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47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土茯苓9克,黄芪9克,党参9克,全蝎3克,金银花10克,天花粉9克,土鳖虫3克,苍术10克,穿山甲6克,骨碎补9克,酒续断9克,延胡索9克,地龙9克,桑寄生9克,夏枯草9克,芦根9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黄芩9克,山牡丹9克,白芷9克,毛麝香9克,鸡血藤9克,寻骨风9克,络石藤10克,红花9克,冰片12克,猪脂膏150克。本发明配伍合理,各味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拔毒除瘀,扶正托里,祛风化脓,活络镇痛,舒筋活血等功效,疗效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骨髓炎症状,有效率100%,治愈率91.4%。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有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目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种类较多,但普遍存在疗效较差,治愈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的问题。中医称之为附骨疽,其成因一般认为是“跌打损伤,气滞血瘀,感染毒邪,瘀毒搏结,深扰骨髓,腐败化脓而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疗程短、患者使用方便的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土茯苓9克,黄芪9克,党参9克,全蝎3克,金银花10克,天花粉9克,土鳖虫3克,苍术10克,穿山甲6克,骨碎补9克,酒续断9克,延胡索9克,地龙9克,桑寄生9克,夏枯草9克,芦根9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黄芩9克,山牡丹9克,白芷9克,毛麝香9克,鸡血藤9克,寻骨风9克,络石藤10克,红花9克,冰片12克,猪脂膏150克。
[0005]本发明中的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天花粉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土鳖虫性味:寒;咸;小毒。归肝经。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瘴瘕痞块。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甓,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穿山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的功效。用于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骨碎补性味:苦,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酒续断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芦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山牡丹性味:微涩;温。归心;肺经。具有补气生血;散瘀止血的功效。主血虚头昏;骨折;内伤出血。白芷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毛麝香性味:辛、苦,温。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消肿,解毒止痒的功效。用于小儿麻痹初期,受凉腹痛,风湿骨痛。外用跌打损伤,肿痛,痈疖肿毒,黄蜂螫伤,湿疹,荨麻疹。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寻骨风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络石藤性味: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夹,跌扑损伤,疮疡肿痛。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疫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猪脂膏性味:甘,凉。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功效。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诸药合用能除湿解毒,通络止痛,攻毒散结,补气固表,祛腐生肌,扶养正气,破瘀血续筋骨,祛风散寒通络,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对外来邪毒的抗病能力。
[0006]本发明为纯中药,全方治则明晰,配伍合理,各味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拔毒除瘀,扶正托里,祛风化脓,活络镇痛,舒筋活血等功效,其疗效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骨髓炎症状,有效率100%,治愈率91.4%。

【具体实施方式】
:
[0007]实施例1: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土茯苓9克,黄芪9克,党参9克,全蝎3克,金银花10克,天花粉9克,土鳖虫3克,苍术10克,穿山甲6克,骨碎补9克,酒续断9克,延胡索9克,地龙9克,桑寄生9克,夏枯草9克,芦根9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黄芩9克,山牡丹9克,白芷9克,毛麝香9克,鸡血藤9克,寻骨风9克,络石藤10克,红花9克,冰片12克,猪脂膏150克。
[0008]其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物,除猪脂膏、冰片外,去净杂质打碎,分别置锅内文火炒至烘干,取出放凉,碾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将冰片碾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将猪脂膏与其他药粉搅拌均匀后,软膏装入备用的容器即可。
[0009]使用方法:先用消毒棉球蘸盐水将患处洗净擦干,把软膏均匀地涂在病变部位,涂药厚度以不露出正常皮肤为宜,然后以消毒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换一次药。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I?2疗程治愈,重者3?6个疗程治愈。治愈后经X线摄片显示,新骨痂生成,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0010]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0011]一、临床资料:
[0012]骨髓炎病例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19-68岁,病程6个月-2年。病人均符合骨髓炎的诊断治愈标准。骨髓炎一般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史,有经久不愈的窦道,患肢较对侧粗大,X片上可见长管状骨增粗,密度不均匀,以增生为主,周围有新生骨包壳,其中有死骨及死腔。
[0013]二、治疗方法:患者使用上述软膏,先用消毒棉球蘸盐水将患处洗净擦干,把软膏均匀地涂在病变部位,涂药厚度以不露出正常皮肤为宜,然后以消毒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换一次药。一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14]三、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伤口愈合,X线片上显示无死骨,边界清楚,骨质密度均匀,功能恢复正常。
[0015]好转:有残余病灶,症状减轻,伤口有愈合可能。
[0016]无效:症状和X片无任何改变。
[0017]四、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58例,治愈53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1.4%。
[0018]五、典型病例
[0019]1、陈某,男,37岁,就诊时症见:胫骨持续性隐痛,X线可见软组织肿胀,使用本发明中药软膏,24小时换一次药,连用30天后复查,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不适感觉,基本痊愈。
[0020]2、曹某,女,67岁,就诊时拍片后诊断为踝关节骨膜炎,X线可见软组织肿胀,使用本发明中药软膏,24小时换一次药,连用30天后复查,症状减轻,又连续使用30天后复查,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感觉良好,症状均已消失,基本痊愈。
[0021]3、何某,男,54岁,就诊时症见:股骨持续性隐痛,X线可见软组织肿胀,使用本发明中药软膏,24小时换一次药,连用30天后复查,症状减轻,又继续使用20天,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感觉良好,基本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土茯苓9克,黄芪9克,党参9克,全蝎3克,金银花10克,天花粉9克,土鳖虫3克,苍术10克,穿山甲6克,骨碎补9克,酒续断9克,延胡索9克,地龙9克,桑寄生9克,夏枯草9克,芦根9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黄芩9克,山牡丹9克,白芷9克,毛麝香9克,鸡血藤9克,寻骨风9克,络石藤10克,红花9克,冰片12克,猪脂膏150克。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4162061SQ20141041976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张志红 申请人:张志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