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担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担架,包括固定架身、第一转动架身、第二转动架身,该固定架身的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铰接部,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转动部,该第一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二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另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形成在该固定架身所在平面开合的结构,该第一转动架身上设有定位部,该第二转动架身上设有插接部,该定位部与该插接部在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闭合时相互卡接在一起。使用时,先打开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然后稍微抬动人体的上半身部分,闭合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安全,使用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应急担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担架。
【背景技术】
[0002]担架通常包括架身及扶手,在救助病人时,需要将病人手动抬上担架。对于轻微伤的病人,可以很方便地将他们抬上担架。但是,对于受重伤的病人,如腰部骨折的病人,要将其抬上担架相当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担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应急担架,包括固定架身、第一转动架身、第二转动架身,该固定架身的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铰接部,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转动部,该第一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二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另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形成在该固定架身所在平面开合的结构,该第一转动架身上设有定位部,该第二转动架身上设有插接部,该定位部与该插接部在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闭合时相互卡接在一起。
[0005]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固定架身的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连接杆,该铰接部设置在该连接杆的端部;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安装杆,该转动部设置在该安装杆的端部。
[000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定位部是锁杆,该插接部是锁孔。
[0007]—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锁杆的外表面上设有凸齿,该凸齿与该锁孔的内表面卡接。
[000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固定架身的外边缘、第一转动架身的外边缘、第二转动架身的外边缘分别设有凸沿。
[000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四个把手,该固定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两个把手,该第一转动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一个把手,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一个把手。
[0010]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1]1.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与该固定架身铰接形成开合结构,使用时,可先打开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将人体的腿部置于该固定架身上,然后稍微抬动人体的上半身部分,即可很方便地闭合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由于在移动病人时,不需要病人的整个身体一起移动,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安全,使用非常方便。
[0012]2.该定位部与该插接部相互卡接在一起,使用时有效避免二者分开。
[0013]3.该定位部是锁杆,该插接部是锁孔,结构简单。特别是,该锁杆的外表面上设有凸齿,该凸齿与该锁孔的内表面卡接,二者可以很好的卡接在一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应急担架的示意图。
[0016]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应急担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7]图3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应急担架的第一转动架身、第二转动开启的示意图。
[0018]图4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应急担架的第一转动架身、第二转动关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急担架,能够很方便地将移动不便的病人移动至其上。该应急担架包括一固定架身10、一第一转动架身20、一第二转动架身30及四个把手40。
[0020]该固定架身10呈U形,其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一连接杆12,该连接杆12的外端设有一铰接部122。该固定架身10的外边缘向上凸起设有凸沿14。该凸沿14上设有两个把手40。
[0021]该第一转动架身20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一安装杆22,该安装杆22的外端设有一转动部222。第一转动架身20的外边缘向上凸起设有凸沿24。该凸沿24上设有一个把手40。该第一转动架身20朝向该第二转动架身30的一侧设有一定位部26,该定位部26是一锁杆,并且,所述锁杆的外表面的底部设有两个凸齿262。
[0022]该第二转动架身30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一安装杆32,该安装杆32的外端设有一转动部322。第二转动架身30的外边缘向上凸起设有凸沿34。该凸沿34上设有一个把手40。该第二转动架身30朝向该第一转动架身20的一侧设有一插接部36,该插接部36是一锁锁孔,该锁孔对应所述锁杆设置。
[0023]该第一转动架身20的转动部222与该固定架身10的一铰接部122枢接;该第二转动架身30的转动部322与该固定架身10的另一铰接部122枢接;该第一转动架身20与该第二转动架身30对称设置并与该固定架身10位于同一平面内;该第一转动架身20与该第二转动架身30形成在该固定架身10所在平面开合的结构;该第一转动架身20与该第二转动架身30闭合时,该定位部26与该插接部36相互卡接在一起,该凸齿262与该锁孔的内表面卡接。
[0024]使用时,可先将该第一转动架身20与该第二转动架身30打开,并将病人的腿部置于该固定架身10上;然后,略微抬起病人的上半身,就可以很方便地闭合该第一转动架身20与该第二转动架身30。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身、第一转动架身、第二转动架身,该固定架身的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铰接部,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转动部,该第一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二转动架身的转动部与另一铰接部枢接,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形成在该固定架身所在平面开合的结构,该第一转动架身上设有定位部,该第二转动架身上设有插接部,该定位部与该插接部在该第一转动架身与该第二转动架身闭合时相互卡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身的内侧端面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连接杆,该铰接部设置在该连接杆的端部;该第一转动架身、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安装杆,该转动部设置在该安装杆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是锁杆,该插接部是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该锁杆的外表面上设有凸齿,该凸齿与该锁孔的内表面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身的外边缘、第一转动架身的外边缘、第二转动架身的外边缘分别设有凸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急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把手,该固定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两个把手,该第一转动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一个把手,该第二转动架身的凸沿上设有一个把手。
【文档编号】A61G1/00GK203724350SQ201420021899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阴志超, 王刚, 林开鑫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