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80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该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以生地黄、黄连、蒲公英、马齿苋、扁豆花、藿香、荷叶、金银花、青蒿、葎草、夏枯草、竹荪和绿豆叶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
[0002](二)

【背景技术】
伤暑身热又称“感暑”,指夏季伤於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恶心、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候,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在烈日喜爱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0003]防暑降温最有效的方法除多喝水外,还需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因此,冰糕、汽水、饮料都不可能满足机体的这一需要,且这些饮料中多含有防腐剂、色素等化学成分,大量饮用对人体易产生副作用;而根据清热生津的原则是银花、薄荷、杏仁、大海、青果、山楂组成的一般防暑降温饮料,均忽略了暑邪伤气、夹湿的主要特点,致使暑邪所致的正气耗散,倦怠乏力,湿困脾胃、腹胀等常见病状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即使由人参、杏仁、五味子组成的“生脉散”也同样存在着升阳助火之弊,与清暑的大法相违,不利防暑降温之需要。
[0004](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地黄9-15份、黄连1-3份、蒲公英10-20份、马齿苋9-15份、扁豆花3_9份、藿香6_10份、荷叶3-9份、金银花10-20份、青蒿6-12份、潷草9_15份、夏枯草6_12份、竹荪10-20份、绿豆叶10-20份。
[0006]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生地黄12份、黄连2份、蒲公英15份、马齿苋12份、扁豆花6份、藿香8份、荷叶6份、金银花15份、青蒿9份、潷草12份、夏枯草9份、竹荪15份、绿豆叶15份。
[0007]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
[0008]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生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骨蒸劳热;
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热毒泻痢,热淋血淋,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痈肿,丹毒瘰疬,湿癣白秃; 扁豆花: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荷叶:清热解暑,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吐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赤游火丹;
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主治暑热、暑湿、湿温,阴虚发热,疟疾,黄疸;
潷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
竹荪: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也用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
绿豆叶:清热解毒。主治霍乱吐泻,斑疹,疔疮,疥癣,药毒,火毒。
[0009]配方中,选用生地黄、马齿苋、夏枯草、竹荪,用于清热益阴、凉血消肿、清肝明目、补气润肺;加配黄连、蒲公英、金银花、潷草、绿豆叶,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消痈、散结通淋;又配扁豆花、藿香、荷叶、青蒿,用于解暑化湿、和中健脾、除蒸截疟。
[0010]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辨病及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清热益阴、燥湿解毒、解暑健脾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伤暑身热、恶心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0011]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8年至今,对281例伤暑身热、恶心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0012](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2_3天,重病患者连服5_7天。
[0013](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
[0014]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001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0016]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0017]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18](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227例(80.78%),显效31例(11.03%),有效18例(6.41%),无效5例(1.78%),总有效率为98.22%。
[0019]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0020](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取生地黄9g、黄连lg、蒲公英10g、马齿觅9g、扁豆花3g、藿香6g、荷叶3g、金银花10g、青蒿6g、潷草9g、夏枯草6g、竹荪10g、绿豆叶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21 ]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
[0022]实施例2:
取生地黄15g、黄连3g、蒲公英20g、马齿苋15g、扁豆花9g、藿香10g、荷叶9g、金银花20g、青蒿12g、潷草15g、夏枯草12g、竹荪20g、绿豆叶2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2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
[0024]实施例3:
取生地黄12g、黄连2g、蒲公英15g、马齿苋12g、扁豆花6g、藿香8g、荷叶6g、金银花15g、青蒿9@、_草12g、夏枯草9g、竹苏15g、绿豆叶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25]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黄9-15份、黄连1-3份、蒲公英10-20份、马齿苋9-15份、扁豆花3_9份、藿香6_10份、荷叶3-9份、金银花10-20份、青蒿6-12份、潷草9-15份、夏枯草6-12份、竹荪10-20份、绿豆叶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黄12份、黄连2份、蒲公英15份、马齿苋12份、扁豆花6份、藿香8份、荷叶6份、金银花15份、青蒿9份、潷草12份、夏枯草9份、竹荪15份、绿豆叶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伤暑身热、恶心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
【文档编号】A61P43/00GK104288323SQ20141053289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辛如才 申请人:辛如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