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103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组合包括:蚯蚓、地夫子、金钱草、红花、地丁草、地骨皮、花椒、藏红花、蜈蚣、红糖;再辅以凡士林、羊毛脂制备成膏剂。本发明中采用中药为原料,且其中药原料多数为价格低廉草药,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温中散寒、止痒祛腥、解郁安神败、败毒治疮的药物进行组合,对烫伤、刀伤、枪伤、创伤、风湿等有显著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膏剂,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西医通常对于烧伤、烫伤等外部创作的治疗方法采用的是外用物理治疗、内服药物和打点滴进行消炎,其物理治疗如红外线治疗、频谱治疗等,其弊端在于治疗期间容易使受损皮肤的水份快速流失,从而导致治疗后皮肤表面大面积结疤,且结疤位置不再有毛孔,汗毛无法重新长出;内服药的缺点是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且很多病灶内服药不能直接进行作用;点滴作为液体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且其很多药物残留停留在体内不易排出,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0003]中医对于烧伤、烫伤等外部创作的治疗方法常采用外用的中药膏剂,且其外用法组方不拘一格,品种宜多,药性宜猛,药味宜厚,多具有祛风镇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开窍通络,一膏治多病的功能。临床调查各类疾病患者,如有同等的治病疗效90 %以上的人愿意接受外治的方法治疗疾病。更值得一提的是内服药所不及的病症,单独使用外用药都有非常奇特的效果。
[0004]兽药常见使用的是中药散剂和口服液,口服液是中草药经过水提或醇提后为保证澄明度用ZTC技术滤取而成,除去了蛋白、鞣质、淀粉等物质。现代中兽药理论指出,一味中药有多达300余种有效成份,通常的浸泡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能靠加大剂量做一些弥补,致使利用中兽药治疗疾病成本过高;另外禽、畜类的生理特点,一般情况下药物在3-4个小时排出体外,使吸收不彻底,吸收度只有30%左右;而中药膏剂作为兽药上的一种新型特殊的剂型,其在这段时间内其药性几乎全部被吸收。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本发明中采用中药为原料,且其中药原料多数为价格低廉草药,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温中散寒、止痒祛腥、解郁安神败、败毒治疮的药物进行组合,且药物中的红糖能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皮肤组织结构和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红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促进创口愈合,对于烫伤、刀伤、枪伤、创伤、风湿等有显著疗效。
[000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其中药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组成:蚯蚓2-5份、地夫子2-5份、金钱草11-18份、鸭趾草或鸭拓草5-8份、红花5_8份、地丁草7_10份、地骨皮7-10份、花椒1-4份、藏红花2-5份、蜈蚣3-6份、红糖7_10份。
[0008]优选的是,其中药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组成:蚯蚓3份、地夫子3份、金钱草15份、鸭趾草或鸭拓草7份、红花7份、地丁草8份、地骨皮8份、花椒3份、藏红花4份、蜈蚣5份、红糖8份。
[0009]一种制备烫伤膏的方法,包括:
[0010]步骤一,煎煮,按照药物的重量配比将中药原料中的地夫子、金钱草、鸭趾草或鸭拓草、地丁草、地骨皮切片/切段,加入花椒合并,和6倍的水浸泡1-1.5小时,首次煎煮3小时,滤出,再将药渣加入3倍的水煎煮1.5小时,滤出后合并煎液,静置澄清3-5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得浸提液;
[0011]步骤二,浓缩,将所述浸提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11-1.25,冷却至30-60度时,加入0.3-0.5份的苯酚,羊毛脂2份顺时针搅拌至均匀混合,得清膏;
[0012]步骤三,研粉,按照药物的重量配比将中药原料中的蚯蚓、红花、藏红花、蜈蚣文火焙干,研磨成细粉,过200-300目筛,得药粉,静置备用;
[0013]步骤四,炼糖,按照药物的重量配将中药原料中的红糖,加入红糖量一半的水,文火加热溶解,保持微沸,至糖液呈金黄色,转化率达40%?50%,得糖液;
[0014]步骤五,收膏,在清膏温度控制在36-50度时加入规定量的糖液,凡士林4份,顺时针搅拌至凡士林完全熔化,再加入药粉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至冷凝成膏状。
[0015]优选的是,所述收膏步骤里,糖液的量不超过清膏的2.5-3倍。
[0016]优选的是,所述浓缩步骤进行时期,随着药液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由原来的80-90度,相应降低到60-70度。
[0017]本发明对药物组成的原料进行精心挑选,使其能够相互协同作用,共同起效,更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
[0018]本发明的原料药性论述如下:
