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积化癥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584阅读:1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积化癥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消积化癥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肝积是指因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病损, 以致肝脏疏泄失常,气机壅滞,肝血瘀阻,气滞血瘀,阴阳转化失常,肝脏失养,质地积聚癥块,并累及肝胃或肝肾为主要的病症。历代所论“积证”,泛指腹腔内以脏病所生能触及的包块性疾病,质地较硬(相当于现代的肝硬化),如肝脾肿大、肝癌、肝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治之较难为特征之良性或恶性肿瘤为主,亦包括非肿瘤性的肝脾肿大病变在内。今所论“肝积”并非限定于历代所论,“积聚”而是与肝脾肿大、肝硬化、肝脾肿大之中医命名,以肝为其受病之脏;积者,为肝脏受损,肝气壅滞,肝血郁阻,乃至气结血瘀,积垒渐进而积也,故以“肝积而立病论治也”。 现代医学认为,多是由于感受湿热毒邪迁延溜滞、七情郁结、饮食内伤等致肝脾失和,气血病毒瘀结脉络,日久渐聚积成块,停于胁腹而成,故以“肝积”立病论治。本病仅限于肝肿瘤、肝硬化、肝癌、肝脾肿大,尚无腹水者,若已出现腹水,腹部胀大,且持续难消者,则另列属“臌胀病”论述。中医认为,本病属“肥气”、“肝积”、“积聚”、“臌胀”、“癥瘕”、“癖黄”等范畴,现代医
学肝癌以腹部、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胀满或肿块为特征,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甚至黄疸、臌胀、发烧、出血等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外因是由湿热毒邪痰浊清除不利所致;内因是由肝、脾、肾三脏皆虚、功能失调、病邪清除不利,经久缠绵、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肾气亏耗、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凝聚胶结所致。因此引起气虚血滞、瘀血与痰湿毒邪蕴结,阻滞肝血脉络而形成痞块,出现积聚癥瘕肿大。随着病情发展,以致肝脾肾三脏失调,气血阻滞,血瘀湿毒蕴结,湿毒瘀胶结,肝脾肾大伤,则成痼疾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配伍合理、活血化积的消积化癥中成药。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消积化癥中成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蜈蚣1-5份,斑蝥0. 03-0. 1份,水蛭1-5份,壁虎2-5份,甘草5-10份,人参5-30份,黄芪10-90份,当归5_30份,白芍9_30 份,丹参5-30份,鳖甲10-60份,土元3-9份,大黄2_12份,白术6_15份,鸡内金5_12份。所述原料药优选为蜈蚣1-3份,斑蝥0. 03-0. 06份,水蛭1. 5-3份,壁虎2_5份,甘草5-10份,人参10-20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5份,白芍15-20份,丹参10-20份,鳖甲20-40份,土元4-8份,大黄4-10份,白术8_12份,鸡内金8_10份。所述原料药优选为蜈蚣1-3份,斑蝥0. 03-0. 06份,水蛭1. 5-3份,壁虎2_5份,甘草5-10份,人参15-30份,黄芪30-90份,当归15-30份,白芍15-30份,丹参15-30份,鳖甲30-60份,土元3-9份,大黄2-12份,白术6_15份,鸡内金5_12份。所述中成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汤剂、胶囊、散剂或片剂。本发明的中成药服用方法
消积化癥丸(又称龙虎消积化癥丸),一般做成丸剂。服用方法用温开水服,1日3次, 每次1丸,每粒含原料药3克,30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和体质不同定药量。其他剂型如汤剂、胶囊、散剂或片剂,可参照此剂量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药理分析
