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701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卫生巾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卫生巾在解决月经量多侧漏的问题上采用了很多的技术手段,比如采取大尾翼、加大加厚加长,增加吸收材料等,但无论是那种卫生巾,妇女在使用时,只要走动或者其他动作,就会使卫生巾产生一定的变形或者是位移,从而还是难以避免经液侧漏,只有勤更换,才能避免经血弄脏衣物,但在夜晚睡眠中,一旦睡熟,就忘记更换卫生巾,同样会使的经血侧漏,弄脏床单和其他物品。现有的技术专利号为CN104107115A的一种新型卫生巾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卫生巾存在着不能水洗,环保效果差,防侧漏效果差,维护成本高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以解决现有的卫生巾存在着不能水洗,环保效果差,防侧漏效果差,维护成本高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包括表层,固定扣,扣眼,高透防水层,竹纤维纱布层,防漏侧边,中央凸起和调节扣,所述的表层设置在高透防水层的反面;所述的固定扣固定设置在调节扣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扣眼固定设置在表层的左端位置;所述的高透防水层叠加设置在竹纤维纱布层的下面;所述的竹纤维纱布层设置在中央凸起的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漏侧边设置在中央凸起的外围;所述的调节扣安装在固定扣的右侧位置。所述的表层具体采用纯天然有机棉层,使得透气性好,吸汗快干,不产生静电,方便水洗,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度。所述的高透防水层具体采用TPU面料层,使得环保无毒无味、轻薄柔软、有利于阻虫隔菌,提高环保效果,水洗方便,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竹纤维纱布层具体采用竹纤维纱布制成的,使得透气性和耐磨性好,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能够多次水洗,延长使用时间。所述的中央凸起具体采用橄榄球状的凸起,所述的中央凸起的高度具体设置为1mm至3mm,有利于贴合护理,集中吸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效果,使得使用方便。所述的防漏侧边具体采用心形的防漏曲线的侧边,有利于提高防漏效果,降低使用成本,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广泛应用于卫生巾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表层的设置,使得透气性和耐磨性好,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能够多次水洗,延长使用时间。2.本发明的高透防水层或者竹纤维纱布层的设置,使得环保无毒无味、轻薄柔软、有利于阻虫隔菌,提高环保效果,水洗方便,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3.本发明的中央凸起的设置,有利于贴合护理,集中吸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效果,使得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中央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表层,2-固定扣,3-扣眼,4-高透防水层,5-竹纤维纱布层,6-防漏侧边,7-中央凸起,8-调节扣。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包括表层1,固定扣2,扣眼3,高透防水层4,竹纤维纱布层5,防漏侧边6,中央凸起7和调节扣8,所述的表层1设置在高透防水层4的反面;所述的固定扣2固定设置在调节扣8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扣眼3固定设置在表层1的左端位置;所述的高透防水层4叠加设置在竹纤维纱布层5的下面;所述的竹纤维纱布层5设置在中央凸起7的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漏侧边6设置在中央凸起7的外围;所述的调节扣8安装在固定扣2的右侧位置。所述的表层1具体采用纯天然有机棉层,使得透气性好,吸汗快干,不产生静电,方便水洗,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度。所述的高透防水层4具体采用TPU面料层,使得环保无毒无味、轻薄柔软、有利于阻虫隔菌,提高环保效果,水洗方便,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竹纤维纱布层5具体采用竹纤维纱布制成的,使得透气性和耐磨性好,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能够多次水洗,延长使用时间。所述的中央凸起7具体采用橄榄球状的凸起,所述的中央凸起7的高度具体设置为1mm至3mm,有利于贴合护理,集中吸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效果,使得使用方便。所述的防漏侧边6具体采用心形的防漏曲线的侧边,有利于提高防漏效果,降低使用成本,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水洗的环保卫生巾广泛应用于卫生巾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表层、高透防水层、竹纤维纱布层和中央凸起的设置,使得透气性和耐磨性好,有利于使得环保无毒无味、轻薄柔软、进一步有利于阻虫隔菌,提高环保效果,水洗方便,提高防渗漏效果,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