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556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5-20克,秦艽5-20克,乌梅5-20克,天花粉5-20克,连翘5-20克,梗米5-20克,知母5-20克,制何首乌10-25克,制鳖10-30克、地骨皮10-30克、玉竹10-30克、双花10-35克、青蒿10-35克、当归10-35克、板蓝根10-35克,生石膏10-60克、党参10-50克,麦冬10-30克,甘草5-15克,本发明药源广泛,使用方便,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补中补气、健脾和胃,能够有效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治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兽用医药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大牲 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 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大牲畜阴虚发热其 病因病机为热邪日久不退,热邪传入营阴,耗伤津液,阴液亏虚,热邪损伤脾胃,脾胃之气升 降失调则热结阳明,或外感之邪,日久失治,致使机体正气渐损,加西药退热发汗时间过长, 过度耗伤津液,而致长期低烧不退,故大便燥结不通,致中气不和则时而呕吐,阴虚内热而 致舌质红绛,阴虚耗伤则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表现症状;口鼻干燥,眼 球塌陷,大便燥结,小便黄赤,低烧,昼轻夜重,舌质绛红,喜饮,本病属热结阳明证。以阴虚 内热,热结阳明证论治。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药源广泛,使用方便,治宜滋阴降火, 清热解毒,补阴生津,益脾健胃,和解里表。能够有效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病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 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20克,秦艽20克,乌梅20克,天花粉20克,连翘 20克,梗米20克,知母20克,制何首乌25克,制鳖甲30克、地骨皮30克、玉竹30克、双花 35克、青蒿35克、当归35克、板蓝根35克,生石膏60克、党参50克,麦冬30克,甘草15 克。
[0008]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5-20克,秦艽5-20克,乌梅5-20 克,天花粉5-20克,连翘5-20克,梗米5-20克,知母5-20克,制何首乌10-25克,制鳖10-30 克、地骨皮10-30克、玉竹10-30克、双花10-35克、青蒿10-35克、当归10-35克、板蓝根 10-35克,生石膏10-60克。党参10-50克,麦冬10-30克,甘草5-15克。
[0009]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8-20克,秦艽18-20克,乌梅 18-20克,天花粉18-20克,连翘18-20克,梗米18-20克,知母18-20克,制何首乌20-25克, 制鳖25-30克、地骨皮25-30克、玉竹25-30克、双花30-35克、青蒿30-35克、当归30-35 克、板蓝根30-35克,生石膏50-60克。党参40-50克,麦冬25-30克,甘草13-15克。
[0010]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5-18克,秦艽15-18克,乌梅 15-18克,天花粉15-18克,连翘15-18克,梗米15-18克,知母15-18克,制何首乌15-20 克,制鳖20-25克、地骨皮20-25克、玉竹20-25克、双花25-30、青蒿25-30克、当归25-30 克、板蓝根25-30克,生石膏40-50克。党参30-40克,麦冬20-25克,甘草10-13克。 [0011]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0-15克,秦艽 10-15克,乌梅10-15克,天花粉10-15克,连翘10-15克,梗米10-15克,知母10-15克,制 何首乌10-15克,制鳖15-20克、地骨皮15-20克、玉竹15-20克、双花20-25、青蒿20-25 克、当归20-25克、板蓝根20-25克,生石膏30-40克。党参25-30克,麦冬15-20克,甘草 8-10 克。
[0012]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5-10克,秦艽5-10 克,乌梅5-10克,天花粉5-10克,连翘5-10克,梗米5-10克,知母5-10克,制何首乌5-10 克,制鳖5-10克、地骨皮10-15克、玉竹10-15克、双花15-20、青蒿15-20克、当归15-20 克、板蓝根15-20克,生石膏20-30克。党参20-25克,麦冬10-15克,甘草5-8克。
[0013]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病的中 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升或以 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200毫 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每日一剂灌服。
[0014] 本发明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可连续使用2个疗程,观 效酌减药量,一般在灌服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源广泛,使用方便,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能够有效治疗 大牲畜阴虚发热病。本发明避免兽药制剂针对大牲畜心脏,肾脏的损伤,且价格低廉,尤其 能为养殖户们接受,药物无毒副作用,经此治疗后的大牲畜,在宰杀食用时药物残留小,对 人体无害。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病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成分如 下:柴胡5-20克,秦艽5-20克,乌梅5-20克,天花粉5-20克,连翘5-20克,梗米5-20克,知 母5-20克,制何首乌10-25克,制鳖10-30克、地骨皮10-30克、玉竹10-30克、双花10-35 克、青蒿10-35克、当归10-35克、板蓝根10-35克,生石膏10-60克。党参10-50克,麦冬 10-30克,甘草5-15克。
