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735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红景天、西洋参、鹿角胶、淫羊藿、菟丝子、陈皮、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仙鹤草和肿节风。本发明药物具有补肾填精,温阳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散瘀作用,能够达到对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标本兼治的效果,消除临床症状,最终达到治愈目的,并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目前放化疗仍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放化疗常使正常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受到损伤,造成骨髓抑制,外周血象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或出血,影响患者进一步治疗。
[0003]近年来随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中性粒细胞减少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放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西医主要是输注血小板,但存在保存时间短、供血来源缺乏、花费较高且可能发生血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及产生血小板抗体等问题;近年上市的重组白细胞介素-11及血小板生成素虽有较好疗效,但价格昂贵,并且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0004]中医认为肿瘤形成时间较长,患者存在多脏腑气机失调,或又感邪毒,导致气滞血瘀痰湿互结,形成肿瘤,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放化疗治疗为攻伐治疗,热毒之邪,可伤气耗阴,更加重了脾肾亏损,气血损伤,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常伴有白细胞下降及贫血。临床常表现为身体虚弱,乏力,疲倦,头晕,面色苍白,纳差,腰酸腿软,畏寒发热,皮下及牙龈出血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日久必损及肾;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髓不得满,血不能化,故放化疗导致脾肾损伤,致使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气虚血少,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出血。因此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重点是补肾填精,温阳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散瘀。


【发明内容】

[0005]为获得新型高效安全的可适用于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人对此经过大量的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充分的创造性劳动后,完成了本发明。
[0006]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包括红景天、西洋参、鹿角胶、淫羊藿、英丝子、陈皮、白术、黄I当归、龙眼肉、仙鹤草、肿节风。
[0007]作为一种示例性例举,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08]红景天5-12份、西洋参3-12份、鹿角胶3_10份、淫羊藿5_15份、菟丝子5_20份、陈皮3-8份、白术5-10份、黄芪15-50份、当归5_15份、龙眼肉5_20份、仙鹤草10-30份、肿节风5-15份。
[0009]本发明所述药物有优选配比为:
[0010]优选的,红景天6份、西洋参5份、鹿角胶4份、淫羊藿8份、菟丝子6份、陈皮4份、白术6份、黄芪15份、当归5份、龙眼肉12份、仙鹤草12份、肿节风6份。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制备方法为: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淫羊藿、菟丝子、陈皮、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仙鹤草、肿节风,加13?17倍重量的水煎2.5?3.5小时,过滤离心去渣,浓缩成清膏;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红景天、西洋参,碎成细粉;3)、称取相应重量份的鹿角胶用黄酒加温烊化;4)、将步骤2)、3)所得产物与步骤I)所述清膏混合均匀,得所述药物。
[0012]优选的,步骤I)中为加15倍重量的水煎3小时。
[0013]所述药物可以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齐U、膏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0014]其中,主要药物成分的作用功效为:
[0015]红景天:苦,甘,平,归肺、心经。益气活血,通脉平喘。藏医《四部医典》载:性平,清热,滋补元气,利气养血,能补肾,主周身乏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病毒,抗缺氧,改善心血管功能,保肝等作用,而且安全无毒。
[0016]西洋参:苦,微甘,寒。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0017]鹿角胶:甘,咸,温。归肝、肾经。补肝肾,益精血,并能止血。
