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548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药液箱,药液箱通过毛细管连接至压缩空气管路,压缩空气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雾化腔,雾化腔内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相垂直的雾化丝网层,雾化丝网层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叶片,叶片外侧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置在机壳的外侧,出气管的末端通过软管和三通阀连接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内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三通阀相连,第二出气孔上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插槽,插槽上插接有咬嘴。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压缩空气二次雾化的结构,提高了雾化效果,同时改进了呼吸面罩的结构,便于对不同病灶部位的直接给药治疗。
【专利说明】—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雾化给药器,通常使用超声波发生器对药液直接进行雾化,雾化效果差;而且吸入用的呼吸面罩功能单一,不便于对咽喉部进行直接给药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压缩空气二次雾化的结构,提高了雾化效果,同时改进了呼吸面罩的结构,便于对不同病灶部位的直接给药治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药液箱,药液箱通过毛细管连接至压缩空气管路,压缩空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过滤水罐,毛细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压缩空气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雾化腔,雾化腔内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相垂直的雾化丝网层,雾化丝网层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叶片,叶片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的第一夹角α为15°?30°,任意叶片与叶片顶点的外切圆的第二夹角β为5°?10°,叶片外侧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末端设置在机壳的外侧,出气管的末端通过软管和三通阀连接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内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三通阀相连,第二出气孔上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设置有插槽,插槽上插接有咬嘴,咬嘴外侧设置有牙槽。
[0006]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外侧设置有隔音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旋风片。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压缩空气高速流动产生的负压吸取药液,吸出的药液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高速撞击在雾化丝网层,进行第一次雾化。从雾化丝网层反射出的液滴还具有较高的动能,在叶片上进行第二次雾化,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第一次雾化使用丝网撞击,能量损失小,将大颗粒的液滴分散为小颗粒的液滴,第二次雾化使用平面撞击,利用剩余的动能将小颗粒的液滴进一步雾化。经过两次雾化,雾化颗粒的直径可以降至0.1 μπι以下。过滤水罐用来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和加湿。第一流量调节阀用来调节压缩空气流量,第二流量调节阀用来调节药液加入量。出气管内的旋风片可以在雾化气流流过时对雾化气流进行旋转均化。咬嘴用来伸入使用者的口腔,对使用者的咽喉部进行直接给药。在使用时,牙齿咬住牙槽,对咬嘴进行固定。万向节可以带动咬嘴进行旋转,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口腔位置。通过三通阀的选择性开闭,可以实现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选择性开闭。隔音层降低了设备使用时的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夹角β的示意图。
[0011]图中:1、机壳;2、药液箱;3、毛细管;4、压缩空气管路;5、第一流量调节阀;6、过滤水罐;7、第二流量调节阀;8、雾化腔;9、雾化丝网层;10、叶片;11、出气管;12、软管;13、三通阀;14、呼吸面罩;15、第一出气孔;16、第二出气孔;17、万向节;18、插槽;19、咬嘴;20、牙槽;21、隔音层;22、旋风片;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机壳I,机壳I内设置有药液箱2,药液箱2通过毛细管3连接至压缩空气管路4,压缩空气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和过滤水罐6,毛细管3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压缩空气管路4的末端设置有雾化腔8,雾化腔8内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4相垂直的雾化丝网层9,雾化丝网层9的厚度为3mm,雾化丝网层9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叶片10,叶片10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的第一夹角α为17°,任意叶片10与叶片10顶点的外切圆的第二夹角β为9°,叶片10外侧设置有出气管11,出气管11的末端设置在机壳I的外侧,出气管11的末端通过软管12和三通阀13连接有呼吸面罩14,呼吸面罩14内设置有第一出气孔15和第二出气孔16分别与三通阀13相连,第二出气孔16上设置有万向节17,万向节17上设置有插槽18,插槽18上插接有咬嘴19,咬嘴19外侧设置有牙槽20。
[0013]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机壳I的外侧设置有隔音层21。
[0014]此外,所述出气管11内设置有旋风片22。
[0015]其中,隔音层21的材质为隔音棉。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压缩空气高速流动产生的负压吸取药液,吸出的药液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高速撞击在雾化丝网层9,进行第一次雾化。从雾化丝网层9反射出的液滴还具有较高的动能,在叶片10上进行第二次雾化,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第一次雾化使用丝网撞击,能量损失小,将大颗粒的液滴分散为小颗粒的液滴,第二次雾化使用平面撞击,利用剩余的动能将小颗粒的液滴进一步雾化。优选的雾化丝网层9厚度为3_,第一夹角α为17。,第二夹角β为9°经过两次雾化,雾化颗粒的直径可以达到0.02 μπι。过滤水罐6用来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和加湿。第一流量调节阀5用来调节压缩空气流量,第二流量调节阀7用来调节药液加入量。出气管11内的旋风片22可以在雾化气流流过时对雾化气流进行旋转均化。咬嘴19用来伸入使用者的口腔,对使用者的咽喉部进行直接给药。在使用时,牙齿咬住牙槽20,对咬嘴19进行固定。万向节17可以带动咬嘴19进行旋转,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口腔位置。通过三通阀13的选择性开闭,可以实现第一出气孔15和第二出气孔16的选择性开闭。隔音层21降低了设备使用时的噪音。
[00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壳(I)内设置有药液箱(2),药液箱(2)通过毛细管(3)连接至压缩空气管路(4),压缩空气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和过滤水罐(6),毛细管(3)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压缩空气管路(4)的末端设置有雾化腔(8),雾化腔(8)内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4)相垂直的雾化丝网层(9),雾化丝网层(9)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叶片(10),叶片(10)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的第一夹角U)为15°~30°,任意叶片(10)与叶片(10)顶点的外切圆的第二夹角(β)为5°~10°,叶片(10)外侧设置有出气管(11),出气管(11)的末端设置在机壳⑴的外侧,出气管(11)的末端通过软管(12)和三通阀(13)连接有呼吸面罩(14),呼吸面罩(14)内设置有第一出气孔(15)和第二出气孔(16)分别与三通阀(13)相连,第二出气孔(16)上设置有万向节(17),万向节(17)上设置有插槽(18),插槽(18)上插接有咬嘴(19),咬嘴(19)外侧设置有牙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的外侧设置有隔音层(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雾化呼吸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1)内设置有旋风片(22)。
【文档编号】A61M11/02GK203777437SQ20142000673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杨兆辉, 段瑞祥 申请人:杨兆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