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散滴鼻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07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通窍散滴鼻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窍散滴鼻液,其成分包括:三七、山苦草、五叶草、老虎姜、白叶菊、大藤根、淮山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三七150~250份、山苦草60~90份、五叶草20~40份、老虎姜20~50份、白叶菊10~30份、大藤根40~60份、淮山药60~80份。本发明用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而且稳定,停药后不复发,尤其对鼻窦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通誇散滴鼻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窍散滴鼻液。
【背景技术】
[0002]鼻炎(Rhinitis)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水肿。患者经常出现鼻塞,流清涕,鼻痒,喉部不适,喷嚏、咳嗽等症状。它是因急性或慢性的鼻粘膜如病毒、病菌感染,或刺激物的作用受损而致。鼻炎不仅影响鼻子、咽喉和眼睛,还会影响睡眠、听力,甚至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等。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鼻炎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热毒浊涕阻闭鼻窍而成。慢性者多因脾肺虚弱,肺气不足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脾虚则运化失职,痰湿滞留,困结鼻窍,浸淫鼻窦粘膜而成鼻渊。因此慢性鼻炎应清肺益脾。鼻炎首先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通,津液停聚,喷嚏流涕;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力,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内侵而致病。因此,发病初期常辨证为风寒袭肺或肺经蕴热等实证,随着病程进展,脏腑不同程度的虚损,常辨证为肺气虚,或肺脾、或肺肾两虚,甚或肺脾肾三脏俱虚。近九成的鼻咽癌因鼻炎久治不愈所致。有的鼻炎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的可引起脑梗塞、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甚至猝死。鼻炎的症状是由过高的组织胺导致的。而导致组织胺增高的是这些部位分泌的液体。
[0003]目前,治疗鼻炎的药物分西药、中药、中成药、滴鼻剂等,不是药物昂贵,就是服用不便,关键是治标不治本,患者痛苦多多,病情反复连绵,影响学习和生活。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窍散滴鼻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通窍散滴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0006]三七150~250份、山苦草60~90份、五叶草20~40份、老虎姜20~50份、白叶菊10~30份、大藤根40~60份、淮山药60~80份。
[0007]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0008]三七210份、山苦草80份、五叶草35份、老虎姜30份、白叶菊25份、大藤根55份、淮山药65份。
[0009]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0010]三七200份、山苦草70份、五叶草30份、老虎姜35份、白叶菊30份、大藤根50份、淮山药65份。
[0011]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00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I)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0014]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取清液滴入鼻腔内即可,所述麻黄汤制作方法为:取麻黄草、白酒按重量比5:1的比例浸泡3~6个月即可。
[0015]1、药理分析:
[0016]三七:温;甘、微苦;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0017]山苦草: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解毒药;凉血消肿药,主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0018]五叶草: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脾;膀胱经,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祛风药;通络药;清热解毒药;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0019]老虎姜:苦;辛;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清热解毒药;活血消肿药,主治痈疖肿毒;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0020]白叶菊:味辛;甘;微苦;性温,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祛风药;祛湿药;行气药,主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
[0021]大藤根:甘;苦;平,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药;活血止痛药,主治风湿骨痛;跌打劳伤;肝炎。
[0022]淮山药:性平,味甘,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0023]麻黄草:性温,味辛、微苦,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0024]2、用法与用量:
[0025]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取鼻炎滴剂滴鼻,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26]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本发明用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而且稳定,停药后不复发,尤其对鼻窦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210克、山苦草80克、五叶草35克、老虎姜30克、白叶菊25克、大藤根55克、淮山药65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30]实施例2[0031]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200克、山苦草70克、五叶草30克、老虎姜35克、白叶菊30克、大藤根50克、淮山药65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32]实施例3
[0033]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200克、山苦草65克、五叶草25克、老虎姜30克、白叶菊25克、大藤根50克、淮山药65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34]实施例4
[0035]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200克、山苦草60克、五叶草25克、老虎姜35克、白叶菊25克、大藤根50克、淮山药65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36]实施例5
[0037]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190克、山苦草70克、五叶草25克、老虎姜35克、白叶菊30克、大藤根50克、淮山药60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38]实施例6
[0039]从普通中药店购买配方药物,称取三七190克、山苦草60克、五叶草30克、老虎姜35克、白叶菊30克、大藤根40克、淮山药65克,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每日三至五次,每次2-3滴。
[0040]典型病例:
[0041]病例I
[0042]张某某,女,28岁,安徽合肥人,患慢性鼻炎6余年,持续性鼻塞、流浓涕。用本发明滴鼻液一疗程,症状消失,通气好,无头痛,鼻甲肿大消失,三年内无复发。
[0043]病例2
[0044]王某某,男,46岁,安徽安庆人,患过敏性鼻炎10年,清晨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腔粘膜苍白色,嗅觉减退。经用本发明滴鼻液一疗程后痊愈,五年内未见复发。
[0045]病例3
[0046]赵某某,男,35岁,安徽合肥人,患慢性鼻窦炎15年。清晨打喷嚏、头痛,鼻腔粘膜有糜烂现象,鼻塞有浓涕,久治不愈。经使用本发明滴鼻液两个疗程,症状消失,通气良好,鼻甲肿大消失,鼻腔粘膜修复好。
[0047]病例4
[0048]高某某,女,53岁,安徽阜阳人,患慢性鼻炎7年。鼻塞、头痛,有额部反射性胀痛,间歇性鼻塞,鼻甲肿大。经使用本发明滴鼻液一个疗程,鼻腔通气好,头痛消失,四年内未复发。
[0049]病例5
[0050]魏某某,男,48岁,安徽六安人,患慢性鼻窦炎26年,头痛、鼻塞严重,鼻腔内有脓痴,曾穿刺处理,效果不佳。后经使用本发明滴鼻液二个疗程后鼻腔通气良好,头痛减轻。继续用药,再一个疗程后,症状全消,二年内未复发。
[0051]经临床患者500例应用情况证明,痊愈率达97 (痊愈表现:鼻腔通气好,头痛消失,分泌物减少,鼻甲已不肥大),有效率2% (有效表现:鼻腔通气情况及鼻甲大情况均较前有改善,但是仍未完全正常)。
[0052]本发明组成简单,纯中药组分,组成考究,科学合理,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痊愈,疗效快,疗效好,药效稳定,复发率低,能够根治鼻炎、鼻窦炎等多种鼻腔疾病。
[00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通窍散滴鼻液,其成分包括:三七、山苦草、五叶草、老虎姜、白叶菊、大藤根、淮山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三七150~250份、山苦草60~90份、五叶草20~40份、老虎姜20~50份、白叶菊10~30份、大藤根40~60份、淮山药6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窍散滴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鼻液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三七210份、山苦草80份、五叶草35份、老虎姜30份、白叶菊25份、大藤根55份、淮山药6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窍散滴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鼻液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三七200份、山苦草70份、五叶草30份、老虎姜35份、白叶菊30份、大藤根50份、淮山药6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窍散滴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鼻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研磨成粉放入麻黄汤2500克,之后摇匀取清液滴入鼻腔内即可,所述麻黄汤制作方法为:取麻黄草、白酒按重量比5:1的比例浸泡3~6个月即可。
【文档编号】A61K36/8969GK103989939SQ20141024493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杜松柏 申请人:杜松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