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5751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组分A由生地、麦冬、连翘、栀子和黄芩制成,组分B由薄荷、甘草、竹叶、大黄和大青叶制成,组分C由藿香、佩兰、白芷、葡萄汁和蜂蜜制成。本发明选用多种凉性的草药和其它一些辅药配伍后经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充分的发挥了各药材的药效,服用后,能够快速起到清火消热的作用,促使口腔溃疡的快速治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用到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孝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0003]中医理论认为口腔溃疡是由阴虚火旺,热毒燔灼,内夹湿热,上蒸于口以及情志不遂而损及心脾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治愈口腔溃疡应该由其本质入手。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使用本发明的口服液之后,能有效的治愈口腔溃疡,缩短口腔溃疡的自愈时间,减小患者的病痛。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按照重量比,所述组分A由11-13份生地、10-12份麦冬、7_9份连翘、8-9份桅子和5-7份黄芩制成,所述组分B由5-7份薄荷、4_6份甘草、3_5份竹叶、2-4份大黄和3-5份大青叶制成,所述组分C由3-5份藿香、4-6份佩兰、3_5份白芷、50-55份葡萄汁和10-12份蜂蜜制成。
[0006]所述组分A中还含有5-7份鲜蒲公英和7-8份茄子根;组分B中还含有8_9份丝瓜藤。
[0007]上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上述的要求分别称取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各药材,备用;
2)将组分A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A,备用;
3)将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洛,得到药液B,备用;
4)将组分C中的藿香、佩兰和白芷烘干后制成细度不超过20目的粉末C;
5)将粉末C送入煎药容器内,然后将葡萄汁、药液A和药液B分别加入到其中进行煎熬,煎熬时,先采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液位浓缩至原液位的30-40%,冷却后滤掉其中的药物残渣,然后将称量好的蜂蜜加入到其中与其调和即制得产品。
[0008]本发明所用的药材的药性如下:
生地:具有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之功效;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微甘、味苦,性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连翘: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等症;
桅子: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症;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经、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大黄:为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根状茎,味苦性寒,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
大青叶:味苦,性寒,入肝、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闵恶心;鼻渊;手足癣;
佩兰:主治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葡萄汁:新鲜的葡萄所榨取的汁液;
蜂蜜:市售的蜂蜜即可,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含漱蜂蜜水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效果也佳,一般3日内疼痛消失,溃疡面缩小,3飞日愈合;
鲜蒲公英:选取鲜嫩的蒲公英全株(以便于充分利用其内部的汁液),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茄子根:取材于白茄的根,味甘,性凉,有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气管炎,水肿,久咳,久痢,白带,遗精,尿血,便血;外用治冻疮等症;丝瓜藤: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茎,植物形态像〃丝瓜〃条,夏、秋季采取;苦,微寒,小毒,入心、脾、肾三经;具有舒筋、活血、健脾、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水肿、齿露、鼻渊、牙宣。
[0009]有益效果:本发明选用多种凉性的草药和其它一些辅药配伍后经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充分的发挥了各药材的药效,服用后,能够快速起到清火消热的作用,促使口腔溃疡的快速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所用到的药材和原料均可以很容易由市场上买到。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按照重量比,所述组分A由11份生地、10份麦冬、7份连翘、8份桅子和5份黄芩制成,所述组分B由5份薄荷、4份甘草、3份竹叶、2份大黄和3份大青叶制成,所述组分C由3份藿香、4份佩兰、3份白£、50份葡萄汁和10份蜂蜜制成。
[0012]上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上述的要求分别称取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各药材,备用;
2)将组分A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A,备用;