本发明中药以祖国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发明人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精心研究, 探讨分析总结,结合现代医学而得。全方具有益气活血、消积散结、健脾益气、养血揉肝、活血化瘀、消积化癥之功,适用于肝炎后期久治不愈的肝硬化、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肝脾肿大、肝肿瘤(肝肿瘤初、中期最为适宜)等症。本方以蜈蚣、斑蝥、水蛭、壁虎、 甘草为君药,以人参、黄芪、当归、白芍为臣药,以丹参、鳖甲、土元(地鳖虫)为佐药。方中蜈蚣,又名天龙,味咸,性寒,寒能清热解毒,善行走窜,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咸能软坚散结,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归肝经,其气腥善行, 能入血破散,消积化癥。天龙配水蛭,则龙得水性,其力更雄,乃攻中有破,增加消积化癥之力。斑蝥,又名地虎,味辛,性温,有大毒,归肝、胃、肾经,毒烈攻散。本品攻毒蚀疮,破血散结,常用治经闭癥瘕,癌肿、疝痛等证。壁虎(守宫),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肝经,气腥窜散,能祛风止痛,又能定惊止搐,咸能软坚散结,寒则清热解毒。壁虎与斑蝥合用,有善行走窜之功,同性搜剔善走窜攻坚,散结、消积破血化癥。方中甘草,又名国老,味甘性平,调和诸药,古人称国老配其君药有毒之品,则以得中和其性,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之妙,以防毒药伤人之弊也。方中人参,味甘微苦而性微温,善补五脏之气,补气而兼能养阴,守而不走。黄芪, 味甘性温,善走肌表,补气,兼能扶阳走而不守。人参、黄芪二药相配,一走一守,补元气,生精血,阴阳兼顾,彻里彻外,通补无泻;又因癌症伤气耗血,脾胃气弱多虚,用之以鼓舞中气, 肺气已弱者以补气固卫,心虚气祛者用之以补心助脉,一切气虚不足之证,以防破血攻伐伤气、伤血之弊也。方中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白芍,酸而微寒,补血敛阴;当归辛香性开,走而不守,白芍酸收性合,守而不走。当归、白芍合用,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敛,一开一合,动静相宜,使其补而不滞血,行血而不耗血,养血补血之功最良。当归能和肝而活血化瘀,白芍能肤肝而和营止痛,二者合用还有养肝和血止痛之力。以上四味均为臣药,乃破中有补之功,以防破伤之弊。方中丹参,味性苦微寒,能治疗血瘀气滞而心腹刺痛、胃脘痛,又活血化瘀,消积散结,以复肝体之健状。鳖甲,味咸,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癥瘕。丹参、鳖甲相伍,丹参活血祛瘀,鳖甲滋阴养血,散结软坚。土元,又名地鳖虫,味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 症瘕痞块。三药合用,祛瘀不伤正,养阴不碍滞,相得益彰,共奏养血活血、化瘀消痞块之功, 共治气滞血瘀癥瘕积聚。综观全方,组方合理,配伍有度,药用精专,药达病除,则痼疾瘳之也。重用血肉有情灵动之物,虫类之品善性走窜,散结软坚,搜剔其毒邪蕴结于肝,立意软坚,活血消积为要。攻而不竣,猛而不伐,以助其和,增强破积散结、攻补兼施之力,治病必救其本。养血软坚、活血消积,以复肝体之健状,理气活血,气旺则血行,磨积消滞,大补精血,益气通络以固肾,其痼疾则除之。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药物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才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 该药配方配伍合理,药效互补,能标本兼治,疗效明显。全方具有益气活血消积散结,健脾益气,养血揉肝,活血化瘀,消积化癥之功,对肝癌、肝肿瘤、肝脾肿大的治愈率达82. 7%,而且治愈后不反弹。(2)本发明的中成药配伍好,辨证论治,协调阴阳,显示出中药的治疗优势,不仅不会损伤肝肾,还能有效保护心、脑、肾,并且中药价廉、毒副作用小,对靶器官影响较小,具有见效快、病人痛苦小、花费低、安全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3)本发明的中成药原料易得,成本低,加工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应用。具体病例及效果统计
