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4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鸡骨草8-11,鸡内金3-5,黄芪10-12,黄连2-4,香附3-5,降香4-6,竹茹2-5,柿蒂4-7,瓦楞子4-6,甘松2-4,合欢皮4-6,肉豆蔻2-5,焦稻芽6-9,荜茇1-3,海螵蛸3-5,莪术3-5,吴茱萸1-3,生姜3-5,芦根8-10,三棱3-5,将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熬,去渣得滤液。本发明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 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吐酸"等病症范畴,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胀满、反酸、嗳气、情志不 畅、食欲不振、乏力、反复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胃镜检查可确诊,并且大部分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幽门螺旋杆菌和非留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从而导致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变化,消化性 溃疡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不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中一切病理改变又与胃癌 发生有密切关系,西医治疗存在溃疡愈合欠佳与复发等问题,有研宄表明有效率仅为42左 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 药,成本低、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疏肝理气、敛口生肌、活血化瘀、制酸 止痛、降逆止呕、温中止泻、和胃健脾之功效,既适于消化性溃疡,对慢性胃炎也有效。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特 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鸡骨草8-11,鸡内金3-5,黄芪10-12,黄连2-4,香附 3_5,降香4-6,竹苑2-5,柿蒂4-7,瓦愣子4-6,甘松2-4,合欢皮4-6,肉显蔻2-5,焦稻芽 6-9,荜茇1-3,海螵蛸3-5,莪术3-5,吴茱萸1-3,生姜3-5,芦根8-10,三棱3-5,将上述原料 药加水煎熬,去渣得滤液。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疏肝理 气、敛口生肌、活血化瘀、制酸止痛、降逆止呕、温中止泻、和胃健脾之功效,既适于消化性溃 疡,对慢性胃炎也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 实施例1:
[0008] 米用鸡骨草、鸡内金、黄苗、黄连、香附、降香、竹苑、柿蒂、瓦愣子、甘松、合欢皮、肉 豆蔻、焦稻芽、荜茇、海螵蛸、莪术、吴茱萸、生姜、芦根、三棱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 份)每付为鸡骨草10. 5、鸡内金4. 6、黄芪11. 4、黄连3. 3、香附4. 4、降香5. 2、竹茹3. 3、柿 蒂5. 1、瓦楞子4. 7、甘松2. 9、合欢皮5. 5、肉豆蔻3. 8、焦稻芽6. 7、荜茇1. 6、海螵蛸4. 6、莪 术4.1、吴茱萸1.5、生姜4. 3、芦根8. 2、三棱4. 3。取上述20味原料总重量为216克。瓦 楞子加水150ml单泡,降香单包,鸡内金捣碎,与余下中草药加水IlOOml左右,在室温下浸 泡3-4小时,瓦楞子先煮沸,文火煎10分钟左右,再倒入浸泡18味中草药武火煮沸,文火煎 熬至30分钟,再加入单包降香煮沸煎熬2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300ml,煎 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装入无菌玻璃 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饭后2小时口服。10天为一疗程,服1疗程停2 天,再服下一疗程,一般应用四个疗程。
[0009] 本发明主药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珠,化学成分:根叶含草甜素, 种子含相思子碱,胆碱。此外,可能含一种留醇类化合物。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具 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功效,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慢性肝炎、乳腺炎。鸡内金化学 成分主药由蛋白质构成,并含有胃激素等。临床药理观察,口服鸡内金后,胃液的分泌量酸 度及消化力三者均见增高,其中消化力的增高出现较迟缓,维持也持久,服药后胃运动功能 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延长及蠕动波增强。由于胃运动增强,故胃排空率也加快。鸡内 金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消化酶,由于上述分泌及运动方面的变化并非服药后立即产生,而必 须经过一段时间。故其作用是由药物被吸收到血液后的某种体液因素引起的。临床观察证 明,鸡内金对于各种消化不良病症是有较满意的疗效的。性味甘、平、归脾、小肠、膀胱经。具 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黄芪性味甘、 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因素,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 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 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 泻水解毒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 吐血丑,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行 气解郁,调经止痛功能,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 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降香性味辛、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功能, 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竹茹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具 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功能,用于痰热咳嗽,胆长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 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柿蒂性味苦,涩,平,归胃经。具有降逆下气功效,用于 呃逆。瓦楞子性味咸平,归肺、胃、肝经。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功效,用于顽痰 积结,粘稠难咯,瘿瘤,瘰疬,胃痛反酸。甘松性味辛、甘、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开 郁醒脾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合欢皮性味甘、平,归心、肝、肺经,具有解郁安 神,活血消肿功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肉豆蔻性味辛、温、归脾、 胃、大肠经。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功效,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焦稻芽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功效,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 胃虚弱,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荜茇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具有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海螵蛸性味咸、涩、温,归脾、 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收敛功效,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 滑精,赤白带下,胃溃疡。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清积止痛功效,用 于癥瘕痞块,淤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 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 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生姜辛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 中止呕,化痰止咳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芦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具 有清热清津,除烦、止呕、利尿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 痛。三棱性味辛、苦、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效,用于癥瘕痞块,淤血经 闭,食积胀痛。20味中草药巧妙组方,合理配伍,药证合拍,诸药共奏消化性溃疡之特效。
[0010]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 与实施例1相同。
[0011]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鸡骨草 8-11,鸡内金3-5,黄芪10-12,黄连2-4,香附3-5,降香4-6,竹茹2-5,柿蒂4-7,瓦楞子4-6, 甘松2-4,合欢皮4-6,肉豆蔻2-5,焦稻芽6-9,荜茇1-3,海螵蛸3-5,莪术3-5,吴茱萸1-3, 生姜3-5,芦根8-10,三棱3-5,将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熬,去渣得滤液。
【文档编号】A61K35/618GK104474497SQ20141068289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毕占岁, 原晓红, 胡艳玲 申请人:毕占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