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588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5-15份,干姜5-15份,肉桂5-15份,甘草5-15份,党参5-20份,白术5-20份,茯苓5-20份,薏仁10-25份,山药15-30份,三棱5-10份,莪术5-10份,柴胡5-15份,香附5-20份。本发明中的各中药原料配伍合理药效协同,在补脾养胃,祛湿散寒的同时,对由于长期寒邪淤滞胃部所造成的胃部血脉循环不畅针对性用药有效的调理了胃气起到了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标本兼治、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治愈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
[0002]【背景技术】:
胃痛是指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0003]胃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引起“胃痛”的疾病很多,有一些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标本兼治、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治愈后复发率低的中药方剂。
[000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5-15份,干姜5-15份,肉桂5-15份,甘草5_15份,党参5_20份,白术5_20份,茯苓5_20份,薏仁10-25份,山药15-30份,三棱5-10份,莪术5_10份,柴胡5_15份,香附5_20份。
[0006]配方优选为:
制附子10份,干姜10份,肉桂5份,甘草10份,党参10份,白术10份,茯苓10份,薏仁10份,山药20份,二棱10份,莪术10份,柴胡5份,香附10份。
[0007]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各中药原料,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提取3次后合并提取液,在室温下雾化干燥成粉末,灭菌后可直接灌装胶囊或加入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或颗粒剂等常用剂型。
[0008]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服药I次,每次服用含有3克生药的胶囊或片剂等,连续服药5天为一个疗程。发病疼痛时可零时服药I次药剂中生药含量为6克。
[0009]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效。常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0010]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和胃液分泌,其抑制应激性溃疡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浸剂对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干姜水提取物和干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预防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干姜水煎液有延长凝血时间并使纤维蛋白部分溶解的作用.干姜浸剂对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铜诱发的蛙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11]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常用于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实验表明: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对小鼠柯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有降压作用;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
[0012]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甘草甜素或其钙盐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过物理、化学方式的沉淀、吸附与结合,加强肝脏的解毒机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甘草次酸对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肿、甲醛性浮肿,结核菌素反应、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铵、甘草次酸钠能有效影响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的渗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强度弱于或接近于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种制剂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但毒性亦大。
[0013]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功效。常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党参根的醇、水浸膏口服或皮下注射,可使正常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略有增加的作用。此外,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等作用。
[0014]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复的作用,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率,延长淋巴细胞寿命,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2水平显著提高;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白术有促进小鼠红细胞造血作用;白术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对抗小鼠及人红细胞自氧化溶血。此外,本品还具有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0015]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实验表明:本品中所含的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_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茯苓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1、羟乙基茯苓多糖-2也有一定的作用。用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能增强PEC细胞毒性作用,使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加。此外,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茯苓多糖体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
[0016]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等功效。常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症。本品中所含的薏苡素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球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性抑制现象等。在大鼠试验中,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它还有解热作用,对TTG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之发热无甚作用。此外对多突触反射有短暂的抑制作用。
[0017]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
[0018]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等症。动物实验表明:表明三棱水煎剂ig给药(每只相当生药10g),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还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致活酶的趋势,降低全血粘度。实验中还发现三棱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强于本品,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
[0019]莪术:味 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嬋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肿瘤、抗早孕、.抗菌、升高白细胞、保肝、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等作用。此外,莪术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在活血化瘀药中最为明显。
[0020]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等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症。本品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商品柴胡煎剂2g/kg给兔灌胃,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抗炎,有效成分:皂苷。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胶、5-羟色胺、组胺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同时可使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抑制炎症组织组胺释放及白细胞游走;促进免疫功能,有效成分:柴胡多糖。作用: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抗肝损伤,柴胡注射液I ml/只皮下注射连续5天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GPT升高,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明显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抗辐射损伤,柴胡多糖5 mg/只腹腔注射,可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小鼠胸腺细胞中3H-TdR的掺入增加,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同时又使血浆中皮。质酮含量增加,切除肾上腺后,不再有这些表现,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此外,体外有抗结核菌作用。[0021]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本品还具有解热、镇痛、降温、强心、减慢心率、降压、抗炎、抗菌等作用。
[002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的各中药原料配伍合理药效协同,在补脾养胃,祛湿散寒的同时,对由于长期寒邪淤滞胃部所造成的胃部血脉循环不畅针对性用药有效的调理了胃气起到了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标本兼治、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治愈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0023]【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10份,干姜10份,肉桂5份,甘草10份,党参10份,白术10份,茯苓10份,薏仁10份,山药20份,二棱10份,莪术10份,柴胡5份,香附10份。
[0024]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5份,干姜8份,肉桂8份,甘草10份,党参15份,白术15份,获茶15份,薏仁20份,山药25份,二棱5份,莪 术5份,柴胡8份,香附10份。
[0025]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13份,干姜15份,肉桂13份,甘草15份,党参20份,白术20份,茯苓20份,薏仁25份,山药O份,二棱10份,莪术10份,柴胡15份,香附15份。
[0026]实施例1-3的制备与发药方法如下: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各中药原料,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提取3次后合并提取液,在室温下雾化干燥成粉末,灭菌后可直接灌装胶囊或加入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或颗粒剂等常用剂型。
[0027]每日早晚各服药I次,每次服用含有3克生药的胶囊或片剂等,连续服药5天为一个疗程。发病疼痛时可零时服药I次药剂中生药含量为6克。
[0028]一般性资料:
本发明的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96例,其中男90例,女106例,年龄层在40~70岁之间。发病时间I周-10年不等。
[0029]用法用量:
连续服药2-6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0030]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食欲增加;
有效:部分症状消失;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或出现其他病证。
[0031]治疗效果: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6个疗程后,治愈101例,有效89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32]典型病例:
1、患者李某,女,50岁,就时自诉患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症见:神清、痛苦貌、慢性消瘦体型、面色萎黄、肢凉、胃满隐痛、得温痛减、嗳气、吞酸、轻压痛无反跳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曾服奥美拉唑、吗丁琳、阿莫西林等治疗,虽暂时能有所缓解,但稍受凉后即复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方剂三个疗程后,诸症已去大半;续服又两个疗程,全身症状消失而告愈。
[0033]2、蔡某,男,51岁。胃痛多年,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方剂制备的药剂两个疗程后各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三个疗程各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饱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5-15份,干姜5-15份,肉桂5-15份,甘草5_15份,党参5_20份,白术5_20份,茯苓5-20份,薏仁10-25份,山药15-30份,三棱5_10份,莪术5_10份,柴胡5_15份,香附5_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寒疼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制附子10份,干姜10份,肉桂5份,甘草10份,党参10份,白术10份,获茶10份,薏仁1 0份,山药20份,二棱10份,莪术10份,柴胡5份,香附10份。
【文档编号】A61P1/04GK104027780SQ20141029694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晓明 申请人: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