申请人从80年代至今,共收治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160个县的肝癌、肝肿瘤、肝脾肿大等疾病患者3025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约为8 =2,30-45岁患者约2000名,占60% ;45-65 岁之间患者约300名,占10% ;其他30%。3025例患者中,痊愈2503例,占82. 7% ;其余为有效病例,无一例无效。典型病例
病例1 王XX,男,61岁,工人,初诊1984年2月M日。患者因肝区不适身体消瘦住院观察,入院后经肝B超检查为右肋下3厘米,剑突下5厘米,肝厚9. 5厘米,右侧见直径4厘米包块平段,范围3. 5厘米肝未见明显异常。于1984年4月13日、5月17日、6月5日三次扫描,均为右叶占位病变。甲胎蛋白初为阳性(4月16日),继为阳性(5月M日),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用氟尿嘧啶静脉注射过1次,因药反应较大而停药,于5月24日改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初诊时面黄消瘦,精神欠佳,食欲不振,脘腹胀气,疲乏无力,右胁偶尔隐隐作痛,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微溏不爽。苔黄腻,舌红紫,脉弦,触质较硬,边缘不整,表面凸凹不平,中医诊为“癥积”。辨证为湿热毒邪蕴遏,痰凝血瘀,脾运失常,癥积胁腹、中焦。拟化积消癥,以调脾胃。连服实施例3的消积化癥丸15剂,每天1剂,每剂含原料药6克。症渐稳定,仍觉精神欠佳,脘腹略胀,腻胎稍退,脉弦细。拟法如前,清热利湿,解毒化癥,以调脾胃,消积化癥,又连服实施例3的消积化癥丸20齐IJ。至1984年7月14日,症见纳食好转,精神欠佳,大便成形,小便微黄,苔薄黄,根腻,脉弦细。按原方再服15剂,以后略有增损,服药至9月11日,出院。出院后继续按前方调治,同时用蟾蜍(蟾蜍1只,去内脏洗净,用麻油500克煎煮,去渣备用,炒菜佐餐,)辅助治疗。至1985年3月31日,扫描未见肝内占位病变,原缺损区已好转,检查甲胎阴性。触诊肝于肋下可触及1厘米,质稍硬。精神食欲恢复如常,并能参加生产劳动。后随访3年,未见病情反复。病例2 王某,男,55岁,干部,患者于1981年患黄疸性肝炎,1982年6月脘腹胀满, 肝区隐痛,嗳气不适,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超声波检查肝肋下吸气时2cm,剑突下8cm,脐上 7cm。肝区波形较密微小波,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1280毫微克/毫升,血凝I-FG 阴性。环卵试(一)GPT复查5次,均压在40单位以下,澳大利亚抗原阴性。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肝积癥症)。诊治时肝隐痛,胃纳不佳,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舌质偏黯,脉弦。辨证为热毒壅盛, 湿浊内聚。治以解毒攻坚、消积化癥。药用白花舌草90g,草药煎汤送服,用实施例6的消积化癥丸,一日三次,每次一丸,每丸含原料药3g,连续服八个月后,肝肿块缩小,脘腹胀满消失,胃纳亦佳,但仍然肢倦乏力,舌苔薄腻,舌质偏黯,脉弦。继续服用消积化癥丸一年余, 于1984年6月上旬复查,肝同位素扫描,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火箭电泳< 30毫微克/毫升,超声波检查,肝肋下未及,肝波较密微波。之后按上述服药方法,连续服四个月后停药。1985年2月下旬因劳动过累,上腹部肝区胀痛,胃纳不佳,到某医院检查,AFP又呈阳性,又按原方药治疗一年后,能参加劳动,后随访二年未见异常变化。病例3 冯XX,男,58岁,某公司干部,住址北京市朝阳区X公司。1988年2月18日初诊,因上腹部包块2个月,伴腹胀纳差,胃脘饱满,肝区隐痛,小便短赤,口干鼻衄。同年元月初曾经在某医院肝同位素扫描提示,肝内巨大占位病变,腹水 (++),a-FP75,诊断为“晚期肝癌”。口服喃氟啶2瓶(既往无肝病史),病性日渐加重,转来我院。患者来时,颜面灰黯,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呃逆嗳气,肝大肋下10公分,剑突下14 公分,质硬,腹水(+++),双下肢凹隐性浮肿,脉弦数滑,舌苔黄腻。中医诊断肝积癥块(气滞血瘀型)。中医辨证气滞不行,瘀血内阻,肝病及脾运化失司,水已见分晓,停蕴内结成块,脉数滑为湿热之象,苔黄腻为温热内蕴,正虚邪实。