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98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柏子仁20-30克、五味子10-20克、阿胶10-20克、黄连10-20克、三七10-20克、云苓10-20克、远志10-20克、白檀香10-20克、仙灵脾8-12克、太子参8-15克、片姜黄8-12克、麦冬8-12克、决明子8-12克、益母草8-12克、茜草8-12克。该方组方独特,药味精良,共奏益气活血,疏肝解郁,舒心通脉,活血化瘀,理气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 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 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 产生心绞痛。
[000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年龄组。随着社会经济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人群体在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 力口。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在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脑血 管病已首位,主要死于脑卒中与心肌梗塞。因此普及有关知识,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
[0004] 目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谓品种繁多,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譬如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的常规治疗手 段。但也发现接受这种疗法的患者,约有30%到50%在术后半年内冠脉又会发生再狭窄, 这已成为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一大难题.同时,支架在体内断裂的问题也越来越突 出,可能会影响到心肌梗死的突然发生。至于药物治疗,硝酸、亚硝酸脂类、冠状动脉扩张剂 及倍他乐克、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虽临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患者易产生耐药性,且治愈率 低,易复发,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冠心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服用 方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中药制剂。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07] 柏子仁20-30克、五味子10-20克、阿胶10-20克、黄连10-20克、三七10-20克、云 苓10-20克、远志10-20克、白檀香10-20克、仙灵脾8-12克、太子参8-15克、片姜黄8-12 克、麦冬8-12克、决明子8-12克、益母草8-12克、茜草8-12克。
[0008]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10] 柏子仁20克、五味子10克、阿胶10克、黄连10克、三七10克、云苓10克、远志10 克、白檀香10克、仙灵脾8克、太子参8克、片姜黄8克、麦冬8克、决明子8克、益母草8克、 茜草8克。
[0011]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13] 柏子仁25克、五味子15克、阿胶15克、黄连15克、三七15克、云苓15克、远志15 克、白檀香15克、仙灵脾10克、太子参12克、片姜黄10克、麦冬10克、决明子10克、益母 草10克、茜草10克。
[0014]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16] 柏子仁30克、五味子20克、阿胶20克、黄连20克、三七20克、云苓20克、远志20 克、白檀香20克、仙灵脾12克、太子参15克、片姜黄12克、麦冬12克、决明子12克、益母 草12克、茜草12克。
[0017]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1剂/天, 每剂头煎加水4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00ml ;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 150ml。两煎混合,早晚空腹热服。10天为1疗程。
[0018]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9]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0020]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神之功效。
[0021]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之功效。
[0022]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0023]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0024] 云苓,味甘,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
[0025] 远志,味苦、辛,性微温;归心、肺、肾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肿解毒之功 效。
[0026] 白檀香,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具有理气宽胸,散寒止痛之功效。
[0027] 仙灵脾,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燥湿之功效。
[0028]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气生津之功效。
[0029] 片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
[0030]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
[0031]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
[0032]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0033] 茜草,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0034]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元气亏耗、本虚标实之症。由于体内阳气不足,鼓动无力,血 行不畅,加之气虚,运化失常,过剩的膏脂浸淫脉道,沉积在管壁,形成动脉硬化斑块,中医 称之为痰浊、血瘀。痰浊、血瘀阻塞脉道,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导致血管狭窄、闭塞、破裂,临 床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因此治疗应抓住元气亏耗不足、瘀血、痰 饮致病的病理机制,以益气、活血、化痰、涤饮为大法。本发明中药制剂中,柏子仁、阿胶可 补血滋阴,养心安神,五味子、仙灵脾可润肺滋肾,强筋壮阳,祛风生津;黄连、三七可止血化 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云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远志可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肿解 毒;白檀香可理气宽胸,散寒止痛;太子参、片姜黄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补气生津;麦冬、 决明子可清肝润肠,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益母草、茜草可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凉血止血。该 方组方独特,药味精良,共奏益气活血,疏肝解郁,舒心通脉,活血化瘀,理气祛痰之功,用药 后,可较快改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症状,稳定血压,改善心功能,促进机体康复,达到标本兼 治的效果,用于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临床 推广和应用。
[0035]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取冠心病患者89例,全部 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本组89例患者中,男53 例,女36例;年龄年龄45?75岁,平均60. 2岁;病程为6个月?16年不等,平均病程5. 2 年;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心衰型30例,心率失常型13例;临床症状 均以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为主。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 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重、血压、心率、病情等方面进 行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36] 疗效标准:
[0037] 根据1980年广州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组依据WHO制定的疗效判定标 准。
[0038]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 - T缺血型改变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0039]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ST - T缺血型改变好转。
[0040]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心电图ST -T缺血型改变无好转,或有好转但 反复出现或加重。
[0041] 治疗方法:
[0042] 1剂/天,每剂头煎加水4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00ml ;二煎加水300ml,温火 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空腹热服。治疗10天为1疗程,可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消心痛l〇mg,每日3次,以及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 程中,均嘱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 降压、降脂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服用速效硝酸甘油,症状缓解后立即停用。两组患者均 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
[0043] 疗效结果:
[0044] 1.临床疗效比较:
[0045]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有效率93. 3 % ;对照组显效17 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75. 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 好于对照组(P < 〇. 05)。详细结果见表1。
[0046]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0047]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 料组成: 柏子仁20-30克、五味子10-20克、阿胶10-20克、黄连10-20克、三七10-20克、云苓 10-20克、远志10-20克、白檀香10-20克、仙灵脾8-12克、太子参8-15克、片姜黄8-12克、 麦冬8-12克、决明子8-12克、益母草8-12克、茜草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柏子仁20克、五味子10克、阿胶10克、黄连10克、三七10克、云苓10克、远志10克、 白檀香10克、仙灵脾8克、太子参8克、片姜黄8克、麦冬8克、决明子8克、益母草8克、茜 草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柏子仁25克、五味子15克、阿胶15克、黄连15克、三七15克、云苓15克、远志15克、 白檀香15克、仙灵脾10克、太子参12克、片姜黄10克、麦冬10克、决明子10克、益母草10 克、茜草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柏子仁30克、五味子20克、阿胶20克、黄连20克、三七20克、云苓20克、远志20克、 白檀香20克、仙灵脾12克、太子参15克、片姜黄12克、麦冬12克、决明子12克、益母草12 克、茜草12克。
【文档编号】A61P9/10GK104147535SQ20141042852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保兰 申请人:张保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