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5560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多器官衰竭也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病理产科等后,同时或顺序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祖国医学认为多系统器官衰竭的病因病理,涉及到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强调了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道的统一整体,构成人体各部分的组织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有机联系,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按照中医三因发病理论引起多器官衰竭的常见病因有:外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疫疠、瘟毒及四时不正之气;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骤然变化,或暴饮暴食劳倦,或素体虚衰;不内外因,跌打损伤,意外伤害等。以上病因的最后结局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而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展为脏气衰败的逆转危候。大吐、大泄、大汗出、大失血、外伤、中毒、伤精、久病不愈等均能导致阴血津耗损或阴液暴失,继则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致阴阳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维系或不相顺接而发为“五衰”病。再如感受温热毒邪,传变迅速,易入营血逆传心包,内陷脏腑。脏间乘侮而致一脏或多脏的脏气耗伤,正虚邪实,气滞血瘀,阴阳逆乱,衰而竭之。阴津大伤导致亡阴则出现阴脱;阳气大伤导致亡阳而出现阳脱。由于阴阳严重衰竭而致阴阳离绝而死亡。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病情危重。现代医学面对这种症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生命支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清除感染灶及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及血液过滤、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等,但费用昂贵,死亡率仍然较高,大于50%。中国专利(CN1899352)公开了一种益气复脉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既能大补元气又能敛气复脉,但对于多器官衰竭病症的针对性差,效用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的除热排燥、急下存阴、扶正固脱之效,能够抑制器官衰竭,减少内毒素移位,调节自身炎症反应,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灵芝5~8份、五味子5~8份、刺五加3~5份、当归3~8份、生黄芪3~8份、芒硝5~8份、厚朴5~8份、麦冬5~8份、肉豆蔻3~8份、金银花5~10份、马齿苋3~8份、丹皮3~8份、细辛3~8份、炒白术3~8份、灸甘草2~4份。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灵芝6份、五味子7份、刺五加4份、当归5份、生黄芪5份、芒硝5份、厚朴6份、麦冬6份、肉豆蔻5份、金银花7份、马齿苋5份、丹皮5份、细辛3份、炒白术4份、灸甘草3份。制备方法为水煎剂。药理分析:灵芝:性平,味甘、苦,归肺、心、肝、脾经。功能养心安神,补肺益气,滋肝健脾。主治虚劳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食少纳呆,久咳气喘等。古籍《本经》述:“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精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纲目》曰:“紫芝疗虚劳。”《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述:“灵芝治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报道,灵芝有改善心肌供血、降压、提高免疫功能、降糖、抗炎、保肝、抗衰老、抗肿瘤、改善微循环、松弛气管平滑肌等多种作用。五味子: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主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刺五加: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现代药理学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消炎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当归:甘、辛、温;具有抗缺氧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活血作用;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脱毒生肌。主治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咳嗽,内脏下垂,脾不统血之出血,自汗,盗汗等。古籍《本草经》述:“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本草汇言》曰:“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衷中参西录·药物》述:“善利小便”,“善治肢体痿废。”现代药理研究报道,黄芪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功能、保护心肌、保护和改善造血系统、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利尿保肾、调节血糖、调节神经系统、抗菌、抗病毒和促进消化功能等作用。芒硝: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破痞,常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厚朴: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肉豆蔻: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马齿苋: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丹皮: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细辛:性辛,味温,有小毒,归肺、心、肾经。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主治风冷头痛,风湿痹痛,齿痛,鼻渊,痰饮咳逆。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细辛镇痛、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作用明显。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可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气虚自汗,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湿痹酸痛及胎动不安。现代药理研究报道,白术有保肝利胆、抗胃溃疡、利尿、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镇静、降压、降糖、抗凝、抗病原微生物、安胎、强壮等作用。灸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的中药,通过中药的除热排燥、急下存阴、扶正固脱之效,能够抑制器官衰竭,减少内毒素移位,调节自身炎症反应,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疗效判断:显效:持续的炎症反应受到阻断,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持续的炎症反应受到阻断,器官功能有所恢复;无效:诸症无改善,器官持续衰竭;治疗结果:治疗132名多器官衰竭患者,1日为1个疗程,1日2剂。服用本发明药物3天后,显效59例,占44.7%,有效70例,占53.0%,无效3例,占2.3%。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病例1:黄某,男,30岁,自服秋水仙碱,服后30min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全身肌肉疼痛,未及时洗胃。3天后家属发现昏睡,急送入我科。查体表示嗜睡,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R:16次/min,BP:120/70mmHg,HR:96次/min,可闻及早搏4次/min,腹胀,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余正常。入院查尿常规:潜血(+++),蛋白(±);大便呈血便:粘液(+)、血(+++);腹部B超示:右肾8.6cm×3.8cm×4.5cm,实质厚2.3cm,左肾8.1cm×4.7cm×3.3cm,实质厚2.0cm。肝实质回声弥漫减低:血生化检查示:肾功能、肝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血常规WBC、PLt逐渐下降(见表1),同时皮下出现广泛出血。诊断为急性秋水仙碱中毒并急性肾功衰,肝损伤,出血糜烂性胃炎,肌溶解,骨髓抑制。使用本发明药物,灌胃服用,3天后有效,器官衰竭受到阻断,功能开始恢复,10天后生命体征趋于正常,2个月后康复出院。病例2:宋某某,女,62岁,在进行结肠癌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急促的症状,SPO2和血气PO2急速下降,低于常值,并出现心、肺、肾多器官功能衰竭,意识模糊、生命垂危。使用本发明药物,灌胃服用,3天后有效,器官衰竭受到阻断,功能开始恢复,15天后生命体征趋于正常,2个月后康复出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灵芝6份、五味子7份、刺五加4份、当归5份、生黄芪5份、芒硝5份、厚朴6份、麦冬6份、肉豆蔻5份、金银花7份、马齿苋5份、丹皮5份、细辛3份、炒白术4份、灸甘草3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灵芝5份、五味子8份、刺五加3份、当归8份、生黄芪3份、芒硝8份、厚朴5份、麦冬8份、肉豆蔻3份、金银花10份、马齿苋3份、丹皮8份、细辛3份、炒白术8份、灸甘草2份。实施例3:一种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灵芝8份、五味子5份、刺五加5份、当归3份、生黄芪8份、芒硝5份、厚朴5份、麦冬5份、肉豆蔻8份、金银花5份、马齿苋8份、丹皮3份、细辛8份、炒白术3份、灸甘草4份。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3月29日 16:37
    份是多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