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所述的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重叠一部分的连接装置,所述的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长度的10%-35%,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端口连接装置和内部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气囊之间连接无间隙,使空气压力波气囊仪覆盖部位得到全方位治疗。
【专利说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力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压力波气囊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 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 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由于空气压力波气囊仪有很多气囊,气 囊位于气囊袋内,为了便于对将各气囊有序的排列,使气囊不会移位,在气囊袋上设置多个 气囊腔,气囊腔之间通过压线对气囊腔进行隔离,一个气囊腔内设置一个气囊,即可保证气 囊不会移位影响使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但是,气囊在反复充放气过程中,相邻两个气囊 之间有间隙,即气囊无法作用于压线对应的人体部位,使得该部位无法得到治疗,使得空气 压力波气囊仪覆盖的人体部位无法得到全面治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结构简单,气囊之间连 接无间隙,使空气压力波气囊仪覆盖部位得到全方位治疗。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所述的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 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重叠一部分的连接装置,所述的第一气囊袋 和第二气囊袋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长度的10%-35%,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端口连接装 置和内部连接装置。本发明在现有技术上做了改进,即保持将气囊放于气囊袋内的结构方 式,在气囊袋的连接方式上做了改进。在本发明中,将气囊袋之间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两 个气囊袋在连接时有一部分的重叠,即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在连接时有一部分的重 叠,采用该结构的连接方式,使得气囊会有一部分的重叠,即两个气囊之间无间隙,保证空 气压力波气囊仪覆盖部位得到全方位治疗。气囊袋对气囊进行封装,气囊与气囊袋之间有 一定的间隙,实验证明,为了保证气囊袋在重叠连接时气囊的可靠重叠,第一气囊袋和第二 气囊袋的重叠长度至少占第一气囊袋长度的10%,在达到气囊的可靠重叠的同时,避免不必 要的材料的浪费,即减少气囊袋的长度,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的重叠长度最多占第一 气囊袋长度的35%。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重叠后对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进行连接, 采用内部连接和端口连接的方式,有效的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一般气囊袋的防滑力 不强,气囊在反复充放气过程中,位于外层的气囊袋易滑动,即第一气囊袋易从第二气囊袋 上滑落,采用内部连接和端口连接的方式,可有效的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装置为拉链或夹链。采用拉链或夹链的结构对第一气囊袋 和第二气囊袋进行连接,通过拉合或转动按压即可对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进行连接, 其操作方便快捷。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尼龙搭扣。采用尼龙搭扣的连接方式,其操作简单, 只需贴紧即可实现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长度的20%。
[0008]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袋之间有一部分重叠,使得相连两个气囊之间相互 重叠,保证了气囊之间连接无间隙,使空气压力波气囊仪覆盖部位得到全方位治疗。
[0009] 2、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只需对连接装置进行操作即可实现第一气囊袋和第二气囊 袋之间的重叠连接,其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第一气囊袋的剖视图。
[0012] 图3是第二气囊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是现有空气压力波气囊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一气囊袋;2、第二气囊袋;3、连接装置; 31、端口连接装置;32、内部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此。
[0016] 实施例1 : 如图1所示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所述的第一气囊 袋1和第二气囊袋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重叠一部分的连接 装置3,所述的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1长度的10%-35%, 所述的连接装置3包括端口连接装置31和内部连接装置32。在本实施例中,端口连接装置 和内部连接装置即分别在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的端口处和距离端口一定距离处均 设置连接装置。内部连接装置32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袋1的内部和第二气囊袋2的外部, 第一气囊袋1的端口连接装置31和第二气囊袋2的内部连接装置32相互配合,第一气囊 袋1的内部连接装置32和第二气囊袋2的端口连接装置3相互配合,达到对第一气囊袋1 和第二气囊袋2的两次连接。在使用时,先使第一气囊袋1将第二气囊袋2的一端包裹住, 在利用连接装置对第一气囊袋1将第二气囊袋2进行连接,其操作简单。
[0017]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对连接 装置进行优化,即所述的连接装置3为拉链或夹链。
[0018]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对连接 装置进行优化,即所述的连接装置3为尼龙搭扣。
[0019]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了一组数据,即所 述的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1长度的20%。
[0020]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所述的第 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重 叠一部分的连接装置(3),所述的第一气囊袋(1)和第二气囊袋(2)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 袋(1)长度的1〇%_35%,所述的连接装置(3 )包括端口连接装置(31)和内部连接装置(32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3)为拉链 或夹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3)为尼龙 搭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袋(1)和第 二气囊袋(2)的重叠长度占第一气囊袋(1)长度的20%。
【文档编号】A61H23/04GK104116631SQ20141036351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文 申请人: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