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681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包括前端带有侧孔的腹膜透析管,该装置还包括输液三通管、无菌引流袋和肝素帽,所述输液三通管的各口分别与腹膜透析管的末端、无菌引流袋和肝素帽相连,所述无菌引流袋采用长方状,在该无菌引流袋上设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输液三通管将腹膜透析管与引流袋或肝素帽相连,在无进液的状态下,保证了整套系统的密闭,减少了护理人员连接管路反复操作的频次,也减少了腹腔感染机会;术后如患者肾功能恢复,需要拔除腹膜透析管,只需剪断固定于皮肤的缝线,直接轻轻拔除腹膜透析管,压迫数分钟即可,无需缝合;而长筒状的引流袋对进出液的计量更加准确。
【专利说明】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婴幼儿在早产低龄低体重儿、复杂先心病术后、重度窒息、重症感染、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急重症中,急性肾损伤(AKI)甚至急性肾衰竭(ARF)常为首发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目前据报道儿童(I天龄-15岁)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仍然高达27-50%,先心病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0-79%。婴幼儿血管细小,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重症情况下常常合并严重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较血液透析而言,腹膜透析(PD)对婴幼儿有诸多优势,小儿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的腹膜面积为成人的
1.5-2倍,可充分利用腹膜自身的交换功能,无需建立血管通路,无需使用肝素,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操作简便可行,不仅能及时改善肾功能,清除体内多余水分,清除炎症介质,也为后续液体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
[0003]目前国内常用的小儿腹透在置管手术时需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膜,需在腹膜上行荷包缝合固定导管的涤纶套,手术步骤相对复杂,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因小儿腹膜较薄,如手术不当易造成渗漏、感染等并发症。目前现有的小儿腹膜透析管总长度30cm,腹内段12cm,前端有侧孔部分长度6cm,内径1.8cm,用该管置入婴幼儿后,创伤大,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容易发生渗漏,因此并不适合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加之婴幼儿体积小、体重轻,每次婴幼儿腹膜透析液注入量为10-15ml/Kg,而目前的腹透液装置都是采用的双联双袋结构,进出袋的容量均为2000ml,婴幼儿腹膜透析的透析液出入液总量较少,往往连一个腹膜透析液进出液袋I袋量的1/5或1/10都达不到,不方便计算出入液量,并不适合该种结构;只能反复使用注射器从2000ml装腹膜透析液中抽取再注入腹膜透析管,增加了腹腔感染的机会。同时腹膜透析液的出量与入量相当,量约100-300ml左右,在2000ml的空液袋中不易计量。术后如患者肾功能恢复,需要拔除腹膜透析管,仍需要逐步开腹,拔除导管后一次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皮肤等,步骤复杂,时间长,造成二次创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渗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便于计算出液量的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包括前端带有侧孔的腹膜透析管,该装置还包括输液三通管、无菌引流袋和肝素帽,所述输液三通管的各口分别与腹膜透析管的末端、无菌引流袋和肝素帽相连,所述无菌引流袋采用长方状,在该无菌引流袋上设有若干刻度线。
[000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计量更加准确,所述刻度线采用5毫升每格制。
[000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计量更加适用婴幼儿,所述无菌引流袋的总容量为300ml。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输液三通管将腹膜透析管与引流袋或肝素帽相连,在无进液的状态下,保证了整套系统的密闭,减少了护理人员连接管路反复操作的频次,也减少了腹腔感染机会;术后如患者肾功能恢复,需要拔除腹膜透析管,只需剪断固定于皮肤的缝线,直接轻轻拔除腹膜透析管,压迫数分钟即可,无需缝合;而长方状的引流袋对进出液的计量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尤其适用于低龄低体重婴幼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这种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包括腹膜透析管1、输液三通管2、无菌引流袋3和肝素帽4,在腹膜透析管I的前端带有侧孔11,腹膜透析管I的末端与输液三通管2的主口相连,无菌引流袋3与输液三通管2的下出口相连,肝素帽4安装在输液三通管2侧口上与之封闭相连,无菌引流袋3采用长方状且其总容量为300ml,在该无菌引流袋3上设有5毫升每格制的若干刻度线31。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中,腹膜透析管I由直径2.1mm、长度10至15cm的14G —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制成,侧孔11距管前端Icm,导丝采用0.035incho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通过采用14G —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制成腹膜透析管1,运用Seldinger技术置入该腹膜透析管1,用穿刺针在脐旁0.5cm或脐下0.5cm腹中线处直接穿透皮肤皮下,直至腹膜有突破感,回抽后见少量腹水,运用Seldinger技术置入导丝,根据脐至耻骨联合的距离决定送入导丝的深度,扩张管扩张皮肤,然后将14G —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制成的腹膜透析管I沿导丝置入腹腔,退出导丝,试注入生理盐水20ml,如出水通畅连续成滴即可,固定导丝外部于皮肤上。手术时间5-10分钟,术后无渗漏。术后将由14G —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制成的腹膜透析管I连接输液三通管2的主口,输液三通管2的下出口连接无菌引流袋3,输液三通管2的侧口与肝素帽4连接,当需要进液时,则只需摘除肝素帽4,将注射器与该输液三通管2的侧口连接注入腹膜透析液即可;当需要出液时,只需打开输液三通管2的下出口,使患者腹腔与无菌引流袋3连通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包括前端带有侧孔(11)的腹膜透析管(I),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输液三通管(2)、无菌引流袋(3)和肝素帽(4),所述输液三通管(2)的各口分别与腹膜透析管(I)的末端、无菌引流袋(3)和肝素帽(4)相连,所述无菌引流袋(3)采用长方状,在该无菌弓I流袋(3 )上设有若干刻度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31)采用5毫升每格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腹膜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引流袋(3)的总容量为300ml。
【文档编号】A61M1/28GK203852646SQ20142003526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敖翔 申请人:敖翔, 聂晚年, 周巧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