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3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6-8、栀子3-4、黄柏5-7、苦参4-6、蒲公英2-4、地肤子5-7、没药2-4、蛇床子1-3、乌蔹莓3-5、通草5-6、苦皮藤3-5、神曲2-4、大青叶5-7、一支箭4-6、八角莲3-5、天葵子2-4、赤葛1-3、荆条花2-4、水黄连1-3、凤凰草2-3和面粉适量;本发明的各味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散瘀止痛、拔毒生肌等功能,治疗秃疮疗效好、见效快,有效率达100%,且有标本兼治的效果,能达愈后不易复发的目标。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秃疮,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痒难忍,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落,形成秃斑,但愈后 毛发常可再生,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 中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6-8、桅子3-4、黄柏5-7、苦参4-6、 蒲公英2-4、地肤子5-7、没药2-4、蛇床子1-3、乌蔹莓3-5、通草5-6、苦皮藤3-5、神曲2-4、 大青叶5-7、一支箭4-6、八角莲3-5、天葵子2-4、赤葛1-3、荆条花2-4、水黄连1-3、凤凰草 2_3和面粉适量。
[0005] 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7、桅子3. 5、黄柏6、苦参5、蒲 公英3、地肤子6、没药3、蛇床子2、乌蔹莓4、通草5. 5、苦皮藤4、神曲3、大青叶6、一支箭 5、八角莲4、天葵子3、赤葛2、荆条花3、水黄连2、凤凰草2. 5和面粉适量。
[0006] 八角莲,属于小檗科,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杀虫,有其特殊的解毒功效;凤 凰草,豆科,凤凰草属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0007]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除面粉以外的其他组成原料 加入煎煮锅内煎煮30-40分钟,取出过滤得滤液,然后加入适量面粉,搅拌混合后涂敷于患 处,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康复。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各味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散瘀止痛、拔毒生肌等功能,治 疗秃疮疗效好、见效快,有效率达100%,且有标本兼治的效果,能达愈后不易复发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1 :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芪7、桅子3. 5、黄 柏6、苦参5、蒲公英3、地肤子6、没药3、蛇床子2、乌蔹莓4、通草5. 5、苦皮藤4、神曲3、大 青叶6、一支箭5、八角莲4、天葵子3、赤葛2、荆条花3、水黄连2、凤凰草2. 5和面粉适量。 [0010]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除面粉以外的其他组成原料 加入煎煮锅内煎煮30-40分钟,取出过滤得滤液,然后加入适量面粉,搅拌混合后涂敷于患 处,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康复。
[0011] 典型病例: 病例1 :汪某,男,67岁,患有秃疮,头皮上出现多个圆形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6-8、桅子3-4、 黄柏5-7、苦参4-6、蒲公英2-4、地肤子5-7、没药2-4、蛇床子1-3、乌蔹莓3-5、通草5-6、苦 皮藤3_5、神曲2_4、大青叶5_7、一支箭4_6、八角莲3_5、天葵子2_4、赤葛1_3、荆条花2_4、 水黄连1-3、凤凰草2-3和面粉适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秃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黄芪7、桅子3. 5、黄柏6、苦参5、蒲公英3、地肤子6、没药3、蛇床子2、乌蔹莓4、通草5. 5、 苦皮藤4、神曲3、大青叶6、一支箭5、八角莲4、天葵子3、赤葛2、荆条花3、水黄连2、凤凰草 2. 5和面粉适量。
【文档编号】A61K36/87GK104116860SQ20141029182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吴乐尚 申请人:凤台县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