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17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包括牙垫主体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开设的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且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牙垫主体能够适配于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使用时,首先让患者一侧牙齿咬住牙垫主体,由于牙垫主体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牙槽,从而能够将患者上颚和下颚的牙齿准确的固定于牙槽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牙垫移位;由于在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和固定臂,从而能够将气管导管通过固定臂与牙垫主体相固定,防止导管脱落;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牙列情况和体位选择不同的安置部位,满足各种手术,尤其是俯卧位等特殊体位的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垫,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

【背景技术】
[0002]气管内插管术是临床上麻醉和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技术,而气管导管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目前多使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可有效防止导管被牙齿咬合变形和移位。常用的牙垫结构包括牙垫主体、牙垫翼、牙垫卡三部分,牙垫翼设置在牙垫主体的两侧,牙垫主体放入患者上下齿列之间,起支撑作用,以防牙齿咬坏气管导管,牙垫翼置于上下齿列之外缘,以防牙垫移位,牙垫卡用于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气管导管移位。这种普通结构的牙垫虽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提高手术效率的优点,但也存有存在不足之处:多采用硬度高无弹性材质制作,与口腔软组织顺应性差,易直接损伤舌体、口腔粘膜和牙龈等牙齿软组织等;且使用中舒适度不高,容易移位,长时间机械通气和苏醒期患者还有可能因机械碰触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甚至引发医患矛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具有患者使用舒适,避免损伤舌体、口腔粘膜和牙齿软组织的优点,还能最大限度保护牙齿,尤其是牙列不齐,门齿部分脱落的患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牙垫主体,牙垫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且凹槽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
[0005]所述的牙垫主体呈能够适配于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
[0006]所述的固定臂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且固定臂的长度为1.5?2.0cm。
[0007]所述的牙垫主体中部的厚度大于上端和下端厚度,且牙垫主体中部的厚度为
0.5 ?1.0cmo
[0008]所述的凹槽的旁侧牙垫主体上开设有直径为0.5?0.8cm的吸痰孔。
[0009]所述的牙槽的外侧面深度为0.5?0.8cm,内侧面深度为0.7?1.0cm。
[0010]所述的牙垫主体的长度为3?6cm,牙垫主体中两个牙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
1.5cm0
[0011]所述的牙垫主体和固定臂均由医用硅胶制成。
[0012]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牙垫主体,牙垫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且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牙垫主体呈能够适配于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使用时,首先让患者一侧牙齿咬住牙垫主体,由于牙垫主体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牙槽,从而能够将患者上颚和下颚的牙齿准确的固定于牙槽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牙垫移位;由于在牙垫主体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和固定臂,从而能够将气管导管通过固定臂与牙垫主体相固定,防止导管脱落;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体位选择不同的安置部位,满足各种手术,尤其是俯卧位等特殊体位的要求;还能最大限度保护牙齿,尤其是牙列不齐,门齿部分脱落的患者,避免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医源性损伤,本装置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0013]进一步的,由于固定臂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插管滑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由于开设有吸痰孔,从而能够通过吸痰孔吸取患者口腔内的痰和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
[0015]进一步的,由于牙垫主体和固定臂材质选择有伸缩性的医用硅胶,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装置对患者舌体、口腔粘膜、牙齿及其软组织的损伤,并且提高了舒适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2,本发明包括牙垫主体1,牙垫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3 ;且牙垫主体1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2,且凹槽2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5 ;牙垫主体1呈能够适配于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固定臂5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且固定臂5的长度为1.5?2.0cm。牙垫主体1中部的厚度大于上端和下端厚度,且牙垫主体1中部的厚度为1.0?1.5cm。凹槽2旁侧开设有直径为0.5?0.8cm的吸痰孔4。牙槽3的外侧面深度为0.5?0.8cm,内侧面深度为0.7?1.0cm。牙垫主体1弧形的长度为3?6cm,牙垫主体1中两个牙槽3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牙垫主体1和固定臂5均由医用硅胶制成。
[0020]使用时,首先让患者一侧牙齿咬住牙垫主体1,由于牙垫主体1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牙槽3,从而能够将患者上颚和下颚的牙齿准确的固定于牙槽3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吞食;由于在牙垫主体1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2,从而能够将气管导管与牙垫主体1相固定,防止气管导管在手术中滑动,进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装置对患者舌体、口腔粘膜和牙齿软组织的磨损,同时由于牙垫主体1同时适用于上颚和下颚,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体位进行选择安装位置,满足手术中特殊体位的要求。由于固定臂5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气管导管滑动,保证装置的稳定性。由于凹槽2的旁侧开设有吸痰孔4,从而能够通过吸痰孔4吸取患者口腔内的痰和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牙垫主体1和固定臂5由医用硅胶制成,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舒适度,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普适性。
[0021]使用方法:首先根据患者体位,将牙垫主体1弯曲成适用于患者一侧牙体的弧形,之后将装置放置于患者的口腔内,装置凹槽2放置于口腔中门牙处,之后将前期已经插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管头使用医用胶布将其与凹槽2处的固定臂5固定后粘贴于患者脸部。使用中,患者咬紧牙垫主体1,由于患者上牙和下牙均位于牙槽3内,从而有效防止牙垫主体1前后滑动,保证了气管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垫主体(1),牙垫主体(I)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牙槽(3);且牙垫主体(I)的一端的开设有与气管导管相配合的凹槽(2),且凹槽(2)处设置有延伸的固定臂(5); 所述的牙垫主体(I)呈能够适配于任意一侧牙体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臂(5)内侧侧壁上设置有防滑螺纹,且固定臂(5)的长度为1.5?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垫主体(I)中部的厚度大于上端和下端厚度,且牙垫主体(I)中部的厚度为0.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的旁侧牙垫主体(I)上开设有直径为0.5?0.8cm的吸痰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槽(3)的外侧面深度为0.5?0.8cm,内侧面深度为0.7?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垫主体(I)的长度为3?6cm,牙垫主体(I)中两个牙槽(3)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垫主体(I)和固定臂(5)均由医用硅胶制成。
【文档编号】A61M16/04GK104436397SQ20141085233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1日
【发明者】孙焱芫, 王异, 张昊鹏, 徐宁, 王殊秀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