治则消积化癥,化瘀降逆,健脾利湿,佐以益气养血、化癥解毒抗癌。(1)方药 太子参15g,炒白术15g,麦门冬15g,生山药12g,八月扎10g,花丹皮15g,杭白芍15g,猪苓 30g,重楼30g,蒲公英15g,白茅根30g,醋鳖甲30g,仙灵脾12g,三七粉3g,冲服。(2)实施例7的消积化癥丸,一次一丸,每日2次,用汤药冲服。二诊上方服药14剂,自觉腹胀减轻,鼻衄减少,周身皮肤瘙痒减轻。续诊15次, 共服药M贴。十六诊下肢浮肿消退,尿量增多,精神好转,腹胀减轻,肝肋八公分,剑突下 10公分,腹水(+ ),寐差,有鼻衄,脉弦细,苔黄,复查α -FP140单位。将方药(1)加味远志12g,炒枣仁15g。续诊34次,服药408剂。第五十诊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肝肿瘤瘤缩小,至肋下4. 5公分,剑8公分,脉弦细,舌黄,继续治疗。服药468剂,病情日渐好转,精神情绪好,肝脏明显缩小至肋下3公分,剑突6公分,二便调,复查B超提示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自确诊晚期肝已治疗三年余至痊愈。随访3年未发现异常。病例4 马XX,男,36岁,于1994年3月16日初诊。四年前患过急性黄疸性肝炎后,仍未完全痊愈,时轻时重,因感冒发烧、感冒痊愈后,自觉肝区隐痛不息,病情渐渐加重, 前来就诊。现症疲乏无力,脘腹胀满,食欲欠佳,舌苔黄腻,舌质紫黯,脉弦细数。肝右肋下作B超发现肝肋下6公分,剑突下4公分,脾大4公分,肝功能化验各项均偏高,血小板计数列8万/立方毫米,白细胞总数4200/立方毫米,红细胞350万/立方毫米,食道超影有轻度静脉曲张。有时有鼻衄,超声波提示肝区有占位性病变。中医诊断肝积癥块。(气滞血瘀,湿热毒邪蕴结型)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消积,佐软坚散结,以攻毒抗癌。
拟方实施例5的消积化癥丸。用法1日3次,每次3g,枳实消痞汤送服。一个月为1疗程。二诊于3月20日,服药后脘腹胀满减轻,胁肋肝区隐痛消失,舌苔淡白,舌质黯紫减轻,脉弦,脾左肋触2厘米。功能化验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以内。血小板计数12万/立方毫米,白细胞总数5000/立方毫米。气滞血瘀癥块有明显减缩。治法如前,枳实消痞汤送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于1994年6月25日出院,出院时按上方服用消积化癥丸,1日3次,每次3g。于 1995年9月随访,多次复查肝功能正常,血小板、白细胞、血蛋白定量均属正常范围。肝在右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触1厘米,超声波衡疏微波,已基本恢复正常,可正常工作。本例肝癌,属中医的积聚癥瘕、痞块范畴,以气滞血瘀外感湿热毒邪蕴结于肝络, 凝结于肝,久则不愈而成症块。治以活血消积化瘀,软坚散结之法,以渐消缓散,攻补兼施的“龙虎消积化癥丸”,故依扶正固本以祛邪,又以活血化瘀而行化癥之功,则顽痼之疾得除矣。病例5 患者张XX,男,M岁,1993年3月12日初诊,患肝炎已十余年,前两年经 XX医院诊断为门静脉性肝硬化,近两月出现脘腹胀满,肝区隐痛,做B超发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呃逆嗳气,肝肋下4公分,剑突下3公分,脾在左肋下5公分,质硬,伴有小量腹水,小便短少黄赤,大便时溏时干结,口干,口苦,面色黯滞,面颈部及胸部伴有散在性血缕,腹部胀大高出胸部,按之坚硬,凹凸不平,边缘不规则,午后低微热,下肢浮肿,肝、脾肿大,舌苔黄燥而厚,舌质暗滞,伴有瘀斑,脉象弦数。肝功能化验显示,谷丙转氨酶300单位,谷草转氨酶396单位,麝浊30单位,麝絮(+++)。血小板计数9万立方毫米,血蛋白定量59%,白蛋白2%,球蛋白3%。食道造影伴有静脉曲张。超声提示为原发性肝癌。西医诊断肝癌。中医诊断积聚、癥块(湿热邪毒蕴结,气滞血瘀阻于脉络型)。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佐以渗湿利水。拟方实施例9的消积化癥丸,五苓散煎汤送服。1日3次,每次1丸,1个月为1 疗程。于4月10日二诊,服药后腹水消减,小便增进,精神好转,肝区隐痛消失,脘腹胀满大减,肝在右肋下触2公分,脾在左肋下触及2公分,食欲增进,小便增加,下肢浮肿消失,午后低热消失,精神不振、疲乏倦怠消失。肝功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麝浊10单位, 麝絮(+ ),血小板计数1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计数4600/立方毫米,血蛋白定量5. 