[0018]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8-20克,秦艽18-20克,乌梅 18-20克,天花粉18-20克,连翘18-20克,梗米18-20克,知母18-20克,制何首乌20-25克, 制鳖25-30克、地骨皮25-30克、玉竹25-30克、双花30-35克、青蒿30-35克、当归30-35 克、板蓝根30-35克,生石膏50-60克。党参40-50克,麦冬25-30克,甘草13-15克。
[0019]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5-18克,秦艽15-18克,乌梅 15-18克,天花粉15-18克,连翘15-18克,梗米15-18克,知母15-18克,制何首乌15-20 克,制鳖20-25克、地骨皮20-25克、玉竹20-25克、双花25-30、青蒿25-30克、当归25-30 克、板蓝根25-30克,生石膏40-50克。党参30-40克,麦冬20-25克,甘草10-13克。
[0020]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0-15克,秦艽 10-15克,乌梅10-15克,天花粉10-15克,连翘10-15克,梗米10-15克,知母10-15克,制 何首乌10-15克,制鳖甲15-20克、地骨皮15-20克、玉竹15-20克、双花20-25、青蒿20-25 克、当归20-25克、板蓝根20-25克,生石膏30-40克。党参25-30克,麦冬15-20克,甘草 8-10 克。
[0021]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5-10克,秦艽5-10 克,乌梅5-10克,天花粉5-10克,连翘5-10克,梗米5-10克,知母5-10克,制何首乌5-10 克,制鳖5-10克、地骨皮10-15克、玉竹10-15克、双花15-20、青蒿15-20克、当归15-20 克、板蓝根15-20克,生石膏20-30克。党参20-25克,麦冬10-15克,甘草5-8克。
[0022] 本方临床应用加减法,若兼大便燥结,加番泻叶,10克,便下即可减去。
[0023] 若呕吐加竹茹、白扁豆各10克。
[0024] 本方药中生石膏加梗米以保护胃气,待退热后石膏剂量立即减量,或去除,再以健 脾温胃收功。
[0025]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 添加水,加水量1〇〇〇毫升或以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200毫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每日一剂灌服。
[0026] 本发明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可连续使用2个疗程,观 效酌减药量,一般在灌服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0027] 本发明中的各成分: 柴胡;味苦、辛,入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夕卜 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 用于双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疮痈疔肿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疟疾 双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疮痈疔肿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肺心胆,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1、疮痈肿毒,瘰疬结核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肾,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用于气分实热证2、用于肺热咳 嗽,阴虚燥咳3、用于阴虚消渴4、用于骨蒸潮热 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胃肝肾,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1、用于阴虚发热2、用于 血热出血3、用于肺热咳嗽泄热而生津止烦渴泄热而泻肾经浮火 板蓝根;味苦,性寒,入心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1、温病发热,头痛,喉痛或身发斑疹 2、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青蒿;味苦辛,性寒,入肝胆肾,清虚热,凉血,解暑,截虐 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1、用于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喘3、用于胃火牙痛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清热生津,消肿排脓,1、用于热病口渴,内热消渴 2、用于肺热咳嗽或燥咳3、用于痈肿疮疡 乌梅;味酸、潘,性平,入肝脾大肠,;敛汗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1、用于 肺虚久咳2、用于久泻久痢3、用于虚热消渴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0028] 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养阴润燥,生津止渴,1、用于阴虚肺燥的干咳少痰2、 用于热病烦渴及消渴等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入胃肝胆。祛风湿、舒筋骨、退虚热、清湿热,用于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手足不遂。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用于湿热黄疸、 制鳖甲;味咸,性寒,入肝肾,滋阴潜阳,软坚散结1、用于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 动等证2、用于癥瘕积聚,疟母等 制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入肝肾,补益精血,固肾乌须,1、用于血虚而见头晕目眩,心 悸失眠,萎黄乏力,及肝肾精血亏虚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证2、用于 体虚久疟,肠燥便秘及痈疽瘰疬等证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0029] 用于血虚诸证,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证,用于血 虚、血滞或寒滞、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证,用于痈疽疮痈,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0030] 党参;味甘,性平。