[0018]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除湿。
[0019]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阳益阴,固精缩尿,补肝明目,补脾止泻。
[0020]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0021]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0022]黄芪:甘,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0023]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0024]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心脾,益气血。
[0025]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涩止血,止痢,补虚强壮。
[0026]肿节风:苦,辛,平。归心、肝经。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结合上述原料药的药理及药性,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反复的临床治疗试验,研制出本发明药物,具有补肾填精,温阳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散瘀作用。本发明药物能够达到对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标本兼治的效果,消除临床症状,最终达到治愈目的,并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32]红景天5份、西洋参3份、鹿角胶3份、淫羊藿5份、菟丝子5份、陈皮3份、白术5份、黄芪15份、当归5份、龙眼肉5份、仙鹤草10份、肿节风5份。
[0033]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34]I)、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淫羊藿、菟丝子、陈皮、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仙鹤草、肿节风,加13?17倍重量的水煎2.5?3.5小时,过滤离心去渣,浓缩成清膏;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红景天、西洋参,碎成细粉;3)、称取相应重量份的鹿角胶用黄酒加温烊化;4)、将步骤2)、3)所得产物与步骤I)所述清膏混合均匀,得所述药物。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37]红景天12份、西洋参12份、鹿角胶10份、淫羊藿15份、菟丝子20份、陈皮8份、白术10份、黄芪50份、当归15份、龙眼肉20份、仙鹤草30份、肿节风15份。
[0038]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39]同实施例1。
[0040]实施例3
[0041]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42]红景天8份、西洋参6份、鹿角胶6份、淫羊藿8份、菟丝子8份、陈皮4份、白术8份、黄芪20份、当归10份、龙眼肉8份、仙鹤草15份、肿节风10份。
[0043]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44]同实施例1。
[0045]实施例4
[0046]—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47]红景天10份、西洋参9份、鹿角胶9份、淫羊藿12份、菟丝子12份、陈皮5份、白术10份、黄芪25份、当归10份、龙眼肉12份、仙鹤草20份、肿节风10份。
[0048]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49]同实施例1。
[0050]实施例5
[0051]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52]红景天12份、西洋参10份、鹿角胶10份、淫羊藿15份、菟丝子15份、陈皮6份、白术10份、黄芪40份、当归15份、龙眼肉18份、仙鹤草25份、肿节风15份。
[0053]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54]同实施例1。
[0055]实施例6
[0056]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0057]红景天6份、西洋参5份、鹿角胶4份、淫羊藿8份、菟丝子6份、陈皮4份、白术6份、黄芪15份、当归5份、龙眼肉12份、仙鹤草12份、肿节风6份。
[0058]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9]病例及临床效果:
[0060]病例:
[0061]王某,男,72岁。2013年9月8日初诊。
[0062]患者因咳嗽憋气,痰中带血4月,诊断为右肺癌,胸腔积液,病理为中分化腺癌。已经行化疗(泰索帝+顺钼)4周期,并行放射治疗10次。今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2.20 X 19/L,血小板计数72X 109/L,血红蛋白102g/L。KPS评分40分。现症见干咳,乏力、气短,头晕,怕冷,纳差,便溏,小便黄,无明显皮下及牙龈出血。舌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诊断为肺癌化放疗后,血小板减少。
[0063]辩证:脾肾虚损,气血两虚。
[0064]治法: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0065]处方:红景天10g、西洋参6g、鹿角胶6g、淫羊藿15g、英丝子20g、陈皮6g、炒白术12g、黄芪40g、当归10g、龙眼肉20g、仙鹤草20g、肿节风10g。以上为每日的剂量。
[0066]上述处方按照实施例1制成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I袋,开水冲服。
