区 域形成有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的中药材料层(方式1)。
[0020] 采用方式1,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
[0021] 另外,采用方式1,由于中药材料层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所以能够发挥以 下作用效果。由于中药材料层固定安装在顶片的固定安装强度增加,所以在液体透过顶片 时,中药材料层难以从顶片脱落。另外,在液体透过顶片时,由于中药材料层难以成为阻挡 层,所以能够防止液体吸收速度的降低(参照实施例)。此外,前者的效果主要是由于两亲 性物质的疏水性引起的,后者的效果主要是由于两亲性物质的亲水性引起的。而且,由于对 吸收性物品加压(例如,穿着者的体重引起的加压)而吸收体所吸收?保持的液体返回到 顶片时,由于中药材料层成为阻挡层,所以能够防止回渗(吸收体所吸收?保持的液体从顶 片渗出)(参照实施例)。
[0022] 在方式1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顶片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 所述中药材料层(方式2)。采用方式2,能够防止由于穿着者的肌肤与中药材料层之间的 摩擦而引起的中药材料层从顶片剥离。因而,与在顶片的肌肤侧表面形成有中药材料层的 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用于维持中药材料的功效所必须的中药材料层的形成量。
[0023] 在方式1或者2中,优选的是,所述两亲性物质是纤维素系聚合物(方式3)。
[0024] 在方式3中,优选的是,所述纤维素系聚合物是羧甲基纤维素(方式4)。由于羧甲 基纤维素安全性较高,此外,其分散溶液粘度高,容易附着在照相凹版印刷(日文:^ 7 Η 7印刷)、柔性印刷(日文^印刷)等的印刷版,所以从适用于图案印刷的观点出 发是优选的。
[0025] 在方式1至4任一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中药材料层是被图案印刷的(方式5)。 采用方式5,能够以各种各样的图案形成中药材料层。
[0026] 在方式5中,优选的是,所述中药材料层被图案印刷为点状(方式6)。采用方式 6,在液体透过顶片时,中药材料层难以成为阻挡层。
[0027] 在方式1至6任一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顶片是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者SMS 无纺布(方式7)。这些无纺布的表面比作为顶片而被通用的热风无纺布平坦,适用于中药 材料层的图案印刷。另外,由于这些无纺布比热风无纺布薄,所以形成在与肌肤侧表面相反 的一侧的面的中药材料层容易接触穿着者的肌肤,容易发挥中药材料层的功效。
[0028] 在方式1至7任一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顶片以及所述吸收体之间配置有透液 性的辅助片(方式8)。采用方式8,由于能够使吸收·保持液体的吸收体的位置从位于吸 收性物品的肌肤侧表面的顶片向底片远离,所以能够防止被吸收?保持于吸收体的液体接 触中药材料层、以及由该接触引起的中药材料的功效降低。
[0029] 在方式8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片是热风无纺布(方式9)。热风无纺布在具有使 吸收体的位置从顶片向底片远离的足够的厚度这一点上比较理想。
[0030] 在方式1至9任一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除了设有顶片以外、还设有 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并在所述片构件形成有中药材料层(方式10)。采用方式10,由 于能够形成中药材料层的部位增加,所以能够增强?多样化中药材料层的功能。此外,除顶 片以外的、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种类有所不同。
[0031] 在方式10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片构件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有 中药材料层(方式11)。采用方式11,能够防止由于穿着者的肌肤与中药材料层之间的摩 擦而引起的中药材料层从片构件剥离。因而,与在片构件的肌肤侧表面形成有中药材料层 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用于维持中药材料层的功效所必须的中药材料层的形成量。
[0032]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种类以及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一次性尿布、 生理用卫生巾、护垫、失禁衬垫、以及吸汗片等卫生用品·生理用品等作为吸收性物品,这些 可以以人作为对象,也可以以宠物等除人以外的动物作为对象。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对于 作为吸收对象的液体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体液等。
[0033] 以下,以一次性尿布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
