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640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16份、儿茶10-18份、天竺黄12-16份、当归17-22份、红花14-20份、肉豆蔻8-14份、独活8-14份、豆蔻11-16份、草果13-19份、决明子11-20份、黄蜀葵子10-16份、安息香14-18份、诃子10-15份、灸甘草12-15份、丁香12-20份、木香12-18份。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能够祛风止痛、通经活络、抗炎、体免疫,配伍合理、制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对于痹病引起的肌肉、筋骨、关节疼痛有显著的效果,定期食用能够防止反复发作、提高体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所言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五体肢节痹,反映了痹病的基本内容,可见痹病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又分外痹与内痹。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表现在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但疼痛的性质有酸痛、胀痛、隐痛、刺痛、冷痛、热痛或重着疼痛等各异。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为主或以下肢为甚,可对称发作亦可非对称发生,或累计单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同病,可为游走不定或为固定不移。或局部红肿灼热,或单纯肿胀疼痛,皮色不变。或喜热熨,或喜冷敷。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重者,关节屈伸不利,甚者关节僵硬、变形,生活困难。目前治疗也主要为中药陪针灸、推拿,但痹病多为分证而治,选药不当可能会造成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能够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速度的治疗痹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16份、儿茶10-18份、天竺黄12-16份、当归17-22份、红花14-20份、肉豆蘧8_14份、独活8-14份、豆蘧11-16份、草果13-19份、决明子11-20份、黄蜀葵子10-16份、安息香14-18份、诃子10-15份、灸甘草12-15份、丁香12-20份、木香12-18份、乳香10-16份、藏菖蒲6-12份、铁棒锤12-16份、槲寄生9-15份、五加皮12-20份、络石藤11-14份、松节12-15份、惚木12-14份、虎杖8-15份、青风藤6-12份、海风藤6_12份、羌活14-19份、桂心11-15份、川芎16-18份、桑枝11-16份、人工牛黄8-12份、人工麝香8_12份、蜂蜜50-100份;所述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0-14份、儿茶10-15份、天竺黄12-14份、当归16-18份、红花14-18份、肉豆蘧10-14份、独活8_15份、豆蘧10-15份、草果12-18份、决明子12-19份、黄蜀葵子10-14份、安息香13-15份、诃子8-15份、灸甘草13-15份、丁香12-15份、木香10-14份、乳香10-14份、藏菖蒲8_10份、铁棒锤12-15份、槲寄生12-15份、五加皮12-16份、络石藤10-14份、松节12-15份、惚木10-14份、虎杖9-12份、青风藤8-10份、海风藤8-10份、芜;活12-14份、桂心12-15份、川弯15-17份、桑枝12-16份、人工牛黄6-10份、人工麝香6-10份、蜂蜜60-80份; 所述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最优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份、儿茶12份、天竺黄13份、当归17份、红花16份、肉豆蘧12份、独活12份、豆蘧11份、草果15份、决明子16份、黄蜀葵子11份、安息香14份、诃子12份、灸甘草14份、丁香13份、木香12份、乳香12份、藏菖蒲9份、铁棒锤13份、槲寄生13份、五加皮14份、络石藤13份、松节14份、惚木12份、虎杖11份、青风藤9份、海风藤9份、芜;活13份、桂心13份、川弯16份、桑枝14份、人工牛黄8份、人工麝香8份、蜂蜜70份;
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徐长卿、儿茶、天竺黄、当归、红花、肉豆蘧、独活、豆蘧、草果、决明子、黄蜀葵子、安息香、诃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3小时,第二次1-2小时,两次煮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液,高温浓缩成浓缩液;
(2)取其他中药高压蒸汽灭菌,研磨成200-500目粉末;
(3)将步骤(2)粉末拌上步骤(I)浓缩液和蜂蜜搅拌均匀,团城丸状,密封包装即可。
[0005]各中药组分的功效:
徐长卿: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
儿茶:清热、生津、化痰、止血、敛疮、生肌、定痛等功能;
天竺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等功效;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
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肉豆蘧:有治疗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的作用;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豆蘧:祛寒燥湿、暖胃止呕;
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
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黄蜀葵子:利水、消肿、通乳;
安息香:开窃清神、行气活血、止痛;
诃子:敛肺、涩肠、下气、利咽、收敛;
灸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丁香:温中、暖肾、降逆;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藏菖蒲:温胃、消炎止痛;
铁棒锤:活血祛瘀、驱风除湿、止痛消肿;
槲寄生: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五加皮: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络石藤: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松节:祛风燥湿、止痛;
惚木: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
