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59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可有效解决风寒型外感发热的治疗用药问题,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18~22g、桂枝18~22g、青蒿35~45g、荆芥18~22g、艾叶18~22g、生姜18~22g、川芎9~11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8倍重量的水浸泡25~35分钟,然后煎煮15~20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本发明组方配伍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效果好,患儿及家长接受程度高,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液和退热药的使用,稳定可靠,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提高儿童体质,减少家长误工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物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

【背景技术】
[0002]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其主要的病原体是某些病毒和细菌。婴幼儿患本病时症状大多较重,而年长儿则多较轻,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从临床表现很难分清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加之病原诊断学尚未普及,本病西医以休息、多喝水及对症治疗为主,常加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趋严重,由此产生诸多毒副作用。中药治疗本病有着口苦难以实施的弊端。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外用药物是必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可有效解决风寒型外感发热的治疗用药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18?22g、桂枝18?22g、青蒿35?45g、荆芥18?22g、艾叶18?22g、生姜18?22g、川芎9?ll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8倍重量的水浸泡25?35分钟,然后煎煮15?20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0006]本发明组方配伍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效果好,患儿及家长接受程度高,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液和退热药的使用,稳定可靠,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提高儿童体质,减少家长误工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8]实施例1
[0009]本实施例的中药熏洗液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18g、桂枝18g、青蒿35g、荆芥18g、艾叶18g、生姜18g、川芎9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浸泡25分钟,然后煎煮15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0010]实施例2
[0011]本实施例的中药熏洗液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20g、桂枝20g、青蒿40g、荆芥20g、艾叶20g、生姜20g、川芎10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7倍重量的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17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0012]实施例3
[0013]本实施例的中药熏洗液,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22g、桂枝22g、青蒿45g、荆芥22g、艾叶22g、生姜22g、川芎ll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倍重量的水浸泡35分钟,然后煎煮20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0014]本发明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核心在于组方及配伍量,熏洗液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方法,并不请求给以特别保护,只要达到技术效果的任一方法均可,凡是使用本发明组方和用量制作的药剂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5]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其中,麻黄、生姜发汗解表,桂枝发汗解肌,青蒿解表清热、宣郁散邪,荆芥发表散风,艾叶散寒除湿,川芎祛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解表、散寒退热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并经临床资料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具体有关本发明的临床资料如下:
[0016]1、诊断标准
[0017]1.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拟定:①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0018]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主症:发热,恶寒。次症:①鼻塞;②流清涕;③喷嚏;④咳嗽;⑤头痛;⑥肢体疼痛。舌脉及指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主症I项必备,次症符合I项或I项以上,舌脉指纹相符者可确诊。
[0019]1.3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入组前24小时最高体温38.1?41 °C。④年龄6个月?6岁(含6个月和6岁)。⑤病程在48小时以内。排除标准①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程中,兼有发热症状者。②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③哮喘患者和过敏性体质患者。④有大范围感染性病灶并已化脓破溃者或软组织损伤48小时内。⑤出血性疾病患者。⑥精神疾病患者或感觉功能损伤、意识不清者。⑦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或有其他证据明确为细菌或支原体感染者。⑧对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或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
[0020]1.4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患者216例,因应用抗生素剔除者6例,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剔除者3例,符合研究方案者共207例,其中全身浴组69例,足浴组72例,对照组66例,男111例,女96例;年龄6个月?53个月,平均年龄11.81 ±8.84个月;体温38.1°C?39.8°C,平均体温38.95±0.46°C ;病程4小时?46小时,平均病程24.15±11.60小时。三组年龄、病程、病情(入组前24小时最高体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0021]2.方法
[0022]2.1治疗方案
[0023]2.1.1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湖北襄樊隆中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药品批号:12072135,国药准字号:Z20050716,5g/袋)和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药品批号:12101520,国药准字号:H20041395,100ml/瓶),每日4次,剂量按说明书执行;体温>38.5°C者,可应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药品批号:12092431,国药准字号:H19990007,15ml/瓶),每次0.lml/kg体重。
[0024]2.1.2药浴治疗方案取本发明中药熏洗液,200ml为I袋。6个月?2岁或体重(12kg,用I袋,2?6岁或体重彡14kg用2袋,使用时,每袋中药熏洗液加7500ml温水,待药液温度达38?40°C后,洗浴15?25分钟,每日洗浴2次,全身浴组发热时入浴,6个月?2岁的婴幼儿采用卧位,在浴盆内放置浴拖,将患儿置于浴拖上,使药液浸没患儿颈部以下身体,如患儿不配合可采用坐位,2?6岁儿童采用坐位,药液浸没腰部以下,用毛巾蘸药液后覆盖患儿背部,另S盆中水淋洗液面以上皮肤,患儿浸泡约5?10分钟后,取出小毛巾或药布包进行擦拭,自下而上擦拭双上肢外侧,自上而下按足阳明胃经走向擦拭双下肢,及脊椎两侧皮肤,以皮肤稍红微微汗出为度,根据患儿耐受程度,药浴时间15?25分钟,结束后抱出患儿,用温水清洁患儿皮肤,毛巾拭干患儿皮肤后浴巾包裹,穿好衣服,予温开水饮用;足浴组退热时入浴。
[0025]2.2疗效观察记录浴前体温和第一次洗浴后48小时体温。比较退热效率、解热时间和48小时体温曲线下降面积。
[0026]2.3统计学方法
[0027]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校正x 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者采用非参数检验。
[0028]3 结果
[0029]3.1三组退热率比较
[0030]表I示,全身浴组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0031]表I三组退热率比较(η %)
[0032]
组别Ml--?未退热对照组6639 (59.1%)27 (40.9%)
全身浴组6963(91.3%)*6(8.7%)
足浴组7254(75.0%)18 (25.0%)
[0033]注:与对照组比较,*Ρ <0.05。
[0034]3.2三组解热时间比较
[0035]表2示,全身浴组、足浴组、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解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全身浴组解热时间最短,对照组解热时间最长。
[0036]表2三组解热时间比较(? 士s)
[0037]
组别?解热时间(h)
对照组6639.09 + 9.15
全身浴组6924.43 ±15.48*
足浴组7231.48 ±13.
[0038]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与全身浴组比较※卩< 0.05。
[0039]3.3对照组与全身浴组起效时间比较
[0040]表3示,全身浴组与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0041]表3对照组与全身浴组退热起效时间比较(^ ±s)
[0042]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18?22g、桂枝18?22g、青蒿35?45g、荆芥18?22g、艾叶18?22g、生姜18?22g、川芎9?ll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8倍重量的水浸泡25?35分钟,然后煎煮15?20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18g、桂枝18g、青蒿35g、荆芥18g、艾叶18g、生姜18g、川弯9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浸泡25分钟,然后煎煮15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20g、桂枝20g、青蒿40g、荆芥20g、艾叶20g、生姜20g、川芎10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7倍重量的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17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中药熏洗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麻黄22g、桂枝22g、青蒿45g、荆芥22g、艾叶22g、生姜22g、川芎Il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倍重量的水浸泡35分钟,然后煎煮20分钟,过滤,即得熏洗液。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4174001SQ20141045743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侯江红, 单海军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