[0034]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尿布1具有:前面部11,其碰到穿 着者的腹部;中间部12,其碰到穿着者的两腿之间部;以及后面部13,其碰到穿着者的臀部 和/或者背部。
[0035] 如图1所示,在接合部14a、14b处,由于前面部11的侧部Illa与后面部13的侧 部131a互相接合,前面部11的侧部Illb与后面部13的侧部131b互相接合,所以由前面部 11的端部112和后面部13的端部132来形成腰开口部,并且由中间部12的两侧部121a、 121b来形成腿开口部,尿布1具有短裤型的形状。
[0036] 如图1至图3所示,尿布1包括:透液性的顶片2 ;不透液性的底片3 ;吸收体4,其 设于顶片2以及底片3之间;中药材料层5,其形成于顶片2中的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以 下,对这些构件进行说明。
[0037] < 顶片 >
[0038] 如图1至图3所示,顶片2设于尿布1的肌肤侧表面。顶片2是穿着者的液状排 泄物能够透过的透液性片。作为透液性片,可列举出例如无纺布、织布、形成了透液孔的合 成树脂膜、以及具有网眼的网状片等,能够在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能够透过的范围内适当 调整材料、厚度、单位面积质量、以及密度等。
[0039] 顶片2优选的是无纺布。能够通过例如形成网(fleece),并使纤维之间物理?化 学结合而制造无纺布。可列举出例如纺粘法、干式法(梳棉方式、气流成网方式)、湿式法等 作为网的形成方法,可列举出例如热粘合法、化学粘合法、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等作为纤 维之间的结合方法。可列举出例如天然纤维(羊毛、棉等)、再生纤维(人造纤维、醋酸酯 等)、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醋 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离聚物树脂等聚烯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和聚乳酸 等聚酯;尼龙等聚酰胺)等作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可以由单一成分构 成,也可以由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海岛型纤维等复合纤维构成。
[0040] 用作顶片2的无纺布优选的是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者SMS无纺布。这些无纺 布的表面比作为顶片而被通用的热风无纺布平坦,且适用于中药材料层5的图案印刷。另 夕卜,这些无纺布由于比热风无纺布薄,所以形成在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中药材 料层5容易接触穿着者的肌肤,容易发挥中药材料的功效。
[0041] 点粘无纺布是通过点粘法使纤维互相结合而成的无纺布,例如能够通过利用 热压花辊使由短纤维形成的网热粘接来制造点粘无纺布。点粘无纺布中,细度通常是 0. 5dtex?4. 5dtex,优选是I. Odtex?4. Odtex ;纤维长度通常是30mm?60mm,优选是 35mm?55mm ;单位面积质量通常是18g/m2?40g/m2,优选是20g/m2?38g/m 2 ;厚度通常是 0. 1謹?0· 5謹,优选是0· 2mm?0· 4mm。
[0042] 纺粘无纺布是通过纺粘法而形成了网而成的无纺布,例如,能够通过如下过程制 造纺粘无纺布,即,对从喷嘴挤出加热熔融后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并且延伸并连续的长纤维 进行直接纺丝,在传送带上收集长纤维并形成了网之后,纤维互相结合来制造纺粘无纺 布。此时,作为纤维互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用例如通过纤维自身的热量使纤维互相热粘接 的方法、利用压花辊使纤维互相热粘接的方法等。纺粘无纺布中,细度通常是〇. 7dtex? 2. 2dtex,优选是I. Odtex?2. Odtex ;单位面积质量通常是15g/m2?30g/m2,优选是17g/ m2?28g/m2 ;厚度通常是0· Imm?0· 3mm,优选是0· 15mm?0· 25mm。
[0043] SMS无纺布是纺粘无纺布(S)以及熔喷无纺布(M)以SMS的顺序层叠而成的无纺 布。熔喷无纺布是通过熔喷法而形成了网而成的无纺布,例如,能够通过如下过程制造熔喷 无纺布,即,与纺粘法相同地对加热熔融之后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进行直接纺丝,向长纤维喷 涂高温气体而进一步细化纤维并形成了网之后,纤维互相结合来制造熔喷无纺布。此时,作 为纤维互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用例如通过纤维自身的热量而使纤维互相热粘接的方法、 利用压花辊使纤维互相热粘接的方法等。作为层叠纺粘无纺布(S)以及熔喷无纺布(M)的 方法,能够使用例如利用加热所进行的热粘接、利用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所进行的粘接等。 在SMS无纺布中,细度通常是0. 7dtex?2. 2dtex,优选是I. Odtex?2. Odtex ;单位面积 质量通常是8g/m2?20g/m2,优选是10g/m2?17g/m 2 ;厚度通常是0. Imm?0. 3mm,优选是 0. 15mm ~ 0. 25mm〇
[0044] < 底片 >
