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292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包含套筒,所述套筒包含中空的筒状结构,还包含能穿过筒状结构的插针,所述插针包含突起的插针端部,所述筒状结构中还能穿入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包含尖顶、中间带螺纹的体部和非尖顶一端的凹陷,还包含能和该凹陷嵌合的安装手柄,所述安装手柄包含手柄转柄和旋转头,所述旋转头包含突起,所述旋转头和定位钉的凹陷能够契合。有益效果:能够准确定位,使用方便安全,创伤小,容易恢复,不容易引发并发症。
【专利说明】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脊柱手术需要进行精确定位,因为病变往往位于椎管内部,定位不准不仅难以发现病变,更需要打开更多不必要的脊柱节段,易致脊柱稳定性丧失。
[0003]在行脊柱后路手术时,尤其是胸段及胸腰段手术,常因确定病变节段困难而反复透视,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放射性损伤,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发生定位错误、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而对于没有术中X线透视的手术室,,椎体更只能靠术前通过体表触摸或者体表贴标记物后行X线检查定位,但上述方法定位有失精准,常因解剖变异或皮肤移位致定位错误,最终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脊柱骨性乃至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0004]柱传统脊柱定位方法有很多,各有其局限性:(I)髂前上棘定位法对体形肥胖或退变导致棘突间隙不清者容易导致判断错误,而且该定位方法依赖于医生的经验。(2)肋骨定位法对术前X线片及术中透视的清晰度要求较高。肠内气体及粪便影可影响对T12肋骨的判断。另外,由于脊柱可能存在先天变异,如肋骨缺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等容易导致定位错误。(3)皮肤标记物定位法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胸椎定位方法。但由于术中体位与摄片体位不一致或皮肤移动致皮肤记号与骨性棘突对应位置发生移动而使定位不十分准确,尤其对肥胖的患者,误差更大。(4)克氏针定位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脊柱定位方法。因透视视野只能包括3-4个椎体,C型臂X线机影像增强器装置、克氏针距离椎体较远。平移C型臂X线机透视近端椎体时由于透视球管中心的移动,连续透视影像中同一克氏针在同一椎体上的投影会发生位移,越往近端移动,误差越大,需反复透视定位方能确定病变节段。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功能更好的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6]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套筒,所述套筒包含中空的筒状结构,还包含能穿过筒状结构的插针,所述插针包含突起的插针端部,所述筒状结构中还能穿入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包含尖顶、中间带螺纹的体部和非尖顶一端的凹陷,还包含能和该凹陷嵌合的安装手柄,所述安装手柄包含手柄转柄和旋转头,所述旋转头包含突起,所述旋转头和定位钉的凹陷能够契合。
[0008]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套筒包含两个边翅片。
[0009]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头包含的突起为磁性材料,所述定位钉能够和该磁性材料吸引。
[0010]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凹陷为方形槽或者是十字槽。
[0011]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准确定位,使用方便安全,创伤小,容易恢复,不容易引发并发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0013]图1为穿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套筒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定位钉及旋转手柄位于套筒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定位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固定好定位钉于脊椎棘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套筒;2.边翅片;3.插针;4.插针端部;5.脊椎的棘突;6.定位钉;7.手柄转柄;8.旋转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套筒1,所述套筒包含中空的筒状结构,还包含能穿过筒状结构的插针3,所述插针包含突起的插针端部4,所述筒状结构中还能穿入定位钉6,所述定位钉6包含尖顶、中间带螺纹的体部和非尖顶一端和非尖顶一侧的凹陷,还包含能和该凹陷嵌合的安装手柄,所述安装手柄包含手柄转柄7和旋转头8,所述旋转头8包含突起,所述旋转头8和定位钉6的凹陷能够契合。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X线下初步体表定位目标节段脊椎棘突,局部麻醉,然后使用插针穿过套筒1,穿透皮肤、肌肉到达脊椎骨的棘突,拔出插针,留下套筒;随后将安装手柄上8的凸起和定位钉6的凹陷嵌合好后一起插入套筒1,用安装手柄转柄7旋转将定位钉6旋入棘突内部;撤出套筒和安装手柄,完成过程。通过X射线再次定位定位钉6所在椎体节段,完成精确定位,手术完成后,取出定位钉即可。定位准确。
[0021]经过对9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病例,术前或术中分别采用本专利(定位钉)定位法,以及临床最常用的皮肤标记定位法和克氏针定位法进行定位(每组各30例),发现本专利能有效进行脊柱节段定位,且定位准确率高,30例中无I例错误定位,而选择皮肤标记定位法的30人中定位错误的有9例,克氏针定位法的30人中定位错误的有4例。选择本专利定位法定位的患者需接受透视的次数也明显低于其他传统定位方法:本专利定位法平均每人需接受照射2次;皮肤标记定位法和克氏针定位法平均每人需接受透视3.1次和3.76次。同时,由于本专利定位次数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操作,故而显著降低了感染率,30例中仅有I例感染;而皮肤标记定位法和克氏针定位法30人中的感染人数分别为3人和4人。所以本专利较其他传统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患者接受放射性照射次数少,感染几率低的优势,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
[0022]传统定位方法说明:
[0023]1.皮肤标记物定位法:术前在棘突或棘突间皮肤上放置金属标记物。如回形针等,在放射科行胸腰椎正位X线片检查后做皮肤表面记号。术中根据皮肤表面记号进行切口及椎体的选择。术中如发现定位失败,则采用C型臂X线机进行侧方透视,从骶椎依次向上透视至所需节段。
[0024]2.克氏针定位法:术前在放射科行胸腰椎正位X片检查了解椎体有无变异,术中在躯干侧方平行垂直插数根不同粗细的克氏针应用C型臂X线机进行侧方透视,从骶椎根据克氏针与椎体的关系依次向上透视至所需节段。
[0025]所述定位钉6的尖顶后方包含带螺纹的体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如下,没有螺纹难以固定于棘突,有了螺纹后旋进去更方便。
[0026]所述套筒I包含两个边翅片2。翅片能够帮助固定和旋转操作。
[0027]所述旋转头8包含的突起为磁性材料,所述定位钉6能够和该磁性材料吸引。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如下,能直接吸引着定位钉6进行操作。
[0028]所述定位钉6固定入棘突后能实现精确定位,不会偏移。
[0029]定位钉6从右往左包含尖顶段,中部为带螺纹的体部,右部为带凹陷的平滑段,结合图4。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套筒(I),所述套筒包含中空的筒状结构,还包含能穿过筒状结构的插针(3),所述插针包含突起的插针端部(4),所述筒状结构中还能穿入定位钉¢),所述定位钉(6)包含尖顶、中间带螺纹的体部和非尖顶一端的凹陷,还包含能和该凹陷嵌合的安装手柄,所述安装手柄包含手柄转柄(7)和旋转头(8),所述旋转头(8)包含突起,所述旋转头(8)和定位钉¢)的凹陷能够契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I)包含两个边翅片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8)包含的突起为磁性材料,所述定位钉(6)能够和该磁性材料吸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手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为方形槽或者是十字槽。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4257420SQ20141051503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赵天智, 石菲, 高国栋, 贺世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