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180阅读:2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红花10-12份,生姜3-5份,熟地黄8-10份,何首乌2-3份,大黄5-6份,薏苡仁8-10份,石菖蒲3-4份,牡丹皮6-7份,菟丝子15-18份,吴茱萸20-23份,丁香12-14份,丹参10-12份,泽兰1-2份,独活2-3份,海桐皮1-2份。本配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具有滋阴补阳的作用;艾灸法可回阳固脱、温经通络;神阙穴通过奇经八脉与五脏六腑相通。因此本处方药物灸脐在药物、艾灸和穴位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可起到对宫寒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快速有效。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0002]

【背景技术】
所谓宫寒,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百病起于寒,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中占一半以上,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有句话叫做“十女九寒”,说明很多女性的体质容易偏向寒性。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是让身体偏寒的常见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父母体质偏寒,或者是出生时,他们年龄比较大,身体阳气逐渐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在基因上写入寒性体质密码。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流产、肾虚、过度疲劳导致宫寒。中医学认为宫寒与肾虚,脾气虚,血虚,肝郁,痰湿,湿热,血瘀等原因有关。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是因为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易发生流广等现象。
[0003]由于宫寒易导致不孕或流产,因此,对婚龄妇女而言,其危害甚大。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针对宫寒的中药,大都是口服药。但口服药药效发挥慢,对很多大龄婚育女性而言,时间宝贵,因此,寻求一种治疗宫寒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及药物,是需要妇产科工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
[0004]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宫寒的药物药效发挥慢、治疗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效发挥快、治疗周期短的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红花10-12份,生姜3-5份,熟地黄8-10份,何首乌2-3份,大黄5_6份,薏苡仁8_10份,石菖蒲3-4份,牡丹皮6-7份,英丝子15-18份,吴茱萸20-23份,丁香12-14份,丹参10-12份,泽兰1-2份,独活2-3份,海桐皮1-2份。
[0006]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优选将生姜晒干,与其余原料药混合后粉碎至80-100 目。
[0007]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优选采用隔药灸脐的途径给药。
[0008]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优选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
[0009]本发明药物为外用药,在使用时采用隔药灸脐法,步骤为:
①面圈的制作:取面粉适量,以1:3.5?4.0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圈状(直径约8cm,高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比患者本人脐孔的大小稍大0.5cm (直径约2.0cm),备用;
②艾炷的制作: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进行艾炷的手工制作: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做成的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以燃烧10?15分钟为宜;
③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绕脐一周。取药末适量(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6?9壮,约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④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4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
[0010]神闕穴(即肚脐)是最常选用的腧穴之一。神闕穴属任脉,直接与胞宫相通,可直接调整胞宫寒热虚实;灸法不但可以温通经脉、温中散寒、温肾健脾、益气升阳,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的温热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隔药灸脐法将神闕的穴位特性、艾灸的温热效应、中药的四气五味综合,治疗宫寒不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且无痛苦,是极具优势的治疗方法。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配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具有滋阴补阳的作用;艾灸法可回阳固脱、温经通络;神闕穴通过奇经八脉与五脏六腑相通。因此本处方药物灸脐在药物、艾灸和穴位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可起到对宫寒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快速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
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红花12份,生姜3份,熟地黄10份,何首乌2份,大黄6份,薏苡仁8份,石菖蒲4份,牡丹皮6份,菟丝子18份,吴茱萸20份,丁香14份,丹参10份,泽兰2份,独活2份,海桐皮2份。
[0014]制备方法:将生姜晒干,与其余原料药混合后粉碎至80-100目。
[0015]用法:采用隔药灸脐的途径给药。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
[0016]实施例2:
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红花10份,生姜5份,熟地黄8份,何首乌3份,大黄5份,薏苡仁10份,石菖蒲3份,牡丹皮7份,菟丝子15份,吴茱萸23份,丁香12份,丹参12份,泽兰I份,独活3份,海桐皮I份。
[0017]制备方法:将生姜晒干,与其余原料药混合后粉碎至80-100目。
[0018]用法:采用隔药灸脐的途径给药。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
[0019]临床效果验证实验
1、临床资料
在山东省某中医医院中纳入27名症状典型的宫寒不孕症患者,进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实验,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0岁。
[0020]2、治疗方法按照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隔药灸脐的使用方法进行治疗,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I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一年。
[0021]3、疗效标准治愈:妊娠;
有效:下腹坠胀、疼痛缓解,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症状减轻; 无效: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0022]4、治疗结果统计
经过I个疗程的治疗,27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妊娠,治愈率达到51.85%; 11例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40.74% ;2例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为92.59%。
[0023]治疗个例
1.林某某,女,28岁,2013年2月12日初诊,患者自,结婚2年以来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至今未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经行3天,经量较少,色紫黯,有少许血块,行经前腹痛,血块下痛减。喜食凉食,平素畏寒肢冷,腹寒喜温。监测结果为:受精卵不能有效着床。舌黯有瘀点,苔薄白;脉迟涩。中医诊断:宫寒不孕。I疗程治疗将结束时,患者怀孕。
[0024]2.辛某,女,32岁,2012年11月8日初诊。患者2008年结婚,2年来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至今未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下腹坠胀、疼痛,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既往月经后延15?20天,四肢不温,腹凉喜温。舌苔薄白;脉沉紧。中医诊断:宫寒不孕。经一疗程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继续治疗I个疗程,随访,治疗结束2个月后,患者怀孕。
[0025]3.夏某,女,23岁,2013年3月I日初诊。患者婚前曾流产2次,自2012年结婚I年以来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至今未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月经不调、周期50天,流产之前,周期很准,有腹胀、痛经、月经少而淋漓不尽、手脚冰凉且面色淡,无红润感,白带清晰,中医诊断:宫寒不孕。经一疗程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继续治疗2个月,随访,治疗结束I个月后,患者怀孕。
[0026]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宫寒不孕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红花10-12份,生姜3-5份,熟地黄8-10份,何首乌2-3份,大黄5_6份,薏苡仁8_10份,石菖蒲3-4份,牡丹皮6-7份,英丝子15-18份,吴茱萸20-23份,丁香12-14份,丹参10-12份,泽兰1-2份,独活2-3份,海桐皮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生姜晒干,与其余原料药混合后粉碎至80-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隔药灸脐的途径给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月经后第6天开始,每3天治疗I次,至下一周期月经来临为I疗程。
【文档编号】A61P15/08GK104258352SQ20141054051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杨敬芹 申请人:杨敬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