[0019]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效,用于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热疽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涂丹毒、漆疮等症通行经络;适当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
[0020]地夫子--注平味甘,微苦;具有壮腰补肾、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遗精、阳痿、白带、热淋、毒蛇咬伤、疮疖肿毒;地肤子水浸剂(I: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数种小芽胞癣菌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21]金钱草——丨注凉味甘、微苦;归肝、胆、肾、膀胱经;全草供药用,具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杀虫、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同时可治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肾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痈疔疗毒,毒蛇咬伤,乳痈,痢疾,疟疾,肺出血等;金钱草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金钱草作为脏器移植或自我免疫疾病的免疫抑制剂是有益的。
[0022]鸭趾草--注寒味甘、微苦;入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热病高热、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肿有热、膀胱湿热,小便淋浙涩痛等症。
[0023]鸭跖草--注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的时间功效;适用于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等症。
[0024]红花--注温味辛,微苦;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等症;同时红花有活血祛瘀功效,常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腰腹疼痛、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肿痛、可单味煎服、也可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
[0025]地丁草--注寒味苦,小毒;归心、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疗疮肿毒、淋巴结核、眼结膜炎、温病高热烦躁、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等症。
[0026]地骨皮——丨注寒味甘;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用于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0027]藏红花一俗称番红花;性平味甘;具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活血、化瘀、生新、镇痛、健胃、散郁开结的功效;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症;国外用作镇静、驱风剂;临床上番红花用于治疗人体多种慢性疾病,通过其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的功效,增强机体耐力,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此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调整人体气机运行,平衡人体阴阳的作用。
[0028]蜈蚣一具有息风解痉,败毒抗癌、退炎治疮的功效,用于风症痉痛、炎肿疮疡、用于癌瘤积毒等症,同时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
[0029]花椒--注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坚齿发、明目、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逆,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病症。
[0030]红糖--注温味甘甜、无毒;归肝、脾经。具有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
补血,破瘀的功效;用于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等症;红糖通常是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一般是指甘蔗经榨汁,通过简易处理,经浓缩形成的带蜜糖,其原材料中的甘蔗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柠檬酸等,这些氨基酸都是合成人体蛋白质、支援新陈代谢、参与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对促进健康有绝对的正面效用。
