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8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白术、党参、黄芪、肉桂、杜仲、川断、益母草、五灵脂、三棱、莪术、元胡、小茴香、没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膜样性痛经是指经行时小腹疼痛剧烈,甚则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并伴经量过多,掉下腐肉样血片的一种痛经。又称脱模性痛经。素体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脾胃虚弱,或寒凝冲任,或者房劳过度,或情怀抑郁,经行之时,淤阻于内,好血不得归经,是以形成腹痛、出血,内膜片脱下。本病临床特征是经行第2-3天腹痛加剧,呈阵发性,出血量多,色紫红,有大血块,夹有大片腐肉样团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出血减少。同时伴有腰酸腿软,胸闷烦躁,或乳房胀痛等症状。
[0003]临床上治疗膜样性痛经较为棘手,因为人们一般口服活血化淤类药物或止痛类药物,有时并不对症,达不到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服用方便、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0005]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白术15克党参12克黄芪15克肉桂5克杜仲10克川断12克益母草30克五灵脂10克
三棱6克莪术6克元胡10克小茴香6克没药10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0006]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晕升煎至200晕升。
[0007]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08]中医认为:膜样性痛经应以益气健脾、补肾温阳、逐瘀脱模为治疗原则。本发明方中白术、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肉桂、杜仲、川断补肾温阳;小茴香、没药、元胡、三棱、莪术、益母草、五灵脂逐瘀脱膜;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9]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无副作用,对膜样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0010]为进一步证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70位患者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0011]例病人中,每月经期服3-5剂,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治愈者20例,二个疗程治愈者21例,三个疗程治愈者8例,四个疗程治愈者11例,四个疗程以上治愈者9例,无效I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经行时小腹疼痛、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有效:经行时小腹疼痛、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0012]表I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是由以下列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白术15克党参12克黄芪15克肉桂5克杜仲10克川断12克益母草30克五灵脂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元胡10克小茴香6克没药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膜样性痛经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口服。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162102SQ20141035164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解程 申请人:解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