[0067]二诊:9月14日,患者服药后咳嗽减轻,乏力、气短明显减轻,无头晕及低热,饮食增加,二便正常,舌淡红略胖,苔薄白,脉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12 X 109/L,血小板计数103 X 109/L,血红蛋白102g/L,予上药继服7天。
[0068]三诊:9月21日,患者轻微咳嗽乏力,活动时气短,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KPS评分60分,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5.22 X 109/L,血小板计数121 X 109/L,血红蛋白106g/L,
血象恢复正常。
[0069]张某,男,25岁。2014年4月27初诊。
[0070]患者因左上腹部疼痛不适,消瘦半年,查胃镜诊断为胃癌,术后诊断:胃低分化腺癌IV期(T3N3Mtl),已经化疗4周期(替吉奥+奥沙利钼),目前仍服用替吉奥。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2.40X 109/L,血小板计数68X 109/L,血红蛋白96g/L,KPS评分40分,现证见刷牙时牙龈出血,周身乏力,四肢酸软,活动时心悸,恶心,纳差,嗳气,恶寒,体重下降,大便略干,2日一次,舌略胖,边有齿痕,舌质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胃癌术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0071]辩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0072]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养血。
[0073]处方:红景天10g、西洋参12g、鹿角胶6g、淫羊藿12g、菟丝子20g、陈皮8g、白术15g、黄芪30g、当归10g、龙眼肉20g、仙鹤草20g、肿节风1go以上为每日的剂量。
[0074]上述处方按照实施例1制成浓缩丸剂服用,每日3次,每次I袋,开水送服。服用7天后诸症好转,复查白细胞4.10X109/L,血小板计数103X 109/L,血红蛋白105g/L ;服药14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90X10VL,血小板计数133X 109/L,血红蛋白112g/L,KPS评分70分。以后继续服上药,又化疗2周期,无明显不适,复查血常规均正常,未再复发。
[0075]林某,男,58岁。2013年6月18日初诊。患者2月前查体发现胸部占位病变,经查胸部CT及PET-CT诊断为胸腺恶性肿瘤,双肺内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穿刺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考虑原发为胸腺癌。已经于5月10日及6月2开始予GP+恩度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反应明显。现症见头晕、乏力、活动时气短,食少,畏寒喜暖,腰膝酸软,双下肢见较多皮下出血点,有些融合成片,刷牙或吸吮时可见牙龈出血。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查血常规白细胞2.30 X 109/L,血小板计数36 X 19/L,血红蛋白106g/L。KPS评分40分。
[0076]辨证: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气不摄血
[0077]治法:温阳补肾,益气摄血补血
[0078]处方:红景天15g、西洋参10g、鹿角胶10g、淫羊藿15g、英丝子12g、陈皮6g、白术10g、黄芪50g、当归10g、龙眼肉20g、仙鹤草30g、肿节风15g。以上为每日的剂量。
[0079]上述药物按照实施例1制成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4粒,开水送服。
[0080]二诊:7月5日,患者服药7天,头晕乏力减轻,气短好转,饮食增加,睡眠好转,畏寒减轻,无新的皮下出血点,刷牙时可见少许牙龈出血。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70 X 109/L,血小板计数62X 109/L,血红蛋白108g/L,KPS评分60分,予继续服上药。
[0081]三诊:7月12日,患者无明显头晕,轻度乏力,活动时气短较前明显减轻,饮食睡眠正常,无皮下出血点,无刷牙时牙龈出血。KPS评分70分。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2X109/L,血小板计数98X 109/L,血红蛋白113g/L。后随访瞩继续服本药,又继续化疗2周期,病情好转,未再出现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
[0082]马某,男,59岁。2014年3月13日初诊。
[0083]患者2月前因反复腹痛,腰部疼痛,查CEA及CA-199明显升高,经CT检查及PET-CT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已予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ql,q8;顺钼25mg/m2,静滴,ql-3)共2周期。现患者乏力,头晕,腰痛,困倦,恶心,食欲差,饮食少,大便稀,睡眠差,下肢皮下见针尖样出血点,刷牙时牙龈出血。舌淡嫩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查血常规白细胞3.30\109/1,血小板计数56父109/1,血红蛋白108g/L。KPS评分50分。
[0084]辨证:脾肾亏虚,气不摄血
[0085]治法:健脾补肾,益气摄血
[0086]治疗:予实施例6的药物组合制成片剂,每日3次口服治疗,每次剂量相当于生药9g。
