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9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β羟基丁酸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经体外和体内药理学实验证实,β羟基丁酸降低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氧化应激,减少多巴胺神经元凋亡,减少PD动物模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毁,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专利说明】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β羟基丁酸的应用,具体涉及β羟基丁酸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0002]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人群患病率0.3%,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_3%。其病理特征是以Lewy小体形成,黑质致密区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损毁为主要特征。
[0003]目前,PD的治疗主要是缓解运动症状,尚没有治愈的方法,临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以及神经保护剂等。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作为多巴胺前体,是H)治疗的最主要药物,通过提高多巴胺水平,缓解运动障碍,然而左旋多巴治疗的“蜜月期”一般为3-5年,此后,患者常可出现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新的运动障碍。对于运动异常等并发症,目前认为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其一为左旋多巴半衰期短,在血液和脑组织内的浓度波动明显;其二为随病情进展,多巴胺能神经元不断变性、死亡导致其缓冲能力下降,造成对多巴胺受体的脉冲式刺激。然而,在持续多巴胺能刺激的治疗策略中,2007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在上市19年后由于被发现具有损害心脏瓣膜的作用而退出市场。
[0004]PD病情进行性进展的关键是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损毁。目前ro的临床治疗不能阻止或减缓ro多巴胺神经元损毁的进行性发展,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目前企待开发新的有效治疗ro的方法。
[0005]β羟基丁酸是机体能量代谢中间产物,在持续运动和禁食饥饿状态下的重要能源物质。饥饿状态下,肝脏增强脂肪酸代谢,血中β羟基丁酸升高至1-2 mM,长时间禁食,升高至6-8 mM以上。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β羟基丁酸减少H)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0S)产生,减少F1D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和损毁,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公开了 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0007]具体的说,本发明提供了 β羟基丁酸降低ro模型多巴胺神经元ROS产生,减少ro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和损毁的用途。
[0008]本发明所述的药物β羟基丁酸通过市售得到。
[0009]本发明所述的ro模型为ro细胞模型和ro动物模型。
[0010]本发明所述的体外细胞ro模型为鱼藤酮ro细胞模型和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ro细胞模型。细胞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株。
[0011]本发明所述的动物ro模型为单侧黑质立体定位注射鱼藤酮制备。
[0012]ro细胞模型中,β羟基丁酸的有效浓度范围为0.1-20 mM,最佳浓度范围为1-5 mM。I3D动物模型中β羟基丁酸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00-2000 mg/kg,最佳剂量范围为200-600 mg/kg。
[0013]本发明通过测定ro细胞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活性氧ROS产生和细胞凋亡研究β羟基丁酸对体外ro细胞模型的作用。
[0014]本发明通过酪氨酸轻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免疫染色研究β羟基丁酸对ro动物模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毁的救援作用。
[0015]本发明中,β羟基丁酸治疗ro的优势在于:①β羟基丁酸降低ro模型多巴胺神经元Ros产生,②减少ro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③增加ro动物模型TH阳性细胞数,减少ro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损毁。
[0016]本发明提供了 β羟基丁酸的用途,即β羟基丁酸对ro的治疗用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β羟基丁酸减少鱼藤酮ro细胞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明亮的蓝色荧光染色表示凋亡细胞。
[0018]图2是β羟基丁酸减少MPP+ ro细胞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明亮的蓝色荧光染色表示凋亡细胞。
[0019]图3是β羟基丁酸减少鱼藤酮ro动物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损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β羟基丁酸购自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
[0022]实施例中,体外实验研究对象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株SH-SY5Y,整体实验,研究对象为昆明种小鼠。
[0023]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有
显著性差异。
[0024]实施例1: β羟基丁酸减少鱼藤酮ro细胞模型多巴胺神经元R0S。
Dayl:将培养于25cm2培养瓶的SH-SY5Y细胞制成细胞悬液,铺于6孔板中,每孔细胞大约IXlO60
Day2:细胞融合约30_40%,给予β羟基丁酸,终浓度为1,2.5,5禮。
Day3:24小时后加入鱼藤酮,终浓度为0.5 μ M0
Day4:24小时后,吸出培养基,PBS清洗,加入1:1000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DCFH-DA荧光探针I ml,37°C孵育30 min,无血清培养基洗涤细胞3次,胰酶消化后,离心,I ml PBS重悬,流式细胞仪检测DCF的荧光,结果见表1。
表1.β羟基丁酸对鱼藤酮H)细胞模型多巴胺神经元产生ROS影响(n=6)
【权利要求】
1.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β羟基丁酸降低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活性氧产生。
3.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羟基丁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β羟基丁酸减少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增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黑质TH免疫染色,减少多巴胺神经元损毁。`
【文档编号】A61P25/16GK103860533SQ20141004880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赵营, 许重洁, 翟德胜, 张付美, 张瑞芳, 宋向凤, 杨玉新, 杜云红, 杨云雷, 李嵩箕, 谷争, 周度爽, 王平喜, 孙静, 李如利 申请人:新乡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