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

文档序号:129561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
【专利摘要】一种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有益效果是:1、简化了制造工艺;2、可将多根加膜针灸针彼此联结或与包装容器联结,节省空间,取用便捷;3、可随时方便地移除防护膜,裸露针柄或针尖,不妨碍操作者的手指触觉和手法,不妨碍操作者与病人之间借助金属针柄相互感传生物电、经络之气等生物信息,不妨碍在金属针柄上放置电极作电针治疗,不妨碍在金属针柄放置点燃的艾绒作温针治疗,可直视选穴进针从而提高操作精确度;4.在采用管状防护膜或采用近针尖端具有开口的袋状防护膜时,针尖无须穿透防护膜,不存在针体表面与针孔之间紧密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可提高膜的持续遮蔽防护性能;5、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医生的手污染针体。
【专利说明】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针灸针,尤其是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
【背景技术】
[0002]已有技术中,如发明专利ZL200410104090.5那样,防止针刺治疗操作者的手污染针体的方案是,在普通针灸针外面套有一个袋状或管状防护膜,管状防护膜近针尖端是开放的,袋状防护膜近针尖端是封闭的,袋状或管状防护膜的另一端固定在近针柄端的针体或针柄上,该已有技术的缺陷是:1、由于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的一端需要固定在针柄上,制造工艺复杂,影响提高生产效率;2、每根带有防护膜的针灸针需要I个单独的包装容器,浪费空间且取用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3、由于针柄上固定有防护膜,不利于旧针具回收加工再利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另一种加膜针灸针技术方案:将普通针灸针的针柄、针体、针尖,全部或部分套装在一个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中;防护膜的口径较针体的直径宽大;且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近针柄或近针尖端,至少有一处具有开口,可以透过空气;且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与针柄或针体相互分离;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采用柔软坚韧的医用包装材料制成,如:医用橡胶、医用塑胶、医用尼龙、医用聚乙烯、医用布、医用纸、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防护膜的厚度依据所采用的材料而不同,一般在0.3毫米以下,如果采用聚乙烯等较坚韧材料,膜的厚度可在0.01毫米以下;防护膜的质地柔软而坚韧,可横向折叠或纵向层叠,不妨碍针体的提插操作。上述加膜针灸针的包装方式为: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联结固定膜,或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彼此联结,或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直接或间接与包装容器联结;经密闭包装、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上述加膜针灸针进一步的包装方式及其使用方法为:采用包装容器,将一层或多层由多根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彼此联结的加膜针灸针,密闭包装,经过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使用时,打开包装,握持由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遮蔽的针柄或针体,撕开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即可握持由防护膜遮蔽的针柄或针体进行针刺治疗,进针后可根据需要移除防护膜,握持裸露的针柄行针,也可以在裸露的针柄上连接导线进行电刺激,还可以在裸露的针柄上放置艾柱做温针治疗;如有必要,被移除的防护膜可以重新移回。由于有防护膜的保护,在进针、运针、留针等长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针体被污染。
[000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不需要将防护膜固定在针柄上,简化了制造工艺,可提高生产效率。2、可将多根加膜针灸针彼此联结,并可与包装容器联结,节省空间,取用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3、与全封闭式膜防护相比,可随时方便地移除防护膜,裸露针柄,不妨碍操作者的手指触觉和手法,不妨碍操作者与病人之间借助金属针柄相互感传生物电、经络之气等生物信息,不妨碍在金属针柄上放置电极作电针治疗,不妨碍在金属针柄放置点燃的艾绒作温针治疗;4.可随时方便地移除防护膜,裸露针尖,直视选穴进针从而提高操作精确度;5、如有必要,被移除的防护膜可以重新移回;6.在采用管状防护膜或采用近针尖端具有开口的袋状防护膜时,针尖无须穿透防护膜,不存在针体表面与针孔之间紧密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不妨碍防护膜自由伸缩复位,可提高膜的持续遮蔽防护性能;7、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医生的手污染针体;8.由于防护膜未固定在针柄上,有利于旧针具回收加工再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6]附图中:(I)针柄,(2)袋状防护膜,(3)管状防护膜,(4)针体,(5)针尖,(6)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7)固定膜,(8)固定装置,(9)加膜针灸针,(10)包装容器,(11)包装容器封闭物。