[0045] 如图1至图3所示,底片3设于尿布1的穿衣侧表面。底片3是能够防止被吸收?保 持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泄漏的不透液性片。为了减弱穿着时的闷热,优选的是,底片3 除了具有不透液性,还具有透气性或者透湿性。作为不透液性片,可列举出例如实施了防水 处理的无纺布(例如,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膜、以及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的复合片等,能够在能够 防止被吸收·保持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泄漏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材料、厚度、单位面积质 量、以及密度等。
[0046] <吸收体>
[0047] 如图2所示,吸收体4配置为从前面部11通过中间部12到达后面部13。吸收体 4所含有的吸收性材料只要是能吸收?保持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就不被特别限定。作为吸 收性材料,可列举出例如吸水性纤维、高吸水性材料(例如,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纤维 等)。吸收性材料层也可以含有防结块剂、紫外线吸收剂、增稠支化剂、消光剂、着色剂、以及 其他各种改良剂。
[0048] 作为吸水性纤维,可列举出例如以针叶树或者阔叶树为原料得到的木浆(例如, 磨木浆、磨浆机磨木浆、热机械纸浆、预热化学机械将等机械浆;牛皮纸浆、硫化纸浆、碱法 浆等化学浆;半化学浆等);对木浆实施化学处理而得到的机械浆或者交联浆;非木材纸、 槿麻、竹、麻、棉(例如棉籽绒)等非木浆;人造纤维、原纤维人造纤维等再生纤维素;醋酸 酯、三乙酸酯等半合成纤维素等,从低成本、易成形的角度出发,优选是磨浆。
[0049] 作为高吸水性材料,可列举出例如:淀粉系、纤维素系和合成高分子系的高吸水 性材料。可列举出例如:淀粉-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腈共聚物的皂化 物、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物等作为淀粉系或者纤维素系的高吸水性材料,可列举出 例如:聚丙烯酸盐系、聚砜酸盐系、马来酸酐盐系、聚丙烯酰胺系、聚乙烯醇系、聚环氧乙烷 系、聚天冬氨酸盐系、聚谷氨酸盐系、聚藻酸盐系、淀粉系、以及纤维素系等高吸水性树脂 (Superabsorbent Polymer :SAP)等作为合成高分子系的高吸水性材料,其中优选是聚丙烯 酸盐系(特别是聚丙烯酸钠系)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列举出例如:颗粒状、纤维状、以及鳞 片状等作为高吸水性材料的形状。
[0050] 根据尿布1应该具有的特性(例如吸收性、轻量性等)适当调整吸收体4的厚度、 单位面积质量、密度等。厚度通常是I. Omm?5. Omm,优选是I. 2mm?4. 8_,单位面积质量 通常是 150g/m2 ?900g/m2,优选是 200g/m2 ?800g/m2。
[0051] 吸收体4也可以被覆盖材料覆盖。覆盖材料只要具有透液性以及吸收体保持性, 就不被特别限定,但是从低成本性以及吸收体保持性的角度出发,优选是以磨浆为主要材 料并采用湿式法成形的纸巾(日文:T 7 i Λ )。
[0052] <中药材料层>
[0053] 如图1至图3所示,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中的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由此, 赋予顶片2基于中药材料层5所包含的中药材料的功能。另外,由于中药材料容易到达穿 着者的肌肤,所以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
[0054] 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中的吸收体4的大致整个配置区域。由此,能够提高 中药材料层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此外,在图1至图3中,省略一部 分中药材料层5。
[0055] 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是在向顶片2投影吸收体4时吸收体4与顶片2重叠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顶片2的大致整体(参照图2)。
[0056] 如图1至图3所示,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 面。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穿着尿布1的穿着者的肌肤与中药材料层5之间的摩擦引起的中 药材料层5从顶片2剥离。其效果在形成于顶片2的中药材料层5的量较少时、中药材料 层5含有熔点比穿着者的体温低的两亲性物质作为粘接剂时等特别有意义。
[0057] 也可以对本实施方式施加变更,将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的肌肤侧表面。例 如,在形成于顶片2的中药材料层5的量较多时、中药材料层5含有熔点比穿着者的体温高 的两亲性物质作为粘接剂时等,也可以将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的肌肤侧表面。在中 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的肌肤侧表面的情况下,由于中药材料层5容易接触穿着者的肌 肤,所以容易发挥中药材料层的功效。
