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4178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属于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大多数人认为麻醉医生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疼痛、并使病人失去知觉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今天的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内的任务除保证病人的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由多种因素(麻醉、手术等、原发疾病)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由此进行治疗,保证围术期病人的安全。麻醉医生需有广泛的知识才能胜任着一工作,需具备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多学科的知识。作为麻醉医生要解除病人的疼痛,要管理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心脏、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麻醉医生对围术期(手术中和术前、术后的一段时间)病人出现的医疗问题进行治疗。麻醉医生术前对病情进行判断,依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考虑个体差异,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案,在术中利用先进仪器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麻醉医生必须依靠各种复杂、精密的仪器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维持病人的生命,有些已经是很脆弱的生命。手术结束时,病人将被送到恢复室或重症监护(ICU)病房,到从麻醉中恢复后,送回病房。麻醉医生的工作范围除手术室,还有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

麻醉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但是手术麻醉也是存在有效期的,在手术完成后,当手术前进行的麻醉失效后,病人将感觉到疼痛,传统的减缓疼痛的方法是给病人服用或注射止痛药,但是这些药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且容易成瘾,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现有缓解麻醉消失后疼痛的相关文献中,申请公布号CN 103735865 A(申请号201410043896.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治麻醉后夸张性疼痛的药物,以解决麻醉后疼痛高敏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雀榕叶、肿节风、石斛、葛仙米、石胡荽、前胡、杏仁、桉叶、乌梅、青葙子、木瓜、白马骨。授权公告号CN 102961720 B(申请号201210534812.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全叶青兰10-20份、丁公藤10-25份、一枝黄花1-15份、九里香1-10份、防风1-15份、小野鸡尾1-10份、干姜1-10份、大青叶1-15份、小通草1-10份、山慈菇10-20份、天南星10-30份、车前子1-20份、甘遂1-10份、石见穿10-20份和白术1-10份。申请公布号CN 103735866 A(申请公布号CN 103735866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治麻醉后夸张性疼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雀榕叶、肿节风、石斛、葛仙米、石胡荽、前胡、杏仁、桉叶、乌梅、青葙子、木瓜、白马骨;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雀榕叶、杏仁、肿节风、桉叶、青葙子、石胡荽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留用;(2)葛仙米、白马骨、石斛、前胡、乌梅、木瓜,以及步骤1中所得药渣混匀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以3000rpm/min离心20分钟,取清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出初料;(3)将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喷入步骤3所得初料中,粉碎过60目筛,分装胶囊而成。

目前,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在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方面尚存不足,所为是药的三分毒,内服止疼药物,毕竟不如直接作用于患处的药物有疗效,临床实践急需一种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止痛并无副作用的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

柴胡8-10份积雪草13-15份金银花11-13份

以上所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更佳优选的,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

根据上面任一所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水浸泡1-3小时后加热,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0.5-1.5小时,加热至沸腾,持续1-2小时(优选1.5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20-4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10-30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用70-90℃水浸泡1-3小时(优选的,用75-85℃水浸泡1.5-2.5小时,更佳优选的,用80℃水浸泡2小时)。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3-8倍(优选的,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5-7倍,更加优选的,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6倍)。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过80-120目筛(优选的,过90-110目筛,更佳优选的,过100目筛)。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1-5倍(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2-4倍,更佳优选的,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3倍)。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0.8-1.3小时(优选的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1小时)。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转文化煎25-35分钟,过滤,滤液静置15-25小时后,取上清液(优选的转文化煎3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20小时后,取上清液)。

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所含中药的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积雪草:基原:为双子叶植物伞形科积雪草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成分: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苷、参枯尼苷、异参枯尼苷,羟基积雪草苷,玻热模苷、破热米苷和破热米酸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药性: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是东方人的长寿药,可益脑提神。研究表明具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疗效,对血液净化及免疫力有激活作用,因其可刺激深层皮肤细胞的更替。它是神经滋补剂,能提高记忆力,减轻精神疲劳;还可降血压,治疗肝病等。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土三七:基原:为菊科三七草属植物菊叶三七的根或全草。成分:根含生物碱: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灵碱,菊三七碱甲,菊三七碱乙等。地上部分含D-甘露醇,琥珀酸,5-甲基脲嘧啶,腺嘌呤,氯化铵,菊三七碱类,芸香苷。药性:甘、微苦,温。功用主治:破血,消肿,止血,止痛。主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淤血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痛经,产后淤滞腹痛,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宜忌:《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内服慎用。”

独活: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当归的根。成分:含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乙酸酯,当归醇,百里香酚。药理:对心血管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有降压的作用,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具有抗光敏的作用,对抵抗肿瘤有显著的疗效,对抗菌消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药性:苦,微温,辛。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荭草:为蓼科蓼属植物荭蓼的茎叶。药理:有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的作用,有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刺激子宫兴奋。药性:辛、平、小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