入脾肺。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中气不足的少食便溏,四肢 倦怠等证,用于肺气亏虚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证,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 证,用于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证。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嗽咳 血等,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用于心阴虚及温热邪扰及心营、心烦不 目民,舌绛而干等。
[0031 ] 梗米;益气、止烦、止渴、止泻、补中、壮筋骨,益肠胃;煮汁主心痛,止渴,断热毒下 痢;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 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 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少食便溏等,用于痰多咳嗽,用于脘 腹及四肢挛急作痛,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调和药性。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 物中毒等。
[0032] 按语; 本方药中柴胡和节退热。疏肝解郁,秦艽祛风湿,舒筋骨,清虚热,常用于阴虚骨蒸潮 热,何首乌补益精血、解毒。补血养阴退热,本品具有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根据医 师经验,常配鳖甲,知母、地骨皮等,治阴虚发热效果良好。制鳖甲滋阴潜阳,滋阴清热,知母 滋阴退热,生津止渴,地骨皮祛骨蒸肌热,玉竹滋阴生津止渴,常与知母、地骨皮配伍,治阴 虚发热,烦渴,乌梅滋阴生津止渴,敛汗,用于阴虚内热发渴;天花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止 渴;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以防热毒损伤脏腑,当归补血养阴,以护营血,板蓝根清热解毒, 以解温热之毒邪,生石膏滋阴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治一切内热之证,青蒿清热,治疟疾之 要药。退阴虚发热,之良药。粳米健脾利湿养胃,以防石膏之凉性损伤脾胃,全方共具滋阴 降火,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而获效。本方临床应用加减法,若兼大便燥结,加番泻叶,10克,便 下即可减去,呕吐加竹茹、白扁豆各10克。本方药中生石膏加梗米以保护胃气,待退热后石 膏剂量立即减量,或去除,再以健脾温胃收功。
[0033] 方解: 本方中用柴胡、双花、连翘、知母、地骨皮、板蓝根、青蒿、石膏以清热解毒,退往来寒热 为主。用天花粉、玉竹、麦冬、乌梅以补阴生津,除烦止渴为辅,用何首乌,鳖甲、党参、当归、 秦艽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补肾填髓为佐,用粳米,甘草调和药性, 例1 ;蔡家一头4岁公牛因患口蹄病,采取对症治疗,以西药注射,病程十多天后虽说能 少许进食,但反复发烧,用药后就退烧,停药就发烧,发烧则饮食废绝。
[0034] 经诊断为阴虚发热。
[0035] 因病程较长,日久失治,致使机体正气渐损,加之西药退热发汗时间过长,过度耗 伤津液,而致长期低烧不退,故用大量的柴胡汤不奏效,究其因,柴胡汤不能滋补阴液,故改 用柴胡鳖甲散加减,效如浮鼓,治宜滋阴清热。
[0036] 处方;柴胡鳖甲散加减; 柴胡20克,秦艽20克,乌梅20克,天花粉20克,连翘20克,梗米20克,知母20克,制 何首乌25克,制鳖甲30克、地骨皮30克、玉竹30克、双花35克、青蒿35克、当归35克、板 蓝根35克,生石膏60克。党参50克,麦冬30克,甘草15克。
[0037] 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 升或以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 200毫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灌服。
[0038] 次日复诊;该牛精神好转,听诊;瘤胃蠕动音见强,心音有所增强,体温恢复正常。 随即将药方中的石膏减量为20克,青蒿20克,其他药剂不变,灌服一剂。
[0039] 三日复诊;体温正常,主诉饮食较差。随即将本方的石膏,青蒿减掉,加神曲、麦芽、 山楂各25克,苍术20克,枳壳20克,砂仁20克,厚朴20克。
[0040] 四日来诊;检查都近于正常,主诉,该牛饮食较多了。
[0041] 按上方灌服两日。每日一剂, 六日来诊;一切正常,告之痊愈。
[0042] 例子 2 黄家3岁母马,反复发烧,用药后就退烧,停药就发烧,发烧则饮食废绝。而且大便干燥 难下,经诊断为阴虚发热,西药注射8天,病程反复不愈,使用本发明。
[0043] 柴胡15克,秦艽15克,乌梅15克,天花粉10克,连翘18克,梗米18克,知母12 克,制何首乌22克,制鳖25克、地骨皮12克、玉竹18克、双花25克、青蒿25克、当归25克、 板蓝根25克,生石膏55克、党参40克,麦冬20克,甘草10克。另加番泻叶10克。
[0044] 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升 或以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 200毫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灌服。
[0045] 次日复诊;该马精神好转,听诊;胃部蠕动音见强,心音有所增强,体温恢复正常。 便下正常。随即将药方中的石膏减量为30克,青蒿25克,去除番泻叶。其他药剂不变,灌 服一剂。
[0046] 三日复诊;体温正常,主诉饮食较差。随即将本方的石膏,青蒿减掉,加神曲、麦芽、 山楂各25克。
[0047] 四日来诊;检查都近于正常,主诉,该马饮食较多了。
[0048] 按上方灌服两日。每日一剂, 六日来诊;一切正常,告之痊愈。