[0058] 能够基于应该赋予顶片2的功能适当选择中药材料层5所包含的中药材料。作 为能够赋予顶片2的功能,可列举出例如护肤功能(例如,防止皮炎、止痒、防止皮疹、保湿 等)、除臭功能、抗菌功能、芳香功能、保湿功能等。
[0059] 在对顶片2赋予护肤功能的情况下,作为中药材料,能够单独使用例如红参、陈 皮、白芷、以及葛根等中的一种材料,或者能够组合使用例如红参、陈皮、白芷、以及葛根等 中的两种以上的材料。此外,中药材料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也可以使用根据常规方 法制造的材料。
[0060] 作为中药材料的形态,可列举出例如中药的粉末、中药的提取物等。
[0061] 能够根据常规方法实施中药的粉末化。
[0062] 中药的提取物是通过根据需要干燥以及/或者粉碎作为提取原料的中药之后在 提取溶剂中提取而得到的。可列举出例如水、亲水性有机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溶液作为提 取溶剂,可列举出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等碳原子数1?5的低级醇;丙酮、甲乙酮 等低级脂肪族酮;1,3- 丁二醇、丙二醇、甘油等碳原子数2?5多元醇等作为亲水性有机溶 齐U。提取溶剂优选在室温或沸点以下的温度下使用。
[0063] 能够在室温或者回流加热下使用市场上销售的装置实施提取。具体地讲,向装满 提取溶剂的处理槽投入提取原料,一边根据需要偶尔搅拌,一边溶解可溶性成分之后,通过 过滤并除去固体,得到提取液。
[0064] 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所得到的提取液来形成中药材料层5,也可以根据常规方法 实施稀释、浓缩、干燥、精制等处理,使用所得到的提取液作为稀释液、浓缩液、干燥物或者 这些经过处理后的提取液的部分精制品或者精制品。
[0065] 中药材料层5除具有中药材料以外还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由此,由于中 药材料层5固定安装在顶片2的固定安装强度增加,所以在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透过顶片 2时,中药材料层5难以从顶片2脱落。另外,在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透过顶片2时,由于 中药材料层5难以成为阻挡层,所以能够防止液状排泄物的吸收速度降低(参照实施例)。 此外,前者效果主要由于两亲性物质的疏水性引起,后者效果主要由于两亲性物质的亲水 性引起。而且,在由于对尿布1加压(例如,穿着者的体重引起的加压)而导致吸收?保持 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向顶片2返回时,由于中药材料层5成为阻挡层,所以能够防止回 渗(吸收?保持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从顶片2渗出)(参照实施例)。
[0066] 作为两亲性物质,可列举出例如:磷脂、纤维素系聚合物、留醇、聚亚烷基二醇、多 糖类、高级脂肪族醇、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 中,优选磷脂、纤维素系聚合物等。
[0067] 作为磷脂,可列举出例如:甘油磷脂(例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 氨酸、磷脂酰肌醇、多磷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磷脂酸、溶血 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甘油、溶 血磷脂酸等)、鞘磷脂(例如,(神经)鞘磷脂等神经酰胺1-磷酸衍生物、神经酰胺氨基乙 基膦酸等神经酰胺1-膦酸衍生物等)等。
[0068] 作为纤维素系聚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烷基纤维素(例如,甲基纤维素等)、羟基烷 基纤维素(例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羧烷基纤维素(例 如,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中,优选羧甲基纤维素。由于羧甲基纤维素安全性 高,此外,其分散溶液粘度高,容易用于照相凹版印刷、柔性印刷等的印刷版,所以从适于图 案印刷的观点出发而优选。
[0069] 作为甾醇,可列举出例如:胆固醇、二氢胆固醇、羊毛甾醇、谷甾醇、菜油甾醇、 豆甾醇、菜籽甾醇、麦角甾醇、岩藻甾醇、3β-[Ν-(Ν',Ν' -二甲基氨基乙基)氨甲酰基]胆 固醇等。
[0070]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可列举出例如:乙烯-乙烯醇(EVA)、聚乙二醇等。
[0071] 作为多糖类,可列举出例如:糊精、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半乳聚糖、普鲁兰、果胶、 淀粉、改性淀粉(酸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等)、瓜尔豆胶、阿拉伯胶、黄原胶、葡甘露聚糖、 角叉菜胶、刺槐豆胶等。
[0072] 作为高级脂肪族醇,可列举出例如:鲸蜡醇、硬酯醇、油醇等。
[0073] 作为高级脂肪酸,可列举出例如:肉豆蘧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 酸、异硬脂酸等。
