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18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苍术5-15、肉豆蔻10-30、炒芡实10-30、炒山药10-30、石榴皮10-30、炒薏苡仁10-30。本发明的中药中炒山药、炒芡实、炒薏苡仁健脾利湿治腹泻之本;石榴皮、炒苍术、肉豆蔻涩肠止泻,燥湿化湿治腹泻之标,共同起到健脾利湿,涩肠止泻,标本同治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正常人每天排便I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
[0003]慢性腹泻相对于急性腹泻,不仅患病时间长,而且治疗效果差。中医上又将慢性腹泻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胃肠、肝脾不和、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水饮留肠和瘀阻肠络几种类型,其中寒湿泄泻的证候如下: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脾虚泄泻的证候如下: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上述两种慢性腹泻采用西医的杀菌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健脾益气。中医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优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 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本发明的药物用于治疗脾虚湿胜证的慢性腹泻,见大便溏泻,或五更泻,或便中水粪杂下,或带有不消化食物,体瘦乏力,苔白脉
弱等症。
[000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发明的治疗腹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苍术5-15、肉豆蘧10-30、炒芡实10-30、炒山药10-30、石榴皮10-30、炒薏苡仁10-30。
[0007]优选: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苍术10、肉豆蘧20、炒芡实20、炒山药20、石榴皮20、炒薏苡仁20。
[0008]本发明的治疗腹泻的中药的剂型是汤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0009]药物汤剂的制备方法:取炒苍术、肉豆蘧、炒芡实、炒山药20g、石榴皮、炒薏苡仁。浸泡60分钟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烧15分钟后倒出即可。
[0010]汤剂服用剂量:每次服200— 300mml,每日服2—3次。
[0011]汤剂服用方法:口服(温服)。
[0012]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取炒苍术、肉豆蘧、炒芡实、炒山药、石榴皮、炒薏苡仁。水泛为丸。
[0013]丸剂服用剂量:每次服10—15g,每日服3次。
[0014]丸剂服用方法:温水送服。[0015]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0016]本发明的中药中炒山药、炒芡实、炒薏苡仁健脾利湿治腹泻之本;石榴皮、炒苍术、肉豆蘧涩肠止泻,燥湿化湿治腹泻之标,共同起到健脾利湿,涩肠止泻,标本同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本发明的治疗腹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g):
[0020]炒苍术5、肉豆蘧30、炒芡实10、炒山药30、石榴皮10、炒薏苡仁30。
[0021]药物汤剂的制备方法:取炒苍术、肉豆蘧、炒芡实、炒山药20g、石榴皮、炒薏苡仁。浸泡60分钟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烧15分钟后倒出即可。
[0022]汤剂服用剂量:每次服200— 300mml,每日服2—3次。
[0023]汤剂服用方法:口服(温服)。
[0024]实施例2
[0025]本发明的治疗 腹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g):
[0026]炒苍术15、肉豆蘧10、炒芡实30、炒山药10、石榴皮30、炒薏苡仁10。
[0027]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取炒苍术、肉豆蘧、炒芡实、炒山药、石榴皮、炒薏苡仁。水泛为丸。
[0028]丸剂服用剂量:每次服10—15g,每日服3次。
[0029]丸剂服用方法:温水送服。
[0030]实施例3
[0031]本发明的治疗腹泻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g):
[0032]炒苍术10、肉豆蘧20、炒芡实20、炒山药20、石榴皮20、炒薏苡仁20。
[0033]药物汤剂(一日量)的制备方法:取炒苍术10g、肉豆蘧20g、炒芡实20g、炒山药20g、石槽皮20g、炒薏该仁20g。浸泡60分钟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烧15分钟后倒出即可。
[0034]汤剂服用剂量:每次服200— 300mml,每日服2—3次。
[0035]汤剂服用方法:口服(温服)。
[0036]典型病例:
[0037]陈某某,女,45大学老师,患慢性腹泻年余,反复迁延不愈,现五更泻,大便薄如鹜溏,或水粪杂下,夹有不消化食物,体瘦乏力,苔白脉弱,曾用抗生素和一些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后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一周后腹泻渐止,续服一月后腹泻痊愈。随访半年未发。
[0038]谢某某,男18学生,患慢性腹泻二年余,每遇受凉或劳累复发,近周来大便溏泻,夹有粘冻和不消化食物,轻度腹痛,舌胖边有齿印,给服本发明实施例3药物半月后腹泻渐止,后又续服半月后腹泻痊愈未发。
[0039]何某某,男70无业患慢性腹泻十年余,受凉复反一周,症见腹泻便溏,夹有粘液和脂膜,消瘦怕冷,给服本发明实施例3药物半月后腹泻渐止,又续服一月后大便成形,后隔日服药二次,连服一月以资巩固。
[00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苍术5-15、肉豆蘧10-30、炒芡实10-30、炒山药10-30、石榴皮10-30、炒薏苡仁1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苍术10、肉豆蘧20、炒芡实20、炒山药20、石榴皮20、炒薏苡仁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是汤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4.如权利 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用于治疗脾虚湿胜证的慢性腹泻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4027665SQ20141025207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张工彧, 朱博冉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