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148阅读:3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三通管,包括:三通管主体,三通管主体顶面中心设有通孔、侧面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与一个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出口端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凸边,凸边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泄压槽,第一接口为标准6%鲁尔内圆锥接口;杯套,杯套一端设有与第二接口出口端套接的开口、另一端设有与开口连通的转接口,转接口为标准6%鲁尔外圆锥接口;开关,开关包括手柄、固定连接于手柄底面的转接圆柱,转接圆柱配合设于三通管主体通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接头与杯套开口直接接触进行密封配合,第二接口处还设置有泄压槽,接头处产生的压力可通过第二接口上的泄压槽排出,密封性能好且使用安全性能高。
【专利说明】—种医用三通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三通管。
【背景技术】
[0002]三通管是一种医疗领域中输送管道中常用的连接工具,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三通管的种类非常多且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的很多器材中就含有三通管,使用三通管输送液体等。现有市场中的三通管一般采用在接口与杯套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来进行密封,由于密封圈装配时易损,使用一段时间后易老化、破损,密封性能较差,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易从密封圈损伤处进入三通管,对输送液体造成污染,并且,密封圈老化破损后,三通管内部会聚集巨大压力,由于三通管接口与杯套连接处无法安全有效地将压力泄出,极易导致连接断开,造成较大的医疗事故。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密封性好、安全性能高的医用三通管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安全性能高的
医用三通管。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医用三通管,包括:三通管主体,所述三通管主体顶面中心设有通孔、侧面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与一个第二接口,所述两个第一接口与一个第二接口间隔90°排布,所述第二接口出口端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凸边,所述凸边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泄压槽,所述第一接口为标准6%鲁尔内圆锥接口 ;杯套,所述杯套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转接口,所述开口的内腔形状与所述第二接口出口端外形配合,所述杯套通过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套接,所述转接口为标准6%鲁尔外圆锥接口 ;开关,所述开关包括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底面的转接圆柱,所述转接圆柱侧面设有间隔90°排布且互相连通的三个圆孔,所述转接圆柱配合设于所述三通管主体通孔内,所述三个圆孔与所述第一、第二接口平齐。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主体端面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凹部,所述手柄底面设有弧形凹部位置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可沿弧形凹部转动。
[0007]所述三通管主体端面还设有沿通孔圆心均匀排列的弧形孔。
[0008]所述杯套外圈均匀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
[0009]所述手柄侧面均匀设有连通顶面的凹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口外形与杯套上的开口相配合,通过第二接头与杯套开口的直接接触进行密封配合,可摒弃密封圈,不但装配简单,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密封圈破损而引起污染的隐患,满足产品密封性要求。三通管的第二接口处还设置有泄压槽,第二接口与杯套连接后,若接头处出现泄漏时,接头处产生的压力可通过第二接口处上的泄压槽排出,使用安全性能高。【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三通管,包括:三通管主体I,三通管主体I顶面中心设有通孔11、侧面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 2与一个第二接口 3,两个第一接口 2与一个第二接口 3间隔90°排布,第二接口 3出口端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凸边31,凸边31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泄压槽32,第一接口 2为6%鲁尔内圆锥接口;杯套4,杯套4 一端设有开口 41、另一端设有与开口 41连通的转接口 42,开口 41的内腔形状与第二接口 3出口端外形配合,杯套4通过开口 41与第二接口 3套接,转接口 42为标准6%鲁尔外圆锥接口,杯套侧面还均匀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方便杯套的连接组装;开关,开关包括手柄5、固定连接于手柄5底面的转接圆柱6,转接圆柱6配合设于三通管主体通孔11内,手柄侧面均匀设有连通顶面的凹槽,便于手柄的转动。转接口 42可配合旋转固定于第一接口 2内。多个三通管连接使用时,可用杯套转接口 42旋入第一接口 2内,再将外部软管接口插入杯套开口 41内。
[0016]第二接口 3外径与杯套开口 41内径、第一接口 2内径与杯套转接口 42外径的,公差均控制在±0.0lmm范围内。由于公差尺寸严格,当第二接口 3的外径小于杯套开口 41内径0.0lmm时,由于第二接口 3自身具有塑性,可在受压时产生弹性形变,扩大第二接口 3的尺寸紧贴杯套开口 41内壁。当杯套转接口 42外径小于第一接口 2内径0.0lmm时,由于杯套4自身具有塑性,在受压时同样产生弹性形变与第一接口 2内壁贴合。通过第二接头3与杯套开口 41的直接接触进行密封配合,可摒弃密封圈,不但装配简单,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密封圈破损而引起污染的隐患,满足产品密封性要求。
[0017]第二接口 3出口端还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凸边31,凸边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泄压槽32,第二接口 3插入杯套开口 41中,开口 41内壁上设有与凸边31卡接配合的凹槽43,通过凸边31嵌入凹槽43后固定连接第二接口 3与杯套4,凸边31上朝杯套4的一侧设有便于嵌入该凹槽43中的斜面。第二接口 3与杯套4连接后,若接头处出现泄漏时,接头处产生的压力可通过第二接口 3上的泄压槽32排出,使用安全性能高。
[0018]转接圆柱6侧面设有间隔90°排布且互相连通的三个圆孔61,转接圆柱6设于三通管主体通孔11内时,三个圆孔61与第一、第二接口平齐。三通管主体I端面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凹部12,手柄10底面设有与弧形凹部12位置配合的凸块,转动手柄10时,凸块可沿弧形凹部12转动,通过凸块与弧形凹部12的配合限制开关的旋转角度,使转接圆柱6上的圆孔61与相应的接口贯通对接,从而控制三通管内液体或气体的输送方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三通管主体I端面还设有沿通孔圆心均匀排列的弧形孔13,减少三通管主体的整体重量、节约资源。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通管主体(1),所述三通管主体(I)顶面中心设有通孔(11)、侧面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第一接口(2)与一个第二接口(3),所述两个第一接口(2)与一个第二接口(3)间隔90°排布,所述第二接口(3)出口端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凸边(31),所述凸边(31)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泄压槽(32 ),所述第一接口( 2 )为标准6%鲁尔内圆锥接口; 杯套(4),所述杯套(4) 一端设有开口(41)、另一端与所述开口(41)连通的转接口(42),所述开口(41)的内腔形状与所述第二接口(3)出口端外形配合,所述杯套(4)通过开口(41)与所述第二接口(3)套接,所述转接口(42)为标准6%鲁尔外圆锥接口 ; 开关,所述开关包括手柄(5)、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5)底面的转接圆柱(6),所述转接圆柱(6)侧面设有间隔90°排布且互相连通的三个圆孔(61),所述转接圆柱(6)配合设于所述三通管主体通孔(11)内,所述三个圆孔(61)与所述第一、第二接口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I)端面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弧形凹部(12),所述手柄(5)底面设有与弧形凹部(12)位置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可沿弧形凹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I)端面还设有沿通孔(11)圆心均匀排列的弧形孔(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套(4)外圈均匀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侧面均匀设有连通顶面的凹槽。
【文档编号】A61M39/00GK203694392SQ20142002107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李峰 申请人:优骏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