[0074] 作为高级脂肪酸酯,可列举出例如:高级脂肪酸与低级醇的酯(例如:亚油酸乙 酯、肉豆蘧酸异丙酯、羊毛脂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等)、高级脂肪酸与高级 醇的酯(例如,月桂酸己酯、肉豆蘧酸肉豆蘧酯、肉豆蘧酸鲸蜡酯、肉豆蘧酸辛基十二醇酯、 油酸癸酯、油酸辛基十二醇酯、新癸酸辛基十二醇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基酯)、乙基己酸 鲸蜡酯(异辛酸鲸蜡酯)、棕榈酸鲸蜡酯等)、高级脂肪酸与多元醇的酯(例如:三肉豆蘧酸 甘油酯、三(辛酸?癸酸)甘油酯、二油酸丙二醇酯、三异硬脂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等)、 其他的酯(例如,乳酸鲸蜡酯、乳酸肉豆蘧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硬脂酸胆固醇酯、异硬脂 酸胆固醇酯、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等)等。
[0075] 作为甘油脂肪酸酯,可列举出例如:甘油单月桂酸酯、甘油单肉豆蘧酸酯、甘油单 棕榈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等。
[0076]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失水山 梨糖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异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 棕榈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 五-2-乙基己酸二甘油失水山梨糖醇酯、四-2-乙基己酸二甘油失水山梨糖醇酯等)、甘油 脂肪酸酯(例如:单棉籽油脂肪酸甘油酯、单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 酯、α,α ' -油酸焦谷氨酸甘油酯、苹果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例如: 单硬脂酸丙二醇酯等)、亲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氢化蓖麻油衍生物、甘油烷基醚 等)、Ρ0Ε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Ρ0Ε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单 硬脂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四油酸酯等)、Ρ0Ε山梨糖醇脂肪 酸酯(例如:Ρ〇Ε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POE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 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等)、Ρ〇Ε甘油脂肪酸酯(例如:Ρ0Ε甘油单硬脂酸酯、POE甘油单异硬 脂酸酯、POE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POE脂肪酸酯(例如:Ρ0Ε单油酸酯、POE二硬脂酸酯、 POE单二油酸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等)、Ρ0Ε烷基醚(例如:Ρ0Ε月桂基醚、POE油基醚、POE 硬脂基醚、POE二十二烷基醚、Ρ0Ε2-辛基十二烷基酯醚、POE胆留醇醚等)、POE烷基苯基 醚(例如:Ρ〇Ε辛基苯基醚、POE壬基苯基醚、POE二壬基苯基醚等)、Pluronic型(例如: Pluronic等)、POE · POP烷基醚(例如:Ρ0Ε · POP鲸蜡基醚、POE · POP2-癸基四癸基醚、 POE · POP单丁基醚、POE · POP氢化羊毛脂、POE · POP甘油醚等)、四POE ·四POP乙二胺缩 合物(例如=Tetronic等)、POE蓖麻油/氢化蓖麻油衍生物(例如:Ρ0Ε蓖麻油、POE氢化 蓖麻油、POE氢化蓖麻油单异硬脂酸酯、POE氢化蓖麻油三异硬脂酸酯、POE氢化蓖麻油单焦 谷氨酸单异硬脂酸二酯、POE氢化蓖麻油马来酸等)、POE蜂蜡·羊毛脂衍生物(例如:Ρ0Ε 山梨糖醇蜂蜡等)、烷醇酰胺(例如: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脂肪酸异 丙醇酰胺等)等。
[0077] 如图1至图3所示,中药材料层5以多个点状的图案形成。由于中药材料层5是 点状的图案,从而在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透过顶片2时,中药材料层5难以成为阻挡层。一 个点的直径通常是〇. 3mm?5mm,优选是0. 5mm?3. 5mm。点之间的间距在横向X以及纵向 Y均通常是Imm?8mm,优选是3mm。如图1至图3所示,各点配置为交错状。
[0078] 也可以对本实施方式施加变更,将中药材料层5形成为条纹状等的图案。但是, 当中药材料层5像条纹状等那样连续地形成时,由于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沿着中药材料层 5移动,有可能发生液状排泄物的泄漏,所以优选的是中药材料层5像点状等那样断续地形 成。
[0079] 能够根据常规方法实施形成中药材料层5,对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形成方 法可列举出例如图案印刷,作为图案印刷可列举出例如照相凹版印刷、柔性印刷等,其中优 选是照相凹版印刷。在使用照相凹版印刷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进行利用较细图案的印刷,所 以形成于顶片2的中药材料层5容易接触穿着者的肌肤。