[0087]二诊:3月20日,患者服药7天,乏力头晕减轻,困倦好转,无恶心,饮食增加,大便略稀,畏寒减轻,睡眠好转,皮下出血点已消散,刷牙时可见少许牙龈出血。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90 X 109/L,血小板计数78 X 109/L,血红蛋白108g/L,KPS评分60分,予继续服上药。三诊:7月12日,患者无明显头晕,轻度乏力,活动时气短较前明显减轻,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无皮下出血点,无刷牙时牙龈出血。KPS评分70分。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2X 19/L,血小板计数106X107L,血红蛋白lllg/L。予继续服药治疗,准备继续化疗。
[0088]临床:
[0089]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临床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经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伴有白细胞或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25-75岁,平均59岁;肺癌21例,胰腺癌12例,乳腺癌8例,胃癌13例,大肠癌8例。所用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环磷酰胺、顺钼、替吉奥、多西他赛、奥沙利钼等,已经化疗2?4个疗程,有些患者同时或先后进行放射治疗。
[0090]诊疗方案:使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实施例1-6的药物配比方案,进行服用。
[0091]血小板减少诊断及疗效标准: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分级标准(WH0,1979)诊断,并参考有关文献疗效标准判断疗效。
[0092]显效:血小板升至100 X 109/L以上;
[0093]有效:血小板已回升到2倍或以上但仍未至100X 109/L ;
[0094]无效:达不到显效及有效评定标准者。
[0095]治疗结果见下表(表I,表2):
[0096]表1.治疗后血小板疗效例(% )
[0097]
治疗时H 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 1S 32(51.6) 24(38.7) 6(9.7)
治疗 2 周 49(79)10 ( 16.1) 3 ( 4.8)
[0098]表2.治疗前后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的分布例数例
[0099]
治疗_ O度I度Il度丨丨丨度IV度
O26306O
疗前治疗 1 322262O
治疗 2 49_10_3_O_0_
[0100]患者症状变化评定采用5分度计量,治疗后下降> I度为好转,增加> I度为恶化,下降或增加不足I度为稳定。生活质量评定参照KPS评分,提高> 10分为好转,减少^ 10分为恶化,提高或减少不足10分为稳定。结果见下表(表3)。
[0101]表3治疗后患者症状及KPS评分好转率例(%)
[0102]
项_例数治疗1属好ft論疗2周好转出血3020 ( 66.6 )28 ( 93.3 )
食歓5645 ( 80.4 )50 ( 89.3 )
疲乏6242 (67.7)62( 100)
精神5830( 51.7)52 ( 83.9 )
睡曜4218(42.9)35 (83.3)
KPS 评分62_32(51.6)60 ( 96.8 )
[0103]上述临床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临床治疗的62例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2周后显效4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5.2%。经治疗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出现症状恶化者。
[0104]同时经临床观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未见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红景天、西洋参、鹿角胶、淫羊藿、菟丝子、陈皮、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仙鹤草、肿节风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各组分按照重量份计为:红景天5-12份、西洋参3-12份、鹿角胶3-10份、淫羊藿5-15份、菟丝子5-20份、陈皮3-8份、白术5-10份、黄芪15-50份、当归5_15份、龙眼肉5_20份、仙鹤草10-30份、肿节风5-1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各组分按照重量份计为:红景天6份、西洋参5份、鹿角胶4份、淫羊藿8份、菟丝子6份、陈皮4份、白术6份、黄芪15份、当归5份、龙眼肉12份、仙鹤草12份、肿节风6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制备方法为: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淫羊藿、菟丝子、陈皮、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仙鹤草、肿节风,力口13?17倍重量的水煎2.5?3.5小时,过滤离心去渣,浓缩成清膏;2)、称取相应重量份的红景天、西洋参,碎成细粉;3)、称取相应重量份的鹿角胶用黄酒加温烊化;4)、将步骤2)、3)所得产物与步骤I)所述清膏混合均匀,得所述药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为加15倍重量的水煎3小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剂、膏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文档编号】A61K36/752GK104127550SQ20141040599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张苗海, 李颖, 苏秋菊, 潘春梅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