虎杖:祛风、利湿、破瘀、通经;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桂心:益精明目、消瘀生肌、补劳伤、暖腰膝、续筋骨;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桑枝: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人工牛黄: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人工麝香:芳香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能够祛风止痛、通经活络、抗炎、体免疫,配伍合理、制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对于痹病引起的肌肉、筋骨、关节疼痛有显著的效果,定期食用能够防止反复发作、提高体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份、儿茶10份、天竺黄12份、当归17份、红花14份、肉豆蘧8份、独活8份、豆蘧11份、草果13份、决明子11份、黄蜀葵子10份、安息香14份、诃子10份、灸甘草12份、丁香12份、木香12份、乳香10份、藏菖蒲6份、铁棒锤12-份、槲寄生9份、五加皮12份、络石藤11份、松节12份、惚木12份、虎杖8份、青风藤6份、海风藤6份、芜;活14份、桂心11份、川弯16份、桑枝11份、人工牛黄8份、人工麝香8份、蜂蜜100份。
[0008]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6份、儿茶18份、天竺黄16份、当归22份、红花20份、肉豆蘧14份、独活14份、豆蘧16份、草果19份、决明子20份、黄蜀葵子16份、安息香18份、诃子15份、灸甘草15份、丁香20份、木香18份、乳香16份、藏菖蒲12份、铁棒锤16份、槲寄生15份、五加皮20份、络石藤14份、松节15份、惚木14份、虎杖15份、青风藤12份、海风藤12份、羌活19份、桂心15份、川芎18份、桑枝16份、人工牛黄12份、人工麝香12份、蜂蜜150份。
[0009]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其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0份、儿茶10份、天竺黄12份、当归16份、红花14份、肉豆蘧10份、独活8份、豆蘧10份、草果12份、决明子12份、黄蜀葵子10份、安息香13份、诃子8份、灸甘草13份、丁香12份、木香10份、乳香10份、藏菖蒲8份、铁棒锤12份、槲寄生12份、五加皮12份、络石藤10份、松节12份、惚木10份、虎杖9份、青风藤8份、海风藤8份、羌活12份、桂心12份、川芎15份、桑枝12份、人工牛黄6份、人工麝香6份、蜂蜜120份。
[0010]实施例4 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最优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份、儿茶12份、天竺黄13份、当归17份、红花16份、肉豆蘧12份、独活12份、豆蘧11份、草果15份、决明子16份、黄蜀葵子11份、安息香14份、诃子12份、灸甘草14份、丁香13份、木香12份、乳香12份、藏菖蒲9份、铁棒锤13份、槲寄生13份、五加皮14份、络石藤13份、松节14份、惚木12份、虎杖11份、青风藤9份、海风藤9份、芜;活13份、桂心13份、川芎16份、桑枝14份、人工牛黄8份、人工麝香8份、蜂蜜150份。
[0011]以上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徐长卿、儿茶、天竺黄、当归、红花、肉豆蘧、独活、豆蘧、草果、决明子、黄蜀葵子、安息香、诃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3小时,第二次1-2小时,两次煮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液,高温浓缩成浓缩液;
(2)取其他中药高压蒸汽灭菌,研磨成200-500目粉末;
(3)将步骤(2)粉末拌上步骤(I)浓缩液和蜂蜜搅拌均匀,团城丸状,密封包装即可。
[0012]临床案例:张翠霞,女,48岁,腰痛多年,X光显示膝腰增生,劳动后加重,经服用以上药物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至今未曾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16份、儿茶10-18份、天竺黄12-16份、当归17-22份、红花14-20份、肉豆蘧8-14份、独活8_14份、豆蘧11-16份、草果13-19份、决明子11-20份、黄蜀葵子10-16份、安息香14-18份、诃子10-15份、灸甘草12-15份、丁香12-20份、木香12-18份、乳香10-16份、藏菖蒲6_12份、铁棒锤12-16份、槲寄生9-15份、五加皮12-20份、络石藤11-14份、松节12-15份、惚木12-14份、虎杖8-15份、青风藤6-12份、海风藤6_12份、羌活14-19份、桂心11-15份、川芎16-18份、桑枝11-16份、人工牛黄8-12份、人工麝香8_12份、蜂蜜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10-14份、儿茶10-15份、天竺黄12-14份、当归16-18份、红花14-18份、肉豆蘧10-14份、独活8-15份、豆蘧10-15份、草果12-18份、决明子12-19份、黄蜀葵子10-14份、安息香13-15份、河子8-15份、灸甘草13-15份、丁香12-15份、木香10_14份、乳香10-14份、藏菖蒲8-10份、铁棒锤12-15份、槲寄生12-15份、五加皮12-16份、络石藤10-14份、松节12-15份、惚木10-14份、虎杖9-12份、青风藤8_10份、海风藤8_10份、芜;活12-14份、桂心12-15份、川芎15-17份、桑枝12-16份、人工牛黄6-10份、人工麝香6-10份、蜂蜜60-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最优配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2份、儿茶12份、天竺黄13份、当归17份、红花16份、肉豆蘧12份、独活12份、豆蘧11份、草果15份、决明子16份、黄蜀葵子11份、安息香14份、诃子12份、灸甘草14份、丁香13份、木香12份、乳香12份、藏菖蒲9份、铁棒锤13份、槲寄生13份、五加皮14份、络石藤13份、松节14份、惚木12份、虎杖11份、青风藤9份、海风藤9份、芜;活13份、桂心13份、川芎16份、桑枝14份、人工牛黄8份、人工麝香8份、蜂蜜70份。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治疗痹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徐长卿、儿茶、天竺黄、当归、红花、肉豆蘧、独活、豆蘧、草果、决明子、黄蜀葵子、安息香、诃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3小时,第二次1-2小时,两次煮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液,高温浓缩成浓缩液; (2)取其他中药高压蒸汽灭菌,研磨成200-500目粉末; (3)将步骤(2)粉末拌上步骤(I)浓缩液和蜂蜜搅拌均匀,团城丸状,密封包装即可。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352936SQ20141059044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苗娥 申请人:苗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