[0080] 能够根据常规方法使用含有例如15重量%?30重量%的中药材料、65重量%? 80重量%的粘结剂、以及5重量%?20重量%的溶剂等的墨实施图案印刷。墨的涂敷单位 面积质量通常是〇. 5g/m2?4. Og/m2,优选是I. Og/m2?2. 5g/m2。
[0081] 优选是水作为墨的溶剂。在墨的溶剂是水的情况下,即使是在中药材料层5残留 微量的溶剂的状态,也难以对穿着者的肌肤产生刺激。
[0082] 如图1至图3所示,尿布1除顶片2、底片3、吸收体4以及中药材料层5以外还包 括不透液性的覆盖片6、不透液性的防漏罗口(日文 :力7 ) 7a、7b、不透液性的防漏片8、以 及弹性构件91、92、93、94等。以下,对这些构件进行说明。
[0083] <覆盖片>
[0084] 如图1至图3所示,在顶片2的肌肤侧表面设有不透液性的覆盖片6。如图1至图 3所示,在覆盖片6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61,顶片2的一部分(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的 一部分)从覆盖片6的开口部61露出,与覆盖片6共同构成尿布1的肌肤侧表面。
[0085] 覆盖层6是不透液性的,作为不透液性片可列举出例如施加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 (例如,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以及水刺无纺布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膜、以及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的复合片等。
[0086] <防漏罗口>
[0087] 如图1至图3所示,在覆盖片6的开口部61的两侧设有由不透液性片形成的防漏 罗口 7a、7b。防漏罗口 7a、7b的一个端部是夹在顶片2和覆盖片6之间而被固定的固定端, 另一个端部是从覆盖片6的开口部61露出的自由端。在防漏罗口 7a、7b的自由端设有沿 着纵向Y延伸的弹性部71a、71b,防漏罗口 7a、7b朝向穿着者的肌肤方向立起。
[0088] <防漏片>
[0089]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底片3以及吸收体4之间设有不透液性的防漏片8。防漏 片8是不透液性片,作为不透液性片可列举出例如实施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例如,点粘无 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等)膜、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的复合片等。
[0090] <弹性构件>
[0091]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大致相同尺寸的沙漏形状的底片3以及覆盖片6之间设有 弹性构件91、92、93、94。此外,在图1中,省略弹性构件91、92、93、94的一部分。
[0092] 如图1所示,在弹性构件91、92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而在腰开口部形成有腰部 褶裥,并且在弹性构件93、94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而在腿开口部形成有腿部褶裥(腿侧 的罗口)。利用腿部褶裥防止液状排泄物从腿开口部泄漏。
[0093] 作为弹性构件91、92能够使用例如粗细约310dtex?940dtex的股线状或者串 状的弹性体,作为弹性构件93、94能够使用粗细约470dte X?940dtex的股线状或者串状 (string)的弹性体。作为弹性构件91、92、93、94,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伸缩性纤维无纺 布等。
[009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前面部11以及后面部13安装有多根弹性构件91、92,该 弹性构件91、92在沿着横向X伸长的状态能够收缩,而且,多根弹性构件91、92沿着纵向Y 分开。如图2以及图3所示,弹性构件93具有沿着中间部12的侧部121a延伸的部位93a、 沿着中间部12的侧部121b延伸的部位93b、以及向横向X延伸并连接部位93a、93b的部位 93c。如图2以及图3所示,弹性构件94具有沿着中间部12的侧部121a延伸的部位94a、 沿着中间部12的侧部121b延伸的部位94b、以及向横向X延伸并连接部位94a、94b的部 位94c。由于吸收体4从前面部11通过中间部12向后面部13延伸,所以在弹性构件91、 92、93、94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吸收体4被向穿着者的肌肤侧按压,防止穿着者的液体排泄物 泄漏。
[0095] 以顶片2以及覆盖片6位于内侧(穿着者的肌肤侧)、底片3位于外侧(穿着者的 衣服侧)的方式穿着尿布1。但是,穿着者不需要将衣服紧贴在身体。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 通过从覆盖片6的开口部61露出的顶片2浸透吸收体4,被吸收体4吸收?保持。利用底 片3以及防漏片6防止被吸收·保持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泄漏。作为成为吸收对象的 液状排泄物可列举出例如尿、经血、以及白带等,但通常以尿为主。