薄荷:性味:辛,凉。归经:归肺、肝经。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主治: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目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大百解薯:基原: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成分:根含尿囊素,马兜铃酸A,β-谷甾醇,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醇和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木兰花碱等生物碱。药性:苦,寒。归心、胃、大肠经。功用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主治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蛇咬伤,骨结核,外伤出血。

蚤休:苦辛,寒,有毒。中药蚤休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其功能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妇女经血不调,跌打损伤。

川芎: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本发明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含中药组合物中柴胡、独活、土三七、大百解薯、川芎均具有止痛的效果,金银花、蚤休、荭草和积雪草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并且薄荷与川芎中含有挥发油,能将涂抹或喷在伤口上的药液的有效成分锁定在伤口处,这些药物通过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处的疼痛,而药方中其他几味药材则从性味归经方面平衡整个中药组合物的药性,使得该药物在发挥其疗效的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则该中药组合物在使用时可以起到活血止痛的效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70℃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3倍,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80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0.5小时,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1倍,加热至沸腾,持续1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2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10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5g):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90℃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8倍,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120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1.5小时,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5倍,加热至沸腾,持续2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4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30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典型案例一李某,女,28岁,济南人事,在2013年9月在医院进行刨宫产,产下一名男婴,在手术中医生对病人进行了局部麻醉,手术结束后,麻醉效果消失,病人先是感觉到切口处轻微的刺痛,后来疼痛越来越剧烈,直至患者感到难以忍受,便叫来医生检查,由于患者刚刚分娩完,不太适合口服药物止痛,医生就建议使用实施例2所得中药组合物。

使用实施例1所得中药组合物,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喷于疼痛部位,疼痛时即可使用,1-2分钟后,疼痛基本小时,每次患者疼痛时,家属就给患者使用实施例2所得中药组合物,患者疼痛立刻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实施例3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20g):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75℃水浸泡1.5小时后加热,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5倍,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90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0.8小时,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2倍,加热至沸腾,持续1.3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25分钟,过滤,滤液静置15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25g):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85℃水浸泡2.5小时后加热,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7倍,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110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1.2小时,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4倍,加热至沸腾,持续1.8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35分钟,过滤,滤液静置25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典型案例二田某,女,43岁,退休人民教师,2012年2月在医院检查发现得了乳腺癌,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在手术中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后麻醉消失,患者感觉到手术切口处有剧烈的疼痛感,且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手术后心情烦躁,由于患者接受不了口服药物,就让其使用实施例4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在疼痛发生时,将实施例4所得中药组合物倒在干净的器皿中,用棉签沾着擦拭疼痛部位,一日数次,疼痛时即可使用,每次1分钟,疼痛减轻,4分钟之后疼痛消失。

实施例5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30g):

上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薄荷与川芎洗净,放入高压锅,加80℃水浸泡2小时后加热,水的用量是薄荷与川芎总重量的6倍,在出气口连接一较长有一定硬度的皮管,然后将其中的一段皮管浸入冷水中冷却,皮管另一段接一个饮料瓶,然后分离上层的油,分离出来的油就是挥发油;

(2)将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酒拌匀,稍闷,取黄沙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洗净的柴胡、积雪草、金银花和荭草,不断翻炒至发出青味,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用啤酒瓶碾压成细末,过100筛;

(3)取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加注射用水浸泡1小时,注射用水的用量是土三七、独活、大百解薯和蚤休总重量3倍,加热至沸腾,持续1.5小时后过滤,滤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细末,武火煎开,转文化煎3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20小时后,取上清液;

(4)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加入到步骤(3)所得上清液中,混合均匀,装瓶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组合物对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确切疗效,在4所医院选取200例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的范围:普通外科手术、胸科手术、心血管手术、妇产科手术等刚做完手术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实验前10分钟询问患者基本情况,确保给药组和对照组情况基本一致,实验组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照组服用或使用其他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盐酸吗啡缓释片等常规止痛药物),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可直接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喷于疼痛部位,也可将其倒在干净的器皿中,用棉签沾着擦拭疼痛部位,一日数次,疼痛时即可使用,每次1分钟,疼痛即可减轻,5分钟之内疼痛消失。判定标准,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疼痛完全消失,有效: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疼痛基本消失,无效: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疼痛完全消失,疼痛没变化。结果如下表1:

表1:实施例5所得中药组合物效果验证

结果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在观察期内达到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效果,但是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中还出现了不良反应的病例,以及依赖成瘾现象。所以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组合物在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由于本品全部选择纯天然中药材经过适当的炮制,使用方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加入了了挥发油,能将药液的有效成分留在伤口部位,让切口疼痛的患者在1分钟,迅速止痛,即使疼痛严重的在5分钟内,也可以止痛,也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负担,不会导致依赖成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