3)将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洛,得到药液B,备用;
4)将组分C中的藿香、佩兰和白芷烘干后制成细度不超过20目的粉末C;
5)将粉末C送入煎药容器内,然后将葡萄汁、药液A和药液B分别加入到其中进行煎熬,煎熬时,先采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液位浓缩至原液位的30-40%,冷却后滤掉其中的药物残渣,然后将称量好的蜂蜜加入到其中与其调和即制得产品。
[0013]除以上配方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组分A中加入5份鲜蒲公英和7份茄子根,组分B中加入8份丝瓜藤的方式进一步的提高药效。
[0014]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按照重量比,所述组分A由13份生地、12份麦冬、9份连翘、9份桅子和7份黄芩制成,所述组分B由7份薄荷、6份甘草、5份竹叶、4份大黄和5份大青叶制成,所述组分C由5份藿香、6份佩兰、5份白芷、55份葡萄汁和12份蜂蜜制成。
[0015]上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上述的要求分别称取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各药材,备用;
2)将组分A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A,备用;
3)将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B,备用;
4)将组分C中的藿香、佩兰和白芷烘干后制成细度不超过20目的粉末C;
5)将粉末C送入煎药容器内,然后将葡萄汁、药液A和药液B分别加入到其中进行煎熬,煎熬时,先采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液位浓缩至原液位的30-40%,冷却后滤掉其中的药物残渣,然后将称量好的蜂蜜加入到其中与其调和即制得产品。
[0016]除以上配方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组分A中加入7份鲜蒲公英和8份茄子根,组分B中加入9份丝瓜藤的方式进一步的提高药效。
[0017]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按照重量比,所述组分A由12份生地、11份麦冬、8份连翘、8.5份桅子和6份黄芩制成,所述组分B由6份薄荷、5份甘草、4份竹叶、3份大黄和4份大青叶制成,所述组分C由4份藿香、5份佩兰、4份白芷、52份葡萄汁和11份蜂蜜制成。
[0018]上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上述的要求分别称取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各药材,备用;
2)将组分A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A,备用;
3)将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洛,得到药液B,备用;
4)将组分C中的藿香、佩兰和白芷烘干后制成细度不超过20目的粉末C;
5)将粉末C送入煎药容器内,然后将葡萄汁、药液A和药液B分别加入到其中进行煎熬,煎熬时,先采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液位浓缩至原液位的30-40%,冷却后滤掉其中的药物残渣,然后将称量好的蜂蜜加入到其中与其调和即制得产品。
[0019]除以上配方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组分A中加入6份鲜蒲公英和7.5份茄子根,组分B中加入8.5份丝瓜藤的方式进一步的提高药效。
[0020]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先用清水漱口,然后每天服用三次,每次10_20ml。
[0021 ]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病例对本发明产品的效果进行说明:
病例1、宋某某,女,14岁,口腔溃疡(上颌有多处白色的水泡),服用本产品三天后痊愈;
病例2、张某,男,26岁,口腔溃疡(口颊内有多处白色的水泡,有些已破呈溃烂状),服用本广品五天后疮愈;
病例3、陈某某、男,34岁,口腔溃疡(上颌有多处白色的水泡、红斑),服用本产品四天后痊愈;
病例4、张某某、男,21岁,口腔溃疡(上颌有多处白斑),服用本产品3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制成,按照重量t匕,所述组分A由11-13份生地、10-12份麦冬、7-9份连翘、8_9份桅子和5_7份黄芩制成,所述组分B由5-7份薄荷、4-6份甘草、3-5份竹叶、2_4份大黄和3_5份大青叶制成,所述组分C由3-5份藿香、4-6份佩兰、3-5份白芷、50-55份葡萄汁和10-12份蜂蜜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中还含有5-7份鲜蒲公英和7-8份爺子根;组分B中还含有8-9份丝瓜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分别称取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各药材,备用; 2)将组分A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A,备用; 3)将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进行煎熬,煎熬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为原水位的10-15%,然后,捞出其中的药渣,得到药液B,备用; 4)将组分C中的藿香、佩兰和白芷烘干后制成细度不超过20目的粉末C; 5)将粉末C送入煎药容器内,然后将葡萄汁、药液A和药液B分别加入到其中进行煎熬,煎熬时,先采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液位浓缩至原液位的30-40%,冷却后滤掉其中的药物残渣,然后将称量好的蜂蜜加入到其中与其调和即制得产品。
【文档编号】A61K9/08GK104162036SQ20141042033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益锋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