[0096] 由于在尿布1中,中药材料层5形成于顶片2,所以中药材料容易到达穿着者的肌 肤。因而,尿布1能够发挥中药材料对穿着者的肌肤的功效(例如,护肤功能等)。在穿着 者的液状排泄物被供给到尿布1之后也能够维持中药材料的效果。即,由于供给到尿布1的 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迅速通过顶片2而移动到吸收体4,所以形成于顶片2的中药材料层5 与液状排泄物接触的接触状态不会持续。因而,能够防止由于尿布1与液状排泄物接触的 接触状态的持续而引起的中药材料的功效降低。
[0097] 能够根据常规方法制造尿布1,能够使用例如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进行片构件 互相的粘接。
[0098] 在尿布1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对尿布1的变更例进行说明。
[0099] <变更例A >
[0100] 在变更例A中,在顶片2以及吸收体4之间配置有透液性的辅助片。由此,由于能 够使吸收·保持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的吸收体4的位置从位于尿布1的肌肤侧表面的顶片 2向底片3远离,所以能够防止被吸收·保持于吸收体4的液状排泄物接触中药材料层5、 以及由该接触引起的中药材料的功效降低。
[0101] 辅助片是穿着者的液状排泄物能够透过的透液性片。作为透液性片可列举出例如 无纺布、织布、形成了透液孔的合成树脂膜、以及具有网眼的网状片等,能够在穿着者的液 状排泄物能够透过的范围适当调整材料、厚度、单位面积质量、以及密度等。
[0102] 辅助片优选的是热风无纺布。热风无纺布在具有使吸收体4的位置从顶片2向底 片3侧远离的足够的厚度这一点上比较理想。
[0103] <变更例B>
[0104] 在变更例B中,在除顶片2以外的、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形成有中药材料层。 由此,由于能够形成中药材料层的部位增加,所以能够增强?多样化中药材料层的功能。此 夕卜,形成于片构件的中药材料层能够形成为与形成于顶片2的中药材料层5的结构相同的 结构。
[0105] 作为除顶片2以外的、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可列举出例如覆盖片6、防漏罗口 7a、7b 等。
[0106] 中药材料层可以形成于除顶片2以外的、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中的肌肤侧表 面或者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中任一者,但优选的是在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 面形成有中药材料层。由此,能够防止由穿着尿布1的穿着者的肌肤与中药材料层之间的 摩擦引起的中药材料层从片构件剥离。因而,与在片构件的肌肤侧表面形成有中药材料层 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用于维持中药材料的功效所必须的中药材料层的形成量。
[0107] 实施例
[0108] [制造例1]
[0109] 制备包含中药材料(红参提取物、陈皮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25重 量%、羧甲基纤维素10重量%、水5重量%、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60%的中药墨。此 时,为了使羧甲基纤维素溶解于水而实施超声波处理。
[0110] 在市场销售的一次性纸尿布(尤妮佳公司制造的妈咪宝贝纸尿裤)的顶片(单位 面积质量23g/m2的点粘无纺布)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柔性印刷中药墨(涂敷 单位面积质量2. Og/m2),在顶片的大致整体表面以点状图案形成了中药材料层。此时,1个 点的直径设定为2mm,点之间的间距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均设定为3mm,各点配置为交错状。
[0111] [试验例1]
[0112] 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尿布作为"实施例品",将市场销售的未形成中药材料层的一 次性尿布作为"比较例品",并测定对人工尿的吸收速度(秒)以及回渗量(g)。
[0113] 人工尿的制作方法如下。
[0114] <人工尿的制作>
[0115] (1)秤量下述化学试剂。
[0116] ?尿素 400g
[0117] ?氯化钠 160g
[0118] ?硫酸镁(7水合物)16g
[0119] ?氯化钙(2水合物)6g
[0120] (2)塑料罐中储存自来水IOL。
[0121] (3)向2L烧杯中加入自来水1500mL。
[0122] (4)向(3)的烧杯中加入尿素400g,搅拌至溶解为止。
[0123] (5)将⑷的烧杯的内容物加入至上述塑料罐中。
[0124] (6)向(5)中变空的烧杯中加入自来水lOOOmL。
[0125] (7)将氯化钠160g加入至(6)的烧杯中,搅拌至溶解为止。
[0126] (8)将(7)的烧杯的内容物加入至上述塑料罐中。
[0127] (9)向⑶中变空的烧杯中加入自来水500mL。
[0128] (10)将硫酸镁(7水合物)16g加入至(9)的烧杯中,搅拌至溶解为止。
[0129] (11)将(10)的烧杯的内容物加入至上述塑料罐中。
[0130] (12)向(11)中变空的烧杯中加入自来水500mL。
[0131] (13)将氯化钙(2水合物)6g加入至(12)的烧杯中,搅拌至溶解为止(由于氯化 钙难溶于水,所以充分地搅拌)。