[0049] 例子3、李家一骡子,5岁,天热饮水不断,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 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呕吐不断,饮食难进续。经诊断为阴虚发热。使用本发明: 柴胡18克,秦艽18克,乌梅18克,天花粉18克,连翘18克,梗米18克,知母15克,制 何首乌15克,制鳖20克、地骨皮20克、玉竹20克、双花25克、青蒿25克、当归30克、板蓝 根30克,生石膏40克、党参30克,麦冬20克,甘草13克,加竹茹、白扁豆各10克。
[0050] 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升 或以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 200毫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灌服。
[0051] 次日复诊;该骡子精神好转,听诊;胃部蠕动音见强,心音有所增强,体温恢复正 常。呕吐停止,能稍微进食。随即将药方中的石膏减量为25克,青蒿15克,去除竹苑、白扁 豆。其他药剂不变,灌服一剂。
[0052] 三日复诊;体温正常,主诉饮食较差。随即将本方的石膏,青蒿减掉,加苍术20克, 枳壳20克,砂仁20克,厚朴20克。
[0053] 四日来诊;检查都近于正常,主诉,该骡子饮食较多了。
[0054] 按上方灌服两日。每日一剂, 六日来诊;一切正常,告之痊愈。
[0055] 实验数据: 1、阴虚内热症大鼠造模: 选用雄性30只SDD大鼠,体重180-220g,游泳6周,每周5天,每天1次,日游泳时间 由10分钟逐日增加至第5周末120分钟,水深60cm,水温28-32摄氏度。认为该模型为阴 虚内热症,在病因上接近临床,无人为直接干预机体生理过程的阴虚内热症模型,有助于深 入研究阴虚内热症的病理生理。
[0056] 2、实验动物分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
[0057] 3、对照组使用西药注射,模型组喂食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汤剂,每日5-10ml。
[0058] 4、结果: 对照组历程10余天,病程反复,形体消瘦,10余天内,有3只持续低烧,3只大便干燥难 下,4只呕吐,5只趋于健康,饮食饮水排尿排便趋于正常。
[0059] 模型组历程6-7天,灌服次日后可少量进食,三日后去石膏和青蒿后,增加神曲、 麦芽、山楂、苍术、枳壳、砂仁、厚朴、继续灌服4天,饮食饮水排尿排便恢复正常,15只中痊 愈14只,效果显著。
[0060] 本方中用柴胡、双花、连翘、知母、地骨皮、板蓝根、青蒿、石膏以清热解毒,退往来 寒热为主。用天花粉、玉竹、麦冬、乌梅以补阴生津,除烦止渴为辅,用何首乌,鳖甲、党参、 当归、秦艽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补肾填髓为佐,用粳米,甘草调和药性,本发明药源广泛, 使用方便,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补阴生津,益脾健胃,和解里表。能够有效治疗大牲畜 阴虚发热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 成分:柴胡5-20克,秦艽5-20克,乌梅5-20克,天花粉5-20克,连翘5-20克,梗米5-20 克,知母5-20克,制何首乌10-25克,制鳖10-30克、地骨皮10-30克、玉竹10-30克、双花 10-35克、青蒿10-35克、当归10-35克、板蓝根10-35克,生石膏10-60克、党参10-50克, 麦冬10-30克,甘草5-1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 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8-20克,秦艽18-20克,乌梅18-20克,天花粉18-20克,连翘 18-20克,梗米18-20克,知母18-20克,制何首乌20-25克,制鳖25-30克、地骨皮25-30克、 玉竹25-30克、双花30-35克、青蒿30-35克、当归30-35克、板蓝根30-35克,生石膏50-60 克、党参40-50克,麦冬25-30克,甘草13-1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 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5-18克,秦艽15-18克,乌梅15-18克,天花粉15-18克,连翘 15-18克,梗米15-18克,知母15-18克,制何首乌15-20克,制鳖20-25克、地骨皮20-25克、 玉竹20-25克、双花25-30克、青蒿25-30克、当归25-30克、板蓝根25-30克,生石膏40-50 克、党参30-40克,麦冬20-25克,甘草10-13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 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10-15克,秦艽10-15克,乌梅10-15克,天花粉10-15克,连翘 10-15克,梗米10-15克,知母10-15克,制何首乌10-15克,制鳖甲15-20克、地骨皮15-20 克、玉竹15-20克、双花20-25、青蒿20-25克、当归20-25克、板蓝根20-25克,生石膏30-40 克、党参25-30克,麦冬15-20克,甘草8-10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 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柴胡5-10克,秦艽5-10克,乌梅5-10克,天花粉5-10克,连翘5-10 克,梗米5-10克,知母5-10克,制何首乌5-10克,制鳖5-10克、地骨皮10-15克、玉竹10-15 克、双花15-20、青蒿15-20克、当归15-20克、板蓝根15-20克,生石膏20-30克、党参20-25 克,麦冬10-15克,甘草5-8克。
6. -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用于治疗大牲畜阴虚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各组分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升或以能 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200毫升 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每日一剂灌服。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4189545SQ20141036889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严中明 申请人:严中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