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4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它是由知母10g,桂枝12g,白芍20g,防风12g,青藤40g,防己12g,忍冬藤30g,络石藤30g,薏苡仁40g,秦艽12g,全蝎5g,川牛膝15g,赤小豆30g,生石膏30g,附子15g,桑寄生12g,地龙10g,桃仁10g,威灵仙10g,甘草6g的原料药制成。本发明具有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等作用,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显著疗效,有效率96.6%,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0003]目如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办法有: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热疗等。药物多以止痛药为主,可以很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是这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副作用。推拿之类的方法,也只是缓解疼痛。2、外科治疗:关节已出现畸形,这是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不过因为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并不是患者的最佳选择。3、骨髓移植疗法:通过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来促使患者痊愈的自身骨髓移植法,治疗儿童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而且花费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能有效的缓解因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关节、肌肉疼痛,活动不便等。
[0005]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它是由知母IOg,桂枝12g,白苟20g,防风12g,青藤40g,防己12g,忍冬藤30g,络石藤30g,薏该仁40g,秦究12g,全蝎5g,川牛膝15g,赤小豆30g,生石膏30g,附子15g,桑寄生12g,地龙IOg,桃仁10g,威灵仙10g,甘草6g的原料药制成的。
[0006]取本发明原料药物,加水没过药面2-3厘米为宜,浸泡60分钟,加热煮沸后,文火煎至150ml。二煎再加水500ml,煮沸后,文火煎至150ml,将两煎各得150ml药汁混均服用。每日一剂,每日二次,早、晚各服用150ml,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4个疗程见效。
[0007]本发明中的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青藤:味苦;辛;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通络;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脚气肿痛。防己:味苦,性寒。归膀胱、肺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的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生石膏: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的功效,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泻火,温通经脉,祛风通络;除湿止痛,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逐风寒湿邪的功效。
[0008]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疗效好、价格低,经临床应用观察治疗30例患者,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有效率96.6%。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它是由知母10g,桂枝12g,白芍20g,防风12g,青藤40g,防己12g,忍冬藤30g,络石藤30g,薏该仁40g,秦究12g,全蝎5g,川牛膝15g,赤小豆30g,生石膏30g,附子15g,桑寄生12g,地龙IOg,桃仁IOg,威灵仙IOg,甘草6g的原料药制成的。
[0010]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临床疗效总结:
[0011]一、临床资料:临床上应用多年,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其中3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服用本发明。[0012]二、治疗方法:将本发明原料药物,加水没过药面2-3厘米为宜,浸泡60分钟,加热煮沸后,文火煎至150ml。二煎再加水500ml,煮沸后,文火煎至150ml,将两煎各得150ml药汁混均服用。每日一剂,每日二次,早、晚各服用150ml,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4个疗程见效。
[0013]三、疗效评价:
[0014]观察2-4个疗程内疼痛情况等治疗前后的变化。
[0015]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自如。
[0016]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
[0017]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0018]四、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30例,结果治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I例,总有效率为96.6%。
[0019]五、典型病例
[0020]1、王XX,男,56岁,就诊时查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无法自由活动,月艮用本发明中药汤剂,3个疗程后复查,膝关节疼痛消失,可自由活动,临床痊愈。
[0021]2、赵XX, 女,67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阴天时膝关节疼痛,无法正常上下楼台,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2个疗程症状减轻,又连续服用4个疗程后复查,症状均已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0022]3、李XX,男,42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2个疗程后症状缓解,继续服用I个疗程,基本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知母10g,桂枝12g,白芍20g,防风12g,青藤40g,防己12g,忍冬藤30g,络石藤30g,薏该仁40g,秦究12g,全蝎5g,川牛膝 15g,赤小豆30g,生石膏30g,附子15g,桑寄生12g,地龙IOg,桃仁IOg,威灵仙IOg,甘草6g原料药制成的。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3751640SQ20141004612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燕, 王春娟, 程宁, 杨少辉 申请人:王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