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95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鹿衔草5-15克、骨碎补5-15克、莱菔子5-15克、川牛膝5-10克、威灵仙5-15克、鸡血藤5-15克、桑枝5-15克、天葵子3-9克、紫花地丁3-9克、薏苡仁10-20克、陆英根5-15克、乳香5-15克、土元5-15克、虎刺根5-15克、穿山甲5-15克。所选药材配伍精良,共奏逐瘀通经,祛风强筋,清热解毒,活血消癥之功,以达到散结止痛,活血通络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0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 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 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 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因其会影 响人的正常活动能力,故应积极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采用保守疗法,比如外贴膏药、局部热 敷、按摩、针灸,但通常都是缓解疼痛,不能根治,还有紫外线疗法和药物治疗,严重影响患 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是效果都不佳,患者因此甚为痛苦,为解除患者之精神和身 体之痛苦,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标本同治的原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骨质 增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骨质增生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创伤、疗 效显著、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较高、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0006] 鹿衔草5-15克、骨碎补5-15克、莱菔子5-15克、川牛膝5-10克、威灵仙5-15克、 鸡血藤5-15克、桑枝5-15克、天葵子3-9克、紫花地丁 3-9克、薏苡仁10-20克、陆英根5-15 克、乳香5-15克、土元5-15克、虎刺根5-15克、穿山甲5-15克。
[0007]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8]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9] 鹿衔草5克、骨碎补5克、莱菔子5克、川牛膝5克、威灵仙5克、鸡血藤5克、桑枝 5克、天葵子3克、紫花地丁 3克、薏苡仁10克、陆英根5克、乳香5克、土元5克、虎刺根5 克、穿山甲5克。
[0010]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2] 鹿衔草10克、骨碎补10克、莱菔子10克、川牛膝8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0克、 桑枝10克、天葵子6克、紫花地丁 6克、薏苡仁15克、陆英根10克、乳香10克、土元10克、 虎刺根10克、穿山甲10克。
[0013]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5] 鹿衔草15克、骨碎补15克、莱菔子15克、川牛膝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 克、桑枝15克、天葵子9克、紫花地丁 9克、薏苡仁20克、陆英根15克、乳香15克、土元15 克、虎刺根15克、穿山甲15克。
[0016]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1剂/天, 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50ml ;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 150ml。两煎混合,早晚饭后热服。15剂为1疗程。
[0017]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8]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之功效。
[0019]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之功效。
[0020]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
[0021]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之功效。
[0022]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
[0023]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
[0024]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
[0025] 天葵子,味甘、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0026]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0027]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 散结之功效。
[0028] 陆英根,味甘、酸,性平,归肝经。具有散瘀消肿、祛风止痛之功效。
[0029]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0030] 土元,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瘀血,续筋骨之功效。
[0031] 虎刺根,味辛,性温;归肾经。具有强腰补肾之功效。
[0032]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之功效。
[0033]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 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因此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症状 表现,以散结止痛,活血通络,辩证治疗,灵活运用,方显其效。
[0034]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鹿衔草、骨碎补、川牛膝、威灵仙、鸡血藤、土元可逐瘀通经,祛 风强筋;菜菔子、桑枝、天葵子、紫花地丁可清热解毒,消肿利湿;薏苡仁、陆英根、乳香、虎 刺根、穿山甲可除痹排脓,活血消癥。全方配伍精良,攻补互施,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了中医 辩证施治的优势,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具有逐瘀通经,祛风强筋,清热解毒,活血消癥之功, 以达到散结止痛,活血通络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0035]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某医院50例门诊患者 进行临床试验,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0. 5年, 最长6年,平均4. 5年;原发性骨质增生患者23例,继发性骨质增生患者27例。
[0036] 疗效标准:
[0037]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0038]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0039]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所减轻。
[004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依旧,完全没改善。
[0041] 治疗方法:
[0042] 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加水煎制,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 钟,取汁250ml ;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每天1剂,分早晚 2次热服。15剂为1疗程。
[0043] 疗效结果:
[0044] 1 ?临床疗效结果:
[0045]治疗后,治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治愈率54 %,显效率26 %,有 效率14%,无效率6%,总有效率94%。详细结果见表1。
[0046] 表1 :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表
[0047]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 材料组成: 鹿衔草5-15克、骨碎补5-15克、莱菔子5-15克、川牛膝5-10克、威灵仙5-15克、鸡血 藤5-15克、桑枝5-15克、天葵子3-9克、紫花地丁 3-9克、薏苡仁10-20克、陆英根5-15克、 乳香5-15克、土元5-15克、虎刺根5-15克、穿山甲5-1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鹿衔草5克、骨碎补5克、莱菔子5克、川牛膝5克、威灵仙5克、鸡血藤5克、桑枝5克、 天葵子3克、紫花地丁 3克、薏苡仁10克、陆英根5克、乳香5克、土元5克、虎刺根5克、穿 山甲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鹿衔草10克、骨碎补10克、莱菔子10克、川牛膝8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0克、桑 枝10克、天葵子6克、紫花地丁 6克、薏苡仁15克、陆英根10克、乳香10克、土元10克、虎 刺根10克、穿山甲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鹿衔草15克、骨碎补15克、莱菔子15克、川牛膝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桑 枝15克、天葵子9克、紫花地丁 9克、薏苡仁20克、陆英根15克、乳香15克、土元15克、虎 刺根15克、穿山甲15克。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4258197SQ20141060501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涛, 李婧, 王福梅 申请人:陈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