8克%,白蛋白3克%,球蛋白2. 80克/%,此属于好转之象。治法按上法再用药1个月。于5月18日三诊,腹水全消,食欲、二便正常,精神尚好,头晕疲倦有明显好转,舌质瘀未尽,舌苔淡黄,脉象细弦。肝在右肋下触0.5厘米,脾在左肋下触及1厘米。肝功化验谷丙转氨酶50以内,麝浊麝絮均在(一),血小板计数12万/立方毫,白细胞计数5000/ 立方毫米。血蛋白定量3.6克%,白蛋白4.5克/%,球蛋白3.5克%。此属久病伤正,久病必虚,久虚成瘀,瘀积不化,阻滞肝络,久则凝结成积块癥瘕也,久而不散,则致成癌顽疾矣。消积化癥丸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攻补兼施,非不可胜也。于6月18号四诊,服药后食欲增加,两便如常,精神尚好,舌淡苔白,脉象弦细,肝在右肋下未触,质软。脾在左肋下触及0. 5厘米。
肝功化验谷丙转氨酶45单位,麝浊7单位,麝絮(一),血小板计数13万/立方毫米,白细胞计数5200立方毫米,血蛋白定量6.6克%,球蛋白3克%。病邪已去,正气渐复,再用此药以巩固其效,以达彻底之康复。病人痊愈出院,又付上本发明的中药1个月的剂量, 出院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病例6 周XX,男,46岁,干部,已婚,(病史)消瘦乏力,食欲不佳,反复“感冒”半年余,体检发现肝脏肿瘤阳。体检时B超探测发现肝脏右后叶上部显示7. 6cmX 6. 5cm、3cmX 4cm两个肿块;经 CT进一步证实,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即入医院行肝脏控查术,术中发现肝脏癌块较大,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置肝动脉保留导管,预作化疗治疗。于术后第五天,即邀余中药结合治疗。(诊查)体温T37. 8 0C,心率 P82 次 / 分,血压 BP100/70mmmg。病人发育正常,半卧体位,形全消瘦,精神萎靡,表情痛苦,语音低沉,神清合作。面色青黑而晦,肌肤干涩,头颅及五官无特殊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一)心界不大,心音低沉,心律82次/分,律齐。腹呈舟状,右上腹术后纱布覆盖,腹软无压痛及包块, 腰背及四肢无特殊。兼见多汗自汗,恶心厌油,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但饮不多,大便术后未解,小便黄少。舌质枯瘦瘀暗,舌光无苔,津少失润,脉象虚细无力。(辨证)患者因癌瘤稳伏,正气暗伤;复加手术探查,肿瘤过大,失去了手术机会。术后复因忧思,脾胃气滞,纳呆食少,诸因复加,以致气阴两虚,脾胃虚衰,正虚尤甚。(诊断)中医肝癌,证属气结血瘀,痰浊积聚,癥瘕,气阴两虚。脾胃虚衰。西医原发性肝癌(结节型),肝脏探查术后。(治疗及疗效)中药治疗,当务之急在于扶补正气,以扶正固本,调畅脾胃气机,佐以“本发明的消积化癥丸”软坚散结,补气活血,养血,行宿血以生新血化瘀血,则以扶正固本,以毒攻毒抗癌化癥,则是治癌,抗癌则是正复邪去,则治理也。为促进术后康复,以益气扶脾,生津和胃,方用生脉散合益胃汤,煎汤送服实施例的消积化癥丸,一日三次,每次3g,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7日(7剂)后,患者精神好转,恶心厌油消失,食欲好转,食量增加,舌润有津,脉象细弱,较前有力。鉴于阴津渐复,脾胃已调,当为方药能受,在前方的基础上增加方药,方药西洋参15g,黄芪60g,炒白术15g,麦门冬20g,全当归15g,紫丹参30g,鸡内金 20g,怀山药20g,山楂20g,杭白芍30g,橘皮15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送服实施例6 的消积化癥丸,一日3次,每次3g。上二方服后,未见不良反应,再服7日(7剂)后,患者精神显著好转,多汗已止,食欲良好,二便调畅,术后半月出院,正虚渐复,脾胃调畅。但癌瘤仍存,治以扶脾养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实施例的消积化癥丸为主,将方药调整为西洋参20g,黄芪40g,白术 15g,麦冬20g,当归15g,丹参3g,鸡内金30g,杯山药2g,山香30g,白芍30g,陈皮15g,炙甘草15g,每日1剂,煎水送服实施例的消积化癥丸,每日1剂,1日3次,每次3g。三方服后,未见不良反应,经服半月后,康复良好,精神上,食欲显著好转,体重增加。术后1月,开始化疗(5-Fu · MTG为主,少量多次,经导管注入),化疗期仍坚持服中药。 期间虽有恶心、乏力、血象轻度下降,但能坚持中药治疗。