[0132] (14)将(13)的烧杯的内容物加入至上述塑料罐中。
[0133] (15)加入自来水至上述塑料罐的20L刻度位置。
[0134] (16)将上述塑料罐内的溶液搅拌1分钟,确认没有沉淀物。
[0135] (17)向上述塑料罐内的溶液中用药匙加入蓝色1号1匙。
[0136] (18)将上述塑料罐内的溶液搅拌1分钟。
[0137] 吸收速度以及回渗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0138] <吸收速度、回渗量的测定>
[0139] (1)在作为样品的人工尿滴下位置做记号。
[0140] (2)测定样品的重量和人工尿滴下位置的厚度。厚度的测定中使用厚度计 (PEACOCK PIALTHICKNESS GAUGE,直径 50mm)。
[0141] (3)固定样品。
[0142] (4)在人工尿滴下位置的上方IOmm的位置固定滴定管。
[0143] (5)暂时卸下滴定管,以使人工尿滴下位置的标记位于中央的方式在样品上设置 圆筒(直径 6〇mm,重2〇〇g)。
[0144] (6)使滴定管归回至人工尿滴下位置(圆筒的中央),开始第1次的人工尿滴下(T =0),与此同时,开始吸收速度(秒)的测定。
[0145] (7)以8mL/秒滴下人工尿80mL。
[0146] (8)在圆筒内,测定直至人工尿自顶片表面消失的时间(秒),将其作为"吸收速度 1 (秒)"。
[0147] (9)测定滤纸(ADVANTEC No. 2, IOOmmX 100mm)的重量(g),将其作为"重量A(g) "。
[0148] (10)人工尿滴下开始5分钟后(T = 5分钟),将重量测定完毕的滤纸 (ADVANTECNo. 2, IOOmmX 100mm)以滤纸的中央与人工尿滴下位置一致的方式设置于样品 上,在其上设置砝码(3. 5kg/100cm2)。
[0149] (11)人工尿滴下开始8分钟后(T = 8分钟)(设置砝码起3分钟后),卸下砝码, 测定滤纸的重量(g),将其作为"重量B (g) "。
[0150] (12)计算出滤纸的重量的变化量(重量B(g)_重量A(g)),将其作为"回渗量 I (g) "。
[0151] (13)开始第1次人工尿滴下起10分钟后(T = 10分钟)开始第2次人工尿滴下, 与此同时,开始吸收速度(秒)的测定。
[0152] (14)以8mL/秒滴下人工尿80mL。
[0153] (15)与上述⑶?(12)同样地,在圆筒内,测定直至人工尿自顶片表面消失的时 间(秒),将其作为"吸收速度2 (秒)",计算出滤纸的重量的变化量(g),将其作为"回渗量 2(g)"。
[0154] (16)开始第2次人工尿滴下起10分钟后(T = 20分钟)开始第3次人工尿滴下, 与此同时,开始吸收速度(秒)的测定。
[0155] (17)以8mL/秒滴下人工尿80mL。
[0156] (18)与上述⑶?(12)同样地,在圆筒内,测定直至人工尿自顶片表面消失的时 间(秒),将其作为"吸收速度3 (秒)",计算出滤纸的重量的变化量(g),将其作为"回渗量 3(g),,。
[0157] (19)重复5次测定吸收速度1?3和回渗量1?3,计算出平均值。
[0158] 吸收速度(秒)以及回渗量(g)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159] 表 1
[0160]

【权利要求】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 透液性的顶片,其设于肌肤侧表面; 不透液性的底片; 以及吸收体,其配置在所述顶片以及所述底片之间,其中, 在所述顶片中的所述吸收体的配置区域形成有含有两亲性物质作为粘结剂的中药材 料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所述顶片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所述中药材料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两亲性物质是纤维素系聚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纤维素系聚合物是羧甲基纤维素。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中药材料层是被图案印刷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中药材料层被图案印刷为点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顶片是点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者SMS无纺布。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所述顶片以及所述吸收体之间配置有透液性的辅助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辅助片是热风无纺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吸收性物品除了设有顶片以外、还设有设于肌肤侧表面的片构件,在所述片构件 形成有中药材料层。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所述片构件中的与肌肤侧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有中药材料层。
【文档编号】A61F13/49GK104284642SQ20138002433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清水让治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