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443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山楂、麦芽、萝卜、砂仁、山药、陈皮、沙棘、决明子、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制备时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在40-45℃下干燥24h;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40min,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本发明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差、不易消化的人群,能有效治疗便秘、口苦,口感好,助消化,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具体是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消化不良是,人们选择吃西药,但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但太苦,难以下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感好、成本低的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0-45份、麦芽25-28份、萝卜2_5份、砂仁5-8份、山药4-6份、陈皮7-9份、沙棘12-15份、决明子10-16份、黄柏1_2份、白桂木1.5-3份、青皮5-10份、郁金3.5-4份、仙人掌1_3份、石菖蒲3_4份。
[000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2份、麦芽26份、萝卜3份、砂仁6份、山药5份、陈皮8份、沙棘13份、决明子14份、黄柏1.5份、白桂木2份、青皮7份、郁金3.8份、仙人掌2份、石菖蒲3.5份。
[0006]所述助消化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再在40-45°C的烘箱中干燥24h;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lh,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助消化的中药汤剂。
[0007]药理作用: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山楂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麦芽可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嗳气少食等症。萝卜中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及时把肠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陈皮适合于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山药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道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月旨,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决明子是改善肠胃功能、促进微循环、排毒养颜的佳品,有助促进肠动力恢复,去火,补虚,美颜,刺激皮肤细胞生长,令肌肤润滑有光泽。黄柏抗菌,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链球菌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白桂木清热开胃、助消化、润肠。青皮用于肝气郁滞、食积气滞、胃脘胀痛。郁金具有理气、散瘀、止痛、健胃的作用。仙人掌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石菖蒲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去湿开胃,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差、不易消化的人群,能有效治疗便秘、口苦,口感好,助消化,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0]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0份、麦芽25份、萝卜2份、砂仁5份、山药4份、陈皮7份、沙棘12份、决明子10份、黄柏I份、白桂木1.5份、青皮5份、郁金3.5份、仙人掌I份、石菖蒲3份。
[0011]所述助消化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再在40°c的烘箱中干燥24h;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lh,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助消化的中药汤剂。
[0012]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2份、麦芽26份、萝卜3份、砂仁6份、山药5份、陈皮8份、沙棘13份、决明子14份、黄柏1.5份、白桂木2份、青皮7份、郁金3.8份、仙人掌2份、石菖蒲3.5份。
[0013]所述助消化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再在42°C的烘箱中干燥24h;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lh,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助消化的中药汤剂。
[0014]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5份、麦芽28份、萝卜5份、砂仁8份、山药6份、陈皮9份、沙棘15份、决明子16份、黄柏2份、白桂木3份、青皮10份、郁金4份、仙人掌3份、石菖蒲4份。
[0015]所述助消化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再在45°C的烘箱中干燥24h;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lh,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助消化的中药汤剂。
[0016]实施例4 临床试验
(I)试验对象:采用本发明共治疗100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最大者60岁,年龄最小者20岁。
[0017](2)诊断标准:胃胀不消化,脸色苍白,精神萎靡。
[0018](3)治疗方法:每天服用三次,一次服用量为15ml。
[0019](4)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身体康复;
好转:病症明显减轻,能正常生活及工作;
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改变。
[0020](5)治疗结果:患者100例病例中服药后多在2天内见效,3?4天治愈;其中治愈80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I例,总有效率达98%。
[0021]典型病例:
(I)赖某,男,20岁,饮食不卫生,受凉挨冻,胃胀不消化,脸色苍白,精神萎靡,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I天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制剂3天,病症消除。
[0022](2)施某,女,30岁,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胃胀不消化,脸色苍白,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3天,上述症状明显好转,脸色好转,继续服用2天后,病症消失。
[0023](3)吴某,男,50岁,饮食不卫生,胃胀不消化,腹部疼痛,精神萎靡,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I天,神状态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天后,病症痊愈。
[0024]本发明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差、不易消化的人群,能有效治疗便秘、口苦、口臭,口感好,助消化,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0-45份、麦芽25-28份、萝卜2-5份、砂仁5-8份、山药4-6份、陈皮7-9份、沙棘12-15份、决明子10-16份、黄柏1-2份、白桂木1.5-3份、青皮5-10份、郁金3.5-4份、仙人掌1_3份、石菖蒲3_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42份、麦芽26份、萝卜3份、砂仁6份、山药5份、陈皮8份、沙棘13份、决明子14份、黄柏1.5份、白桂木2份、青皮7份、郁金3.8份、仙人掌2份、石菖蒲3.5份。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助消化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将山楂、萝卜、山药、陈皮洗净、晾干,并分别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再在40-45 °C的烘箱中干燥24h ;将沙棘、决明子、麦芽、砂仁、黄柏、白桂木、青皮、郁金、仙人掌、石菖蒲以及烘干的山楂、萝卜、山药、陈皮切片按照重量份称取,并加入刚没过药材的水,先武火加热20min,再文火加热lh,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助消化的中药汤剂。
【文档编号】A61P1/02GK104306884SQ20141054768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陶娅娜 申请人:陶娅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