经治3个疗程后因导管闭塞,其后终上化疗。继以滋阴扶阳、养肝扶脾、活血化瘀、消积化癥,软坚散结,仍守前方加减。四方服后,方药有受,未见不良反应,经服3个月(45剂),至术后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精神、食欲与睡眠均如常,体重增加,全力康复,已恢复半日工作。其间曾于术后3个月、6个月,经B超及CT复查,肝脏肿瘤局限,与术前对比有明显缩小;外周血象除化疗期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有所下降外,尚保持正常;多次复查,肝功能未发现特殊损害。其后仍守方,其间略有加减,经服至术后8个月,康复良好,其后停药。原发性肝癌恶性度极高,一旦发现,多已属中、晚期,且其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 本例首治以益气生津,调补脾胃,以保证方药能受,饮食能纳,化疗得以顺利进行;次以“消积化癥丸”主之,以补攻兼施,补中寓攻,攻而勿过,且能持方固守,方获此效。肝癌其证型非一成不变,临证应详审查变,分型而治,方能获满意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2 —种消积化癥的中成药,具体原料药成分见表1。制法将原料药粉碎,过筛、混勻,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每丸含原料药3克。所用原料药均按现有方法进行炮制。如鳖甲,需经醋炙;壁虎,用滑石粉炒至发泡酥脆,有香气透出者为度,去头足及磷片;斑蝥,取净斑蝥与大米拌炒,至大米呈黑黄色,取出,除去头、足、翅。其他原料药不再详述。表1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原料药配比,单位为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消积化癥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蜈蚣1-5份,斑蝥 0. 03-0. 1份,水蛭1-5份,壁虎2-5份,甘草5-10份,人参5-30份,黄芪10-90份,当归5-30 份,白芍9-30份,丹参5-30份,鳖甲10-60份,土元3-9份,大黄2_12份,白术6_15份,鸡内金5-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其中原料药为蜈蚣1-3份,斑蝥 0. 03-0. 06份,水蛭1. 5-3份,壁虎2-5份,甘草5_10份,人参10-20份,黄芪30-60份,当归15-25份,白芍15-20份,丹参10-20份,鳖甲20-40份,土元4_8份,大黄4_10份,白术 8-12份,鸡内金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其中原料药为蜈蚣1-3份,斑蝥 0. 03-0. 06份,水蛭1. 5-3份,壁虎2-5份,甘草5_10份,人参15-30份,黄芪30-90份,当归15-30份,白芍15-30份,丹参15-30份,鳖甲30-60份,土元3_9份,大黄2_12份,白术 6-15份,鸡内金5-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中成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汤剂、 胶囊、散剂或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积化癥的中成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蜈蚣1-5份,斑蝥0.03-0.1份,水蛭1-5份,壁虎2-5份,甘草5-10份,人参5-30份,黄芪10-90份,当归5-30份,白芍9-30份,丹参5-30份,鳖甲10-60份,土元3-9份,大黄2-12份,白术6-15份,鸡内金5-12份。本发明药方配伍合理,药效互补,能标本兼治,疗效明显。全方具有益气活血,消积散结,健脾益气,养血揉肝,活血化瘀,消积化癥之功,对肝癌、肝肿瘤、肝脾肿大的治愈率达82.7%,治愈后不反弹。该药毒副作用小,对靶器官影响较小,见效快、病人痛苦小、花费低、安全,易被患者接受。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302567SQ2011102298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刘杰, 卢海珠, 毛凌云, 毛凌波, 毛嘉全, 毛嘉诚, 毛顺卿 申请人:毛顺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