具体实施例
[0007]图1是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用聚乙烯制成的袋状防护膜(2)套装着针柄(I)、针体(4)、针尖(5);近针柄(I)端封闭;近针尖(5)端具有开口,且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与固定膜(7)联结;防护膜厚0.008毫米。
[0008]图2是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多根加膜针灸针
[9]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固定膜(7)、固定装置(8)彼此联结,并与包装容器(10)联结;用聚乙烯制成的防护膜为袋状或管状,膜厚0.01毫米;包装容器封闭物(11)与包装容器(10)共同完成对加膜针灸针(9)的封闭包装,经过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包装容器封闭物(11)与包装容器(10)也可以融为一体;使用时,打开包装容器,握持由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遮蔽的针柄或针体,撕开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即可作针刺治疗;进针后可移除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以便握持裸露的金属针柄行针,也可以在裸露的针柄上连接导线做电刺激,还可以在裸露的针柄上放置艾柱做温针治疗;如果必要,被移除的袋状防护膜或管状防护膜可以重新移回。由于有防护膜的保护,在进针、运针、留针等长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针体被污染。
[0009]图3是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用医用塑胶薄膜制成的管状防护膜(3)套装着针柄(I)、针体(4)、针尖(5);多支加膜针灸针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彼此联结,密闭包装、经过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用医用橡胶制成的防护膜厚0.02毫米。本实施例中的管状防护膜(3)也可以封闭任何一端开口,制成袋状防护膜。
[0010] 图4是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第四个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包装容器(10)是泡罩式,用来密闭包装如同附图1或附图3所示的一层或多层由多根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彼此联结的加膜针灸针(9),经过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包装容器封闭物(11)通常采用透析纸或金属箔或其它适宜材料,即节省空间,又取用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由针柄(1),针体(4),针尖(5),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构成,其特征是:针柄(1),针体(4),针尖(5),全部或部分套装在袋状防护膜⑵或管状防护膜⑶中;袋状防护膜⑵或管状防护膜⑶的口径较针体(4)的直径宽大;且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近针柄(I)或近针尖(5)端,至少有一处具有开口,可以透过空气;且袋状防护膜⑵或管状防护膜⑶与针柄⑴或针体⑷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采用柔软坚韧的医用包装材料制成,如:医用橡胶、医用塑胶、医用尼龙、医用聚乙烯、医用布、医用纸、医用高分子材料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膜的厚度小于0.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膜的厚度小于0.0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袋状防护膜(2)近针柄(I)端是封闭的,开口于近针尖(5)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袋状防护膜(2)近针尖(5)端是封闭的,开口于近针柄(I)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联结固定膜(7),或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彼此联结,或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直接或间接与包装容器(10)联结;经密闭包装、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加膜针灸针及其包装方式与用法,其特征是:采用包装容器(10),将一层或多层由多根借助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彼此联结的加膜针灸针(9),密闭包装,经过消毒灭菌后,保存备用。使用时,打开包装,握持由袋状防护膜(2)或管状防护膜(3)遮蔽的针柄(I)或针体(4),撕开不完整或断续或薄弱联结部(6),即可握持由防护膜遮蔽的针柄(I)或针体(4)进行针刺治疗,进针后可根据需要移除防护膜,握持裸露的针柄(I)行针,也可以在裸露的针柄(I)上连接导线进行电刺激,还可以在裸露的针柄(I)上放置艾柱做温针治疗;如有必要,被移除的防护膜可以重新移回。
【文档编号】A61H39/08GK103989583SQ20141001326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7日
【发明者】沈益民, 沈卫 申请人:青岛民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