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924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半滑舌鳎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野生品种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在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均有养殖。然而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大,半滑舌鳎的疾病防治成了摆在养殖户面前一个急迫的问题,这其中烂尾病是半滑舌鳎养成期常见的高发疾病之一,发病症状表现为尾鳍腐烂、末端发白,糜烂伤口逐渐向鱼体前部蔓延达到体长的1/5-1/4,尤其幼鱼期发病死亡率极高,可达100%,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的技术方案以改善养殖条件等预防措施为主,比如改善水质、增加换新水频次,提高饲料的质量并加强过程中的监管等。对于病鱼的治疗报道较少,张正等在《水产科技情报》2012年39(2)提出将病鱼捞出用5毫克/升土霉素药浴,预防伤口细菌感染。宫春光等在《中国水产》2005年12期中提出用浓度10mg/L-15mg/L的盐酸土霉素药浴。但由于半滑舌鳎烂尾病发病期多在养成期,鱼形体较小,在发病初期不易发现,待发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传染,同时会导致鱼体的死亡,此时施药,效果不佳。同时,在养殖期土霉素治疗容易导致幼鱼生长受限和肝脏损伤,导致鱼体溃烂等并发症。故急需一种效果好,易代谢,对鱼体副作用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解决半滑舌鳎烂尾病导致的鱼体死亡问题,避免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通过中药组合物的消炎抗菌作用,针对半滑舌鳎烂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降低其他病因导致的半滑舌鳎死亡。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40-60份,野菊花20-40份,蒲公英40-60份,地丁草30-50份,黄芪50-70份,白花蛇舌草40-60份,夏枯草20-40份,半枝莲20-40份,败酱草30-50份,板蓝根10-20份,马齿苋10-20份,连翘10-20份,马鞭草10-20份,冬凌草10-20份,秦皮10-20份,牛黄10-20份。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50份,野菊花30份,蒲公英50份,地丁草40份,黄芪60份,白花蛇舌草50份,夏枯草30份,半枝莲30份,败酱草40份,板蓝根15份,马齿苋15份,连翘15份,马鞭草15份,冬凌草15份,秦皮15份,牛黄15份。制备方法是水煎剂或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洗净、晾干,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细粉即可。药理分析: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地丁草:别称紫堇、彭氏紫堇、布氏地丁等,以干燥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痈肿、疔疮、风热感冒、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症。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披散草本,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夏枯草: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夕句、乃东等;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半枝莲:别称半支莲、松叶牡丹、龙须牡丹、金丝杜鹃、洋马齿苋、太阳花、午时花,是马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莲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性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之功效,常用于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板蓝根:苦,寒,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现代药理证明,板蓝根对多种病毒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马齿苋: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消痈散结,不但能散气血凝聚又能消痈散结,用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马鞭草:性凉,味苦;入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瘕瘕痞块,蛇虫咬伤。秦皮:味苦、涩,性寒。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牛黄: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本发明通过中药组合物的消炎抗菌作用,针对半滑舌鳎烂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降低其他病因导致的半滑舌鳎死亡。疗效判断:显效:半滑舌鳎尾鳍糜烂处结痂脱落,糜烂伤口完全愈合;有效:半滑舌鳎尾鳍糜烂处结痂脱落,糜烂伤口开始愈合;无效:诸症无改善。治疗结果:在成鱼期,从发现第一条烂尾病半滑舌鳎开始,根据鱼池中鱼的重量,和早晚两次投饵料同步,粉剂按照0.3%的比例进行药浴。汤剂,按照0.6ml/kg的比例进行投放,连续投放7-10天,并观察半滑舌鳎的烂尾病治疗情况。10天后统计治疗1067尾患病半滑舌鳎恢复效果,显效972例,占91.1%,有效56例,占5.2%,无效39例,占3.7%。对比采用15mg/L的盐酸土霉素药浴。分别对比半滑舌鳎的死亡率和其中烂尾病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普通盐酸土霉素药浴,中药组合物对半滑舌鳎烂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可以降低其他病因导致的半滑舌鳎死亡,是一种有极大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50份,野菊花30份,蒲公英50份,地丁草40份,黄芪60份,白花蛇舌草50份,夏枯草30份,半枝莲30份,败酱草40份,板蓝根15份,马齿苋15份,连翘15份,马鞭草15份,冬凌草15份,秦皮15份,牛黄15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40份,野菊花40份,蒲公英40份,地丁草50份,黄芪50份,白花蛇舌草60份,夏枯草20份,半枝莲40份,败酱草30份,板蓝根20份,马齿苋10份,连翘20份,马鞭草10份,冬凌草20份,秦皮10份,牛黄20份。实施例3:一种治疗半滑舌鳎烂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60份,野菊花20份,蒲公英60份,地丁草30份,黄芪70份,白花蛇舌草40份,夏枯草40份,半枝莲20份,败酱草50份,板蓝根10份,马齿苋20份,连翘10份,马鞭草20份,冬凌草10份,秦皮20份,牛黄10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