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617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党参19-21份,甘草4-6份,陈皮9-11份,石斛9-11份,茵陈14-16份,白蛇花舌草9-11份,马齿苋14-16份,白茅根9-11份,升麻4-6份,法半夏9-11份,川断4-6份,醋延胡索9-11份,川芎14-16份,三七14-16份。本发明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治疗脾胃湿热,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脾胃湿热、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脾胃湿热占了首位。
[0003]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有多种病因,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和情志因素。临床表现为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0004]其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 。“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调理脾胃时,还可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怄,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

【发明内容】

[0005]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治疗脾胃湿热,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000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党参19-21份,甘草4-6份,陈皮9-11份,石斛9_11份,茵陈14-16份,白蛇花舌草
9-11份,马齿苋14-16份,白茅根9-11份,升麻4_6份,法半夏9_11份,川断4_6份,醋延胡索9-11份,川芎14-16份,三七14-16份。
[0007]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惟药力薄弱。治一般虚证,可代替人参使用;虚脱重证,则仍用人参为宜。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0008]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0009]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0010]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11]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月旨,降压,扩冠等作用。
[0012]白蛇花舌草,味苦、甘,性寒,无毒,归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0013]马齿苋,味酸、性寒,入大肠、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消痈利尿之功,马齿苋性寒滑利,最常解血分及大肠热毒,为中医临床治痢常用品。《本草纲目》言其"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滇南本草》言其"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生草药性备要》言其〃治红痢症,清热毒〃。炎炎夏日,是痢疾、肠炎的多发季节,选用 马齿苋煮粥服食,既可饱腹充饥,又可防治疾病,可谓一举两得。
[0014]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本发明中与仙鹤草配合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0015]升麻,味辛、微甘、苦,性凉,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16]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0017]川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功效。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0018]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胃、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止痛作用强。常用于胸痹心痛、胃痛、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
[0019]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或取净延胡索,加醋置锅内共煮,至醋吸净,烘干,取出,放凉。醋制后可增强止痛的作用。
[0020]川;,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0021]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0022]优选地,党参20份,甘草5份,陈皮10份,石斛10份,茵陈15份,白蛇花舌草10份,马齿苋15份,白茅根10份,升麻5份,法半夏10份,川断5份,醋延胡索10份,川芎15份,三七15份。
[0023]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煎剂。
[0024]煎剂又称汤剂,是中草药加水煎煮,滤去药渣的液体制剂。
[0025]本发明经1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运用,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主治脾胃湿热,党参、陈皮、石斛健脾助运,宣通肺气以养护脾胃,茵陈、白蛇花舌草、马齿苋、白茅根、升麻、法半夏配合,消湿凉血,清热解火,再通过川断、醋延胡索、川芎、三七活血止痛,收敛生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效果,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使得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治愈疾病,减少复发,无毒副作用,深得患者信赖与欢迎。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煎剂经过大量临床使用,使用3个月时,87%的患者已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改善,胃脘灼热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呆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实施例1-3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如下表所示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党参19-21份,甘草4-6份,陈皮9-11份,石斛9_11份,茵陈14-16份,白蛇花舌草9_11份,马齿苋14-16份,白茅根9-11份,升麻4-6份,法半夏9-11份,川断4_6份,醋延胡索9-11份,川芎14-16份,三七14-1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党参20份,甘草5份,陈皮10份,石斛10份,茵陈15份,白蛇花舌草10份,马齿苋15份,白茅根10份,升麻5份,法半夏10份,川断5份,醋延胡索10份,川芎15份,三七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煎剂。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4013859SQ201410297724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9日
【发明者】高忠青 申请人:高忠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