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136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丸,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7~11份,熟地8~14份,川芎4~8份,白芍8~12份,花生4~6份,红枣2~4份,红豆3~5份,枸杞1~3份,红糖5~7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痛经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痛经药丸能有效治疗女性因血运不通、血虚引起的痛经,毒副作用小,制备方法简易。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丸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痛经时一种妇科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认为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运不用,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痛经为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困难,虽然市面上有多种缓解痛经的药物,如消炎痛、布洛芬、阿托品,还有采用服中药汤、加味逍遥丸、针灸等,但是这些药物及针灸等一般只能缓解和减轻痛苦,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患,而且西药对人体的副作用大;中药汤疗程长,效果慢,煎煮麻烦;针灸只能暂时性缓解,不能根除痛经,而且疗程长。因此新药物的研制势在必行。
[0003]关于治疗痛经的药方有很多相关报道,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210846B公开的治疗痛经的药物和CN101361959B公开的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都是由多种药物组合,并通过传统方法煎服,传统煎煮方法麻烦,有效成分容易被破坏,不能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浪费原料,且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女性因血运不通、血虚引起的痛经,毒副作用小的治疗痛经药丸。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治疗痛经药丸,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7~11份,熟地8~14份,川弯4~8份,白苟8~12份,花生4~6份,红率2~4份,红豆3~5份,枸杞I~3份,红糖5~7份。
[0007]最佳地,一种治疗痛经药丸,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9,熟地12份,川芎6份,白芍10份,花生5份,红枣3份,红豆4份,枸杞2份,红糖6份。
[000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痛经药丸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0009](I)称取原料,并将全部原料粉碎成150~300目细粉;
[0010](2)加入原料总重量7~10倍水,调节pH值至4.0~5.5,加入原料总重量I %~3%的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12~24小时,放入酶解罐中,控制温度为45~65°C,果胶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1 ;
[0011](3)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药浆进行常压蒸馏;
[0012](4)过滤,浓缩,以水泛丸,干燥,制得治疗痛经药丸。
[0013]优选地,步骤(2)所述常压蒸馏连续进行三次,三次的蒸馏温度分别为85~90°C,92~95°C,97~100°C,每次蒸馏的时间为30~40min。
[0014]治疗痛经丸原料中:
[0015]当归,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根。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16]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性味:味甘;性温。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0017]川弯,为伞形科植物川弯(Ligusticumchuanx1ng)的干燥根莖。性味: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0018]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性凉,味苦酸,微寒。功能主治: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0019]花生,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醒脾开胃,理血通乳,润肺利水。治水肿,乳闭,尿血;花生叶能治失眠,花生壳有降低血压作用,花生衣对多种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
[0020]红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的果实。性味:微温,甘。功能:补脾益气,
养血安神。 [0021]红豆,为红豆树、海红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种子。性味:性平,味甘酸。功能主治: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枸杞,
[0022]红糖,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茎经压榨取汁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味甘,性温。性能:能补中缓急,和血行瘀。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发明对原料的复合酶处理,可以充分分解原料中的成分,使大分子物质断裂成小分子成分,使得原料成分更易于倍人体吸收。
[0025]2、本发明对原料采用常压蒸馏的方式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相比传统的煎煮的方式,常压蒸馏过程温和,在蒸馏过程中,采用分段温差的蒸馏方法并连续进行三次常压蒸馏,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取出原料中的成分,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药效,降低成本。
[0026]3、本发明原料中有活血补血的中药,两种类型的原料结合,能够高效治疗女性因血运不通、血虚而引起痛经。
[0027]4、本药品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绿色安全,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I)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当归7份,熟地8份,川芎8份,白芍12份,花生6份,红枣2份,红豆5份,枸杞1份,红糖5份;
[0031](2)将全部原料粉碎成150目细粉;
[0032](3)加入原料总重量7倍水,调节pH值至4.0,加入原料总重量1%的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12小时,放入酶解罐中,控制温度为45°C,果胶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4 ;
[0033](4)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药浆连续进行三次常压蒸馏,三次的蒸馏温度分别为85°C,92°C,97°C,每次蒸馏的时间为40min ;
[0034](5)过滤,浓缩,以水泛丸,干燥,制得治疗痛经药丸。
[0035]实施例2
[0036](I)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当归11份,熟地14份,川弯4份,白苟8份,花生4份,红枣4份,红豆3份,枸杞3份,红糖7份;
[0037](2)将全部原料粉碎成250目细粉;
[0038](3)加入原料总重量10倍水,调节pH值至4.5,加入原料总重量3%的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24小时,放入酶解罐中,控制温度为65°C,果胶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4 ;
[0039](4)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药浆连续进行三次常压蒸馏,三次的蒸馏温度分别为90°C,95°C,100°C,每次蒸馏的时间为30min ;
[0040](5)过滤,浓缩,以水泛丸,干燥,制得治疗痛经药丸。
[0041]实施例3
[0042](I)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当归9,熟地12份,川芎6份,白芍10份,花生5份,红枣3份,红豆4份,枸杞2份,红糖6份;
[0043](2)将全部原料粉碎成300目细粉;
[0044](3)加入原料总重量8倍水,调节pH值至5.0,加入原料总重量2%的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18小时,放入酶解罐中,控制温度为55°C,果胶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4 ;
[0045](4)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药浆连续进行三次常压蒸馏,三次的蒸馏温度分别为88°C,93°C,98°C,每次蒸馏的时间为35min ;
[0046](5)过滤,浓缩,以水泛丸,干燥,制得治疗痛经药丸。
[0047]试验例:
[0048]1、本发明对女性因血运不通、血虚引起的痛经的临床疗效
[0049]2、服药方法及疗程
[0050]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 ;
[0051]每次服0.45g,每日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其治疗为2~3个疗程。
[0052]3、选择病例的标准
[0053]把因血运不通、血虚引起的痛经的患者列入临床观察对象。
[0054]4、疗效评价
[0055]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经期无明显不适。
[0056]有效:症状有改善,偶有痛经。
[0057]无效:症状无改善,无明显效果。
[0058]5、试验结果
[0059]表一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女性因血运不通、血虚引起的痛经的临床观察
[006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7~11份,熟地8~14份,川弯4~8份,白芍8~12份,花生4~6份,红枣2~4份,红豆3~5份,枸杞I~3份,红糖5~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9,熟地12份,川弯6份,白芍10份,花生5份,红枣3份,红豆4份,枸杞2份,红糖6份。
3.一种治疗痛经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原料,并将全部原料粉碎成150~300目细粉; (2)加入原料总重量7~10倍水,调节pH值至4.0~5.0,加入原料总重量I %~3%的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12~24小时,放入酶解罐中,控制温度为40~55°C,果胶酶、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3:4 ; (3)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药浆进行常压蒸馏; (4)过滤,浓缩,以水泛丸,干燥,制得治疗痛经药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痛经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常压蒸馏连续进行三次,三次的蒸馏温度分别为85~90°C,92~95°C,97~100°C,每次蒸馏的时间为30~40min。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4027473SQ20141029288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马健 申请人:马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