[0031]红糖的种种特殊作用,主要得益于它的天然成分。据香港赛特皮肤研究中心的皮肤医学专家们20多年的潜心钻研,发现红糖中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肌肤的健康、营养有着独到的功效:红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红糖中含有的叶酸、微量物质等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红糖中含有的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通过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的水液代谢,排除细胞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清洁;红糖中含有的多种维他命和抗氧化物质,能抵抗自由基,重建和保护细胞基础结构,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新陈代谢;红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纤维素等物质,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皮肤组织结构和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红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
[0032]以上对本发明组成原料的药性论述均取自于百度百科。
[0033]本发明中采用中药为原料,且其中药原料多数为价格低廉的草药,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
[0034]本发明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温中散寒、止痒祛腥、解郁安神败、败毒治疮的药物进行组合,使药物的药性相互作用,得到最优的效果。
[0035]本发明中的红糖能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皮肤组织结构和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红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促进创口愈合。
[0036]本发明中制成的中药膏剂是中草药经过水提物加药粉浓缩而成,未除去中草药中蛋白、鞣质、淀粉等高效成分,而这些成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它的给药途径是从皮肤直接到达病灶,参与血液循环,往往比口服疗效快而直接;它的另一优点是不伤及胃肠道和内脏各器官,不影响口服药使用,不限疗程,可随时停药。
[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的外用药,人畜皆可使用,对于烫伤、刀伤、枪伤、创伤、风湿等病症疗效快,效果好,不仅可单独使用作用于病灶,也可以结合现在“离子导入法”、“超声波导入法”、“激光法”、“电孔导入法”、“透皮促进法”、“化学修饰法”等物理与化学方法相贯通,提高治病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9]实施例1
[004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烫伤膏,其按照重量配比为,蚯蚓2份、地夫子2份、金钱草11份、鸭趾草或鸭拓草5份、红花5份、地丁草7份、地骨皮7份、花椒I份、藏红花2份、蜈蚣3份、红糖7份,并取所述重量配比称重待用。
[0041]步骤一,煎煮,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地夫子、金钱草、鸭趾草或鸭拓草、地丁草、地骨皮切片/切段,加入花椒合并,和6倍的水浸泡1-1.5小时,首次煎煮3小时,滤出,再将药渣加入3倍的水煎煮1.5小时,滤出后合并煎液,静置澄清3-5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得浸提液;
[0042]步骤二,浓缩,将所述浸提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11-1.25,冷却至30_60度时,加入0.3-0.5份的苯酚,羊毛脂2份顺时针搅拌至均匀混合,得清膏;
[0043]步骤三,研粉,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蚯蚓、红花、藏红花、蜈蚣文火焙干,研磨成细粉,过200-300目筛,得药粉,静置备用;
[0044]步骤四,炼糖,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红糖,加入红糖量一半的水,文火加热溶解,保持微沸,至糖液呈金黄色,转化率达40%?50%,得糖液;
[0045]步骤五,收膏,在清膏温度控制在36-50度时加入规定量的糖液,凡士林4份,顺时针搅拌至凡士林完全熔化,再加入药粉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至冷凝成膏状。
[0046]本实施例对于外部创伤有显著效果。
[0047]实施例2
[004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烫伤膏,其按照重量配比为,蚯蚓3份、地夫子3份、金钱草15份、鸭趾草或鸭拓草7份、红花7份、地丁草8份、地骨皮8份、花椒3份、藏红花4份、蜈蚣5份、红糖8份,并取所述重量配比称重待用。
[0049]步骤一,煎煮,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地夫子、金钱草、鸭趾草或鸭拓草、地丁草、地骨皮切片/切段,加入花椒合并,和6倍的水浸泡1-1.5小时,首次煎煮3小时,滤出,再将药渣加入3倍的水煎煮1.5小时,滤出后合并煎液,静置澄清3-5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得浸提液;
