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020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5~6克、当归8~10克、五味子5~6克、生地13~15克、熟地13~15克、淮山药8~10克、山萸肉8~10克、丹皮8~10克、茯苓8~10克、泽泻8~10克、侧柏叶13~15克、茜草8~10克、磁石0~10克、奶浆参0~10克。制法为:称取上述药材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玻璃体混浊是一种临床以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为特征的眼病,中医称为“云雾移晴”,又称“蝇翅黑花”。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4/5的眼球空腔内,有支撑视网膜和屈光的功能,其本身无血管,营养主要来自脉络膜和房水。凡邻近组织的炎症、出血及玻璃体本身变性均可引起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本病中老年人尤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或阴虚火旺,灼伤目络,血溢络外;或湿热郁蒸,痰湿内蕴,浊气上泛所致。对于玻璃体混浊的治疗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5~6克、当归8~10克、五味子5~6克、生地13~15克、熟地13~15克、淮山药8~10 克、山萸肉8~10克、丹皮8~10克、茯苓8~10克、泽泻8~10克、侧柏叶13~15克、茜草8~10克、磁石O~10克、奶浆参O~10克。
[0005]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侦彳柏叶15克、茜草10克。
[0006]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侦彳柏叶15克、茜草10克、奶浆参10克。
[0007]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侦彳柏叶15克、菌草10克、磁石10克。
[0008]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侦彳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奶浆参10克。
[0009]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茜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0010]作为优选,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茜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
[0011]作为优选,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茜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浓缩,干燥,粉碎。
[0012]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0013]柴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0014]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15]五味子【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16]生地【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性味】生地黄:甘,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17]熟地【来源】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0018]淮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0019]山萸肉【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味】酸、涩,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0020]丹皮【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0021]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2]泽泻【来源】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性味】甘,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
[0023]侧柏叶【来源】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性味】苦、涩,寒。【归经】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0024]茜草【来源】菌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0025]磁石【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04)。【性味】咸,寒。【归经】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0026]奶浆参【来源】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的根,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0027]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经临床收治玻璃体混浊的患者324例,服用按照实施例1制成的口服剂,每天两剂,连续使用20-40天。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症状未消失,无明显改变。[0029]治疗结果:治愈和显效共296例,有效率高达91.4%,3月后再随访,均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1]实施例1
[0032]称取: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奶浆参10克,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0033]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口服,每日两剂。
[0034]实施例2
[0035]称取: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奶浆参10克,置入容器内,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滤渣加2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浓缩。
[0036]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口服,每日两剂。
[0037]实施例3
[0038]称取: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奶浆参10克,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0039]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口服,每日两剂。
[0040]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5~6克、当归8~10克、五味子5~6克、生地13~15克、熟地13~15克、淮山药8~10克、山萸肉8~10克、丹皮8~10克、茯苓8~10克、泽泻8~10克、侧柏叶13~15克、茜草8~10克、磁石O~10克、奶浆参O~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奶浆参1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柴胡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侧柏叶15克、茜草10克、磁石10克、奶浆参10克。
6.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获茶、泽湾、侧柏叶、菌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茜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柴胡、当归、五味子、生地、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茜草、磁石、奶浆参,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浓缩,干燥,粉碎。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3830497SQ20141009058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逄增容, 郑鑫, 张勇, 修霞 申请人:逄增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