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21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枳实5~10份、炒白术10~15份、鱼腥草8~10份、三七3~5份、太子参2~3份、甘草1~2份、乳香3~5份、黄连10~15份和高良姜15~20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抗胃溃疡、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失调,促进胃动力,使胃肠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 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 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 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 源性因子的减少。
[0003]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 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 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 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 痛。
[0004] 西医西药的防治慢性胃炎手段,主要集中在制酸、修复胃粘膜、调节胃肠动力、杀 灭幽门螺杆菌中的某一方面,因而不能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其潜在的 耐药性问题也极大限制了其发展。相比而言,中医药依据理法方药的精神,参照四诊所见, 确定胃病的具体证型,施予相应方药,从改善患者胃肠病理状况以及恢复胃肠功能两方面 着手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对病理学改变如炎症,胃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中医药更有优势。


【发明内容】

[0005]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 制备而成:枳实5?10份、炒白术10?15份、鱼腥草8?10份、三七3?5份、太子参2? 3份、甘草1?2份、乳香3?5份、黄连10?15份和高良姜15?20份。
[0007]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8] 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枳实8份、炒白术12份、鱼腥草10 份、三七4份、太子参2份、甘草1份、乳香3份、黄连15份和高良姜18份。
[000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 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 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 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 液合并即可。
[0010] 服用时,每次300ml,一日两次。
[0011] 药理分析:
[0012] 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 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0013]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 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 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白术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 的影响与肠管所处机能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 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呈兴奋 作用,皆能使肠管活动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证 实白术水煎液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白术水煎液灌胃给药对小鼠 小肠推进炭末胶液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阿托品能明显抑制自术兴奋肠管的作用,推测其 兴奋肠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M-胆碱受体而产生的。白术水煎液对胃肠运动有兴奋 作用,而白术挥发油则有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及拮抗氯化钡的作用 较强,而挥发油中的杜松脑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较强。
[0014] 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 2?0. 3cm ;表面棕黄色,具纵 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 形,长3?5cm,宽3?4. 5cm ;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 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辛,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 痢,热淋,痈肿疮毒。
[0015]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 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 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 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 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 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0016]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 疲乏。
[0017]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 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8] 乳香:味辛,热,微毒。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 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19]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 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 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 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0020] 高良姜:本种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凡 中焦寒凝,或冷物所伤,脘腹冷痛者,可与干姜同用,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 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若脾胃虚弱而脘腹冷痛者,可 与人参、白术配伍,以补虚温中止痛;若痰饮内停而致呕吐清水痰涎者,可与党参、胃肠饮组 合。凡肝郁气滞,胃有寒凝,症见脘腹疼痛者可与香附组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 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临床应用于胃 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
[002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 诸药相和具有抗胃溃疡、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失调, 促进胃动力,使胃肠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 用等特点。
[0022] 疗效判断:
[0023]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46. 5岁;病程 10周?2年,平均1.65年。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24] 诊断标准简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 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辨证为脾胃湿热型。临床表现:上 腹部或胃脘痞满灼热、胀痛,嗳气,或泛酸,口苦,口臭,舌红,苔黄厚或腻。胃镜检查:内镜下 见胃黏膜明显水肿、充血、糜烂。
[002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 临床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均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 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 变,胃镜检查达不到有效标准,也无恶化者。
[0026] 结果: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0027]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0028] 1、陈某,男,5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3年,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3年,口苦,咽干, 大便干结难解,1天1行,舌红,苔黄厚,工人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 炎。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14天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029] 2、刘某,女,65岁,山东青岛人,病历7月,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2年,口苦,嗳气,咽 干,大便尚调,舌红,苔黄,柳江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经本发明 药物施治,治疗1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1] 实施例1 :
[0032] -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枳实 8份、炒白术12份、鱼腥草10份、三七4份、太子参2份、甘草1份、乳香3份、黄连15份和 高良姜18份。
[0033] 实施例2 :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 而成:积实5?10份、炒白术10?15份、鱼腥草8?10份、三七3?5份、太子参2?3 份、甘草1?2份、乳香3?5份、黄连10?15份和高良姜15?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 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枳实8份、炒白术12份、鱼腥草10份、三七4份、太子参2份、甘草 1份、乳香3份、黄连15份和高良姜18份。
3.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 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 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 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 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文档编号】A61K36/9062GK104083694SQ20141030558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咸洪震, 宋孝辉, 于卫星, 鲁盛华 申请人:咸洪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