[0050]步骤二,浓缩,将所述浸提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11-1.25,冷却至30-60度时,加入0.3-0.5份的苯酚,羊毛脂2份顺时针搅拌至均匀混合,得清膏;
[0051]步骤三,研粉,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蚯蚓、红花、藏红花、蜈蚣文火焙干,研磨成细粉,过200-300目筛,得药粉,静置备用;
[0052]步骤四,炼糖,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红糖,加入红糖量一半的水,文火加热溶解,保持微沸,至糖液呈金黄色,转化率达40%?50%,得糖液;
[0053]步骤五,收膏,在清膏温度控制在36-50度时加入规定量的糖液,凡士林4份,顺时针搅拌至凡士林完全熔化,再加入药粉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至冷凝成膏状。
[0054]本实施例对于烫伤、刀伤有显著效果。
[0055]实施例3
[005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烫伤膏,其按照重量配比为,蚯蚓5份、地夫子5份、金钱草18份、鸭趾草或鸭拓草8份、红花8份、地丁草10份、地骨皮10份、花椒4份、藏红花5份、蜈蚣6份、红糖10份,并取所述重量配比称重待用。
[0057]步骤一,煎煮,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地夫子、金钱草、鸭趾草或鸭拓草、地丁草、地骨皮切片/切段,加入花椒合并,和6倍的水浸泡1-1.5小时,首次煎煮3小时,滤出,再将药渣加入3倍的水煎煮1.5小时,滤出后合并煎液,静置澄清3-5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得浸提液;
[0058]步骤二,浓缩,将所述浸提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11-1.25,冷却至30_60度时,加入0.3-0.5份的苯酚,羊毛脂2份顺时针搅拌至均匀混合,得清膏;
[0059]步骤三,研粉,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蚯蚓、红花、藏红花、蜈蚣文火焙干,研磨成细粉,过200-300目筛,得药粉,静置备用;
[0060]步骤四,炼糖,将上述中药原料中的红糖,加入红糖量一半的水,文火加热溶解,保持微沸,至糖液呈金黄色,转化率达40%?50%,得糖液;
[0061 ] 步骤五,收膏,在清膏温度控制在36-50度时加入规定量的糖液,凡士林4份,顺时针搅拌至凡士林完全熔化,再加入药粉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至冷凝成膏状。
[0062]本实施例对于烫伤、刀伤、枪伤、风湿有显著效果。
[0063]本发明以实施例2所给出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0064]—般性资料:本烫伤、创伤膏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5?55岁。
[0065]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0066]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两次外涂于患处,五天为一疗程。
[0067]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烫伤、创伤疗效评定标准:
[0068](I)痊愈:症状消失,体征正常;
[0069](2)显效:症状减轻,体征有所好转;
[0070](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体征无明显好转;
[0071](4)无效:症状无改善,体征无好转。
[0072]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外涂患处3-5周,痊愈13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治疗期间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产生。
[0073]典型病例1:
[0074]王先生,男,25岁,食品加工厂职工,其在生产过程中,手臂不小心与高潮蒸煮炉直接接触,大面积烫伤,后送入某二级甲等医院,经医生诊断,烫伤程度II级,立即对齐采用口月艮、输液双管齐下消炎,外采用频谱治疗进行物理治疗,半月后,伤者症状减轻,但可明显看出治愈后患处将留有疤痕,咨询医生,其治愈后表面皮肤留有疤痕再所难免,对于未婚的患者来说,很难接受,于是多方打听后,在治疗之余采用本发明的烫伤膏,外涂于患处,直至伤好出院后,其外部未见明显疤痕,只是患处有色素沉积,这需要时间恢复,患者为追求完美继续外涂本产品,随后一年回访,其色素沉积已无明显特征,患处基本上看不出疤痕,痊愈。
[0075]典型病例2:
[0076]李女士,女,40岁,其搭乘其夫的摩托车赶集,不慎被排气管烫伤小腿,患处红肿,伴有大面积的水泡,自己回家外涂牙膏和清油导致表皮皮肤感染溃烂,就医时嫌医院费用过高,自己拿了点消炎药,出院回家养伤,经多方打听,采用本发明的药膏,外涂于患处,未做其它任何处理,一疗程以后,其表面皮肤溃烂得到明显好转,患处红肿不明显,继续外涂本发明的药膏两个疗程,皮肤表面愈合,未见明显疤痕,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积,叮嘱其继续采用本产品外涂,随后半年回访,其患处表面看不出任何疤痕,其色素沉积恢复正常,痊愈。
[0077]典型病例3:
[0078]王先生,男,21岁,其与人发生口角后有肢体冲突,其手在冲突过程中不小心在面积划伤,其家境不好,且因对方拒不支付医药费,先期自行做了包扎,后因伤口感染严重不得不就医,因就医不及时,其受伤表面多数皮肤无法与本体再生,只好大面积的清理创口,将坏死的皮肤去除,其治疗过程中发现长出的新肉导致皮肤表面不平,遂咨询其主治医生被告知,因其治疗不及时,导致受损皮肤坏死,去除后其新肉的生成以后表面不平整,伴有大量的疤痕组织,且其疤痕组织颜色略浅于肤色,其上恐怕不在有毛孔和毛发。其母亲多方打听后,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本产品的药膏,外涂于患处,其出院时,创处表面略有不平,但皮肤疤痕组织不明显,后出院仍继续外涂,随后I年回访,其患处表面平整看不出任何疤痕,色素沉积恢复正常,痊愈。
[0079]典型病倒4:
[0080]王先生,男,52岁,某生猪养殖厂厂长,其栏内饲养生猪常因天气闷热的原因,互相撕咬;或因其它原因在猪舍的墙壁上摩擦导致皮肤表面破损,因为天气炎热且其伤口无法做到保持洁净,继发感染,兽医通过注射消炎,内服药物未起到明显作用,反而导致生猪因伤口感染而发烧,不吃食,后采用本发明的创伤膏外敷创口,并通过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每天定时换药,一个疗程后,因伤口感染引起的的发烧,不吃食得到控制,且其伤口表面感染部分得到显著改善,继续使用两个疗程,其创口痊愈,表面无明显疤痕。
[0081]本发明中采用中药为原料,且其中药原料多数为价格低廉的草药,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
[0082]本发明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温中散寒、止痒祛腥、解郁安神败、败毒治疮的药物进行组合,使药物的药性相互作用,得到最优的效果。
[0083]本发明中的红糖能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皮肤组织结构和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红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促进创口愈合。
[0084]本发明中制成的中药膏剂是中草药经过水提物加药粉浓缩而成,未除去中草药中蛋白、鞣质、淀粉等高效成分,而这些成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它的给药途径是从皮肤直接到达病灶,参与血液循环,往往比口服疗效快而直接;它的另一优点是不伤及胃肠道和内脏各器官,不影响口服药使用,不限疗程,可随时停药。
[008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创伤膏的外用药,人畜皆可使用,对于烫伤、刀伤、枪伤、创伤、风湿等病症疗效快,效果好,不仅可单独使用作用于病灶,也可以结合现在“离子导入法”、“超声波导入法”、“激光法”、“电孔导入法”、“透皮促进法”、“化学修饰法”等物理与化学方法相贯通,提高治病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0086]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组成:蚯蚓2-5份、地夫子2-5份、金钱草11-18份、鸭趾草或鸭拓草5-8份、红花5_8份、地丁草7-10份、地骨皮7-10份、花椒1-4份、藏红花2-5份、蜈蚣3_6份、红糖7_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人畜的无痕烫伤膏,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组成:蚯蚓3份、地夫子3份、金钱草15份、鸭趾草或鸭拓草7份、红花7份、地丁草8份、地骨皮8份、花椒3份、藏红花4份、蜈蚣5份、红糖8份。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伤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煎煮,按照药物的重量配比将中药原料中的地夫子、金钱草、鸭趾草或鸭拓草、地丁草、地骨皮切片/切段,加入花椒合并,和6倍的水浸泡1-1.5小时,首次煎煮3小时,滤出,再将药渣加入3倍的水煎煮1.5小时,滤出后合并煎液,静置澄清3-5小时,吸取上清液,经纱布过滤得浸提液; 步骤二,浓缩,将所述浸提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11-1.25,冷却至30-60度时,加入0.3-0.5份的苯酚,羊毛脂2份顺时针搅拌至均匀混合,得清膏; 步骤三,研粉,按照药物的重量配比将中药原料中的蚯蚓、红花、藏红花、蜈蚣文火焙干,研磨成细粉,过200-300目筛,得药粉,静置备用; 步骤四,炼糖,按照药物的重量配将中药原料中的红糖,加入红糖量一半的水,文火加热溶解,保持微沸,至糖液呈金黄色,转化率达40%?50%,得糖液; 步骤五,收膏,在清膏温度控制在36-50度时加入规定量的糖液,凡士林4份,顺时针搅拌至凡士林完全熔化,再加入药粉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至冷凝成膏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烫伤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膏步骤里,糖液的量不超过清膏的2.5-3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烫伤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步骤进行时期,随着药液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由原来的80-90度,相应降低到60-70度。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4225106SQ20141048459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何鹏 申请人:绵阳市春鹏种畜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